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习作一 我的植物朋友 人教部编版
2025-09-29 05:06:13 责编:小OO
文档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

                    我的植物朋友

【设计理念】 

《我的植物朋友》是统编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教学内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教材围绕语文要素进行了结构化的精细编排…… 

    习作教学《我的植物朋友》,是三年级上册《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写身边的事物的提升,再次激发并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清楚表达的习惯。这种编排读写并重,层层推进,利于中段习作目标的全面达成:1.乐于书面表达,増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观察周国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三年级上期学生已经具备初步观察和表达意识及能力,但在留心观察方面,意识尚不明确,需求也不强烈,方法有待培养,潜能尚需挖掘。不少学生害怕习作,一提起笔就抓耳挠爬,不知道写什么。反观现在的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很多,看电视、玩电、要手机,出门旅游的也常见,但往往是经历过了,没有把这些经历积累成习作的素材,导致一提笔就不知道“写什么”,源于他们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所以,需要在教学中侧重指导他们学会观察,为自主表达、快乐交际和体验成功奠定基础。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教学应重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其能自由出选体会习作乐趣,实现从写话到习作的平稳过渡。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初步学习了观察的方法(眼看、耳听、手摸、鼻闻、嘴尝),本次教学着力于引导学生再次运用观察方法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和获得的感受说清楚、写清楚。为了培养习惯,激发思维,指引表达,创设“植物记录卡”作为一个学生观察记录的方法指引和提炼,在书面语和口头语之间巧妙地搭建桥梁,以此支撑“细看--细说--细写”的语用规律。本教学通过“植物园”聚焦植物,引发再次观察,借助课文、练笔、记录卡引导学生清楚表达习得方法,自由言说:再运用所悟得的方法写一写,创设“植物备忘录”征集令,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感,最后以“植物大展台”组织展示和交流,教学中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长,激励其断创造,让学生敢于言说,轻松书面表达,且乐于分享。本设计基于教材,源于童心,力求引导学生童眼看世界,童言述想法,快乐语用每一天,建设美好新生活。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总会遇到习作中这样的瓶颈:这个话题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一提笔,不会提取的素材,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缺乏必要的唤醒素材的能力,缺乏正确的指导把素材分类整理的方法,使得素材有而提取出不来。所以,当习作真正用到这些素材的时候,困难就来了。  

【教学目标】 

1. 交一种植物做“朋友”,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多种方式去细致观察,收集写作素材。 

2.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3. 愿意分享自己的习作,在交流中进一步修改,改正。

【教学重点】 

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 能在写植物时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流程图】 

板块一:创建植物园,融入角色 

板块二:展示记录卡,示范引领 

板块三:创设备忘录,学得写法

 板块四:导向微课型,习得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微课,视频,植物记录卡,收集植物图片,备忘录单。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建植物园,融入角色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小鸟在空中翱翔,蝴蝶在林间飞舞,勤劳的小蜜蜂来到植物园,跟植物交个朋友,我们一齐来看看。 

(课前视频:吸引孩子眼球,融入角色,激发兴趣) 

1. 交一种植物做“朋友”,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多种方式去细致观察,收集写作素材。 

2.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3. 愿意分享自己的习作,在交流中进一步修改,改正。 

师:我就是那个生机勃勃的植物园园长,今天是植物园开放日,小蜜蜂请你们到植物园来,做一位“小小植物家”。来来来,快来告诉小蜜蜂。你的植物朋友是谁啊? 

板块二:展示记录卡,示范引领 

1.出示园地展板:花儿园地、树木园地 

师:你的植物朋友是谁啊?请把你的记录卡贴在园地里。 

生:薄荷、芦荟、仙人球、落地生根、肉肉、绿豆;桃花、玫瑰、迎春花、金银花、丁香花;柠檬树、木棉树、金桔、百香果…… 

师:我们开展一次小记者采访活动,小组中的小记者去采访一下他们植物朋友。 (如:薄荷记录卡贴园地展板上,另一个同学上台采访) 生问:你的薄荷的叶子长成什么样子? 

生答:我的植物朋友是薄荷,远看就像几株不起眼的小草,风一吹,它们就站在土里随风飘动,会散发出阵阵的薄荷清香。它是两片叶子沿着茎对称生长的,尖尖的,上面布满了纵横交错的“纹”,像一张张小地图似的,碧绿碧绿的。叶子摸上去硬硬的,上面的“纹”使它饱胀得,圆圆的,很可爱。薄荷晒干可以泡茶。看到它我仿佛就是一株薄荷,穿着碧绿的衣服,

1).我是小蜜蜂,春天来了,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和各种各样的植物交个朋友吧。小朋友,我飞进一个美丽的植物园里。植物园里各种各样的花都盛开了,争奇斗艳,芬芳扑鼻。让我们走近它们,用眼睛和心灵去观察感受它们,一定能和植物成为好朋友。 

2).火红的木棉花盛开,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小鸟、蜜蜂都是它的常客。 

3).桂花争先恐后地盛开,发出芬芳扑鼻的清香,连小朋友都忍不住去闻一闻呢! 

4).这火红的粉红的金黄的玫瑰一盛开,我们总绕着花瓣转圈,在花蕊中跟你们捉迷藏呢。 

5).这是像喇叭的牵牛花、芬芳的白玉兰、茶花、杜鹃花、桃花、金黄的迎春花……眼睛有没有应接不暇的感觉。如果有,那就没错了。 

6).除了花朵,还有一些绿色朋友呢!碧绿的绿萝、青翠的竹子、蒲公英、薄荷、芦荟、仙人掌……都是我的好朋友。 

7).阳春三月,到处生机勃勃,你也去跟植物交个朋友吧!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正是写作的起步阶段。课前设计一段视频,吸引孩子的眼球,激发孩子的兴趣,尽快融入角色,唤起学生对植物朋友的美好记忆,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 

长着嫩绿的叶子,风一吹,我就随风飘动。…… 生问:它有什么用处? 

生答:晒干可以泡茶,可以做装饰,叶可以入药。 

2.小蜜蜂想问问你:你刚刚在植物园介绍了什么植物,了解了什么植物,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预设 

生:我介绍了忘情草,了解了玫瑰,她用有的……有的……有的……介绍了玫瑰的不同姿态,我想到了自己仿佛就是一只小蜜蜂,正在花间翩翩飞舞。 

生:我介绍了桃花,了解了玫瑰,印象最深是远闻是谈谈的清香,近闻就是浓浓的香味,我自己都想走过去闻一闻。 

生:我介绍了肉肉,了解了柠檬树,原来柠檬一开始是浅绿色,慢慢变成青绿色,最后才变成金黄色。作为小小植物家会马上跑过出细致观察一番,还会给它拍照合影留念的。  

【设计意图】 

借助教材记录表为支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创设《我的植物朋友》记录卡内容,让学生通过远看、近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去观察植物,鼓励学生将了解到的其他内容也记录清楚。通过小记者采访活动,让学生更了解植物朋友的样子、颜色等。在书面语和口头语之间巧妙地搭建桥梁,以此支撑“细看一一细说”的语用规律。 

板块三:创设备忘录,学得写法 

1.师:我们植物园马上要开年度盛典啦!年度盛典会有许多小朋友到来,他们对我们五花百门的植物朋友不了解,我们“小小植物家”就做一个“植物备忘录”送给他们作为纪念品。你们看,这是荷花备忘录。 

(出示植物备忘录。备忘录可以翻页:荷花、蒲公英、杜鹃、仙人掌、含羞草、仙来客、迎春花、海棠花、绿豆宝宝、水仙) 

 

2.师:谁来评一评,备忘录中写了荷花哪几个方面,好在哪里? 预设 

生:荷花中用一组排比句“有的……有的……有的……”写出了荷花不同的姿态,把荷花写得生动传神又充满诗情画意。 

师:写得真是充满诗情画意,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了。  

生:文中运用比喻句,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师:你看看图,图中的荷叶是不是像你读的那一句话。你有一双欣赏美的眼睛。  

生:用了很多有新鲜感的词语,比如:挨挨挤挤、碧绿的、冒出来、嫩黄色的。 师:火眼金睛哦!我们也可以把学过的有新鲜感的词写进备忘录。 

《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目标要求“能不拘束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学生在《我的植物朋友》记录卡介绍的基础上,再运用所悟得的方法写一写,创设“植物备忘录”征集令,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取植物的一两个方面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感,做一份自己的植物备忘录。再一次在书面语和表达之间巧妙地搭建桥梁,以此支撑“细看一一细说一一细写”

的语用规律。 

3.师:还等什么?赶紧拿起笔,把你的看到、闻到、摸到植物朋友其中一点介绍出来,写在备忘录上,成为三(1)班植物备忘录中的一页,送给小朋友。(配音乐)插入《植物备忘录》

 4.植物朋友大展台。四人小组交流,老师巡视,选两位小小植物家介绍自己的植物备忘录。 师:你的植物朋友是谁? 

生1:我的植物朋友是落地生根,它大约和篮球一样大,叶子又大又厚,可以说是有一点点胖,不过肉肉的还挺可爱的。叶子挨在一起,显得十分茂盛。叶子的颜色可好看了!底部是墨绿色的,中间是淡绿色,尖部最可爱,是一点淡淡的粉色,叶子的形状是一个大大的水滴形。叶子边上还有一排排整齐的小落地生根。 

师:这位小小植物家备忘录写得好在哪里?哪位植物家评一评? 

生:叶子的颜色可好看了!底部是墨绿色的,中间是淡绿色,尖部最可爱,是一点淡淡的粉色,叶子的形状是一个大大的水滴形。从叶子底部-中间-尖部细致观察。(板书:细致观察)  

师:你的植物朋友是谁? 

生2:桃花(念备忘录) 

师:这位小小植物家备忘录写得好在哪里?哪位植物家评一评? 

生:很细致观察桃花,             都描写的很美,还用上比喻句。(板书:语句优美) 

生:运用古诗表达自己喜爱桃花。 

师:这位小小植物家诗句的引用很恰当。(板书:表达感受) 

生:她运用了很多有新鲜感的词语:比如:    、    ,令桃花更吸引眼球啦。 

师:运用有新鲜感的词句,可以把作文写得更传神。  

小结:小小植物家,你们真了不起,能够细致观察植物朋友,并且运用了有新鲜感的优美句子,还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进去呢,小蜜蜂可喜欢你们啦。(细致观察  表达感受  语句优美)  

板块四:导向微课型,习得方法 

过渡语:作为小小植物家,单单写植物的一个方面还不够,应该怎样观察才能写详细,你们看看小蜜蜂的观察方法和顺序。 

1. 微课播放 

微课:                            

 我的植物朋友 

1).小蜜蜂:朋友们,你们好!春暖花开的季节里,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和植物交个朋友。  (出示:小蜜蜂) 

2).小蜜蜂:春天来了,我们来看一看木棉树上挂满了红红的木棉花。远远望去,一簇一簇的木棉花如一团团正在燃烧的火焰,美丽极了。(ppt出示:远远……极了-远看-整体样子) 

老师:小蜜蜂从远处看木棉树,先从整体样子观察入手,写出植物整体的姿势。 

3).小蜜蜂:走进一看,有的两三朵木棉花挨挨挤挤的,如亲密的小伙伴,有的一枝独秀,相互争奇斗艳;有的是花骨朵,含苞待放;有的饱胀得快要破裂似的。木棉花一共有五片花瓣,露出黑色的花蕊,像个红色的“毽子”。一阵微风吹来,花儿就翩翩起舞。(ppt出示:走进一看-有的两三朵……破裂似的-花瓣,露出黑色的花蕊-外形特点) 

老师:小蜜蜂从木棉花的外形特点一部分一部分地观察,从花的各种姿态美开始观察,然后细致观察木棉花的花瓣,花蕊,最后想到它的舞姿。 

4).小蜜蜂:轻轻抚摸花瓣,是一种粗糙的感觉。仔细看花蕊,你会看见蕊的顶部有一丁点儿黑,当黑的地方朝向你时,你会发现其实是一朵花的图案。再仔细看,其实它们是有一定规律的。花蕊正中间有一根与众不同的花蕊。(ppt出示:花瓣,是一种粗糙的感觉-蕊的顶部有一丁点儿黑-摸一摸、再细看) 

老师:小蜜蜂更细致观察,通过摸一摸、再细看,更深入了解木棉花的花瓣和花蕊。 

5).小蜜蜂:木棉树开花后,在层层的枝条上长出一片片绿叶,直到手掌般大小。这时的木棉树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木棉树还是一种能长出“棉花”的有趣植物。花落以后结出长圆形的果实。成熟的果实裂开后,露出洁白的纤维,那就是大树上结的“棉花”我们称它为“木棉”。我从书上知道,木棉一般不用来织布,而是把它填在枕头中,或做海上救生衣。(ppt出示:绿叶,直到手掌般大小-圆形的果实-大树上结的“棉花”我们称它为“木棉”-用处所在) 老师:小蜜蜂还观察了木棉绿叶,长圆形的果实,大树上结的“木棉”,查了木棉的用处所在。  

6).小蜜蜂:木棉树,谢谢你,是你给我们校园增添光彩。(ppt出示:表达感情) 老师:最后,小蜜蜂把自己对木棉的喜欢之情表达出来。  

总结:小蜜蜂观察植物从整体样子入手,再从外形特点细致观察,抓住木棉花、木棉叶、果实、还查找了木棉的用处一一观察清楚,最后还表达自己对木棉的情感。  

7.)老师:除此之外,小蜜蜂还用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小蜜蜂:(1)远远望去,一簇一簇的木棉花如一团团正在燃烧的火焰,美丽极了。 

(2)木棉花一共有五片花瓣,露出黑色的花蕊,像个红色的“毽子”。 

(3)这时的木棉树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 

老师:这些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描写木棉花和花蕊的颜色,花的样子,木棉树的外观。 小蜜蜂:一阵微风吹来,花儿就翩翩起舞。 

老师: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描写花儿,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写出了花儿的动态美。 

 

小蜜蜂:走进一看,有的两三朵木棉花挨挨挤挤的,如亲密的小伙伴,有的一枝独秀,相互争奇斗艳;有的是花骨朵,含苞待放;有的饱胀得快要破裂似的。 

老师:运用“有的……有的……有的……”这个排比句式描写木棉花的各种姿势,不同的姿态把木棉花写得生动传神,又充满诗情画意。  

8).老师:孩子们,你也可以用这种观察顺序和方法,观察植物时从整体样子入手,再从外形特点细致观察,抓住植物的花、叶、果实、还可以查找它的用处,最后表达自己对植物朋友的喜爱之情。快把你的植物朋友介绍清楚吧。 

师:小小植物家们,小蜜蜂按怎样顺序观察木棉树? 

生:从植物的整体样子入手,再从木棉的花、叶、果实、木棉的用处一一细致观察,还表达自己对木棉的喜爱之情。 

2.小小植物家大比拼 

师:你能用这种观察方法介绍一下你的植物朋友吧? 生介绍植物  

评:你讲述的很有顺序,把植物朋友的每一个小细节都介绍到,小朋友一定很高兴。 评:你火眼金睛,每一个小细节都观察到了,并且按顺序,小蜜蜂一定会感谢你。  

总结:小小植物家,小蜜蜂可喜欢你们,因为你们给植物园带来生机,还给国小朋友做了“植物备忘录”,当然,我的“植物备忘录”还需要大家再写呢,就按照刚才那样细致观察,加上自己的感受,用上优美的句子,把你的植物朋友介绍得更加具体吧!我们的备忘录一定是最受欢迎的植物备忘录呢!  

【设计意图】 

“微课”突出课堂教学中难解决的知识点教学,使复杂的教学技能得以简化。植物世界虽然千奇百怪、形态各异,但写好它们也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微课中一方面是小蜜蜂以例文引领观察植物朋友的顺序介绍,另一方面是教师分析例文的优美语句,总结观察方法和顺序。 借助形象的微课教学,打开学生的思路,范文引路,让思维和想象落地,为学生提供写作方法和顺序的支架,降低写作的难度。  总结理顺写作的关键:再次细致观察植物朋友,加上自己的感受,用上优美的句子,使文章更传神。 

【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无法回避两个问题:写什么和怎样写。写什么是选材,需要对生活有敏感的感受力;怎么写是表达,需要激发表达欲望并善于表达。利用“剪影式”方式来引导学生积累习作题材,提取习作题材。(“剪影式”主要是就利用平时的相机、手机等工具,以剪影的方式,用小记忆的方式呈现出来。) 

一是有趣味,塑造小蜜蜂、植物园园长、小小植物家三个角色,编了植物园年度盛典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二是有抓手,创设《我的植物朋友》记录卡,让学生对自己的植物进行细致观察,引导学生可以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多感官去观察,重点观察植物的茎、枝、叶、花及颜色,了解它们的大小,高矮、形状、色彩、味道等,指导学生抓住特点来观察,如植物开花时的姿态、颜色、花期;植物叶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变化,抓住与其它植物的不同,找出它的特点为观察的重点。让学生课外自己观察喜欢的一种植物,完成记录卡,为写作指导奠定基础。把记录卡里的内容转变成文字表达才是关键所在,我设计《植物备忘录》让学生进行练手。在写作之前,我先以课文《荷花》为支架,做了一张以《荷花》为题的植物备忘录,让学生找出内容中的优美句子,有新鲜感的词等,引导学生写植物特点时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运用。最后评讲时通过学生《备忘录》例子再引导他们文章可以处处洋溢对植物的介绍与喜爱之情。《我的植物朋友》记录卡和《植物备忘录》两个表格设计,有顺序引导学生先细心观察,表达,练笔融为一体,在书面语和表达之间巧妙地搭建桥梁,以此支撑“细看--细说--细写”的语用规律。 

三是有巧思,尽管有《记录卡》和《备忘录》为前题引领,帮学生梳理写作的框架,以及记录卡内容向作文内容的转变,但整体观察植物的写作方法还是不够细致。“微课”突出课堂教学中难解决的知识点教学,使复杂的教学技能得以简化。植物世界虽然千奇百怪、形态各异,但写好它们也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所以设计了一个微课,微课中一方面是小蜜蜂以例文引领观察植物朋友的顺序介绍,另一方面是教师分析例文的优美语句,总结观察方法和顺序。借助形象的微课教学,打开学生的思路,范文引路,让思维和想象落地,为学生提供写作方法和顺序的支架,降低写作的难度。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