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电工复审复习资料
2025-09-29 05:09:56 责编:小OO
文档
电工复审复习资料

1、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类型:

    电击: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造成的伤害。

    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光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2、对人体作用电流划分为

    (1)感知电流: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称为感知电流,人接触这样的电流会有轻微的麻感。成年男性为1.1mA,成年女性为0.7mA。

    (2)摆脱电流:超过感知电流并不断增大时,触电者会因肌肉收缩,发生痉挛而紧握电体,不能自行摆脱电源。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称摆脱电流。成人男性为16mA,成人女性为10.5mA。

    (3)致命电流: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电流达到50mA以上,就会引起心室颤动,有生命危险,100mA以上的电流,则足以致死。

3、影响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电流的大小、持续时间、电流的途径、电流频率及人体的健康状况。

4、常见的触电方式有: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5、安全电压:是指人体长时间接触而不致于发生触电危险的电压。

    安全电压额定值为:42V、36V、24V、12V、6V。

    42V和36V可在一般和较干燥环境中使用;而24V以下是在较恶劣环境中允许使用的电压等级,金属容器内、隧道内、水井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和潮湿的环境应采用12V安全电压;水下作业等特殊场所应采用6V安全电压。

6、保护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或一相)不直接接地的电网内,一切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以及和它连接的金属部分与大地作可靠电气连接。

7、保护接零:在1KV以下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一切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零干线可靠连接。

8、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使用范围:

    设备外壳具体采用保护接地还是采用保护接零,这要取决供电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它们的使用范围为:

    (1)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用电设备的外壳应采用保护接地;

    (2)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用电设备的外壳应采用保护接零;

    (3)在同一个低压供电系统中(指由同一台变压器或同一台发电机供电的低压供电系统),不允许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同时使用;

    (4)《低压用户电气安装规程》中规定,由低压公用电网或农村集体电网供电的电气装置应采用保护接地,不得采用保护接零。

9、雷电的种类:分为直击雷、雷电感应、球雷、雷电侵入波等。

10、防止直击雷的装置一般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

11、绝缘安全用具及试验周期:

    绝缘安全用具包括绝缘杆、绝缘夹钳、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垫和绝缘台等。

    使用安全用具前应检查表面是否清洁、有无裂纹、钻印、划痕、毛刺、孔洞、断裂等外伤。

    绝缘棒:1年;绝缘夹钳:1年;验电器:6个月;绝缘手套和绝缘靴:6个月—12个月;绝缘垫和绝缘台:2年。

12、直接接触电的防护技术:(1)安全电压;(2)绝缘防护与屏护;(3)安全距离;(4)漏电保护器。

13、晶体三极管有三个电极是基极b、发射极e、集电极c。

14、电路通常有三种状态分为通路、短路、断路。简单电路由电源、导线、负载、开关组成。

15、电气设备过热的原因主要有:短路、过载、接触不良、铁芯发热、散热不良。

16、防爆型电气设备按其结构不同分为七种类型:隔爆型(d)、增安型(e)、本安型(i)、正压型(p)、充油型(o)、充砂型(q)、无火花型(a)。

17、安全色是表达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色有红、蓝、黄、绿四种颜色。红色表示禁止、停止;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黄色表示警告、注意;绿色表示指示、安全状态、通行。

18、电工仪表按工作原理分为磁电式、电磁式、电动式、感应式等仪表。按精确度分成七个等级。

19、直接接触触电是指电气设备在完全正常的运行条件下,人体任何部位触及运行中的带电导体(包括中性导体)所造成的触电。

20、间接接触触电是指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如绝缘损坏,失效,人体的任何部位接触设备的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外界可导电部分所造成的触电。

21、万用表是电工测量中常用的多用途、多量程的可携式仪表。它主要由表头(测量机构)、测量线路、转换开关、电池、面板以及表壳等组成。

22、绝缘防护是指用绝缘材料将导体包裹起来,使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或带电体与其它导体之间实现电气上的隔离,使电流沿着导体按规定的路径流动。

23、屏护是采用屏护装置控制不安全因素,即采用遮栏、护罩、护盖、栅栏、保护网、围墙等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离开来。

24、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有:中性点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3种运行方式。

25、保护电器分别起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和失压(欠压)保护的作用。

短路保护是指线路或设备发生短路时,迅速切断电源。熔断器、电磁式电流继电器和脱扣器都是常用的短路保护装置。

过载保护是当线路或设备的载荷超过允许范围时,能延时切断电源的一种保护。

失压(欠压)保护是当电源电压消失或低于某一限度时,能自动断开线路的一种保护。

26、静电的危害方式有爆炸和火灾、电击、妨碍生产等。

消除静电危害的方法有接地法、泄漏法、中和法和工艺控制法。

27、按电源使用的种类电动机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

直流电动机的制动方法分为机械制动和电磁制动。

三相异步电动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个基本部分组成。

直流电动机的励磁方式中,他励方式的励磁电流由单独直流电源供应。

28、手持式电动工具按不同应用范围分为金属切削类、砂磨类、装配类、林木类、农牧类、建筑道路类、铁道类、矿山类和其它类。

根据触电保护特性按电击防护条件,电气设备分为0类、0Ⅰ类、Ⅰ类、Ⅱ类和Ⅲ类设备。手持式电动工具没有0类、0Ⅰ类产品,移动式电气设备大部分是0类、0Ⅰ类设备。目前,Ⅰ类、Ⅱ类工具的电压一般为220V或380V,Ⅲ类工具过去都采用36V,现“国标”规定为42V。

29、手持式和移动式电动工具的安全技术措施主要有: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安全电压、隔离变压器、双重绝缘、熔断器保护、绝缘安全用具、漏电保护等。

30、按照导线的金属材料,导线分为铜、铝、铁三种。导线的截面主要根据导线的连续允许(安全载流量)、线路允许电压损失、导线的机械强度三个条件进行选择。

31、照明的方式分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三种。照明的种类分为工作照明和事故照明。照明设备包括照明开关、插座、灯具、导线等。

32、室内配线所用导线截面,应根据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确定,但铝线截面应不小于2.5mm2,铜线截面应不小于1.5mm2。

33、在多级保护的场合,为了满足选择性的要求,上一熔断器时间一般应大于下一级的3倍。

34、漏电保护器主要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种,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漏电保护器是电流型。

35、作为过载保护的热脱扣器额定电流可按负荷电流的1.1倍选择。

36、起重机必须设置紧急断电开关,在紧急情况下,能切断起重机总的控制电源。

37、在易燃、易爆场所的照明灯具,应使用密闭形或防爆形灯具,在多尘、潮湿和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的灯具,应使用防水防尘型。

38、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应立即按必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即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压(人工循环),正确进行就地抢救。

39、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交流电压的设备。高压10KV变压器一般只装有防雷保护、过电流保护(包括短路保护和过负载保护)和气体保护。

40、高压电气设备的联锁装置有机械联锁、电气联锁、电磁联锁和钥匙联锁。

41、变压器停电:先停负荷侧、再停电源侧。送电时顺序相反。

42、线路停电时,必须按照断路器、负荷侧隔离开关;母线侧隔离开关的顺序操作,送电时相反。

43、跌落式熔断器正确操作顺序是拉闸时先拉开中相,再拉开下风侧边相,最后拉开上风侧边相;合闸时先合上上风侧边相,再合上下风侧边相,最后合上中相。

44、手持式电动工具(除Ⅲ类外)、移动式生活日用电器(除Ⅲ类外)、其它移动式机电设备以及触电危险性大的用电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建筑施工场所、临时线路的用电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45、漏电保护器的保护范围应是回路,不能与其他线路有电气上的连接。一台漏电保护器容量不够时,不能两台并联使用,应选用容量符合要求的漏电保护器。

46、带电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监护人应由有带电作业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监护人不得直接操作。监护的范围不得超过一个作业点。

47、熔断器额定值一般是工具铭牌上所示额定电流的1.5—2倍。

48、焊机一、二次的接线均应用接线端子连接,并要牢靠,一、二次接线柱不得外露,二次线一般不超过20米。

49、移动式起重设备起升和摆动的范围内不许有架空线路,与线路的最近距离不得小于下列数值:距1KV以下时为1.5米,距10KV以下时为2米,距35KV以下时为4米。

50、工作接地电阻值和保护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欧姆,重复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欧姆,防雷接地电脑阻值不大于30欧姆。

51、 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人体与接地点的安全距离为:室内应大于 4 m ,室外应大于 8 m 。

52、在Q—1级和C—1级场所内所有电气线路要用铜芯导线,在有爆炸危险又有剧烈震动的地方要采用铜芯软导线。其截面Q—1级和C—1级为不小于2.5 mm2,Q—2级应不小于1.5 mm2。

53、在同一低压供电系统中重复接地不得少于3处,当工作接地电阻不超过4Ω时,每处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10Ω,当工作接地电阻不超过10Ω时,每处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30Ω。

54、在防爆场所,必须将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部分、金属管道以及建筑物的金属结构等全部接地(接零),并连接成连续整体,保持电流途径不中断。接地(接零)干线至少两处与接地体可靠连接,以保证可靠。

55、在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中,每一台设备的接零连接线必须与接零干线相连。禁止相互串联,不允许在零线设开关和保险。

56、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工作时不允许开路,也不允许接熔断器或开关 。

57、低压检修时,人体及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应大于10cm。

58、低压电力电缆(1KV以下)应用1KV以下兆欧表测试绝缘电阻值,高压电力电缆(6—10KV)应用2.5 KV以下兆欧表测试绝缘电阻值,必要时要做直流耐压试验。

59、直接埋地电缆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 m。

60、安装户外照明灯时,如其高度低于3 m,应加保护装置,同时应尽量防止风吹而引起摇动。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