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审计人员在对某企业的短期借款进行审计时,计划将企业的短期借款额与发放贷款的银行对帐。查阅企业短期借款明细帐,发现一部分借款项目有余额,另外一些年度内发生的和以前年度发生的借款项目,借贷方已结平,没有余额。
问题:
.审计人员应就审查时有余额的短期借款项目与银行对帐?还是应将对帐范围扩大到所有发生过业务的借款项目?为什么?
.对帐时,应向银行征询哪些内容?
案例2
审计人员对某公司今年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本年度内公司向银行借入一笔长期贷款,贷款合同规定:(1)公司以固定资产和存货为贷款担保;(2)公司债务总额与所有者权益之比不得超过2:1;(3)非经银行同意不得派发股利;(4)自明年七月一日起分期归还贷款。
问题:
如果不考虑相关的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对上述借款项目应采用哪些审计程序。
案例3
审计人员除验证公司所有已入帐的长期负债外,还应采取哪些审计步骤,以确定被审计单位有无未入帐的长期债务?
案例4
“郑州百文”的前身是郑州百货文化用品采购供应站,成立于1949年11月1日,是一家老牌国有企业。1992年12月,公司进行了增资扩股,共募集资金19 562万元。经中国批准,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历史遗留股”于1996年4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简称“郑州百文”,股票代码6008,属商业类股票。公司主营:百货文化用品、五金交电、油墨及印刷器材、家具、食品、针纺织品、日用杂品、烟酒,等等。
上市一年后,由于“郑州百文”骄人的业绩,不仅使其股价飙升,也使“郑州百文”成为沪深两市商贸股中的领头羊。1998年3月11日,公司公布1997年年报。年报显示,公司97年度业务迅速扩张,其销售额在96年度比前一年翻一番的情况下,97年以惊人的速度在96年的基础上又翻了一番。与此同时,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均比96年有所增长。
进入1998年,局势骤然急转。“郑州百文”在98年度发生巨亏,净利润从1997年盈利7800万元变为 1998年亏损50 000万元。一夜间,一个绩优股沦落为巨亏股。
截至1999年8月31日的“郑州百文”1999年中报,反映了该公司没有扭亏的趋势,并且经营情况愈加恶化,已达到严重资不抵债的地步。继1998年年报之后,注册会计师再次对“郑州百文”财务报告出具了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对于如此大幅度的变化,我们将对“郑州百文”的会计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并力图通过这些会计分析,使我们对“郑州百文”的兴衰史有进一步的了解。
首先,我们先对“郑州百文”从1996年上市到1999年中报为止的主要财务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主要财务数据 | 99年中期 | 98年年末 | 98年中期 | 97年年末 | 96年年末 |
主营业务收入 | 67926.93 | 335501.82 | 211724.82 | 7043.36 | 348225.42 |
净利润:万元 | -53388.22 | -50241.46 | 1313.90 | 7843.29 | 49.95 |
每股收益:元 | -2702 | -2.5428 | 0.075 | 0.448 | 0.3709 |
每股净资产:元 | -2.98 | 0.22 | 2.32 | 2.25 | 2.34 |
净资产收益率 | ------- | -1148.46% | 3.24% | 19.97% | 15.88% |
例如,虽然公司1996年和1997年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销售额)34.82亿元和70.46亿元,同比增长152.69%和102.35%,同时,总资产增长了178.25%和60.43%,一举超过上海的第一百货、北京的王府井等企业,成为我国最具规模的商贸上市公司。但是,如果从销售利润率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发现郑州百文的利润率只有2%左右,不仅远低于商贸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3.77%,而且从1996年以后开始出现明显的下降,至1998年为0.69%,除去个别的主营亏损商贸公司,排名为同类型上市公司中的倒数第二。
同时,公司的利润构成也有问题。在公司信用销售的鼎盛时期,公司往往利用银行承兑汇票(承兑期长达3~6个月)进行账款结算,因而从回笼货款到支付货款之间往往有3个月的时间差,公司利用这笔巨额资金委托君安证券进行短期套利。仅1997年,该行为所产生的投资收益就达到4116万元,占当年公司利润的总额的 40%,因此,在当年的利润总额构成中投机行为所产生的收益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如果投资者仅仅考察其利润总额数,而忽视了其利润总额的构成,往往就会被表面假象所迷惑。
在对“郑州百文”的财务数据做了会计分析之后,我们似乎对公司管理层的行为有了一些领悟。“郑州百文”在短短一、二年内出现巨盈或大亏,难道都是外部客观环境的经济不景气造成的吗?难道都是这一、二年突然管理不善引起的吗?事实上,“郑州百文”现象应验了一句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郑州百文”现象既有外部客观环境的因素,也有管理不善的原因。
案例1
解答:
.审计人员应就所有发生过业务的短期借款项目与银行对帐。这是因为对短期借款的审计不仅要查明借款的正确性,还要查明各项借款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并查明有无未入帐的负债。与银行的全面对帐,有利于完成这些审计目标。
.与银行进行帐目核对,应要求银行回答对企业发生过哪些放贷款项,有无超出企业短期借款明细帐记录的借款项目,并说明各项借款的借出及其偿还时间、用途、金额、利率与利息、担保或抵押情况,是否拖欠还款,等等。
案例2
解答:
应采取的审计程序:
1.查阅该公司有关会议记录查明借款是否经相应的负责人批准
2.取得该公期借款合同,核实合同的所有性条款
3.复核长期借款利息的计算
4.计算公司债务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例查明是否低于2:1
5.计算并重新分类长期借款中一年内到期的部分,查实资产负债表对负债反映的适当性;
6.审阅资产负债表附注,查实对借款条款的披露;
7.询证管理当局企业的存货与固定资产有无充当其他担保(重复担保)的情况。
案例3
解答:
要查实被审计单位有无未入帐的长期负债业务,同流动负债的审查一样,审计人员可以选用或同时使用以下审计程序:
1.向银行函证银行存款余额时同时函证负债
2.查阅被审计单位董事会记录,以确定董事会决定筹措的全部债务资金来源
3.分析利息费用帐户,以确定有无付款利息源自非入帐的长期负债
4.复核被审计单位现金收入来源和取得财产的融资方式
5.向被审计单位索取债务说明书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