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氯气安全管理规定
2025-09-29 05:10:21 责编:小OO
文档
氯气生产使用储运安全管理规定(暂行)(2004) 

    第一条 为了预防生产、使用、储运氯气过程中发生事故,保护国家财产和员工的人身安全,确保安全生产。根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第352号令)和《氯气安全规程》(GB11984-)等国家法规、标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所属生产、使用和储运氯气的企业事业单位。

    第三条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氯气生产、使用和储存装置的安全、消防和预防氯气中毒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用。

    第四条 生产、使用和储存氯气的作业场所,应设置固定式检测报警器,配备移动式吸氯和抢修器材。并建立定期监测制度,依法及时公示监测结果。氯气作业场所空气中氯气含量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

    第五条 氯气作业场所应严格建立个人防护用品的培训、发放、登记和使用管理制度,配备有效防护用具;在操作间设置专用气防柜,按《氯气安全规程》(GB11984-)配备足够的过滤式防毒面具、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防化服等专用防护用品,同时应配置自救、急救药品;防护用品应定期检查,自救、急救药品应定期更换。

    第六条 生产、使用和储存氯气的作业场所,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注明氯气中毒的危害、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场所内设置洗眼、冲淋设备;装置高处设置风向标;液氯钢瓶存放处,应设中和吸收装置等事故处理的设施和工具。生产、使用和储存氯气的单位,应向有关职工提供氯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七条 液氯储罐不得露天布置,至少保留一台空罐作为事故备用罐,进出储罐的管道应装双切断阀。

    第 储存、管输氯气和液氯系统的储罐、泵、仪表、管道、阀门等,应按规定选材。其周围地面,排液管道及基础应做防腐处理。同时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对易腐蚀的设备、电气、仪表、管道、阀门、法兰等部位,建立定期检测检查制度,并建立记录档案。

    第九条 生产、使用和储存氯气作业必须严格控制工艺指标和质量指标,杜绝违章操作。液氯中水含量不大于0.06%,氯气总管中氢含量不大于0.4%。

    第十条 严格执行三氯化氮定期检测、排放制度,控制三氯化氮的含量。液氯中三氯化氮含量不得超过60g/L,气氯中三氯化氮含量不得超过60mg/kg。

    第十一条 使用液氯钢瓶,必须执行国家《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有关规定,液氯充装压力不得超过1.1MPa,起吊液氯钢瓶或钢罐,应采用双制动吊车。

    第十二条 生产、使用氯气的作业场所必须进行风险识别,编制氯气分布图,确定不同单元的危险级别,实行分级监督管理。液氯的冷冻、灌装和储存系统为一级,电解槽和干燥系统为二级,其他涉氯系统为三级。

    第十三条 生产、使用和储存氯气的单位应严格执行《氯气安全规程》,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的制度;针对企业具体情况按照直属单位、二级单位、车间三个层次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直属单位应急预案每年组织一次演练,二级单位预案每半年组织一次演练,车间预案每季度组织一次演练。

    第十四条 液氯钢瓶的运输安全管理,必须执行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规定。

    第十五条 从事生产、使用和储运氯气的作业人员,应依法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的健康体检。

    第十六条 氯气作业场所的负责人(含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工艺过程和设备性能,并能正常指挥事故处理。作业人员必须接受预防氯气中毒知识培训,每年至少一次;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培训内容应包括:

    1.氯气中毒特性及预防中毒措施;

    2.氯气在作业区的分布以及重点隐患部位;

    3.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规定;

    4.事故应急预案;

    5.防护用品的使用及自救、互救技能;

    6.报警仪的使用方法。

    第十七条 外来人员管理:

    1.外来人员(含施工人员和非正式职工)必须了解并遵守本规定;

    2.外来人员进入涉及氯气场所工作时,发包单位必须向承包方书面交代可能产生的危害、预防措施、安全管理要求。承包方必须书面说明作业方案、施工人员培训证明、防护措施,并保证遵守有关安全管理制度;

    3.外来人员必须经过发包单位培训,并熟练掌握事故状态下的逃生自救技能。

    第十 本规定如与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为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