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提取工艺研究
更新日期:2011-01-24 点击: 张玲 单卫华 梁瑞雪 时延增 尚立霞 陈文浩 胡庆文
摘要:以人参皂甙Rg1及人参二醇为检测指标,考察了不同提取工艺对人参各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了乙醇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筛选制定了确保人参制剂质量及疗效的提取工艺。
关键词: 人参; 人参皂甙Rg1; 人参二醇; 薄层扫描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00)09-0777-02
Study of Extraction Processes in Panax ginseng
ZHANG Ling,SHAN Wei-hua,LIANG Rui-xue,SHI Yan-zeng,SHANG Li-xia,CHEN Wen-hao,HU Qing-wen
(Shandong Institute of Biopharm, Jinan 250014,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reports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extraction processes on ginsenoside Rgl and panaxadiol in Panax ginseng, and explores the best process condition of alcohol extraction.
Key words: Panax ginseng; Ginsenoside Rgl; Panaxadiol; TLC
中医使用人参 Panax ginseng C. A. Meyer 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目前临床上以人参为主药的中成药有数十种。传统人参采用粉末入药或渗漉提取,现代多采用不同浓度乙醇回流提取[1,2,3],亦有用渗漉工艺。作者在研究人参制剂时,发现不同提取工艺对人参有效成分人参皂甙、人参二醇含量影响较大。为更好地发挥人参的药用功效,本文探索了人参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薄层扫描法,以人参皂甙Rg1和人参二醇为检测指标,考察了不同提取工艺以及不同醇提浓度对上述有效成分的影响。筛选制定了确保人参制剂质量与疗效的提取工艺。
1 材料与仪器
对照品:人参皂甙Rg1与人参二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药材:人参购自济南药材站,由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生药室彭广芳研究员鉴定。
试剂:均为分析纯。
仪器:CS-9301薄层扫描仪(日本岛津公司);PBQ-I型薄层自动铺板器(重庆南岸新力实验电器厂);定量毛细管(美国Drummond厂)。
2 不同提取工艺样品液的制备
2.1 乙醇渗漉法:人参粉碎成粗颗粒(过20目筛),称取100 g,照渗漉法[4]项下操作,用70%乙醇作溶剂,浸泡1周后,进行渗漉,共加入30倍量乙醇,合并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每4 ml含1 g人参药材的浓缩液,备用。
2.2 乙醇回流提取法:取人参片100 g,加8倍量70%乙醇,共提取2次,3 h/次,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每4 ml含1 g人参药材的浓缩液,备用。
2.3 水提醇沉法:取人参片100 g,加水煎煮2次,3 h/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4~1.16,加入乙醇,使醇浓度为70%,冷藏,次日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每4 ml含1 g人参药材的浓缩液,备用。
2.4 人参药
材样品液的制备:取人参粉末3 g,加水2 ml,拌匀湿润后,加水饱和的正丁醇30 ml,超声处理50 min,滤过,滤液回收正丁醇至尽,得浓缩液。
3 不同提取工艺样品中人参皂甙Rg1及人参二醇的含量测定
3.1 薄层层析
层析板:硅胶G-0.2% CMC薄层板。
展开剂:以溶剂系统Ⅰ:氯仿-甲醇-水(7∶3∶0.5)10℃以下展开分离人参皂甙Rg1;以溶剂系统Ⅱ:苯-丙酮(5∶2)分离人参二醇,展距为10 cm,结果见图1,图2。
图1 人参皂甙Rg1及不同工艺样品的薄层色谱
1.人参皂甙Rg1对照品 2.渗漉工艺
3.乙醇回流提取工艺 4.水提醇沉工艺
3.2 扫描条件:将供试液点于薄层板上,分别以展开剂Ⅰ,Ⅱ层离,显色,进行反射式锯齿形扫描,人参皂甙Rg1 λs=525 nm;人参二醇λs=525 nm;λR均为680 nm;线性参数Sx=3;狭缝1.2 cm×1.2 cm;扫描速度20 mm/min;纸速20 mm/min。
3.3 人参皂甙Rg1含量测定
3.3.1 人参皂甙Rg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与范围:精密吸取人参皂甙Rg1对照品的甲醇溶液(1 mg/ml)1.0,2.0,3.0,4.0,5.0 ml分别点在同一薄层板上,层离,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烘至斑点清晰,按上述条件扫描,以浓度为横坐标,测得斑点峰面积为纵坐标作图,回归方程为Y=625.10 X-150.00,γ=1.000。结果表明,人参皂甙Rg1浓度在1~5 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
3.3.2 精密度试验:同一斑点连续扫描5次,测得变异系数RSD=0.74%;同一薄层板5个同样量的各对照品溶液,测得面积,计算变异系数RSD在2.17%~2.79%之间;5块不同薄层板相同量的各对照品溶液的斑点,测得RSD为2.97%。
3.3.3 稳定性试验: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点于薄层板上,层离,溶剂挥干,显色后立即扫描,再扫描1次/20 min。结果表明,人参皂甙Rg1斑点在1 h内稳定。
3.3.4 回收率测定:精密吸取回流提取工艺样品液3份,分别加入精密称定的人参皂甙Rg1对照品,依法测定,平均回收率=95.45%,RSD=2.69%。
3.3.5 样品分析:精密吸取上述3种工艺浓缩液各8 ml,另取相当于2 g原药材的人参药材浓缩液加水至8 ml,分别用氯仿提取2次,10 ml/次,弃去氯仿液,水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4次,8 ml/次,合并提取液,挥去正丁醇,残渣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 ml容量瓶中,作为测定人参皂甙Rg1的样品供试液。精密吸取人参皂甙Rg1对照品溶液2,4 μl及不同工艺供试液各4 μl,按上述方法测定人参皂甙Rg1含量(外标两点法),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工艺样品中人参皂甙Rg1、人参二醇含量mg/g
方法 人参皂甙Rg1 人参二醇
渗漉法 1.81 1.039
乙醇回流提取 2.16 1.315
水提醇沉法
0.76 0.593
注:以上数据为3次平行实验平均值;n=3
3.4 人参二醇含量测定
3.4.1 人参二醇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与范围:精密吸取人参二醇对照品的氯仿溶液(1 mg/ml)0.5,1.0,2.0,3.0,4.0,5.0 μl,分别点于同一含0.3%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硅胶G薄层板上,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烘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于暗处放置1 h后,按上述条件进行扫描,以对照品的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点样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7 1.71 X+2 248.83,γ=1.000。上述结果表明,人参二醇点样量在0.51~5.1 μg范围内与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