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安全分析(JSA)记录表 | 编号: | |||||
作业名称: | 区域/工艺过程: | |||||
分析组长: 成员 : | 分析日期 | |||||
作业日期 | ||||||
序号 | 作业步骤 | 危害因素 | 控制措施(技术、管理和个体防护) | 责任划分 | 执行人 | |
1 | 高处前安全措施确认 | 1.施工组织机构各级人员未指定,指挥混乱 | 要求施工单位有人对各施工班组统一指挥,避免各自为战 | 施工单位 | ||
2.施工单位不了解现场情况 | 攀爬前,检查梯子外观是否有损坏 | 施工单位 | ||||
3.作业人员患有不适宜高处作业的身体疾病或带病作业 | 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精神病以及其他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 施工单位 | ||||
4.缺乏紧急情况应对措施 | 制定应急预案,内容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 |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 ||||
5.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足 | 车间与施工单位现场安全负责人应对作业人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 安全人员 | ||||
6.缺少高处作业通讯联络设备 | 15米及以上高处作业配备通讯联络工具 | 监护人员 | ||||
7.未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 必须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穿工作服、劳保鞋,系好安全带 | 施工单位 | ||||
8.邻近地区有排放有毒有害气体或粉尘的烟囱或设备 | 在邻近地区设有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超出允许浓度的烟囱及设备的场合,严禁进行高处作业 | 工艺员 | ||||
9.施工方案未提报,未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导致安全措施不到位。风险未做到现场公示。 | 超过3天、15米以上、或特殊风险的高处施工,方案要报批。施工前必须组织现场交底,交施工技术的同时交安全控制措施 |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 ||||
10.施工脚手架不合格,或者施工平台有孔洞或者缺少护栏,导致人员高处坠落,或高处落物伤人 | 检查脚手架挂合格牌,施工平台有缺陷必须先整改。平台有杂物或者不稳可能掉落的附件的需要先整改。移动脚手架小于5米。 | 施工单位 | ||||
11.施工使用的机械、工具不合格造成人员伤害、漏电或掉落砸坏运转设备和管线 | 施工机具必须贴检查合格证,电气、起重等需要有日检表。并检查是否有仪表及细管线可能在作业中受损。 | 施工单位 | ||||
12.施工人员三级教育不到位,安全能力不足,甚至出现私自更换施工人员,导致事故。 | 认真开展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排查特种作业证及人员体检情况。15米以上的施工要求现场测量血压和心率。严禁换人。 | 施工单位 | ||||
13.施工天气恶劣:导致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 1、5级大风禁止高处作业 2、35度间断作业3、40度禁止露天作业。4、雷电禁止作业5、下雨禁止登高作业 | 安全人员 | ||||
14.带压封堵或者塔内高处风险因素负责,可能存在不好控制风险,导致突发事故 | 依据JSA分析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的,应增加逃生通道,急救措施等,并组织编写应急预案。 |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 ||||
15.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未到每一位施工人员,导致安全措施未做到位。 | 严格班前喊话,安全交底要留文字版。安全带高挂低用,使用口罩、耳塞、安全绳等防护用具,设置警戒绳严禁人员穿行 | 施工单位 | ||||
16.施工人员不了解作业情况 | 施工单位负责人应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的交底 | 施工单位 | ||||
17.作业场所照明光线不良 | 作业现场照明充足 | 施工单位 | ||||
18.脚手架不符合规范 | 采用钢制脚手架,搭设符合脚手架规范要求,跳板两端必须捆绑牢固,验收合格方准作业 | 施工单位 | ||||
2 | 登高过程 | 19.注意力不集中发生人员跌落 | 作业前进行风险分析,加强对人员技能的指导,作业人员注意力集中 | 施工单位 | ||
20.手套、鞋底湿滑,攀爬进滑落,人员受伤 | 劳保手套和工作鞋,保证清洁,无油污,不滑腻,正确使用防坠落装置 | 施工单位 | ||||
3 | 高空作业 | 21.施工安排存在存在交叉作业,产生人为伤害。 | 不安排交叉作业,如必须交叉作业需增加中间硬隔离措施。 | 安全人员 | ||
22.联合检查工作未安排,导致施工缺少监督 | 应明确检查分工和汇报,对高风险作业还应要求管理人员在场。 | 项目负责人 | ||||
23.施工工艺隔离不到位,导致带压伤人。未做到稳定生产,导致现场突发泄漏,产生火灾或中毒 | 1、吹扫 2、盲板 3、水封特殊措施 4、断开流程 5、断电6、流程依图再确认 7、涉及其他单位系统联系调度协调 8、无排放 | 工艺员 | ||||
24.监护不到位导致施工内容明显不符,施工人员中途更换,施工违章持续发生。 | 1、保证专人监护 2、施工和作业票证对应 3、一旦出现违章或者险情,立即全部停工,汇报车间负责人,不整改不复工。 | 施工单位 | ||||
25.作业监护不到位 | 高处作业应设监护人对高处作业人员进行监护,监护人应坚守岗位 | 监护人员 | ||||
26.作业材料应堆放无序 | 高处作业严禁上下投掷工具、材料和杂物等,所用材料应堆放平稳,必要时应设安全警戒区,并设专人监护 | 施工单位 | ||||
27.存在上下交叉作业 | 交叉作业应落实错时错位硬隔离要求 | 施工单位 | ||||
28.高温或寒冷天气作业 | 气温高于35℃(含35℃)或低于5℃(含5℃)条件下及时采取防暑、防寒措施;当气温高于40℃时,停止高处作业 | 项目负责人 | ||||
29.雨、雪天作业 | 雨、雪天作业时必须采取防滑、防寒措施 | 施工单位 | ||||
30.五级及以上强风、雷电、暴雨、大雾时 | 停止高处作业 | 项目负责人 | ||||
31.视频不到位导致违章未记录,作业票管控不当导致私自作业。 | 1、全程视频监控包括现场开票和现场监督情况2、作业票现场公示 3、中间或中午离开停工4、回收作业票。 | 安全人员 | ||||
32.高处作业重点风险:高空落物区穿行,高处抛物,交叉作业,高处平台有杂物,高处或临边作业不系安全带,其他措施不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 要求监护人全程监督施工重点风险控制点,有类似违章立即停工。出现安全带无处可系或人员攀爬非正常通道时立即停工。 | 监护人员 | ||||
33.突发异常未及时发现或处置不当 | 1、双方监护人已清楚应急处置方案且具备应急能力。2、对灭火器熟练使用 3、15米以上或施工范围广时现场有对讲机或扩音器 | 监护人员 | ||||
4 | 工作完成后,清理场地 | 34.未进行完工验收或作业完毕未清理现场 | 按规定进行清理现场,并完工验收 | 监护人员 | ||
35.孔洞未封堵,护栏缺口未修复,高处杂物未清理易落物伤人或人员高处坠亡。 | 高处作业每日预留清理现场时间。检查孔洞已封堵,检查高处杂物已清理,检查各工机具已放置妥当。 | 施工单位 | ||||
已上条款本人都已熟知。当班班长签字: 车间监护人签字: 施工单位监护人签字: |
告知确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