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第 课时 第 课时
一、教学内容:6、成语故事二则
二、教材分析
本课有两则成语故事,《卧薪尝胆》来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记载,《一鼓作气》来自《左传·庄公十年》的记载。这两则成语故事篇幅短小,浅显的内容里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教育。
三、设计理解
学生自读自悟,在掌握故事情节的同时,引导学生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想象,深入思考,再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优势,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写8个生字。
能力目标:能根据诗句的描绘想象画面。
情感目标:体会两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六、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程序 | 教 师 活 动 | 学生活动 | 个性备课 | |
一 激趣导入 | 1、学生互相介绍自己收集的成语故事。 2、教师导言:今天我们来学习成语故事——《卧薪尝胆》。 3、学生齐读课题。 | 1、相互介绍自己收集的成语故事。 2、跟老师学习课文。 3、齐读课题。 | ||
二 领悟题意 | 1、“卧薪尝胆”是个成语,大家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2、围绕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1)越王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2)越王是怎样卧薪尝胆的? (3)越王卧薪尝胆的结果怎样? | 1、讨论成语的意思。 2、围绕课题,提出疑问 | ||
三 学生自由读文 , 感知内容 |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认读生字、生词。 (1)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2)抄写词语。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4、小组交流。 |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读生字、生词。交流记忆方法。写词语。 1、思考课文。 4、小组相互交流。 | ||
四 品读感悟 | 1、学生带着刚才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把自己印象较深的地方做上记号,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3、全班交流自己的自学成果 (1)起因: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被俘三年,受尽屈辱。 (2)经过:在柴草上睡觉,每天尝苦胆。 (3)结果;一举打败吴国。 4、学生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将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 5、小组推荐一名讲得好的学生在全班复述课文。 | 1、自由朗读课文。 2、做记号,写体会。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学生按要求讲故事。 | ||
五 拓展延伸 |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讨论: (1)越王勾践为什么能够报仇雪耻?(2)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 1、自由朗读课文。 2、讨论,谈谈自己的收获。 | ||
六 课堂小结 | 把自己在这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小结一下吧。 | 学生小结收获。 | ||
教学反思 | 成功经验: | |||
教学反思: |
执 教 者: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