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从当前医患关系看医学伦理学的重要性
2025-09-28 13:07:37 责编:小OO
文档
从当前医患关系看医学伦理学的重要性

-------医学伦理学课堂有感  

预防医学          刘凡         2010302170056

我记得,第一节课的时候,杨老师就问我们说:“什么是伦理学?”

伦理学就是教人如何追求幸福的学问。我记得杨老师告诉我们的答案是这样子的。

那么,什么是医学伦理学?我觉得,医学伦理学就是教医生如何幸福的工作的学问。医学伦理学,关注的是医生和患者的幸福。只有医生幸福的工作,那么患者才是幸福的,也只有患者真正幸福了,医生也便幸福了!

这是我最初的想法,一直到我学完这门课程,了解了这么多的医学伦理学的知识后,我依然是这么认为的。

医学伦理学,是让医生和患者都幸福的学问。

那么,现在的医生幸福吗?现在的病人幸福吗?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构成,医患关系正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构建和谐社会之风劲吹的今天,如何营造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摆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前的诸多课题中的重中之重。这也是让患者幸福的本质需要。

然而,医患关系却不容乐观。说到“看病难、看病贵”,每个患者都有许多话要说,“回扣”、“红包”等不正之风也在群众中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当前,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日趋激化。

另一方面,据中国医师协会2004年《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将近3/4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达60%之多。每家医院平均每年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起以上,打伤医师5人;北京医师协会对北京市71家二级以上医院的统计表明:近3年共发生殴打医务人员事件502起,致伤、致残90人。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医护人员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转行的逐年增多。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医务人员不愿让自己的子女报考医学院校。此前闹得正火的哈医实习医生事件也正是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鲜明案例。云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李高峰

可见,当前的医生,是不幸福的。当前的患者,是不幸福的。

医学伦理学是研究优良的医学道德规范的制定和实现的科学,是医学与伦理学相交叉的学科,是认识、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中人们之间、医学与社会之间伦理道德关系的科学。随着该学科的迅速发展,其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医学中,医学伦理学已经成为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医学伦理学发展到今天,基本经历了医德学、近现代的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兴起,并对当今医学伦理学产生巨大影响的是生命伦理学。

这是医学伦理学有关书籍、论文中说到最多的一致的对于医学伦理学的定义。

然而,要真正正确认识、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中人们之间、医学与社会之间伦理道德关系,我认为,医学伦理学中所强调的医德是最为本质的,最为重要的关键。

道德作为医学的本质特征蕴涵在医学实践之中。一部医学史,是医务工作者奋不顾身地与疾病斗争、认识疾病、不断战胜疾病的历史,是医务工作者无私地为病人解除病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历史。医务工作者献身于医学事业,崇高的道德境界就体现在他们所从事的具体的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医学活动之中

医务工作者在社会生活中担负着维护人们健康,预防、诊治疾病的任务。医学工作的特殊性质要求医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效果不但与医疗技术、医疗设备直接相关,而且与医师的职业道德直接相关。历代医家都认为,道德高尚是医师角色的重要特征,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医生。

自古以来,重视人的生命是医学界的美德。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在《素问》篇中就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还指出了"大医精诚"的思想,认为一个好的医师,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素质:对医术的"精"和对患者的"诚"。只有具备"精"和"诚"两个基本的素质,才能成为"大医",才能成为"仁者",即医术精湛、医德高的医家。

因此,首先,作为一名医生,就要培养自己优秀的医德,只有医生有了道德,才会有济世悬壶的仁心去帮助患者,才会达到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幸福。

那么,如何做才能真正培养医生优秀的医德呢!我认为,在医生,尤其是医学生中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让每一个医生在学习之初,就了解到医学伦理学,就认识到医德对于自己今后的人生,对于社会的重要作用。医学伦理学,对于每一个医生,正确树立自己的职业观、人生观;对于我国当前医患关系的正常化和良好发展;对于我国健康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

现代医学伦理学具有以下3个显著的特征:

(1)实践性:医学伦理学是与医学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医学伦理学的理论、规范来源于实践,是对医学实践中的道德关系、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概括和说明,是在长期的医疗活动中形成、发展的。(2)继承性:弘扬伦理道德是医学进步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标志,是贯穿医学发展史的一条主线。"救死扶伤"、"为医者仁"等伦理道德原则为医学工作者自觉地继承、恪守,在医学事业的发展中不断发扬光大。(3)时代性:医学道德伴随着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医学的发展,不仅表现为诊治疾病手段的进步,而且表现为医学道德的进步。与新的预防、诊断、治疗方法相对应的伦理原则的制定是医学道德进步的重要标志。

作为一名医学生作为一名学习并热爱预防医学的医学生,最为一名党员,我认为,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充分学好专业知识,打好基础,同时培养自己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职业观,将树立自己优良的医德最为自己事业的远大目标,才能真正学好并用好这门科学,为自己未来的人生发展,为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