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罗拉快跑》拉片分析(给学生)
2025-09-28 13:07:04 责编:小OO
文档
《罗拉快跑》介绍

    

《罗拉快跑》在我看来是一部奉行了"简约主义"的电影--因为虽然看起来眼睛会很疲劳,但却不用动太多的脑子。聪明的电影人和深刻的电影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善于制造感官刺激和貌似庄严实际却简约明了的涵义,而后者则在被诟病为"冗长"的情景延宕中暧昧地书写着隐晦的命题。《罗拉快跑》只能是前者而绝不会是后者。  

 一如《罗拉快跑》带给人们的想象性节奏,影片的影像呈现出一种高速率的镜头运动方式。几乎不存在任何一个凝滞的镜头(除却几段慢镜头的特写),从而使观众的眼球开始疲于奔命般地亦步亦趋地跟随着镜头的变迁和调动。镜头不再忠实于被它所纪录的每一个事物:那些街上奔走和间或与罗拉发生关联的人们仿佛从镜像的纪录中逃脱的幸存者,只是与情节发生了一点若即若离的关系便匆匆地与故事告别--一切都是那么地迅速和不确定,影像的纷繁使得观众从没有机会成为这部影片的"再创作者",而只能成为被动的看客,而急于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从一个影像到另一个,不知道思考和满足。影片在影像上的另外一个特点在于它的色调--主要场景、主要人物的色彩背景一律被一种明亮和"暖"的色调所覆盖。罗拉那一头赤红色的耀眼的头发在乳黄色的天空和大地间不停地跃动,形成了一种强劲的视觉力量,观众视觉上的兴奋程度容易随着这种明亮的视觉冲击而变得敏感起来--影像的一个作用在于集中观众的视觉注意力,这一点上《罗拉快跑》做的不错。此外还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尽管影像的速度让我们的视觉兴奋得望尘莫及,但即便在一个相当短的瞬间内,呈现给人们的,仍然是一个浑然一体的,虽短暂却完整的影像结构。比如在路上每一个匆匆的瞬间和噱头,尽管如浮光掠影般地,但却干净、简约,不会使人们的视觉分散到其他的地方,从而确保了每一个镜头的高度凝练。 

  在镜头与镜头的切换上,显著的特点在于"闪动"手法的成功运用。这种"闪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镜头切换,它的意义在于制造一种"虚拟"的场景意识--因为无论是哪种意义上的镜头转换方式,实际上都是对前后情节逻辑关联的一种解说策略--无论这种解说的策略是出于叙事进行的要求还是导演的表现意图。然而"闪动"则颇具虚幻和"闪烁其辞"的虚拟意味,它可以提醒观众,下一个场景随时地替换上一个场景,一个场景结束后等待它的不是顺承的叙事,而是在虚幻之后的另一个新的开端(尽管在"闪动"的前后,仍然可能是顺承或关联的情节发展)。它不断地提醒观众在用眼球贪婪捕捉每一个场景的同时不要轻易地认同或相信它们,这不过是一个个虚拟的假设和叙事的游戏。观众在"闪动"的刺激与迷惑中最终被影像和特殊的"蒙太奇"方式所任意地驱使,变得兴奋而没有判断力。 

  下面可以谈一谈《罗拉快跑》中的mtv风格--主要是关于它的音乐。不能否认《罗拉快跑》的音乐很有重金属的味道。罗拉的奔跑的急促没用喘息和心跳声来表现,那只会让人们想起《庭院中的女人》那般的煽情和劣质警匪战片中被戏仿的搞笑音乐--《罗拉快跑》用的全是摇滚,有节奏的鼓点和金属乐器的声声断断。他们的作用与其说是来烘托"跑"这一贯穿动作的紧张气氛,倒不如说是追求一种从整体而言的,对叙事本身的破坏和干扰--因为本来很零碎的、追求片断效果的场景已经透露了影片本身(或说是导演汤姆提克威)对叙事的不信任和虚拟性观念,而这样的声音布景则使这样的一种观念变得更加完美和可靠--它可以使一部分观众不再将它当作一部叙事的电影,而将它看作是一部传递了某种意图和形式美感的mtv,因为虚拟的场景、零碎化的影像语言和相关的声音注解正是构成一部mtv作品的主要元素--而这些在《罗拉快跑》中甚至已经齐备。如果看过徐克导演为欧洲女歌手milan farmer拍摄的一部关于女同性爱题材的mtv,便会觉得它们在风格上或许有些相似。 

  《罗拉快跑》的叙事形式永远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也是最乏善可陈的--我之所以不愿意称《罗拉快跑》的叙事是一种新鲜的叙事形式是因为,这部影片是不信任叙事的。如果我们过于沉迷于它的叙事结构,我们便轻而易举地将自己陷入了一个意义的网络中,我们会向自己不断地提出这样的疑问:是性格决定命运还是偶然决定命运?我们能不能去把握住自己的生命?事物的可能性由什么来决定?这些意义的负载对于《罗拉快跑》本身的叙事来说似乎成为了一种必须--而对于《罗拉快跑》的叙事结构,我却宁愿将它看作是一种形式的表演,在我的个人经验里德国人的东西表现主义的色彩可能会浓一点。影片不仅了经典影片中的"宏大叙事",而且把通常意义上的叙事结构也简约到了最简单的程度--即一个叙事的骨架,完全单向的、线形的叙事方式,一切有可能出现旁逸的情节都被以"照片"的形式压缩。这其实是对已有叙事模式的一种调侃和一种嘲弄--在人们更多地看到不同的叙事带来不同的命运的背后,实际上是对叙事本身的一次解构。它与其说是表现了有关"命运"之类的宏大命题,倒不如说是提供了一个事件被得以不同叙述的几种可能,或一个事件在叙述中被不断改写的集中可能--"虚拟"在每一个故事的结尾被不断地提示,叙事本身的无力和不被信任可以浮现。或许影片开始的一段话语已经告诉我们了这些--"数不尽的没答案的疑问,即使有答案也只会衍生另一疑问,下一个答案又衍生下一个问题,但最终会否原来只是同一问题?"  

《罗拉快跑》在影片本身的技巧和创意已经超越了我能力所可谈及的范围。如果站在一个观众的立场上,这部电影的特点在于它正在改写着观众(接受者)的欣赏习惯和欣赏动作。首先,它使观众在欣赏中心甘情愿地放弃"民粹"的和"犬儒"的立场,即不论它的表达策略和艺术形式,而直抵它的内容--然而在《罗拉快跑》中,如果我们放弃了对形式和表达策略的关注,便无法进行与形式形成嵌套的对内容的追问,更何况它的形式已经成为了一种眩目的,为大众所迷醉的舞蹈,使人们不能笔直地穿越艺术而直达内容和主题的彼岸。其次在于观众在对影片的接受中丧失了以往所拥有的"读解"功能,观众参与影片的创作(读解和叙述)被称为"怪异"的种种形式所阻断,所能做的只是被动地尾随着作者带有调侃意味的叙述,迎接着一个又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影像。 

摘自:《新青年》

《罗拉快跑》的段落读解

开头:(1分—10分)。 

分三个部分: 

1. 引子:(2分钟)。 

字幕:文字明确表明:本片是一场游戏,是一部探索电影。 

字幕之后,镜头推向时钟,然后从时钟进入时空隧道。 

进入时空隧道: 

如何进入时空隧道: 

①钟表的道具: 

首先,钟表是一个时间的标志。 

其次,制作者把钟表作成一个尖牙利齿的小怪兽。不仅表现岁月无情,表现时间对人生命的吞噬;更反应出制作者追求视觉刺激,追求热闹、"好玩"的"游戏心态"。 

②镜头的前推和升起。 

镜头逐渐推近钟表的挂摆,最后是钟表挂摆的大特。 

然后,镜头沿着钟表表挂的金属杆上升,先升至钟表的表盘,此时,钟表表针在非正常速度地快速旋转。表针的快速旋转,表现本片时间的非客观性,和影片的非纪实性。 

镜头从钟表表盘再继续上升,最后升至表盘上方的小怪兽。小怪首张嘴,露出尖牙利齿。镜头从小怪兽的嘴推入。影像全黑,进入时空隧道。 

时空隧道内: 

如何表现时空隧道内的景象: 

① 十字路口。 

地点选择在十字路口,主要是十字路口的象征意味。 

②众多人。 

镜头内,黑压压的众多的人,表现人口的膨胀和人的无目的性。 

③降格(快镜头): 

降格造成众多的人如木偶般地机械地涌动。人们行履匆匆,如世间的匆匆过客。人们面无表情,如无生命的"行尸走肉"。 

总之,这里的时空隧道,表现出制作者眼中的世界的混乱,人类的无目的性,以及整个人生的可笑荒诞。 

十字路口潮水般涌动的人群中,影片中的几个次要人物相继出现:女职员,推车妇人,偷车男孩,梅耶叔叔......思辩性的旁白:"我们是谁?我们何往?人是什么?" 

银行警卫: 

镜头速度逐渐正常,镜头最后停止在银行警卫身上。银行警卫虽然在影片中出现的时间不多,但是,他是整部影片的旁观者,由他来监督整个"游戏"(电影)的进行。银行警卫踢起一只足球,(趣味性),并宣布游戏(电影)的开始。足球高高升起,下面十字路口匆匆的行人组成影片的片名字幕(电脑完成组字)。足球落下,足球落入动画制作的时空隧道。 

2.片头:(动画,2分钟)。 

快节奏的音乐声中,动画制作的罗拉(红色头发、蓝色上衣、绿色裤子)在充满牙齿的时空隧道中奔跑。节奏、速度不断加快,牙齿开始旋转,罗拉开始旋转。牙齿、罗拉越转越快。最后,罗拉被时空隧道吞噬。陆续出主创人员姓名字幕。 

3.故事开始: 

延续前面足球的快速降落,镜头落入一座城市,落入一幢楼房,落入一个房间——罗拉的房间。 罗拉房间急促的电话铃声,真人罗拉(不是动画罗拉)冲进自己的房间。 

快速镜头: 

罗拉在房间接电话。下个镜头是街道,镜头如飞驰的子弹,疾速推向街道的电话亭。曼尼在电话亭内打电话。镜头前推速度之快让人惊异。镜头的速度是罗拉思想的速度。 

局部色相: 

这边,红色头发的罗拉手举着红色的电话话筒。电话那边,曼尼站在街道电话亭打电话。黑色上衣的曼尼手举黑色话筒,他哭着告诉罗拉:他的钱丢了,拾钱的是一个流浪汉。 

流浪汉的幸福: 

本段落用一组快速跳切表现曼尼想象中的流浪汉拾到10万马克后的喜悦和所作所为:定格跳切:飞机升空,列车飞驰。纽约的自由女神象,巴黎的埃佛尔铁塔,蔚蓝的大海,洁白的海滩,绿色的棕榈树,美味的食物,肉感丰盈的胖女人...... 

这是一组电视广告和mtv中常用的、观众几乎无法看清楚拍摄对象的定格跳切。让观众看清楚拍摄对象、拍摄内容,这是常规电影必须遵循的"铁律"之一。这里,汤姆·提克威不是没做到,或者说没完成好这一"铁律"。而是,汤姆·提克威根本就没有想要让观众看清楚拍摄对象。影片只是给观众一个大致的状态和感受。反应出汤姆·提克威与常规电影制作者在电影制作观念上的不同。 

嘘声: 

在曼尼哭诉的时候,罗拉象母亲哄一个婴儿那样,对电话那边的曼尼发出轻轻的"嘘——"声。(女权主义) 

第一次大叫: 

曼尼告诉罗拉:如果20分钟内不还钱,自己将没命。曼尼乞求罗拉救自己,曼尼甚至讥讽罗拉:"你说过,爱情能够解决一切"。罗拉让曼尼等自己。罗拉"第一次大叫"。罗拉大叫时,罗拉的喊声震天,同时,屋内的玻璃器皿暴碎。声音和影像表现罗拉的力量和神奇。罗拉大叫后,镜头无声,一个乌龟在缓缓爬行。用无声和缓慢来衬托前面大叫的剧烈。 

色调: 

本段落的色调分彩色片和黑白片两部分。彩色片表现现实,黑白片表现曼尼回忆丢钱的过程。彩色片、黑白片的交替出现,主要是为了叙事清楚,为观众区分开回忆与现实。 

第一次奔跑:(10分—30分)。 

1.罗拉房间:罗拉在脑海中搜索借钱人: 

思绪变成具体的影像: 

先是一个动画人物拉开记忆之门(剪辑:划)。然后,罗拉的身体开始旋转,旋转中,不断跳切罗拉亲朋好友的照片定格。照片跳切的速度由快到慢,照片上的人物由混乱到清晰。表现了人的思绪由纷繁混乱到清晰集中的过程。与此同时,罗拉身体旋转的速度也由快到慢。照片最后停止在父亲。定格变成了正常速度,父亲摇头,预示罗拉要钱过程的艰难。 

2. 母亲房间:母亲在一边看电视,一边打电话,与人谈家常。 

3. 楼梯:罗拉下楼,狗吠,恶男未绊罗拉(动画)。 

转场: 

母亲房间到楼梯。从母亲房间电视机里播放的动画片,转入到下一场景楼梯。动画片的内容就是下一个场景发生的内容:罗拉下楼。转场连贯而又趣味盎然。 

时间决定点: 

本段落是影片叙事时间线索的关键之点。罗拉下楼的一刻的快慢,决定了后面的所有事情的变化。罗拉第一次下楼,时间基本是正常的。 

4. 街道:罗拉与推车妇人相撞。 

时空隧道:妇人偷来的孩子被没收。妇人再次偷孩子。(定格跳切)。 

时空隧道的表现: 

a.场景、人物的跳跃.b.剪辑上的快速切换。 

表现时空隧道的不稳定感,不清晰,和似是而非的状态. 

5. 银行:罗拉父亲与情人在一起。情人想与罗拉父亲结婚。 

6. 街道:偷车男孩向罗拉卖自行车。(罗拉穿过黑衣修女)。 

时空隧道:男孩被抓、挨打。男孩在医院与女护士相识,后结婚。(定格跳切)。 

7. 街道:罗拉从梅耶叔叔的黑色轿车前跑过,黑车未撞到罗拉,黑车与白色轿车的车头相撞。 

8. 电话亭:曼尼在电话亭内打电话四处借钱求救。盲妇(黑帽,黑眼镜)离去。 

9. 街道:罗拉从流浪汉身边跑过。 

10, 银行:父亲与情人在一起。情人告诉父亲:自己怀了孩子。罗拉来到银行向父亲借钱。父亲未借钱,罗拉"第二次大叫"(声音剧烈,玻璃的表盘炸碎。) 

时空隧道:银行女职员车祸致残,后自杀。(定格跳切) 

11, 街道:老太太告诉罗拉时间。老太太来提醒时间。她是一个时间标志。 

12, 十字路口:红色急救车刹车,急救车未撞玻璃。 

13, 超市外:罗拉晚一秒钟赶到。 

两个镜头: 影片中的两个镜头耐人寻味。 

    镜头一: 

画面中三个小画格: 曼尼、罗拉 、钟表 

(构图有趣,并且,将需要三个时间分别表现的内容,在一个时间内同时表现,加快了影片的节奏。) 

镜头二: 

画面中两个小画格: 

(这是一对反打镜头。在这对反打镜头中,每个画格中都有罗拉和曼尼两个人物。镜头新颖,奇特。这种在影像上同时出现两个相同的人物的情况,在电影中实属罕见。这种作法的直接后果是:观众在观看影片时,会因为影片叙事上的混乱,而不知所云。表现出制作者在制作手法上的大胆和"无矩无束"。) 

14, 超市内:曼尼进入超市抢钱。罗拉夺下保安的,罗拉第一次开。 

15, 街道:罗拉逃跑。用无音响和女生抒情的歌唱写罗拉夺钱后的"胜利的喜悦"。的走火,罗拉被击毙(升格、无声),用升格和无声表现巨大的悲哀。 

冥界:(3分钟、红色) 

进入冥界: 

①镜头从罗拉脸的中景推至罗拉眼睛的大特写。 

②色彩由正常彩色转变为单纯的红色。 

冥界的表现: 

①罗拉、曼尼二人赤身裸体。这是二人出生的样子。 

②单纯的红光,(子宫中羊水的颜色)。 

③阴阳的布光:红色的光从左右两个方向射来(硬光)。光使二个人的脸部布光阴阳分明。("阴阳脸") 

在第一次冥界中,罗拉在离开世界之前,她最后要证明、要寻问的是:——爱情。罗拉问曼尼是否爱自己?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罗拉不甘心死亡,她决心使时光倒流。 

脱离冥界: 

①镜头从罗拉眼睛的大特写拉出来。 

②色彩由纯红色逐渐变化为正常的彩色。 

时光倒流: 

① 连接镜头: 

a、 动作连接:同样的物体降落的动作连接,现在的街道上空红色钱袋的降落,与20分钟前的罗拉房间红色电话话筒的降落连接。 

b、 色彩连接:相同的色彩连接。红色的钱袋连接红色的电话话筒。 

② 频繁跳切:红色的钱袋和红色的电话话筒频繁跳切。 

③ 升格。两个地点的镜头均为升格镜头。 

待续...... 

第二次奔跑:(33分—53分)。 

1. 罗拉房间:红色电话话筒落下(正常速度)。罗拉重新开始奔跑。 

2. 母亲房间:母亲在打电话,与人谈家常(谈话的内容不变)。 

3. 楼梯:罗拉下楼,狗吠,恶男绊倒罗拉,(动画)。转场。时间决定点:罗拉奔跑的时间从这一刻向后推迟。 

4. 街道:罗拉与推车妇人相撞。 

时空隧道:妇人中彩,成为富人。报纸头版:妇人一家与别墅、"大奔"的合影。(定格跳切)。 罗拉比上次撞推车妇人晚了数秒。结果,就是因为这晚了的数秒,妇人之后购买的彩票的号码恰巧中了大奖。 

5. 街道:偷车男孩向罗拉卖自行车。(罗拉穿过黑衣修女)。 

时空隧道:男孩晚年穷困潦倒街头。(定格跳切)。 

6. 街道:罗拉从梅耶叔叔的黑车车顶上跃过。黑车与白车车尾相撞。 

7. 街道:罗拉与流浪汉相撞。 

8. 银行:父亲和情人在一起。罗拉来到银行向父亲借钱。罗拉比上次晚到一步,情人告诉父亲:她怀的孩子可能是别人的。父亲与情人吵架。父亲未借罗拉钱。银行警卫对罗拉开玩笑:"今天不是你的好日子。"罗拉毅然从警卫的腰间夺。罗拉抢钱,罗拉两次开。 

时空隧道:女职员与男职员私通。(定格跳切)。 

女职员家中,全身赤裸的男职员头上套上笼头,嘴上戴上嚼子,身上拴上皮套,象马一样地被女职员驱赶。(女权主义) 

罗拉扳开的保险: 

穿越时空。本来影片的三个板块、三个时空的界限是严格的。三个时空互不关联。这里,导演和观众开了一个马三立"逗你玩"式的玩笑,影片的时空的界限不是绝对的,它们有时候是相通的。这是影片玄妙之处。它与整个影片的风格一致。 

9. 街道:老太太告诉罗拉时间。 

10, 十字路口:红色急救车撞碎了玻璃。 

11,超市外街道:罗拉提前一秒种赶到,罗拉叫住了曼尼,曼尼未抢超市。 

画面中三个小画格: 曼尼、罗拉、钟表 

曼尼被撞: 

兴高采烈之中,曼尼被红色急救车撞死。(第一次奔跑,红色急救车从曼尼的身后驶过)与第一次奔跑罗拉身亡处理的相同之处是:影片采用的是无声和升格。不同之处是:这里的升格镜头不是被撞的曼尼的升格,而是未被撞的罗拉的升格(钱袋从罗拉的手中缓缓落下)。 

    按照正常的影片叙事,这里无疑应该采用被撞人曼尼的升格镜头,来强调和渲染曼尼的死亡。这里,汤姆·提克威没有这样做。影片采用的是罗拉的升格,因为,电影的视点是罗拉,主人公是罗拉。为了影片的全局,牺牲局部的渲染。反映出汤姆·提克威的大气和成熟。 

冥界:(2分钟、红色) 

进入冥界: 

①镜头从曼尼脸的中景推至曼尼眼睛的大特写。 

②色彩由正常彩色转变为单纯的红色。 

冥界的表现: 

①罗拉、曼尼二人赤身裸体。这是二人出生的样子。 

②单纯的红光,(子宫中羊水的颜色)。 

③阴阳的布光:红色的光从左右两个方向射来(硬光)。光使二个人的脸部布光阴阳分明。("阴阳脸") 

第二次冥界中,同样是面对死亡,曼尼在离开世界之前,他最后要问的是:——我死了以后,你要是否会爱上别人? 

    同样是身处冥界,罗拉与曼尼的境界完全不同。第一次罗拉寻问曼尼的是:曼尼是否爱自己。罗拉最后要证明的是爱情。第二次曼尼问罗拉的不是她对自己的爱情,而是担心自己死后,罗拉是否还会喜欢上别的男人。曼尼自己死了之后,还要拉上一个垫被的。对此,罗拉的回答异常干脆:"别说了,你现在还没死。"罗拉再次使时光倒流。 

脱离冥界: 

①镜头从曼尼眼睛的大特写拉出来。 

②色彩由纯红色逐渐变化为正常的彩色。 

时光倒流: 

① 连接镜头: 

动作连接:同样的物体降落的动作连接,现在的街道上空钱袋的降落,与40分钟前的罗拉房间电话话筒的降落连接。 

② 频繁跳切:钱袋和电话话筒频繁跳切。 

③ 升格。两个地点的镜头均为升格镜头。 

第三次奔跑:(53分—73分)。 

1. 罗拉房间:红色电话话筒落下(正常速度)。罗拉第三次开始奔跑。 

2. 母亲房间:母亲在打电话,与人谈家常(母亲谈话的内容不变。影片中,唯一不变的是母亲打电话,甚至母亲手中水杯里的水的多少都没有变化)。 

3. 楼梯:罗拉下楼,罗拉从恶狗和恶男的头顶跃过。(动画)。转场。时间决定点:罗拉奔跑的时间从这一刻向前提前。 

4. 街道:罗拉与推车妇人相遇(未撞到妇人)。 

时空隧道:妇人归依宗教。(定格跳切) 

5. 街道:偷车男孩向罗拉卖自行车。(罗拉从黑衣修女身边跑过)。 

男孩遇到流浪汉,男孩把自行车卖给流浪汉。流浪汉说了一句经典台词:"做人真化学。" 

6. 街道:梅耶叔叔刹车。罗拉趴到黑车车顶上。黑车未与白车相撞。梅耶叔叔未延误时间。 

7. 街道:流浪汉在街道上骑车。(罗拉未与流浪汉相遇)。 

8. 银行外:罗拉来银行向父亲借钱。爸爸被梅耶叔叔叫走。 

罗拉来,父亲走:两个画格、两组声音(罗拉:音乐;父亲:音响)。 

罗拉未遇到父亲。用剪辑表现车的离开,异常新颖. 

银行警卫对罗拉说:"宝贝,你来晚了。" 

9. 电话亭外,盲妇为曼尼指出骑车的流浪汉。 

10, 街道:曼尼追流浪汉,梅耶叔叔的黑车与那辆白车相撞。(宿命)。 

11, 街道:罗拉一边跑一边乞求上苍帮助自己(跳轴)。 

乞求上苍: 

① 无声:世界静止了。整个世界上,只有罗拉在默默地奔跑。 

② 升格:时间被拉长了。罗拉"慢慢地"跑着,客观的世界已经消失。剩下的只有罗拉主观的世界。 

③ 独白:奔跑中,罗拉的内心独白:"上天,我求你了。要我一直跑下去么?"上苍听到了罗拉的声音。上苍派来了一辆大卡车。大卡车拦住了罗拉,大卡车使罗拉看到了赌场。 

12, 赌场:罗拉"第三次大叫"。罗拉"大叫"后,罗拉用99.2元赌赢了10多万马克。 

讴歌胜利: 

① 升格:旋转的转盘的升格和转动的转球的升格。 

② 转球的滚动声:赌场内的声音全部消失,剩下的只有转盘上转动的木制转球的"轰隆,轰隆"的轻轻的滚动声。 

③ 特写:转球的特写。用特写来夸大和渲染转球。 

④ 运动:跟移的运动镜头跟随着转动的转球滚滚前行。此时此刻,罗拉的心、我们的心也跟随着转球前行。转球终于在罗拉下注的数字"20"处停止。罗拉终于赢得了10多万马克。整个世界仿佛已经凝固,赌场内所有的人都呆望着罗拉. 

13, 街道:曼尼追上流浪汉。曼尼掏出,并喊了一声:"!"流浪汉立刻"稀松",并将自己捡到的10万马克交还。此时,流浪汉再次应验了他刚才的那句台词:"做人真化学。" 

14, 十字路口:红色急救车刹车,未撞到玻璃。 

罗拉上车,罗拉救活临近死亡的病人。 

15, 超市外街道:罗拉、曼尼相聚。曼尼已还钱。 

曼尼与罗拉一同行走。曼尼看到罗拉手中的钱袋,他问罗拉:"袋子里是什么?"音乐起,罗拉微微一笑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