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山东省德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5-09-28 13:05:03 责编:小OO
文档
山东省德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填空(8分)

1.(8分)【少年•励志】

竹高千丈,云腾万里,少年须立志:有孔子《论语》中“三军可夺帅也,①            ”的坚定信念;有《长歌行》中“少壮不努力,②          ”的奋进昂扬;有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长风破浪会有时,③            ”的执着追求;有杜甫《望岳》中“④          ,一览众山小”的自信豪迈;有李清照《渔家傲》中“风休住,⑤            ”的热烈奔放;有陆游《卜算子•咏梅》中“⑥            ,只有香如故”的坚贞不屈;有⑦        (作者)《别云间》中“⑧          ,灵旗空际看”的报国热血。

二、阅读(71分)

2.(1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少年•明辨】

材料一:到晚,又扶太公坐起来吃了晚饭。坐一会,服侍太公睡下,他便把省里带来的一个大铁灯盏装满了油,坐在太公旁边,夜里要吐痰、吃茶,一直到四更鼓,就在跟前。太公夜里要出恭,从前没人服侍,就要忍到天亮,今番有儿子在旁饲候,夜里要出就出,晚饭也放心多吃几口。匡超人每夜四鼓才睡,便要起来杀猪,磨豆腐。

材料二:他叫一声:“不好了!”忙开出去看,原来是本村失火。一家人一齐跑出来说道:“不好了!快些搬!”他哥睡得梦梦铳铳,扒了起来,挝着了这一件,掉了那一件。那糖和泥人,碎的碎了,弄了一身臭汗,一个一个的火团子往天井里滚。嫂子抢了一包被褥、衣裳、鞋脚抱着,哭哭啼啼,一步也挪不动。那火光照耀得四处通红,两边喊声大振。匡超人想,别的都不打紧,忙进房去,从床上把太公扶起,背在身上,把太公背在门外空处坐着。又飞跑进来,一把拉了嫂子;又把母亲扶了,背在身上。才得出门,几乎没有出路。匡超人道:“好了!父母都救出来了!”且在空地下把太公放了睡下,用被盖好。母亲和嫂子坐在跟前。再寻他哥时

材料三:次晚,遣一个老成管家来到书房里,向匡超人说道:“家老爷拜上匡爷。因昨日谈及匡爷还不曾恭喜娶过夫人,是家老爷夫人自小抚养大的,今年十九岁,才貌出众,现在署中,家老爷意欲招匡爷为甥婿。所以着小的来向匡爷叩喜。”匡超人听见这话,吓了一跳,前日却说过不曾;但要允他,传为佳话,这有何妨!”即便应允了。

材料四:匡超人说了姓名。冯琢庵道:“先生是浙江选家。尊选有好几部,弟都是见过的。”匡超人道:“我的文名也够了。弟选的文章,每一回出,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北直的客人,都争着买绌稿是前年刻的,而今已经番刻过三副板。不瞒二位先生说,此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香火蜡烛,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牛布衣笑道:“先生,乃已经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呼?”匡超人红着脸道:“不然!所谓‘先儒’者

(节选自《儒林外史》,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从前没人服侍,就要忍到天亮,今番有儿子在旁饲候……

B.那火光照耀得四处通红,两边喊声大振。

C.今年十九岁,才貌出众,现在署中,家老爷意欲招爷为甥婿。

D.还有个绌稿是前年刻的,而今已经番刻过三副板。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通过夜读侍父、杀猪磨豆,塑造了匡超人刻苦努力、勤俭持家的形象。

B.材料二写出了匡超人及家人失火时张皇失措的样子。

C.材料三通过招甥婿这件事,突出表现了匡超人德才兼备的一面。

D.材料四中作者借匡超人的一番言辞,讽刺了其浮夸和浅陋。

(3)下列事件中全跟匡超人有关的一项是       

①文瀚楼马二先生指教

②庄南头夜读文章

③贡院以头撞号板

④胡屠户壮胆打贤婿

⑤西湖于公祠分韵赋诗

⑥借云片糕闹船家

⑦与人合谋绍兴

⑧拒监里会潘三

⑨清凉山夫妇共游

A.①③⑤⑥

B.①②⑦⑧

C.②④⑤⑨

D.⑥⑦⑧⑨

(4)面对挫折和不幸,有人深陷泥潭,屈服变质,百炼成钢。请结合你的读书体会,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分析说明。

匡超人   孙悟空   祥子   保尔•柯察金

3.(11分)【少年•慎思】

定风波•暮春漫兴①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

【注】①作者闲居带湖之作。

(1)下列句中加点词与词中“插花”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玉米地里还插花着种豆子。

B.醉中插花归,花重压折轴。(苏轼《答王巩》)

C.邳州插花做鞋技艺享誉全国,游客们对这些绣花鞋赞不绝口,争相购买。

D.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过二种三种,高低疏密(袁宏道《瓶史》)

(2)衬托手法在这首词中很突出,请结合句子加以分析。

(3)对这首词的情感,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落寞失望,一种是心怀希望。请结合“飞燕,谈谈你的理解。

4.(19分)【少年•敏学】

材料一: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材料二:(董)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王朗传》注引《魏略》)

材料三:《书》曰:“好问则裕。”《礼》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江南有一权贵,读误本《蜀都赋》注,解“蹲鸱①,芋也”,乃为②“羊”字:人馈羊肉,答书云:“损惠③蹲鸱。”举朝惊骇不解事义久后寻迹方知如此。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注】①蹲鸱:大芋头,因其外形如鸱乌下蹲而得名。②为:同“伪”,虚假。③损惠:谢人馈礼物的敬辞。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无冻馁之患

         患得患失

B.奔走之劳

飞沙走石

C.其义自见

真知灼见

D.孤陋而寡闻

鳏寡孤独

(2)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三处)

举 朝 惊 骇 不 解 事 义 久 后 寻 迹 方 知 如 此。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序,一种文体。在古代可分为:赠别序,如《送东阳马生序》,如《桃花源记》;宴集序

B.“太学”是古代的大学。孔子在鲁国始设太学,隋炀帝改为国子监。书院也是古代官办教育机构,明清时期

C.博士,选文中为学官,古时也指专精某种技艺的人

D.古代以中原为中心,长江以南的地区称“江南”,也称“江东”“江左”。现在广义的“江南”比古代范围广。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

(5)阅读三则材料,你有哪些学习上的收获?你在学习上有什么独特的体会?

5.(7分)【少年•自强】

①5月28日,中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客机C919完成载客首飞。这标志着国产大飞机商业运营的正式起步,同时也意味着中国航空制造业已跻身世界前列。

②虽然相较于波音、空客的成熟机型,C919诞生较晚,但是在技术进步上却可圈可点。据称,尤其在新材料的应用方面具有标志性的意义。C919的机身结构大量使用先进的铝锂合金材料,实现综合减重7%,C919的成功并非一个飞机型号研制成功那么简单,而是中国航空工业和民机事业的起飞,形成了大型客机发展核心能力。

③C919国产化率近60%。60%的国产化率来之不易,但仍有人不免对C919的“中国籍”心中存疑,毕竟GE、霍尼韦尔等国际巨头在供应商的名单中也赫然在列。其实这样的疑虑大可不必。判断一架飞机是否“中国制造”,C919的产权归中国商飞公司所有,中国商飞组织核心研制团队,C919是不折不扣的“国货之光”。

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选择国际供应商与自主研发并不矛盾,即便波音、空客也有约30%的零部件需要向海外采购。C919的生产采用了国际通用的“主制造商十技术供应商”模式。中国商飞对供应商提出技术要求,并依据飞机的设计方案将几百万个零部件组装起来。这一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商飞的核心技术能力。波音副总裁卡罗琳•科维曾说过:“如果人们都可以把买来的部件组装并让它飞起来,全世界就不会只有两家大飞机制造商了。”如今,使未来全球民用航空市场有望出现三足鼎立局面。

(摘编自中国网,2023年5月31日)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C919实现了100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尤其在发动机和新材料的应用方面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B.“C919是不折不扣的‘国货之光’”中的“不折不扣”是确定无疑的意思,“波音、空客也有约30%的零部件需要向海外采购”中的“约”表大概: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C.如今,C919的成功,使全球民用航空市场出现了三足鼎立局面。

D.选文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引用和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2)假如你采访中国商飞首席科学家吴光辉先生,请根据材料设计三个最有价值的采访问题。

6.(21分)【少年•收获】

唱歌的麦田

蒋建伟

①泥土是一件陶罐,万物生灵装进去,倒出来,再倒出来,变成一个个奔跑在平原的野孩子。

②世界可以那么小,一粒粮食那么小,“啪”

③你轻轻地躺在一道沟堰上,满脸贪婪,眼儿微闭,小麦这时候偷偷钻出地面,一个又一个娉娉婷婷的少女走过来,“咝咝,咝咝”,芝麻粒儿大小。麦苗婉转飞翔,小麦们开口唱歌

④歌声好像我们家的白云一样,朝天上随便吹一口气,白云立马飙下来,急慌慌地走着,像棉花做成的被子,盖在麦苗身上,什么都看不见了。雪花飘在土粒子上,最下面的那朵融化了,土粒子湿了,随着雪花的不断增加,不断融化、冰冻,骨碌出老远。土粒子在不断发胖,小小的,冰丝丝的,玲珑通透,一踢,蹦蹦跳跳着你追我赶地乱跑,一直下,把所有的所有都覆盖了,只剩下了白。天地我一白。小风一刮,弥漫了雪雾的白色旋起,几番盘旋,那冒着甜兮兮的冰气,在半空中停顿了几秒,末了

⑤二三月间,一位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站在麦田边,她要唱歌!她的歌词,可是,调儿唱出来了,小风停了,满屋子的热气一下子圈住了。麦苗们横出了被窝,“憋死了!”就势做了个驴打滚。这田野,变成了一块一块的,一道绿,横横竖竖,发展到后来,白皑皑的变成了绿油油的。

⑥小麦们进入了变声期。它们,脸蛋上开满了一朵花,挺胸,脚尖翘起,小手伸展开来,婉转悠扬,两脚不动,都在跳舞,天箱缓缓升起,一开始,天地间,好像有一根头发丝儿,从它们的口腔、鼻腔、胸腔和腹腔出发,越来越粗,上接白云深处,“一万个爹来,一万个娘,你肯定是躺在麦田里了。有的唱啊,“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也就打开了一幅工笔画:夜色中,你的数学老师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为什么是演唱呢?小麦们长高,抽穗了,开花了,小麦的歌声里,可以听出男人的爽朗、女人的婀娜,南风北上,“哗——哗哗”“哗——哗哗”,连续。

⑦麦子是被布谷鸟叫黄的,是被麦黄风刮黄的,是被毒太阳看黄的,是金黄色,黄金一样的金属色。哪怕看上一眼,大海一样起伏,歌声从天而降,那,是男低音、女低音?太低了,低得不能再低,啦啦——啦”……天门打开,春夏秋冬都进来了,爱情都进来了,酸甜苦辣都进来了,这是麦子在唱歌!

⑧无边无际的麦田里,镰刀一挥,天地一晃,割麦抢场,它们的歌声,一年一年歌唱着中国农民的丰收。麦子装芡子(xué zi,做圆用的狭长的扭席子)那一天          开一个麻袋口,         了一把麦子,你           在一边,轻           麦子,“嗑嘴,嗑嘣”几声,挂着一股一股奶白色的汁液,真香啊!

⑨餐桌上,多少年多少天了,我陶醉于每一顿饭的面食:一碗面条,一碗“糊涂”,一个白面馍,几根油条。这些热腾腾、香喷喷的麦香啊,总让我闻到流口水,可能就是其中的一垄麦子吧?何止是闻哪,我还会去听。听小东西里这么多氤氲升腾的麦香,隐藏了小麦奔放的歌声?

⑩它们,就是遍地金子,就是小麦。

(选自《中国社会报》2022年12月,有删改)

(1)请概括相应的段落内容。

②③萌发出苗→④         →⑤越冬返青→⑥拔节抽穗→         →灌浆→⑦         →⑧         →⑨享用面食

(2)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以第③段为例,完成下面表格。

角度表达效果
比喻、拟人、反复小麦们开口唱歌,像极了地平线上跳舞的那么多、那么多快乐的霜花。①                    

②        

绿泼泼 娉娉婷婷

描绘了小麦萌芽的情态,富有动感,更具感染力。
拟声词③          

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小麦萌芽时的生机、活力。
(3)根据语境,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我看见你        开一个麻袋口,           了一把麦子,你             在一边,轻         麦子,“嗑嘣,嗑嘣”几声,挂着一股一股奶白色的汁液,真香啊!

A.解

B.解

C.打

D.打

(4)“歌声”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5)结合下面材料,谈谈本文对你的写作有何启发。

材料:作者蒋建伟是一位来自中原大地的乡土作家。他扎根土地,伏下身子,回到原初,对于故乡,对于大地,都深情地歌唱与赞美。

三、应用(11分)

7.(11分)【少年•笃行】

ㅤㅤ为促进和加强东盟国家与德州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开展贸易、经济、文化和人文领域合作,近日

(1)东盟某国某校研学团来德州进行研学。德州某中学学生会征集为期一天的研学路线设计方案,请你参照德州旅游景区相对位置图做一个合理设计,并阐述设计理由。

(2)下面的欢迎词存在三处不恰当的地方,请找出并修改。

亲爱的朋友们:

上午好!

我代表至川中学,对远道而来的你们表示热烈欢迎!中国有句俗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们马上即将开启德州研学之旅。相信这次研学活动

最后,希望大家遵守出游纪律,注意人身安全。否则

(3)在欢送宴会土,东盟学生为每位同学送了一份礼物——“猫屎咖啡”。小新同学脱口而出:“猫屎咖啡!还不臭死了!”场面一度尴尬。请你用幽默的语言化解尴尬。

四、写作(60分)

8.(60分)【少年•成长】

美术中红、黄、蓝三原色,调配出春山微曦、飞瀑流岚、落霞孤鹜、星辰大海……人生也需要三原色调配出青春的色彩。你会用哪三个关键词作为你人生的底色?

请以“青春‘三原色’”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1.①匹夫不可夺志也

②老大徒伤悲

③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会当凌绝顶

⑤蓬舟吹取三山去

⑥零落成泥碾作尘

⑦夏完淳

⑧毅魄归来日

2.(1)C

(2)D

(3)B

(4)示例:匡超人,原本是一个勤勉、孝顺的人,又结识了黑势力潘三,他变得寡情薄义。

3.(1)B

(2)少日逢春的狂欢衬托老去逢春的孤寂,突出了词人带湖生活的悠闲和淡淡的落寞心情。

(3)示例一:我同意第一种说法。日暮萧瑟之景,青春不再,国事日衰。

示例二:我同意第二种说法。日薄西山萧瑟之景,带来了春的希望,但报国之心犹在。

4.(1)A

(2)举朝惊骇/不解事义/久后寻迹/方知如此

(3)B

(4)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人:因为闭门读书、自以为是。

(5)收获:读书要专心;文章要读熟读透;与他人相互交流切磋。

体会:建立学习记录本,记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

5.(1)B

(2)示例:C919设计优势在哪儿?C919是否是“中国制造”?

6.(1)瑞雪覆苗   开花授粉     割麦抢场

(2)①示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麦蓬勃生长的情状,突出了小麦的广袤之美。

②叠音词

③咝咝,咝咝

(3)A

(4)全文围绕小麦不同时期的“歌声”来写,是文章的线索,作者借用歌声,表达了对土地和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视角别致。

(5)示例:好的作品总是扎根于生活,忠实于生活,故能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对生命的执着,深深打动读者。

7.(1)方案示例:上午苏禄王墓,下午德州市博物馆。

理由:这条路线内容丰富,行程合理,既有厚重的文化积淀。

(2)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加冒号(或将句号放在引号外);

②“马上”“即将”删掉其一:

③“否则,后果自负”删去。

(3)示例:小新,不要被它的名字迷惑了、臭鳜鱼,吃起来可香了,以后咱们就是“臭味相投”的好朋友啦。

8.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