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
2025-09-28 13:08:59 责编:小OO
文档
1.1 作业程序(见图3)

图3 施工作业程序

1.2 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的加热处理

1)沥青加热:散装沥青在加热罐内采用燃煤加热至150~170℃;

2)骨料加热:骨料由称量系统自动配制流入提升料斗后送入加热桶加热,该系统采用柴油加热,加热温度为170~190℃;

1.3 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及运输

沥青混凝土采用全自动双轴强制式搅拌机拌制,整个拌制过程由微机自动控制。将热骨料与矿粉(矿粉不需加热)干拌15s,再加入热沥青湿拌50s。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出机口温度控制在150~170℃。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采用ZL50装载机由拌和站直接运至摊铺现场,运距600m。

1.4 心墙沥青混凝土的铺筑施工

心墙沥青混凝土施工以机械摊铺为主,当摊铺宽度>80cm时或与两岸廊道砼结合处扩大段部分采用人工立模摊铺。

1.4.1 人工摊铺

测量放线→支立钢模→毡布铺盖模板→过渡料铺筑与初步压实→基面面处理(表面清理、干燥、加热)→人工摊铺沥青混合料→抽掉钢摸→铺盖毡布→过渡料碾压和沥青混合料碾压→施工质量检查。

1)混凝土基础面处理

沥青混凝土心墙同周边建筑物的连接是防渗系统结构的关键,其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大坝的安全,必须精心组织施工。

①混凝土基础面凿毛: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0%后即可进行凿毛。采用带刃的小斧或锤剁掉混凝土表面的乳皮,并用高压风吹净,保证混凝土面平整、干燥。

②涂刷稀释沥青:稀释剂采用汽油,其掺配比例应视气温、风力等气候条件确定,一般采用40:60(沥青:汽油)。涂刷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为棕色。

③涂刷沥青玛蹄脂:厚度一般为1~2cm。在施工现场采用人工拌和,对人工砂和矿粉分别加热,温度控制在150~170℃,然后再加入到热沥青(140~160℃)中一起搅拌均匀。

④铜止水表面用热沥青涂刷两遍。

2)钢模安装

①钢模采用300mm×6mm×1250mm的钢板制作,模版两侧采用角钢限位卡固定,模板间连接采用承插式。

②钢模安装前表面涂刷废机油脱作为模剂,拼装好的模板平整严密,尺寸准确。定位后模板距心墙中心线偏差一般控制在±5mm内。

3)过渡料铺筑:模板立好后,用毡布遮盖心墙表面,防止砂石、杂物落入仓面内。采用1m3反铲将掺配好的过渡料粗平,人工配合整平,松铺厚度为30cm。心墙两侧的过渡料应同时铺筑,靠近模板部位作业时要特别小心,防止模板走样、变位。

4)结合面清理与加热:结合面要清理干净,摊铺前用红外线加热器(局部采用煤气喷灯)使接合面加热到70℃以上。当面层为沥青玛蹄脂时不需要加热。

5)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运输及入仓:由于沥青拌和站距离心墙铺筑现场较近,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拌好后采用ZL50G装载机由拌和站直接运输至仓面入仓,人工整平,松铺厚度为28cm,误差控制在±2cm内,入仓温度控制在140~170℃。沥青混合料在活动钢模内摊平后将钢模拔出,采用先拆模后碾压的方法,可使沥青混凝土与过渡带形成犬牙交错的断面,利于两者的结合,这样对防止沥青心墙的塑性变形具有重要意义。钢模拆除后,立即将粘附在模板内壁的沥青混凝土清理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6)混合料与过渡料碾压

①碾压顺序及方法:采用2台2.0t自行式振动碾同时静压心墙两侧过渡料2遍后再动压6遍,最后振动碾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6遍。振动碾行进速度按30m/min控制。沥青混合料摊铺完成后,用毡布将沥青混合料表面覆盖,其宽度为盖住上下游过渡料各20cm,然后振动碾在毡布上碾压,这样不仅解决了沥青混合料表面污染,而且保持了沥青混合料表面的温度,不产生硬壳。实践证明经过这种方法碾压后的沥青混合料表面“返油”良好,未产生纵向裂缝。由于采用毡布遮盖,解决了沥青混凝土表面的“冷却”问题,所以在用振动碾碾压时,还可以采用边下料、边摊平、边遮盖,集中碾压的方法施工。当摊铺长度达到8~10m时,用振动碾集中碾压,其压实标准以沥青表面“返油”为准。对于振动碾碾压不到的边角部位(如铜止水附近和齿槽边角),采用重锤人工夯实,直至表面“返油”为止。

②碾压温度:碾压时最高温度不超过150℃,最低温度不低于110℃。

1.4.2 机械摊铺

基础结合面处理(使表面干净、干燥)→测量放线并固定定位金属丝→摊铺机摊铺沥青混合料和过渡料→人工摊铺两侧岸坡扩大段沥青混合料→过渡料碾压→沥青混合料碾压→施工质量检测。

1)两岸混凝土基础面处理及心墙结合层面清理方法与人工摊铺相同。

2)测放中线:心墙中线在机械摊铺时尤为重要。采用全站仪每隔5~10m测放并用铁钉标记中点,用金属丝连接各点。在施工中发现在摊铺机行进过程中金属丝易变松而偏离中线,后来改用墨斗在心墙上弹出白线控制中线,效果较为理想。3)摊铺机就位

工程可使用的摊铺机械为牵引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摊铺机,该机械包括自动调频卷扬机和沥青混凝土心墙专用小型摊铺机。采用1m3反铲将卷扬机和摊铺机吊装就位,就位时应注意摊铺机出料口和卷扬机中心线要与心墙轴线吻合。

4)混合料摊铺

沥青混合料用装载机运至摊铺现场后直接给摊铺机上料,摊铺机行进速度按0.8~1.2m/min控制。摊铺厚度25cm,其允许误差±2cm,摊铺温度为140~170℃。5)过渡料铺筑

①填筑顺序:心墙沥青混凝土与过渡料的铺筑超前坝壳料2~3层,不高于80cm。

②混合料摊铺前在心墙两侧准备好过渡料。摊铺机行进路线上的过渡料要人工二次整平,防止摊铺机行进过程中心偏移。

③紧贴心墙两边50cm宽度过渡料采用人工上料,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布料,其它过渡料紧随摊铺机后人工配合机械铺筑,整平。每摊铺段采用毡布遮盖心墙,然后整平碾压,

6)心墙与过渡料压实

用2台振动碾先同时静压2遍后振压6遍心墙两侧过渡料;接着振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6遍。振动碾压行进速度以30m/min为宜,初碾时温度不高于150℃;终碾温度不低于110℃。

1.5 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沥青混凝土铺筑筑应与过渡料平起施工,沥青混凝土心墙铺筑应均衡上升,心墙基面尽可能保持同一高程,避免或减少横缝,当由于客观原因出现横缝,其结合面坡度应缓于或等于1:3,同时上、下层横缝应相互错开2m以上,横缝处应重叠碾压30~50cm,用振动夯夯至表面返油为止;。

2)对于连续上升、层面干净且已压实好的沥青混凝土,表面温度大于70℃即可铺筑上层沥青混合料,当下层沥青混凝土表面温度低于70℃时,要进行加热,但加热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止沥青混凝土老化。若已压实沥青混凝土表面有污物,采用人工清铲,无法铲掉的,加热软化后铲除。不合格、因故间歇时间太长或温度损失过大的沥青混合料应及时清除,清除废料时,严禁损害下层已铺好的沥青混凝土;

3)对两岸坡接头部位、结合槽、铜止水周围等振动碾不易到达的地方,采用1t振动夯配合重锤人工夯实至“返油”;

4)钻孔取芯的部位要随取随盖,尽可能保持孔内洁净并及时回填,回填时,先将钻孔擦干,然后用喷灯将孔壁烘干加热到70℃后再分层人工回填捣实。

5)振动碾在心墙上不得急刹车,心墙两侧2m范围内,禁止大型机械进入及横跨心墙。

5 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机械设备配置沥青混凝土心墙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

6 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是一种热施工,对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温度控制等要求较高,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检测尤为重要。监理单位实行“三检制”,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仙湖水库工程大坝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作业指导书”,对各工序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按照每层为一个单元进行验收签证。沥青混凝土开仓实行联合开仓证制度,即由业主、设计联合进行验收,同意开仓后当场在开仓证上签字。监理和业主对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旁站监督,在沥青拌和站和大坝施工现场均安排专人测记沥青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入仓温度、碾压温度等参数。

拌和站质量控制重点:①原材料质量控制;②混合料制备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及外观检查;③沥青、矿料的计量控制;

摊铺现场质量控制重点:①工序质量控制;②摊铺宽度、厚度控制;③混合料入仓温度、碾压温度控制;④碾压质量控制(密度、孔隙率、渗透系数);⑤外观检查。

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期间分别在出机口和摊铺现场对沥青混合料入仓温度进行检测,每层为一个单元进行抽提试验并进行无损检测沥青混凝土指标如密度、孔隙率、渗透系数等。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