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汇报2016.3.2
2025-09-28 13:18:02 责编:小OO
文档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总结

根据《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进一步实施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苏中医医政〔2015〕14号)、《关于做好全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督查评估工作的通知》(淮卫办发〔2015〕82号)要求,我委高度重视,积极组织落实,现将自我评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共有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村卫生室。淮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钵池山、市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单位。

二、工作成效

(一)建立了坚强的领导组织和高效的运行机制。

1.建立组织。在区级层面成立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副区长任组长,卫计委主任任副组长,发改、财政、人社、食药部门分管领导为组员,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

2.建立机制。一是鼓励社会力量办医,出台《清河区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实施方案》(河卫发〔2014〕45号),明确鼓励以中医为核心的特色专科诊所建设。目前,已审批中医诊所1家(华南中医诊所),进一步满足了我区居民对中医药需求;二是加强中药的监督管理。出台了《清河区卫生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用耗材、中药饮片、疫苗等采购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家报送供应饮片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授权经销人员委托书等证明材料备案;三是严格按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要求,鼓励中药饮片的使用。

(二)中心、站、村卫生室广泛提供中医药服务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情况。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设置了中医科,都有中医医师坐诊。广泛采用了20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2.社区卫生服务站情况。近年来,我区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要求社区卫生服务站必须配备一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大部分的站完成了此项工作。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配备了常见病治疗的中成药。

3.村卫生室情况。4个村卫生室均配备了常见病治疗所需的中成药,并积极加强中医药的学习和培训。

(三)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

1.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全区共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50人,其中具有中医全科医师证书的有7人。我委积极推动中医(师承)类别执业医师报名考试工作。

2.不断扩大人才招聘。近年来,我区人才招聘招录中医类别执业医师12人,中药技术人员3人。这些人才的引进,短时间使得钵池山、市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顺利开诊并得到辖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3.积极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二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一院,长西、淮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妇幼保健院建立了全面的对口支援合作关系,市直医院医生每周确保在中心坐诊1-2天,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3个月一期滚动将医务人员送到市直医院进修学习,队伍建设得到持续加强。

(四)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近年来,多次组织开展中医义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宣传活动;邀请市中医院知名老专家坐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持续开展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五)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建设工作

 1.落实中医药各项,发挥医保对中医药的支持作用。将针灸、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和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农合报销范围,同时提高中医药费用报销比例。

 2.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县中医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是我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每个镇要确定2—3个村卫生室为村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

     3.积极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社区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科要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人员,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中医体质辨识的比例;做好中医健康教育,占健康教育内容的40%以上;实施好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在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提高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结合季节特点,开展中医“治未病”项目。针对咳嗽、哮喘、体质虚弱的患者,在三伏天开展“三伏贴”疗法。

三、存在问题

1.中医人才匮乏。目前我区从事中医药工作年龄层次偏大、不能及时补员。仅有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有中医执业医师注册。只有个别村卫生负责人能开展简单中医诊疗工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较好,基本达到20%的要求,其他非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不到要求。

2.中医服务有待提高。中医名医、名家效应比较强,但是过程是缓慢的。目前,基本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的影响力还不够,中医就诊人次不高,需要加大力度宣传、创新培养人才等有力措施。

3.中医药使用导向还不明显。报销比例、范围在方面急需突破,群众用药习惯也有待改变。

2016年3月2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