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连续梁箱梁计算书
2025-09-28 13:12:03 责编:小OO
文档
(70+125+70)双线连续梁

计算书

计算:            计算时间:           

复核:            复核时间:           

一、前言

计算程序为“桥梁结构分析系统BSAS for Windows (V4.23)”。

二、计算基本资料

本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箱梁顶宽12.0m,底宽7.0m。各控制截面梁高分别为:端支座处及边跨直线段和跨中处为5.20m,中支点处梁高9.20m,梁高按圆曲线变化,圆曲线半径R=467.125m;顶板厚50cm,腹板厚分别为45cm、65cm、85cm,底板厚由跨中的48.5cm按圆曲线变化至中支点梁根部的107.5cm,中支点处加厚到123.8cm;全桥共设5道横隔梁,分别设于中支点、端支点和中间跨跨中截面。中支点处设置厚2.4m的横隔板,边支点处设置厚1.75m的端隔板,跨中合龙段设置厚0.8m的中横隔板。

2.1适用范围

1)设计速度: 最高运行速度350km/h。

2)线路情况:双线,直曲线,线间距为5m。

3)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一般大气条件下无防护措施的地面结构,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1、T2级。

4)设计使用年限:正常使用条件下梁体结构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

5) 施工方法:本图悬臂施工。

6)本结构适用于设防烈度7度及以下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7)轨道:采用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

8)养护维修方式:桥上不设人行道检查车。

2.2计算标准及规范

1)《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

2)《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1~TB10002.5-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9】22号)。

3)《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

4)《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7】140号)。

5)《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

6)《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

7)《铁路防雷、电磁、兼容及接地工程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90号)

8)《客运专线铁路接触网H型钢柱》图(通化(2008)1301)

9)《新建铁路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3]205号)

2.3设计荷载

2.3.1恒载

1)梁体自重:γ取26.0kN/m3。

2)二期恒载:包括无砟轨道及线路设备重,以及人行道栏杆遮板、电缆槽盖板及竖墙、防水层、保护层、防护墙等附属设施(包括梁顶加高台) 。二期恒载按1118KN/m~141KN/m包络计算。

2.3.2活载:   

1)列车竖向活载纵向计算采用ZK标准活载。

2)列车竖向活载桥面横向计算采用ZK特种活载。

3)列车活载动力系数:

若计算1+u<1,取1+u=1;

其中Lφ为梁的加载长度,以125米计。

4)曲线桥列车竖向静活载产生的离心力:根据《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 10621-2009)第7.2.办理。

5)横向摇摆力:根据《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 10621-2009)第7.2.9条规定办理。

47号)第6.2.12条规定办理。

2.3.3附加力

1)风力: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4.1条计算。

2)温度荷载:按《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计算。均匀温差按升降温20°C,日照温差按顶板升温按8℃计算。横向计算时,按日照、寒潮两种情况考虑,其计算模式如下:

2.3.4预应力设计参数

1)张拉控制应力1300 Mpa

2)松弛终极值与张拉控制应力之比0.025

3)孔道摩阻系数0.23

4)孔道偏差系数0.0025

5)锚具变形与钢索回缩值(一端)0.006

2.4材料

1)C55高性能混凝土  fc=37Mpa,fct=3.3Mpa,Ec=3.6x10e4 Mpa。

2)纵向预应力束采用7ф5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fpk=1860 MPa,Ey=1.95×105 MPa。采用金属波纹管。

3)普通钢筋分别采用HPB235(fsk =235 MPa)和HRB335(fsk =335 MPa)钢筋作为受力钢筋。  

2.5支座反力

二期支座位置主加附主力恒载活载不均匀沉降温度
恒载maxminmaxmin maxminmaxmin 
118KN/m边支座14303 3777 130 4440 7792 5018 -2522 830 -830 663 
中支座97842 75415 97179 76078 78716 16704 -879 1759 -1759 -663 
141KN/m边支座14630 4104 13967 4767 8119 5018 -2522 830 -830 663 
中支座100580 78153 99917 78816 81454 16704 -879 1759 -1759 -663 
2.6荷载组合

荷载组合分别以主力、主力+附加力进行组合,取最不利组合进行设计。

2.7计算模式

全联共分90个单元,91个节点

三、纵向计算成果整理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按全预应力构件设计。

3.1各项主要设计指标:

序号项  目

检 算 条 件

控 制 条 件

1设计安全系数强度安全系数K主≥2.2

K主+附≥1.98

2抗裂安全系数K主≥1.2

K主+附≥1.2

3预应力钢绞线应力

(MPa)

预加应力时的锚下钢绞线控制应力σcon≤0.75fpk

4预应力用螺纹钢筋的锚下控制应力σco≤0.90fpk

5传力锚固时的钢绞线控制应力σp≤0.65fpk

6运营荷载下钢绞线应力σp≤0.60fpk

7疲劳荷载作用下钢束应力幅Δσs≤140

8钢筋应力(MPa)

疲劳荷载作用下带肋钢筋应力幅Δσp≤150 

9混凝土应力

(MPa)

传力锚固时混凝土压应力σc≤0.75 fc’

10传力锚固时混凝土拉应力σct≤0.70 fct’

11运营荷载下混凝土压应力σc主≤0.50 fc

12运营荷载下混凝土拉应力σc主+附≤0.55 fc

13运营荷载下混凝土拉应力σct≤0

14运营荷载下混凝土最大剪应力无竖向预应力时τc≤0.17fc

15抗裂荷载下混凝土主压应力σcp≤0.60fc

16抗裂荷载下混凝土主拉应力σtp≤0.70fct

3.2计算成果(单位:Mpa)

  

项目Q2=118kN/mQ2=141kN/m
主力主+附

主力主+附

上缘最大应力(MPa)

1315.313.3315.63
上缘最小应力(MPa)

0.750.350.820.42
下缘最大应力(MPa)

13.0913.9112.7413.56
下缘最小应力(MPa)

1.851.611.871.63
最大剪应力(MPa)

3.823.823.923.92
最大主应力(MPa)

13.0513.5313.2613.73
最小主应力(MPa)

-2-2.44-2.15-2.61
                                (注:主应力为抗裂荷载作用下的应力)

项目Q2=118kN/mQ2=141kN/m
强度安全系数抗裂安全系数强度安全系数抗裂安全系数
主力组合2.391.522.311.47
主+附组合

2.091.342.031.3
1) 活载作用下的挠度值(符号:向上变形为“+”,向下变形为“-”)

静活载作用下最大挠度值-47mm为跨度的1/2659,小于L/1500。

2) 恒载挠度值及预拱度设置

恒载作用下引起的最大挠度值-7.4mm(Q2=118kN/m)、-19mm(Q2=141kN/m),由于恒载+1/2活载最大值为-30.9mm(Q2=114N/m)、-42.5mm(Q2=141kN/m),不设预拱度。

3) 梁端竖向折角和工后徐变

在ZK活载作用下,梁端竖向折角为:0.259‰<1.0‰(rad)。

本设计二期恒载上桥时间按预加应力后60天计算。

项目Q2=118kN/m

Q2=141kN/m

跨中跨中
徐变上拱值(mm)

3.11.6
均满足要求。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