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音乐表演》(声乐方向)课程教学大纲
2025-09-28 13:00:17 责编:小OO
文档
 

  《音乐表演》(声乐方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44323408

课程名称:《音乐表演》(声乐方向)                           

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总 学 时:252             讲课学时:252     实验学时: 0

学  分:14

适用对象:音乐表演(声乐方向) 

先修课程:入学前声乐表演基础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声乐》是高师音乐表演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性质是必修课,目的和任务在于, 要求学生掌握声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歌唱的基本技能, 声乐方向学生, 在一、二年级必修课的基础上, 进行较系统全面的训练, 加深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 提高歌唱的技能技巧, 较准确的理解,和演唱中型及较大型的作品, 初步掌握一般的声乐教学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

1、在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弘扬民族文化、加强素质教育总要求的前提下,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认真学习中外优秀声乐文化,鼓励不同流派的学习交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科学研究,为发展我国师范声乐艺术教育做出贡献。

    2、注重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注意选择思想性艺术性较高,训练价值较大的中外优秀声乐作品为教材。对现代声乐技术的新成果,在教学中要积极应用。积极采用新的优秀声乐教材,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

3、遵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必须根据本大纲的规定,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每学年、每学期的授课计划。在授课过程中必须作到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段、方法、步骤进行科学的有效的训练。

4、坚持声情并茂、艺术和技术统一的原则。教学中即重视声音的基本功的训练,又重视演唱的全方位训练,使学生既能运用科学的发声法又善于表达歌曲的内容、风格和感情,真正做到声情并茂。

5、采用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以及艺术实践活动的组织能力。

6、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严格要求学生,师生相互尊重,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高尚的歌唱审美观和正确的声乐鉴赏能力, 使学生在技术、艺术及心理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掌握真正科学的符合自己生理特点的演唱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252课时)

    三年级

1.在统一声区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基本条件不断的扩展音域。

2.具有教好的控制和运用气息进行歌唱的能力。

3.歌唱的共鸣问题基本解决,具有一般的控制音量,变化音色的能力。

4.分析和处理歌曲的能力,较准确的表现歌曲的内容、风格。

曲目数量:

     练声曲:4 ~ 6首

     中国歌曲:10 ~ 12首

     外国歌曲: 6 ~ 8首  

   四年级

1.比较系统的全面的掌握了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歌唱的基本技能。

2.能够准确的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初步具有舞台演唱的能力,较完整的

塑造歌曲的艺术形象。能演唱具有一定难度的艺术歌曲和歌剧选曲。

3.通过课堂学习和教学实习,初步掌握声乐教学的基本方法及鉴别声音正误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

掌握青少年的声音特点,变声期嗓音的保健和正确训练等有关中小学生歌唱教学的知识。

曲目数量:

      练声曲:酌情选用。

      中国作品:10 ~ 12首

      外国作品: 6 ~ 8首 

声乐主修的要求:

在声乐方向要求的基础上,更系统全面的掌握声乐的理论知识,较全面掌握歌唱的技能技巧。

准确的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包括中外艺术歌曲、歌剧选曲、创作歌曲、民歌等。具有舞唱的能力。能声情并茂的塑造完整的音乐艺术形象。

通过课堂学习和教学实习,掌握声乐教学的基本方法,能鉴别声音的正误并拿出适当的处理方法。

对于男、女各个声部的声音特点及训练方法有全面的了解。具有进行声乐教学的能力,进行单独的、集体的声乐训练。

曲目数量:

      练声曲:酌情选用。

      中国作品:每学年完成12 ~ 16首

      外国作品;每学年完成8 ~ 10首

   

曲目与进度:                                                                    1.每学期男、女各个声部均有必唱曲目6首及自选曲目若干。必唱曲目按照年级,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中外不同风格、程度的声乐作品构成。必唱曲目规定了学生必须达到的程度。〈后附必唱曲目〉

2.学生每学期必须完成必唱曲目3首,自选曲目5~6首。〈各年级不同〉自选曲目的程度不得低于必唱曲目。

四、实践环节:    

舞台艺术实践教学,发声方法训练,舞台表演训练,毕业时举办独唱音乐会。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其他合计
声乐演唱252252
合计252
 

六、考核方式:   

1.期中考查:由任课教师组织本班进行,每人单独演唱歌曲一首。成绩由任课教师评定。

2.期末考试:各年级学生均单独演唱歌曲二首。主修生三年级演唱歌曲三首,四年级演唱歌曲四首。成绩由教研室全体教师集体评定。

3.各学期考试曲目不得重复,否则视为作弊。

4.毕业考试:基础声乐结业考试及方向生声乐考试演唱歌曲二首。主修生毕业考试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成绩评定同上。

  评  分:

    声乐成绩的考核采用百分制。60为及格线。60~78为及格;78~ 为良好;90以上为优秀。成绩评定根据以下几方面:

1.发声方法:包括歌唱的喉咙状态;呼吸状态;共鸣腔的运用以及以上三者配合是否平衡;演唱者的嗓音条件等。

2.音乐表现:包括作品的音乐风格是否准确;音乐形象的把握;情感的运用;声音的运用;语言的运用;演唱者表现出的音乐修养等。

3.作品程度:包括歌曲的音域;音区的高低;乐句的长短;音准的难易;节奏、吐字;作品所刻画的音乐形象的深度等。

4.歌唱气质:包括演唱者的歌唱形象、仪表;形体语言的运用是否得当,是否具有艺术表现力等。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介绍:

《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中国作品1~4册    人民音乐出版社

《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外国作品1~4册    同上

《民族声乐教学曲选》    上、下册          同上

《意大利歌曲集》                          同上

《新编中国声乐作品选》1~3册              春风文艺出版社

《西洋歌剧咏叹调》男、女、高、4册

参考书目(及参考杂志)介绍:

《美声唱法歌曲大全》黎信昌 山西教育出版社

《民族唱法歌曲大全》郭祥义 山西教育出版社

《训练歌声》[美]维克托·亚历山大·菲尔兹 上海音乐出版社

《声乐语言艺术》余笃刚 湖南文艺出版社

大纲制订人:

大纲审定人:

制订日期: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