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全国首届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教案
2025-09-28 19:40:22 责编:小OO
文档
全国首届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教案

2008-09-24 17:30

Shapes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起点英语》第二册第十三单元第七十三课   Shapes

4 new words:cercle ,square , rectangle and triangle

A new chant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基本做到:听音、看图、指认四种基本形状:cercle ,square , rectangle and triangle

学生借助图画和录音,了解歌谣内容,初步说出4种形状的英语单词,并在所歌谣的同时进行表演。

2、 能力目标

通过说唱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通过动手、动脑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及想象创造能力。

三、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和辨认四种形状英语名称。

2、就四种形状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

四、教学难点:

rectangle and triangle的朗读和辨认。

五、             教具准备:

录音机及磁带、实物投影仪、教师名片、配套教学卡片、简笔画、自制教学卡片

学生准备小棒和四种形状的卡片。

六、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反应游戏:Stand up,please. Sit down,please.

备课思路:通过TPR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做好上课的准备。

活动二   师生谈话:T:What ‘s your name ? 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S:……

T:Do you want ask me ?

S:What ‘s your name ?

T:My name is Jane.教师出示名片介绍:This is my name card .It ‘s a rectangle.

随后教师介绍小组比赛规则:Look! There are four shapes on the blackboard.It ‘s a cercle….What colour is it? Do you like it ? It ‘s for you. Let ‘s have a match. Who is best?

备课思路:通过Free talk中的真实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自然和流畅。同时以讲解小组竞赛规则的方式渗透本节课将要使用的词汇,如新单词、颜色单词以及后面活动中要用到的name card。通过这种自然的方式把新的语言项目呈现给学生,是学生对新的内容得到初步的整体感知。

活动三   唱英语歌曲:Ten little Candles Dance教师出示蜡烛模型,提问:How many candles can you see?学生答:I can see ten.

备课思路:通过表演唱,使学生的身体的到运动,同时复习本节课要用到的数字单词,为摆小棒学单词环节做好铺垫。

活动四    通过小棒摆放,引出并学习三种有线段组成的形状:,square , rectangle and triangle。(1)活动语言:T:I have many sticks .You have sticks ,too.Where are they? They are in your bags.Show me your three sticks,ok?教师提问:Can you make a shape?学生动手摆出一个三角形。教师提问:What space is it?从而学习三角形的说法:triangle。(2)教师增加一根小棒,让学生用四根小棒摆摆看,能摆出什么图形。学习正方形的说法:square。(3)教师出示长方形纸片,提问:Can you make this shape?在学生用六根小棒摆出长方形的基础上,学说:rectangle.。教师将三张自制卡片安教学顺序贴在黑板上。

备课思路: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到小棒数目的增减使形状产生了变化。每次摆形状的要求不同,但是每次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使个性充分发挥,而且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把抽象的几何知识变得具体形象了,更易于儿童接受。

活动五 猜一猜,判一判。做这个猜的游戏时,开始学生看不到形状,教师翻转卡片,给学生留下图形的线索,提问:What shape is it?几个同学回答后,其他同学要用cercle cross来判断对错。说cercle时两手臂要组成圆形,表示同意;说cross时手臂交叉,表示不同意。

备课思路:翻转卡片猜单词属于有线索的猜,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游戏。学生要想猜对,就要目不转睛的看着图片,所以这个游戏即可强化对单词的正确朗读,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同时教师通过让学生判断对错,一方面可以表达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为学习cercle做好了铺垫。

活动六 看一看,猜一猜。教师准备一张挖好圆形洞的卡纸。把单词卡片放在卡纸后面,让学生通过露出来的边和角的线索猜单词。通过直线和曲线的对比学说cercle。

备课思路:通过留下边和角的线索让学生猜一猜,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复习巩固了单词,有助于培养学生抓住事物特征的观察力,渗透了对几何知识的学习,而且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活动七 唱一唱。学唱歌谣:第一遍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说一说听到了什么;第二遍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录音给手中的形状排顺序;第三遍要求学生跟唱,在唱的过程中带领学生配上相应的动作表演。

备课思路:唱歌和表演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形式之一。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把歌谣作为培养厅里、检验知识掌握情况、复习巩固知识、发展学生语言听力的一种手段。

活动八   发名片。教师提问:“I have a name card. You have name cards, too. Whose is it?”提问之后,请同学们把单词卡片贴到相应的小组形状标志上。教师再提问:”What’s your name?”学生回答:“My name is a cercle(square , rectangle and triangle)”接下来做反应游戏,老师说单词,相应的小组起来说出自己的名子。

备课思路:这一活动是训练学生将单词和他的实际意义进行对照。以趣味的形式进行操练,激发集体荣誉感,培养良好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活动九   听听做做。先请学生根据指令用手指摆出四种形状,在此基础上提问:“Can you make a big square?”引导学生合作用身体摆出不同的形状。要求学生说出不同形状的名称。

备课思路:这项活动把学生思考和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有机结合,对知识有效地进行复习巩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意识;而且对学生要求有所提高,要求学生运用知识形成语言。

活动十   找一找,说一说。要求学生在教室里找出学过的形状的物品。

备课思路:语言来源于生活。通过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形状,把知识有抽象变为具体,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就在生活中,让他们用崭新的视角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同时将语言运用于生活。

活动十一   记忆游戏。教师出示几幅由形状组成的图片,给学生留有几秒钟的观察时间,提问:“What’ s this? What shape can you see? How many…can you see ? What ‘s colour is it? ”

备课思路:通过出示由形状组成的美丽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同时感受到形状遍布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游戏的过程中,复习了形状、颜色、数字及部分学过的名词。这项活动将语言提高到句子输出的高度,使语言的学习上了一个新台阶。

活动十二   创造活动。在“活动十一”提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形状卡片业制作一幅新图画。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同学合作。做完之后,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交流。可以用“活动十一”提供的语言介绍作品。

备课思路:这项活动把对学生的要求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把新旧知识结合说一段话。既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也可以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扩充可以利用的资源。本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十三   小结。回顾所学知识内容。对四个小组的成绩进行总结。选出冠军小组。

作业:

1、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形状。在路上、在家里、在公园里…….找一找,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形状。

2、 哪些我们没有学过的形状名称?你想知道吗?画下来,可以问家长、可以查资料

下节课一起解决。

课后反思:

在学习新课标的基础上,我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体验出发,设计了本节课,并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通过实际教学我对任务、评价、合作等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要使新课标为我所有,我们就要把新的理念运用于新的模式中。只有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才能把方法用活、用实。如在教学中我把设计任务的标准定位于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在重视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充分为学生留有个性发展的空间。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评价        ,在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的同时,知识也得到了巩固,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教学中我把各个环节看作一个整体,把教学环节设计定位于层层推进,螺旋式上升。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但每一项活动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这就为大容量提供了保障。

通过这节课的成功展示,使我对新课标有了新的认识,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新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新课标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