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在离任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25-09-28 19:42:26 责编:小OO
文档
在离任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宁德市领导干部大会宣布的有关决定。会前,已经召开了宁德常委扩大会议。刚才,组织部副马新岚同志代表宣布了关于任命陈少勇同志为宁德、林旭荣同志为宁德常委的决定,周金伙代表市几套班子作了发言,表示坚决拥护的决定。新任陈少勇同志也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特别是马副代表对新任宁德陈少勇同志作了介绍,对闽东过去工作作了充分肯定,对宁德新班子和闽东未来发展寄予了殷切期望,并对闽东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表示坚决拥护和赞成。 

  陈少勇同志年富力强,政治素质好,既有长期担任正厅级领导干部和多岗位锻炼的经历,又有扎实的基层工作基础,既有较高的党务工作的能力,又有经济工作的经验,思想开拓、为人诚恳、作风民主、工作扎实,他是完全可以胜任的。这次对宁德市新班子的配备,充分考虑到闽东工作的实际和事业发展的连续性,给宁德市配备了一个有丰富经验、结构合理、比较年轻,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都比较强的领导班子,充分体现了党的用人原则和老中青三结合的指导思想。陈少勇同志有沿海发达地区工作的经历,周金伙同志熟悉经济工作,钟雷兴同志是畲族领导干部,姚智梅同志是女领导干部,他们在闽东广大干部中德高望重。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班子。我深信,在少勇同志为班长的领导下,一定可以完成、省赋予的任务,一定不会辜负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期望。在此,也希望同志们像支持我一样支持少勇同志的工作,为实现闽东人民的共同事业,尽心尽力尽责。我坚信,新一届的各项工作一定会比我做得更好、更出色。 

  这次组织安排我到省里工作,我坚决拥护和的决定。我个人工作的变动,这不仅是和对我的培养、信任和关怀,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对闽东工作的肯定、对闽东领导班子的肯定、对闽东干伍的肯定,体现了、对闽东事业的高度重视、关心支持和厚爱。因为我深深地知道,个人的命运是由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所决定的,个人的作用只能依附、融合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才能得以发挥。 

  青山绿水情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天我就要离开闽东了,和同志们朝夕相处了七年时间,在告别之时,自己的心情是很不平静的。在离任前,特别留恋闽东的山山水水,留恋闽东的父老乡亲,留恋闽东的广大干部和一起奋斗的事业。今天在这里,我想讲些知心话、心里话,以表达我对这片热土、这方人民的深情眷恋,同时也寄托着我对闽东未来的真诚祝福。 

  我连同我的家庭与闽东有着特殊的关系,我生在福鼎,长在福安,就连父母给我取的名字,都深深地烙上了闽东的印记。1986年,我担任团时,就跑遍了闽东的九个县,其中到当时全省最偏远的贫困县寿宁县调研基层共青团工作,我步行到犀溪乡甲坑村,这个村曾是叶飞、曾志等老一辈家战斗过的地方,看到群众生活十分贫困,33户人家就有12户是病灾户,心里非常难过,当即捐款300元给病灾户。回到福州后,发动团机关干部捐款资助,支持甲坑村办合作医疗站。当时就想如何帮助闽东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所以团就在闽东召开了全省青年脱贫致富动员大会。由此,我与闽东更进一步结下了不解之缘。1995年4月,原到闽东调研时,安排我陪同,并在调研期间找我谈话,说年轻人还要在基层再锻炼,闽东是全省最困难的地方,希望在闽东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上为全省做贡献。从那时起到现在恰好7个年头,我7岁时离开闽东,我一生中有14年是在闽东度过的。可以说是闽东的山、闽东的水、闽东的人民哺育了我;尤其这7年,是闽东的干部、闽东的人民、闽东的事业温暖了我,给了我以力量和勇气,支撑着我挺过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回首往事,我感到欣慰的是,黄金年华中能够把自己的心血、汗水与微薄之力贡献给这片红土地;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团结和依靠市几套班子成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做了一些职责内应该做的工作,以此报答闽东人民的哺育之恩和舐犊之情。七年来,我们每一项决策的形成,每一项工作的顺利推进,都体现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团结协作,凝聚着各县(市、区)、各部门领导的共同努力,承载着老领导、老同志的传、帮、带。借此机会,我要向长期关心、理解、支持、帮助我工作的各级各部门领导,离退休老同志、驻军、干部、官兵、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界人士和闽东的父老乡亲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闽东工作的七年时间里,我最关心的是闽东的贫困群体,是还生活在老、少、边、岛等地区的群众。无论是回想到我父亲北上时,我母亲沿途乞讨,卖儿卖女的过去,还是我当知青在农村生活的难忘经历,以及闽东还有那么多贫困群众的现实,都使我对他们有着天然的难以割舍的感情。几年来,跑得多的是高山、海岛偏远的山村,想得多的是如何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从扶贫攻坚到争创小康,从茅草房改造、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到“造福工程”的实施,从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五通”建设到“六个攻坚战”的完成,我几乎走遍了全市的贫困村落,老区、贫困地区人民的善良纯朴、勤劳执着,陶冶和净化着我的心灵;他们的殷殷深情,也溶入了我的血脉之中。寿宁溪村是我的挂点村,我跑了16次,即使是妻子、女儿在长期患病和突发绝症中,我也始终没有忘记他们。正是在与老区贫困地区最基层群众的紧密联系中,使我受到了教育和鞭策,使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在闽东工作的七年时间里,我心里想着最多的是闽东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永恒的主题。七年来,我们走过了脱贫致富奔小康和新一轮创业这两个历史阶段。闽东作为全国唯一的沿海连片贫困地区,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问题是的第一要务。原同志1995年在闽东调研时指出,没有闽东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几年来,我们铁心拼搏,苦干实干,经过努力,基本完成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阶段性任务,广大农村群众生活初步实现了从温饱向基本小康的转变。在追求闽东有质量的发展中,我们始终把解决基础设施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上来抓,一批重大项目立项、开工和建设,为新一轮创业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几年来,我们从转变思想观念、改善软环境入手,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初步形成了闽东中心城市架构,实现了撤地设市目标。几年来,我们切实推进“海上闽东”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大力扶持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经济总量和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有新的提高,与此同时,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各个领域也取得新的进展。这七年,我们尽职尽责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抓住机遇,赢得发展,中国沿海发展“断裂带”正在弥合。但是,由于闽东基础薄弱,发展起点低,经济总量小,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仍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奋斗与拼搏。 

  在闽东工作的七年时间里,我心里最感动的是闽东的广大干部群众。他们平凡而伟大,一批又一批的先进分子,是闽东发展和进步的脊梁。这几年,我们全市上下讲的最多的四个字是“铁心拼搏”,铁下心来拼命干事业,这是要出力、出汗、出活的,几年来,我们的干部身体力行着这四个字。在与同志们的朝夕相处中,我深深地感到,闽东的人民群众是吃苦耐劳、富有奉献精神的,闽东的干伍是勤勉敬业、奋发进取的,大家忠于职守、严于律己,把精力放在工作上,保持着一种与时俱进、积极昂扬的精神状态,保持着干事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我们这支干伍是有战斗力的,是平稳发展、不断壮大的坚强集体,在我们事业的发展中,一批又一批政治坚定、综合素质强的同志成长起来了,这是闽东的希望所在。过去的几年,我与同志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风雨同舟、悲喜同心、苦乐共享,一起走过了一道道坎,爬过了一个个坡,打过了一个又一个攻坚仗,这是极为难得的缘份。我们不仅是同志,志同道合的同志,而且是战友,地久天长的战友。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对我的关心、支持、帮助和鞭策我将铭刻在心;与大家的友好情谊我将永志不忘。而且,同志们那种艰苦创业、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也将始终是我力量和勇气的不竭源泉,必将激励着我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努力工作。闽东这几年的工作,如果说有新发展、新进步,它首先是有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为我们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安定团结的发展环境;得益于、省的正确领导和省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宋德福在闽东的调研讲话,在省党代会上的报告将闽东列入全省三个层面协调发展中的第二层面,极大地鼓舞了闽东的干部群众;得益于闽东人民思想的进一步、观念的进一步更新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在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始终坚持科学的态度,大胆探索,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闽东特色的发展路子。 

  闽东这几年的工作,如果说有新业绩、新气象,它应该归功于闽东人民的艰苦奋斗,铁心拼搏。宋德福在闽东调研的讲话中指出,闽东所取得的成绩要比条件好的地区取得的成绩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对此,我们都有更深切的体会和感受。它也是对“滴水穿石,人一我十,铁心拼搏”的闽东精神的概括和肯定。闽东精神作为闽东人民长期奋斗和实践的总结,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必须继续发扬光大、迎难而上,勇于拼搏,不管风吹草动、不管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险阻,我们都必须千方百计抓机遇,一心一意谋发展,苦干实干求进步。 

  闽东这几年的工作,如果说有新起色、新开拓,它完全是建立在历任老领导、老同志所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建立在各套班子以及驻军等各方面鼎力支持和各县(市、区)同志卓有成效工作的基础上。根深才能叶茂,正是历任领导所打下的工作基础,为我们能够实现“一任接着一任干”,始终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创造了条件。、、、政协、纪委几套班子团结一心,互相补台,相互支持,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是我们真正的力量之源。闽东的辉煌是他们创造的,闽东的未来也必将是他们创造的。 

  在闽东工作七年,尽管我个人在主观上做了很大的努力,但还是有许多没有做好的事,存在着一些解决得不及时、不妥当的问题,留下了许多不足与遗憾。我觉得,如果我的性格更沉稳一些,处理问题或许会更从容些,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或许会更高一些;如果我在工作中能更深入一些、接触群众更广泛一些,考虑的问题或许会更全面些。但过去的一切不能让我们假设,我们虽然不能挽留住岁月,但却可以挽留住岁月留给我们的借鉴和启示、激励和鞭策,以便使我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些。 

  七年时间并不短暂,但这期间的工作,也仅是一个打基础的工作,它是历史的延伸和继续,也是未来的起点与铺垫,今后将更是任重道远。进入新世纪的闽东,已把它列入全省发展的第二层面,、省对闽东发展寄予厚望,闽东要在福建的发展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必须以更大的勇气、更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认真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学习、勇于实践、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必须更坚定地贯彻的路线方针,努力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扎实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把闽东的事情办好,关键在于领导班子,关键在于在座的各位。宋德福去年2月到闽东调研时说,要在耐心、恒心和铁心干工作基础上,再继“三心”,就是信心,一定要坚定信心去做工作;用心,一定要用心去做事;齐心,就是几套班子的齐心、干部群众的齐心、各族人民的齐心协力。有这“三心”去干事业,我坚信闽东一定能够赢得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憧憬未来,我坚信新在、省的领导下,在各套班子的团结协作下,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在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开创一个更加辉煌绚丽的明天。 

  真正到离别的时候,难舍心中的依依之情,那种眷恋很难适当地表达。“四面云山归眼底,万家灯火驻心中”。虽然离开了闽东,但闽东的每一个发展和变化,都会给我带来无限的慰籍与欢欣,同志们的每个胜利与成功,也都会给我带来无限的喜悦与鼓舞。在这里,我只能深情地为闽东祝福,祝愿闽东人民安居乐业,闽东明天更加美好!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