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6黄浦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25-09-28 00:37:20 责编:小OO
文档
2016黄浦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语文试卷

2016 年1 月4 日

考生注意: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卷上将自己的姓名等相关信息及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试题的答案及作文必须全部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卷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 本试卷共6 页,试卷总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阅读8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 题。(17 分)

唯有牡丹真国色

刘夙

①牡丹是中华名花,自唐代以来,它那雍容艳丽的硕大花朵就是吉祥富贵的象征,每当国运兴盛、社会繁荣的时候,牡丹热潮就会兴起,因此牡丹文化也成为盛世的象征。北宋周敦颐脍炙人口的名篇《爱莲说》有言:“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唐代对牡丹的热爱是全社会的风气,上至皇宫,下至民间,无不为它的华贵之气倾倒。刘禹锡在七绝《赏牡丹》中说:“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诗人竟不惜通过贬低芍药和荷花来赞美牡丹。皮日休七绝《牡丹》中“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更是将牡丹称为“花王”……

②然而,这样一种富有文化传统堪为国花的著名花卉,□ 

③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芍药属全世界一共有30 多种,除北美洲西部的两个种外都产自旧。这些旧的种可以分成两组(在分类学上,“组”是界于属和种之间的分类单元)——牡丹组和芍药组。尽管牡丹组和芍药组在花型上极其相似,但牡丹组是灌木,它们的茎高度地木质化,冬天地上部分只落叶不枯死,来年新叶和新枝直接从老枝上生出;芍药组则是亚灌木和草本植物,它们的茎只有基部木质化或完全为草质,冬天地上部分大都枯死或完全枯死,来年不得不从茎基上再生出新枝叶。1972 年在甘肃武威旱滩坡汉墓出土的东汉初年的医药简上记载了一个药方,用到“牡丹二分”,这是可以确定的最早提及牡丹的文献,由此可见牡丹一开始只是被作为药材,大约从南北朝开始,牡丹渐渐得到栽培观赏,直到唐代,它才真正成为流行花卉。

④二十世纪80 年代以前,中国植物分类学界对牡丹的分类不甚重视,对野生牡丹的研究很不充分,以为栽培牡丹品种虽然丰富,但只不过是同一个种内部的变异。1979 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第二十七卷中记载了11 种中国芍药属植物,其中芍药组8 种,牡丹组只有3 种。80 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逐渐繁荣,正如历朝历代的情形一样,牡丹重新成为人们广泛关注和喜爱的花卉,植物学家这才开始仔细研究牡丹的“家谱”。根据 2014年的最新研究成果,牡丹组原来一共竟有9 个野生种(比原来的记载多出6 种),其中4 个原产于横断山区到东南部;5 个原产于中国东部,中国传统的牡丹栽培品种大都是由这5 个原产中国东部的野生种经过驯化和反复杂交而成。园艺上往往习惯把中国栽培牡丹分成四大品种群,即中原牡丹品种群、西北牡丹品种群、江南牡丹品种群与西南牡丹品种群,此外还有若干个小品种群,如延安牡丹、鄂西牡丹等。研究表明,栽培牡丹的家世远非同种内部变异那么简单。

⑤通过上面这一“牡丹野生种列表”,栽培牡丹的家世基本弄清,但在从事野生植物保护的学者看来,这场艰难的学术探索背后却反映了野生牡丹的沉痛家史。野生牡丹陷入濒危、灭绝的困境,值得人们深思、反省。长期以来,人们或为观赏它的花,或为获取它的根皮入药,不断滥采乱挖,最终让牡丹“家族”走上了衰败的不归路。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人们还仍然没有充分形成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意识,野生生物仍在一种接一种地走上灭绝的不归路。

⑥“唯有牡丹真国色”,国色天香的牡丹,长期以来在为人们吉祥富贵、兴盛繁荣贺喜添乐的同时,自己却默默忍受着诸般委屈,甚至殇痛……

1.第④段加点词“家谱”在文中的意思是                              。(2 分)

2.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②段方框处,语义连贯的一项是( )。(2 分)

① 人们对它的研究少之又少

② 在揭开了牡丹神秘的面纱的同时

③ 直到近些年研究才慢慢有所深入

④ 却也揭开了牡丹鲜为人知的委屈和殇痛

⑤ 身世却一直是个谜团

A.①⑤②④③ B.⑤③④②①

C.⑤①③②④ D.①③②④⑤

3.联系上下文分析图表在文中的作用。(3 分)

                                                                                 

                                                                                 

                                                                                 

4.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①段引用的说明方法,确切说明牡丹广受人们喜爱的特点。

B.第③段以芍药作比较,突出说明牡丹作为木本植物的特点。

C.第③段运用例证法,强调说明牡丹最初仅用作药材的功用。

D.第④段列数字,确凿说明牡丹野生种丰富,栽培前景广大。

5.本文语言具备科学小品文的一般特点,请举例分析。(4 分)

                                                                                 

                                                                                 

6.综览全文,概括牡丹长期以来遭受的“委屈”和“殇痛”。(3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1 题。(19 分)

春天的

周卫彬

①自从迷上古典音乐,听得最多的就是。也许没有人,能够将人类复杂而深刻的情感,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唯有,创造出一个精神上迷人的乌托邦,就像女钢琴家埃莱娜·格里莫所言,“,用最真实的情感,俘获了空间,让它成为一条无限的曲线;他掌握着时间,使未来的一切成为可能;他选择一段舞蹈,使之成为神圣的庆典”。

②在这春日融融的午后,躺在沙发上聆听格里莫演奏的《恰空舞曲》,忽然被一股暖流击中,那种温暖像春日的溪流,逐渐在耳边形成小小的漩涡,它似乎在纯粹而微妙地唤起这个春天隐秘的脉动;一片雾霭氤氲之后,从梦境中醒来,窗外便是一览无余的浓春了。这时候,音乐又仿佛转换为倒映于水中的舞步,人们彼此的步伐在摇曳的波影里,似乎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在和谐而富韵律的节奏中翩翩起舞;而水中的绿藻一簇簇慢慢地生长着、壮大着,随着波光倒影起伏摇曳,仿佛生命永不停歇的呼吸、律动,更像一双温柔的手,抚摸着时间,拂过空间,轻轻地牵引你到那充满风情的异境他乡。

③在格里莫的演奏中,的浪漫、伤感,天真、圆融,像一道流光溢彩的背景,凸显而出的是生命沉静而旷远的质感,那种人生中的风雨与星光,相伴而行,有欣慰,也有些许的惆怅。所有的倾诉在节奏的变换和旋律的回荡中,直至言辞难以抵达之处,那是一种存在于内心深处的演奏者与聆听者自在交谈的声音。在只属于自己的春日下午,独自体验着琴声中生命的宁静与辽阔。格里莫指间的,将她原来的烦躁与不安洗得干干净净,一派空山春雨,如果再世,不知道他是喜欢古尔德,还是钟意这位貌美如春的格里莫更多一点?

④我不是一名猎奇者,只是偏好同一支乐曲因为不同的改编、指挥、演奏,而带来的不

同体验。一样的曲调,不一样的听觉,难道是我们耳朵的结构发生了改变?我从格里莫这里听到的,完全不同于古尔德(虽然有时候,你会感到古尔德仿佛的化身,所谓最忠实诠释者),听觉被她的纤指牵引,来到春天记忆的最深处,那些旧日的诗句网获了此时所有的情绪,让人很快坠入美丽的深渊,犹如坠入爱河;她那种奔放的抒情就像汩汩的流水,注入月光下的池塘,有种经历了漫长的跋涉与等待之后,终于找到归宿,一吐为快的感觉。那泠泠的琴声循环漫步,翩翩舞动,时而舒缓安详,时而热烈奔放。你会感觉她从身边的绿荫下出发,却在路上经历了旷野、沙漠与河流。那自在的弹奏与完美之风里有着郁结和愁闷,也有着明媚与轻灵,以及仿佛置身于别处的回忆与思考……闭目游神间,不远处,仿佛格里莫就坐在那里,正在用她的身体和心灵演奏,                      。

⑤我很喜欢格里莫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演绎的“恰空”,毫不顾及他人对的习惯聆听方式,在复杂多义中揭示音乐的内涵深度,却以一种最简单的诠释传递音乐最真的美感。这样一位天才的钢琴家,拥有让天使嫉妒的容颜及缪斯青睐的才华,而她在演奏中依赖的或许只是一种直觉,就像在星光下走夜路的人,哪里是田野与山坡,哪里是道路与河流,一切都历历在心。没有取媚于人,也没有所谓的权威评判,她希望得到的仅仅是一支令人享受陶醉的乐曲。你因此也会理解她何以会对保护野狼情有独钟,甚至一度为此中止了自己钟爱的音乐事业。

⑥一种特殊的人生经历,成就了一位天赋异禀的音乐家,并塑造了一个具有特殊意味的。仅就这个版本而言,几乎是不可复制的。格里莫不仅提供了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演奏,而且在不断寻找更为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方式。史怀哲在评价《恰空舞曲》时说:“,用一个简单的主题,呼唤出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在格里莫的演绎中,时而层峦叠嶂、繁花如锦,时而轻盈似水,跃动如金,闪现着心灵舞动的微光,如梦似幻,却定格在人们心灵深处永恒的记忆里。这是我们无限渴望接近的世界,就像这静美无垠的浪漫的春天……

7.教材中选入关于音乐作品《小溪》,其作者是            。(2 分)

8.对第⑥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结尾扣题,突出格里莫演奏音乐的特点。

B.与第①段引用的内容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C.史怀哲的话引出对格里莫的赞美,有助于情感表达。

D.运用通感、排比等修辞手法,极大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9.联系第①段引用的内容,赏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5 分)

                                                                                 

                                                                                

                                                                                  

10.本文构思别具一格,试结合文章题目加以分析。(5 分)

                                                                                 

                                                                                

                                                                                  

11.根据文章内容,在第④段横线上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表现格里莫演奏音乐时的形象。

(80 字左右)。(4 分)

                                                                                 

                                                                                

                                                                                  

(三)默写(任选六空)(6 分)

【注:考生答题超过6 空,按前6 空顺序评分】

12.

(1)蒹葭采采,                       。(《诗经·蒹葭》)

(2)余嘉其能行古道,                       。(韩愈《师说》)

(3)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

(4)                       ,善假于物也。(荀况《劝学》》)

(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苏轼《水调歌头》)

(6)                       ,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君子坦荡荡,                       。(《论语·述而》)

(8)丹青不知老将至,                       。(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3—15 题。(8 分)

[双调]水仙子次韵金陵怀古

张可久

朝朝琼树后庭花①,步步金莲潘丽华②,龙蟠虎踞③山如画。伤心诗句多,危城落日寒鸦。凤不至空台上,燕飞来百姓家,恨满天涯。

【注】①南朝陈后主荒于酒色之事,最终在喝酒行乐时被隋兵捕获。②南齐东昏侯宠爱潘妃之事,后梁武帝攻取金陵杀东昏侯,潘妃自缢而死。③形容地形雄壮险要。

13.“凤不至空台上”和“燕飞来百姓家”分别化用了唐诗《            》和《         》中的诗句。(2 分)

14.作品开头两句运用典故的用意是                            。(2 分)

15.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作品中的画线句。(4 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 题。(18 分)

①申公,鲁人也。少与楚元王交俱事齐人浮丘伯受《诗》。汉兴,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于鲁南宫。吕太后时,浮丘伯在长安,楚元王遣子郢与申公俱卒学。元王薨,郢嗣立为楚王,令申公傅太子戊。戊不好学,病申公。及戊立为王,胥靡①申公。申公愧之,归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复谢宾客,独王命召之乃往。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千余人,申公独以《诗经》为训故以教,亡传、疑者则阙弗传。

②兰陵王臧既从受《诗》,已通,事景帝为太子少傅,免去。武帝初即位,臧乃上书宿卫,累迁,一岁至郎中令。及代赵绾亦尝受《诗》申公,为御史大夫。绾、臧请立明堂以朝诸侯,不能就其事,乃言师申公。于是上使使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弟子二人乘招传从。至,见上,上问治乱之事。申公时已八十余,老,对曰:“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是时上方好文辞,见申公对,默然。然已招致,即以为太中大夫,舍鲁邸,议明堂事。

③太皇窦太后喜《老子》言,不说儒术,得绾、臧之过,以让上曰:“此欲复为新垣平②也!”上因废明堂事,下绾、臧吏,皆自杀。申公亦病免归,数年卒。弟子为博士十余人,孔安国至临淮太守,周霸胶西内史,夏宽城阳内史,砀鲁赐东海太守,兰陵缪生长沙内史,徐偃胶西中尉,邹人阙门庆忌胶东内史,其治官民皆有廉节称。

【注】①胥靡:古代服劳役的徒刑。②垣平:汉文帝时赵人,以望气附会人事,诈伪被揭露后,下狱诛死。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楚元王遣子郢与申公俱卒学(       )   (2)申公愧之(       )

(3)复谢宾客(       )                   (4)以让上曰(       )

17.下面各项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 分)

A.(1)此欲复为新垣平也

(2)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B.(1)上问治乱之事

(2)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

C.(1)即以为太中大夫

(2)安车以蒲裹轮

D.(1)少与楚元王交俱事齐人浮丘伯受《诗》

(2)楚元王遣子郢与申公俱卒学

18.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 分)

                                                                                

                                                                                  

19.文章结尾不惜笔墨叙写申公弟子的意图是。(2 分)

                                                                                 

20.简析申公这一人物形象。(4 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1 —25 题(12 分)

题尔遐园居序

张鼐

①缁衣化于京尘,非尘能化人也。地不择其偏,交不绝其靡;精神五脏,皆为劳薪。能于此.中得自在者,其惟简远者□

②尔遐以治行入官柱下,卜居西城之隅。数椽不饰,虚庭寥旷,绿树成林,绮蔬盈圃。红蓼植于前除,黄花栽于篱下。亭延西爽,山气日佳。户对层城,云物不变。钩帘缓步,开卷放歌。花影近人,琴声相悦。灌畦汲井,锄地栽兰,场圃之间,别有余适。或野寺梵钟,清声入座;或西邻砧杵,哀响彻云。图书润泽,琴尊潇洒,陶然丘壑,亦复冠簪觞咏之娱,素交是叶。尔遐尝言:“高林受日,宽庭受月。短墙受山,花夜受酒。闲日受书,云烟草树受诗句。”余谓非尔遐清适,不能受此六种。

③然余尝笑人眼目不天,辄浪谈泉石,桎梏簪裾,彼实无所自树乃尔。夫能自树者,寄澹于浓,处繁以静,如污泥红莲,不相染而相为用。但得一种清虚简远,则浓繁之地,皆我用得,马头尘宁复能溷我?尔遐读书高朗,寡交游,能自贵重,而以其僻地静日,观事理,涤志气,以大其蓄而施之于用,谁谓园居非事业耶?然尔遐临民,卓然清静,中州人比之为刘襄城、卓太傅,则今日之园居,其又以六月息者,而九万里风斯在下,吾益信京尘之未必不能息人也。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 分)

A.矣    B.乎    C.欤    D.耶

22.第①段加点的“此”指代的内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2 分)

                                                                                 

23.对第③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得简远需放开眼界,不甘束缚。

B.“自树”是得简远的关键所在。

C.得简远便能适应官场的污浊。

D.尔遐得简远,于园居中积蓄力量。

24.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第②段与第③段的关系。(3 分)

                                                                                

                                                                                  

25.评价本文所提倡的“简远”思想的意义。(4 分)

                                                                                

                                                                                  

二、写作 70 分

26.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知止”二字作为座右铭高悬于李嘉诚办公室的醒目处,清人曾国藩一生的作为和成就也处处有“止”的烙印。

古语云“知行知止,知止而行”,意思是要懂得“行”,也要懂得“止”,懂得“于止中行”。

 

参:

1、牡丹(野生种)培育繁殖情况(产地)。

2、C

3、直观性(1分)牡丹种类多、分布广、野生种丰富(1分)看到了牡丹全面告急的困境有助于情感表达。

4、B

5、(1)具备严谨准确的科学性,“往往”“大都”限定性副词的运用。

   (2)第一段引用诗句增强文学底蕴,引用诗句“比喻”、“比拟”。

6、牡丹是中华名花,自唐代以来周敦颐、刘禹锡、皮日休都赞美牡丹,甚至称赞牡丹为“花王”,但中国植物分类学界对牡丹的分类不甚重视,对野生牡丹的研究不甚充分,以为栽培牡丹品种虽然丰富,但只不过是同一个种内部的变异;野生牡丹陷入濒危、灭绝的困境,直到今天,人们还仍然没有充分形成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意识,长期以来,人们或为观赏它的花,或为获取它的根皮入药,不断滥采乱挖。

7、肖复兴

8、D

9、划线句的描写运用通感(比喻)等手法,生动表现格里莫演奏的音乐跨越时空,兼具舞蹈可视性的美感与震撼;呼应并具体表现第①段引用的格里莫的话,表现格里莫演奏音乐的美妙高超。

10、借的音乐写演奏者格里莫及其演奏(陪衬),春天的指格里莫以个人独特的理解演绎音乐,其演奏给人春的感觉——温暖如春,仿佛生命的脉动,又如洗尽铅华的空山春雨般的宁静旷远以及精美无垠的浪漫等,突出格里莫演奏的绝妙;其人也如其演奏风格,随性自然,且貌美如春。

11、(描写的表达方式,适当的运用修辞1分,表现格里莫弹奏时的形象1分,演奏时注入的情感1分)微闭双眼,热烈与舒缓的神色交织,她仿佛沉浸于音乐世界般,相比如更多了……

12、(1)白露未已。(2)作师说以贻之。(3)渐霜风凄紧。(4)君子生非异也。(5)高处不胜寒(6)万籁此俱寂(7)小人长戚戚(8)富贵于我如浮云

13、《登金陵凤凰台》《乌衣巷》

14、借古讽今,讽喻南宋王朝衰败的原因。

15、借景抒情,抒发王朝衰亡的悲哀之情,“危城落日寒鸦”烘托凄冷的氛围。

16、(1)完成(2)以……为愧,对……感到羞愧。(3)谢绝、推辞、辞谢(4)责备

17、C

18、从远方慕名而来像申公求学的人有一千多人,申公只把《诗经》作为讲解的依据来教学,没有解释的著作(作为参考),自己都有怀疑的东西就空着不讲。

19、侧面描写,衬托出申公为人为学的品质。

20、做人清高自尊,质朴直言;为学执着严谨,学识渊博。(举2例)

21、B

22、官场的喧嚣劳顿

23、C

24、叙议结合(先叙后议),尓暇园中清雅与人之轻适,只要内心清虚简远,即使于农藩之官,也能化繁为简,卓然亲近利益百姓的道理,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与上文相照应。

25、本文的简远是指为官之人在险恶污浊的环境中,不与世俗为伍,能“自树”,人在官场,心在远方。评价:历史意义:这种“寄澹于浓,处繁以静”的思想常是中国传统士大夫为人的一种境界追求,实为可贵。现实意义:这种思想在今天的社会对为官之人,治学之人,读书之人有着积极影响及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