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沉香救母(二)
2025-09-28 00:36:29 责编:小OO
文档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人: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11.沉香救母(二)

共几课时 3课型新授       

第几课时1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默读课文。

3.学会几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刀”字旁。

4.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的书写和认读生字,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生字。

教学资源生字卡片  教学挂图  小黑板(同沉香救母一)

预习

设计

1.通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自学课文几个生字的笔顺,并描红。利用字典为其组词。

3.标上小节号,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齐读课题。

1.齐读课题。

二、预习展示

1.读生字词

2.练读课文。

3.小组赛读,齐读。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

2.寻找表现沉香这种心情的词语:救母心切。

3.找出“奔”,并比较“奔”和“走”的不同,从而体会沉香的那种急迫的心情。

4.学生齐读积累。

5.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1.认读生字,尝试扩词。

2.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3.师生集体书空,记住这几个字的笔顺。

4.学生练习描红、仿写。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沉香救母》这个故事。(板书课题)

二、预习导学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血痕 在乎 孝心 打败 凶恶 激动  浑身 深涧  神斧  轰隆  随便  充饥  野果   高耸入云   日思夜想  救母心切  无比激动

2.分节个别读,你认为哪一自然段最有把握读好,就读那一自然段。

4.分组读全文,要求字音正确,通顺连贯。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话说沉香知道母亲被二狼神压在华山脚下后,为了早日救出自己的妈妈, 无论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起早贪黑地练习武功, 时光过得真快,转眼间沉香15岁了。看,他长大了!在他不懈的努力下, 当年的小沉香如今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此时他怎样解救母亲的呢?把勇敢的沉香请出来吧,请小朋友打开书60页,一起读第一自然段。

2. 沉香八岁开始习武练功,现在已经15岁了,这一练就是(七年)。在这七年里,沉香每天都想着早点救出妈妈,书中哪个词语表现出沉香这种心情。

3.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救母心切?怎么不用“走”?

这么着急想救母,还有哪些表示急切心情的词语呢?

出示:迫不及待 心急如火 刻不容缓 焦急万分 

4.是呀,小沉香的内心只有一个声音:一定要尽快救出自己的妈妈,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

5.沉香拜别了师傅,向着华山奔去。到华山可谓千里迢迢,一路上沉香可不容易呢!下节课,我们讲跟着沉香一起走上他的救母之路。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

救、切、便、仙、败

学习“刀”字旁。

2.认读并组词。

3.你们发现,这几个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都是左右结构。)哪些字你认为很容易记?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4.提示难写笔画。

5.描红

作业

设计

课堂: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课外:完成《补充习题》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人: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11.沉香救母(二)

共几课时 3课型新授       

第几课时2
教学

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2.学习默读课文,练习讲述故事。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资源生字卡片  小黑板  教学挂图

预习设计思考:沉香是怎样解救妈妈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课文

1.齐读课题。

2.指名读词语,齐读。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2自然段

学程单1:

1.自由朗读课文,张开想象的翅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划出最受感动的句子。

展示预设:

(1)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

比较两句话的不同之处,通过比较感悟沉香一往无前的精神。

指导朗读。指名读。

(千山万水)

联系前面所学词语填空(跋山涉水)。

(2)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

感悟沉香的艰辛,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联系练习中的词语(餐风饮露)

指名回答:对妈妈的爱

指名读(语速要快,渴了要加强语气)女生齐读

思考:为什么会有血泡和血痕?从而体会沉香在途中历经的困难。

比较“一个个”、“一道道”和“一个”、“一道”的区别,进一步体会沉香一路上的艰辛。

当回小沉香,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齐读。

学程单2:

1.想象:沉香在路上还遇到了的哪些困难?。

2.小组学习:交流自己所想象到的情况。带着理解,合作朗读第二自然段。

预设:(累了 ——摔倒了——甚至有时还会有生命危险,当沉香在奋力爬山的时候,突然脚下的石块松动了,碎石像下雨般滚落)

2.积累四字词语:奋勇直前、一往无前、百折不回、风雨无阻

3.指名读,齐读。

齐读第二段。

“一点儿也不在乎”(换个说法)毫不在乎,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学生交流自己的学后所得。

(三)读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三小节。

2.联系上文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看图感受华山高耸入云

3.齐说沉香的心声。

读好日思夜想、无比激动。

4.边读边演。

5.齐读第四自然段。

读好这两句话。

齐读最后一句话。

6.想象说话:沉香与母亲终于见面后会说些什么?给这个动人的画面配配对话吧!(看图练习说话)

7.自由朗读最后一小节。

再次齐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组词。

2.说说生字的注意点,交流自己的记字方法。

3.书空

4.描红。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

2.出示词语:

救母心切  野果  充饥  孝心

日思夜想  仙人  打败  凶恶

3.引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新授

(一)教学第2自然段

过渡:沉香拜别了师傅,向着华山奔去。到华山可谓千里迢迢,一路上沉香可不容易呢!现在,就让我们也跟着沉香一起走上他的救母之路吧。

1.学程驱动

2.导学预设:

(1)沉香遇到了哪些困难?

看,(出示图:群山、深涧)

A要翻过这样的山,跨过这样的深涧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像这样的高山、深涧,沉香要走过多少呢?

出示:

他翻过几座高山,跨过几座深涧。

他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座深涧。   

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不由地想起了一个人——大禹,想起了这样的句子

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察看水流和地形。

“多少座高山”、“多少道深涧”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概括?

沉香为了救母,(     ),吃了不少苦。你能用到前个单元学到的成语吗?

B过渡:漫漫长路中,沉香跋山涉水,但更大的困难等着它.

①饿了的沉香……;渴了的沉香……

②野果山泉能使沉香吃饱喝足吗?有时,在深山老林根本找不到吃的,喝的,那时的沉香只好——

③读到这里,老师又想了一只可爱的青蛙,他想去——看海

 累了就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就喝几口山泉水

青蛙在松鼠的帮助和鼓励下,坚持不懈、顽强地登上了山顶,看到了大海!

是什么支撑沉香?

C过渡:实在是舍不得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希望早日救出他亲爱的妈妈!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沉香为救母亲,一路历经了千辛万苦,我们能不能把“一个个”、“一道道”换成“一个”、“一道”呢?为什么不能?

小小的沉香承受的苦实在太多了!你为什么要在这里受苦?

让我们一起怀着敬佩的心情再来读一读。

(2)想象拓展

沉香在路上遇到的困难远远不止这些,还会有哪些呢?

面对这些,沉香会不会退缩?为什么?

板书:不畏艰辛

谁能怀着对沉香的敬佩之情读好这一段呢?

师:是的,白天,烈日炎炎,他奔跑着,汗如雨下!沉香啊,外面这么热,为什么不休息一下呢?深夜,一轮明月伴随着一个孤寂的身影!沉香,夜已深,为何不眠不休?茫茫大漠,沉香的嘴唇早已经干裂,几分钟前他喝掉了最后一滴水,他再也没有力气走下去了!!你就停下来吧!崇山峻岭,只见一个瘦小的身影正在奋力向上登攀!突然,脚下的石块松动了,无数的碎石下雨般落下悬崖!小沉香多危险啊,还是回家吧!种种困难像猛兽一样拦住了年仅15的沉香的去路!面对这些,他害怕了吗?犹豫了吗?退缩了吗?放弃了吗? 

(3)过渡: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一路上,沉香历尽——(引述)千辛万苦。我们都被沉香的孝心和勇敢感动了!但他自己面对这重重困难却——“一点儿也不在乎”

他为什么不在乎?

是什么能让他忍受如此巨大如此痛苦的折磨?

他现在心里只在乎的是什么? 

(三)引读第3自然段

1.沉香对妈妈的爱深深感动了你们,感动了我,也感动了仙人!

为什么仙人会帮助沉香?与二郎神这一仗又是怎样的一场战斗?

(四)教学第4自然段

1.真可谓是历尽千辛呀!终于来到了华山脚下。 

2.(出示图)华山怎么样?

就是这高耸入云的华山,压在妈妈身上15年了,你们看,(沉香此时图片)他双目圆睁,手拿神斧,心潮澎湃, 此时此刻,他的胸中似有千言万语,你是否读懂了他的心?那你就大声地替他说出来吧!

书上用了哪一个词形容了他此时的心情。

3.于是,他——,奋力—— 

板书:劈山救母

来,让我一起当一回激动无比的沉香,救母心切的沉香。

孩子们,来,高高举起斧子,用尽我们全身的力量,一起帮助沉香救出他的妈妈!

 4.引读:课文只听“轰隆”一声巨响,……

受苦多年的妈妈终于重见天日,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孩子,沉香也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妈妈,此时的心情怎样?

多么令人高兴的时刻,沉香终于见到了他的妈妈,我们真为他高兴,让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句。

5.这母子二人分别的太久太久,此时终于团圆了(板书:母子团聚)从未见过妈妈的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在这动人的一刻,他们一定有说不完的话,你能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

6.让我们怀着心中的那份感动来读读这一小节.只要你觉得你的方式可以表现你的感动你就这样读.

三、总结提升

1.沉香救母的故事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黑板上老师写了一个大大的字,读!这个字有千斤重!读了这个故事,老师相信你们对爱应该有更深的理解了.

四、学习生字

出示:果、充、孝、凶、恶

1.读生字,为生字找朋友

2.说说怎么记住字形

3.指名书空

4. 说说这些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写才漂亮?

5.描红

作业

设计

课堂:★完成《习字册》

课外:★★联系第10课内容,把《沉香救母》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续写《沉香救母》。(沉香一头扑进妈妈的怀抱——)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人: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11.沉香救母(二)

共几课时 3课型新授       

第几课时3
教学

目标

1.能熟练地讲述整个故事。

2.能正确、美观地默写本课的词语。

3.能利用本课的知识完成《一课一练》和《补充习题》上的相关练习。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灵活应用能力。

5.通过补充阅读,充分感受母子之间的亲情。

教学

重难点

1.熟练地讲述整个故事。

2.完成相关练习。

3.通过补充阅读,充分感悟其中的亲情。

教学资源  《补充习题》  拓展故事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

1.指名说说课文内容

2.说说默读要求

二、学习复述

1.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记下故事的情节。

2.看挂图,想情节,说说这个故事

3.同座位互相复述,指名复述这个故事。

4.把两部分故事一起合起来说说。

三、拓展阅读

1.看到这个感人的场面,对照图,说说自己是不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呢?

2.说说怎样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一、复习

1.再次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重申默读的要求。

二、指导复述

1.默读课文,准备复述。

2.指导学生观察挂图,边想边复述。

3.练习复述故事。

三、课外拓展阅读

羊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羊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片孝心,妈妈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小羊为了报达母羊的养育之恩,每次吃奶都是跪着的。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是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这便是“羔羊跪乳”。

    乌鸦小时侯,都是由它妈妈飞出去找食物,然后回来一口一口喂给它吃。渐渐地,小乌鸦长大了,乌鸦妈妈也老了,飞不动了,不能再飞出去找食物了。这时,长大的乌鸦没有忘记妈妈的哺育之恩,也学着妈妈的样儿,每天飞出去找食物,再回来喂妈妈,这就是“乌鸦反哺”。

《乌鸦爱妈妈》

四、作业

作业

设计

课堂:完成《补充习题》。

课外:

★实践探索:收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

★★按自己的想法,让父母感到自己的爱。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