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关于周边地面和非周边地面的几点说明及热阻计算方法
2025-09-28 00:36:40 责编:小OO
文档
关于周边地面和非周边地面的几点说明

1. 周边地面和非周边地面的定义  

 周边地面指距外墙内表面2m以内的地面,其余部分划为非周边地面。

位于室外地面以下的外墙(地下室外墙)应从与室外地面相平的墙壁算起,往下2m范围内为周边地面,其余部分划为非周边地面。

 2.节能标准中对周边地面和非周边地面传热阻的计算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部分)JGJ26-95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2005对周边地面和非周边地面热阻采用了不同的计算方法,应分别对待。

A) 居住建筑:换热阻计算依据来源于《供热工程》(贺平 孙刚编著)。由于室内热量通过地面传到室外的路程长短不同,即热阻值不同,靠近外墙的室内地面,距离室外路程短,热阻值小,传热量大,反之远离外墙的地面热阻值大,传热量小,离外墙8m以远的地面,传热量基本不变。基于上述情况,在工程上一般采用近似方法计算,把地面沿外墙平行的方向分成四个计算地带(每2m为一个地带,8m以外地面按第四地带考虑),如图1示。

     1) 对于贴土非保温地面(组成地面的各层材料导热系数λ都大于1.16W/m?℃),各地带的传热系数和换热阻如下:

 

 

 

周边地面传热系数限值为0.52 W / m2·℃地区,考虑到非保温地面第一地带(周边地面)的传热系数为0.47 W / m2·℃,小于限值0.5 2W / m2·℃,可不做保温;非周边地面(第二、三、四地带)不做保温时传热系数最大值为0.23 W / m2·℃,小于限值0.3 W / m2·℃,同样也能满足非周边地面限值的要求。

 

2) 贴土保温地面(组成地面的各层材料中,有导热系数λ小于1.16 W/m?C的保温层)各地带的热阻值,可按下式计算

    (1)

式中    ——贴土保温地面换热阻 ,m2·℃/W 

        ——非保温地面的换热阻,m2·℃/W

        ——保温层厚度,m

——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 / m ·℃

 

周边地面传热系数限值为0.3 W / m2·℃地区,非保温地面第一地带传热系数不能满足其限值的要求,必须做保温处理,其换热阻按式(1)计算(需计算的构造层为导热系数λ小于1.16 W/m?C的材料层);非周边地面(第二、三、四地带)不做保温时传热系数最大值为0.23 W / m2·℃,小于限值0.3 W / m2·℃, 即能满足非周边地面限值的要求。

 

B) 公共建筑:换热阻计算依据来源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2005  P9“地面热阻指建筑基础持力层以上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地下室外墙热阻指土壤以内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是对热阻的考核。总热阻为室内地面层至素土夯实层各层材料热阻之和。

之所以公共建筑对地面热阻有限值要求,主要是由于:

1)在北方严寒和寒冷地区,如果建筑物地下室外墙的热阻过小,墙的传热量会很大,内表面尤其是墙角部位容易结露。同样,如果与土壤接触的地面热阻过小,地面的传热量也会很大,地表面也容易结露或产生冻脚现象。因此,从节能和卫生的角度出发,要求这些部位必须达到防止结露或产生冻脚的热阻值。

    2)在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由于空气湿度大,墙面和地面容易返潮。在地面和地下室外墙做保温层增加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的热阻,提高这些部位内表面温度,可减少地表面和地下室外墙内表面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间的温差,有利于控制和防止地面和墙面的返潮。因此对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的热阻作出了规定。

    

总之,公建比居建对地面的要求更为严格。一般情况下,为满足公建地面热阻的要求,需对周边和非周边地面都做保温处理。而居住建筑在某些地区地面不需要做保温也能满足传热系数限值的要求。

 

3.周边地面和非周边地面耗热量的计算

A)居住建筑:地面作为围护结构的一部分,需考虑其耗热量,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2)

K——各地带的传热系数。

F——各地带的面积。

  B)公共建筑:公共建筑的能耗分析是非稳态计算,除了地面的传热系数外还考虑了环境因素的影响。   

 

4.对于有地下室的建筑,周边地面和非周边地面的保温处理

    地下室采暖的建筑:从与室外地面相平的墙壁算起,往下2m范围内为周边地面,其余为非周边地面,如果传热系数不能满足限值要求同样需做保温处理,其传热量按式(2)计算。

地下室不采暖的建筑:为防止地下室外墙顶端部位出现热桥,地下室外墙2m范围内仍需做保温处理,但不作为考核对象,不需要计算其传热量;而地下室上部顶板相对于上部房间是一个相当大的传热面,因此, 居建标准中增加了对地下室上部顶板传热系数的,其顶板需做保温处理,同时也需计算其耗热量。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