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我认为有效的课堂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2025-09-28 00:38:23 责编:小OO
文档
我认为有效的课堂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 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太深听不懂,太浅没兴趣;

2.教学方法 要生动有趣,不要照书本念,多利用课本以外的教具

3.课堂管理 要有秩序,纪律要抓好,表现好的要多夸奖或奖励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尊重人(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效教学就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和教师得到更多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广大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下面从三方面简要谈谈如何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的备课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备课要以人为本,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差异,分层次、分类型、分程度进行备课。有专家建议备课必须做到“十备”,即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师本身、备教学方法、备学习方法、备涉及问题、备关键词、备板书、备作业设计、备教具准备以及备估计的反馈信息。

1、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层面:知识,技能和情感。 我们尤其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即教师在目标确定上要更新观念,重视情感培养、态度转变和价值观教育。具体做法就是激发学习内驱力,增长学生的见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 培养对学习的持久热情,培养健康的人格。

2、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及其他课程资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 教材是教学的一种重要资源,详细的解读教材是开展有效教学的保证。一节课的目标要把它放在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甚至整个学科中去定位,让学生明确这一知识点在学个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其他的资源(如远程资源)我们要细细解读,弄清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图片、每一个活动的作用,并且还要弄清他们之间的联系。这样我们才能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

3、注重教学的生活化。

解读课程资源固然重要,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也很重要,回归生活化的教学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保证。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成为我们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前提。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多呈现丰富多样的生活情境,如提问多涉及学生的生活体验,多组织实践活动,多涉及有关生活体验的练习题试题。

 

二、有效的教学

现代课堂倡导生成。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根据学情变化,及时接纳弹性、灵性的成分。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预设性、计划性地执行教案的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更高层面的互动,让课堂充满生活的真情,焕发生命的活力。应做到:

1、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力提高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鼓励积极参与,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要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真正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导应贯穿“三讲三不讲”原则,即所谓“三讲”就是重点、难点、疑点,这三个点我们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讲;“三不讲”就是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永远也不会的不讲。

2、合理安排课堂流程。

教学流程有许多环节组成,各环节互相关联,有着一定的先后次序,各环节可以预设 。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课堂有生成性,因而往往会出现一些变化的情景。所以我们在精心预设教学流程时,也要考虑到可能变化的突发情况。课堂千变万化,有着强烈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学生一旦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就要及时采取巧妙的应急措施,课堂教学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纵深推进。

3、 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学方法可以预设但不一定要格守,随着课堂教学流程推进,要灵活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只有教师明察课堂,适时,灵活选择切实的可行的方法,学生的学法主要有三种形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因而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去选择学法指导,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4、 分类分层作业。

 学生层次的不同决定了巩固练习的不同。现在提倡的精心设计板演作业、基础训练作业、拓展提高作业等这样几种作业是很有必要的。 教师在作业的选择上一定要有分类。批改作业中要仔细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如是共性问题,就要集中讲评;如是个别问题,就要个别当面辅导。当前很多教师缺乏作业选择,往往通过资料、电脑照搬别人的资料。不选择作业就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和负担,课堂的有效性就无法实施。

 

三、有效的反思

反思三年成名师。新课程把教学反思提高到了教学行为中前所未有的高度。 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或一个单元后要及时地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反思,将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记录在案。这样不断积累,克服不足发扬优点,教师的教学经验就会越来丰富。课堂的有效性就会越来越提高。

1、成功经验的总结。

新颖的课堂设计,巧妙的课堂引言,直观形象的演示,热情激昂的讲解, 适时巧妙的设问, 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等,这些都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课后将这些课上发生的点滴记录下来,进行整理归纳,经验就会越积累越多,教法会越来越灵活,驾驶课堂的能力也会有很大提高。

2、失败教训的反思。

不合理的教学设计,处理不妥的教学重点,没有突破的教学难点, 链接语言的不准确,总结言语的不精炼, 解答问题的不严谨,言语中伤了学生等等,后教学应吸 。这些鲜活的实例积累以后会不断的鞭策自己以后的教学。这样就会克服以后在教学中的不足。

3、 课后学习升发。

课后,教师反思的同时要不断学习。查找相关的课后反思和相关的课堂实录,通过比较借鉴,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积累。另外,也可以查找相关的资料,从理论上进一步提升。这样就达到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总之,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只有师生心灵的不断撞击,才会产生激情的火花;只有师生情感的不断交流,才会激发人性的快乐。课堂教学只有回归到人性、回归到生活才会真正达到时效。教无定法,学无止尽。只有通过我们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尊重教育的发展规律,转变观念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