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3年北京海淀区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含答案)
2025-09-28 00:36:01 责编:小OO
文档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物理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2013.6

一、单项选择题(共28分,每小题2分)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共1231题4分,

37题5分)

25.2.8(估读正确也给分)(2分) 26.7258(2分) 27.见答图1(2分) 28.引力(2分) 29.小于(2分)

30.(1)见答图2(滑动变阻器连A 端或B 端均可)(1分)

(2)5Ω(1分) (3)AC (1分) 31.(1)B (1分)

(2)垂直(1分) (3

)前(1分) 虚(1分)

32.(1)左(1分) (2)4(1分) (3)变大(1分) 33.0.6N+(0.003N/g)·m (2分) 34.6(1分) 60(1分) 35.72(2分) 1.1×103(1分) 36.实验步骤:

(1)将沙子表面铺成水平,将一块砖轻轻侧放在沙面上,再移开砖块,观察沙面的凹痕深度;(1分)

答图2

C

答图1

(2)将两块砖并列轻轻侧放在水平沙面上,再移开砖块,观察沙面的凹痕深度。(1分) 实验现象:两次实验后,沙面上留下的凹痕深度相同。所以小卿的结论是错误的。(1分) (其它思路合理也得分)

37.(1)实验电路图如答图3所示;(1分) (2)实验步骤:

①将电流表调零,断开开关,按图连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变阻器

接入电路的阻值为最大;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至适当位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 。用温度计测量初始温度t 初,用秒表开始计时,60s 后用温度计测量末态温度t 末。断开开关,将I 、t 初和t 末分别记录到表格中;(1分)

③改变滑片的位置,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 。用温度计测量初始温度t 初,用秒表开始计时,60s 后用温度计测量末态温度t 末。断开开关,将I 、t 初和t 末分别记录到表格中; ④重复步骤③四次,分别将每次测得的I 、t 初和t 末记录到表格中;(1分)

⑤用公式Δt =t 末-t 初计算煤油升高的温度,计算电流的平方I 2,将结果记录到表格中。(1分) (3)实验数据记录表格(1分)

五、计算题(共13

分,

38题6分,39题7分)

38.解:当开关S 、S 1闭合,S 2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到A 端时,等效电路如答图4甲所示; 当开关S 、S 2闭合,S 1断开时,等效电路如答图4乙所示;

当开关S 闭合,S 1和S 2都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到某点C 时,等效电路如答图4丙所示;

图1分

乙 丙 答图4

(1)由答图4甲和答图4乙,根据25162222

2

1='=P P I I ,得54

21=I I 1分

(2)由答图4丙,

C

2C 12121R R R R U U ++=

= 由答图4甲和乙,

2

A 2

12154R R R R I I ++=

= 已知

C

2

RC R239R R P P =

= 1分 解得:R 2=3R C ,R 1=R C ,

1

2

C A =R R 1分 (3)由于电源两端电压一定,因此当开关S 、S 1、S 2都闭合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小,因此电路的电功率最大,此时等效电路如答图5所示。设此时电路的电流为I 4。

3

52C 2134=++=R R R R I I 9

25

)234R2m =

=I I P P ( 1分 解得:P m =25W 1分 (其它解法正确也得分)

39.解: (1)设液压汽车起重机(包括滑轮组)受到的重力为G 0,被提升物体受到的重力为G ,以起重机和被提升物体整体做为研究对象,物体在水中和在空气中的受

力分析分别如答图6甲和乙所示。

图1分

G 0

+G = N 1 + F 浮 ①

G 0+G = N 2 ② 1分

①②联立得出:

F 浮= N 2- N 1=1.375×105N-1.225×105N=1.5

×10

4N 1分

(2)把吊臂作为一个杠杆,设吊臂B 端受到的总拉力为F B 、对应的力臂为l 1,柱塞E 的支撑力对应的力臂为l 2。吊臂的受力分析如答图7甲和乙所示。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出:

答图5

B1 甲 B2 乙

答图7 答图6

甲 乙

F B1×l 1= F 1×l 2

F B2×l 1= F 2×l 2 则: F B1:F B2= F 1:F 2=9:14

把滑轮组和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答图8甲和乙所示。

G +G D +G A = F B1 + F 浮 ③

G +G D +G A = F B2 ④

③④联立得出:

F B1:F B2=(

G +G D +G A - F 浮):(G +G D +G A )

=9:14

则:(G +m D g+m A g ):F 浮=14:5

G +250kg ×10N/kg+200 kg ×10N/kg ):1.5×104N =14:5 解得:G =3.75×104N 1分

%90N

101.5-10N/kg kg 250N 1075.3N 101.5-N 1075.34

444D 1=⨯⨯+⨯⨯⨯=-+-==浮浮总有F g m G F G W W η 1分 (3)以动滑轮和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答图9甲和乙所示。

G + G D =n T 1 + F 浮 ⑤

G + G D = nT 2 ⑥

由⑤得出:n = (G + m D g - F 浮)/ T 1

=(3.75×104N+250kg ×10N/kg-1.5×104N )/6.25×103N =4 1分

由⑥得出:T 2=(G + m D g )/ n

=(3.75×104N+250kg ×10N/kg )/4 =104N

由功率公式P 2=T 2v 得出:v =P 2/T 2=5×103W/104N=0.5m/s 1分

(其它解法正确也得分)

答图8

乙 答图9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