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完整)涵管施工工艺
2025-09-28 00:39:17 责编:小OO
文档
涵管施工工艺

一、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 施工测量放样 → 基坑开挖 → 夯铺砂砾垫层 → 浇筑砼基础 → 涵管安装 → 涵管接口 → 铺砌检查井 → 涵背回填 → 清理验收 

    总体施工方法按既定的施工区域进行施工,首先施工主管道,先深后浅,然后施工支管。

二、施工准备

施工前除进行图纸审核外,还要就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图纸进行核对,确定涵洞位置处水流方向是否与设计相符,涵洞基础设计标高是否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开始组织进行施工,同时做好现场的三通一平及材料的供应工作。

三、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

按设计尺寸放设出涵洞的纵、横轴线和开挖轮廓线,开挖轮廓线包括根据土质情况确定的开挖放坡宽度和工作面宽度,工作面宽度按50cm设置,当地下水丰富时还要考虑设置汇水沟和集水井所需宽度。线位设好以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2、基坑开挖

   土质基坑采用挖掘机进行分层开挖,挖机弃土不得妨碍施工,弃土堆坡脚距坑顶缘的距离不小于基坑深度,基坑顶动载距坑顶缘间距不得小于1.0m.宜于做路基填筑材料的开挖土可用于附近路基的填筑。

    基坑开挖两侧成1:1坡度,并清除坡壁松土、浮土。若基坑过深,则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大坡度,确保边壁土坡稳定. 

 基底应预留50cm的施工空间,基坑过深时,可适当加宽,以利于基础施工。

    开挖至距设计标高差20~30cm时,由人工进行清理至设计标高,以免机械扰动基底原状土,造成承载力下降。如地下水较丰富,基础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在基础轮廓40cm外挖20cm深汇水沟,并适当设置深80cm的集水井,采用抽水机进行抽水,以保证基底不受浸泡;如地下水量过大时,施工前采用深井或井点进行降水,待水位降低到基底标高以下时再进行基坑开挖,基础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及时对基坑进行检测。

检测的内容包括:(1)基坑的平面位置、尺寸和基底标高,(2)基底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之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避免基底长时间暴露或受雨淋水泡。

3、基础放样

基坑开挖好后应重新放设涵管的纵横轴线,同时用全站仪,钢尺对基础平面尺寸进行准确的细部放样,并用水准仪按涵管分节抄平,逐节钉设水平桩,控制基底和基顶标高。  

4、 垫层施工

基坑开挖好后,先进行砂碎石垫层施工,回填砂碎石并夯实.砂砾垫层为压实的连续材料层,粒径不大于40mm,其压实度要求在95%以上,砂砾垫层为30cm,砂砾垫层摊铺后用夯机压实,并经过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开始施工混凝土垫层.

5、沉降缝处理

在管座全长范围内每隔10米设置一道沉降缝,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沉降缝的施工,要求做到使缝两边的构造能自由沉降,又能严密防止水分渗漏。

基础沉降缝宽2厘米,采用沥青木板预留,沉降缝内用砂子填实,也可将沥青木板留下,作为防水之用。

沉降缝端面应整齐、方正,基础和涵身上下不得交错,应贯通,嵌塞物紧密填实.

6、管节安装

待基础砼强度达到75%以上时,开始安装管节,吊装工作由人工配合挖掘机完成,吊装管节前,先在砼面上精确放出涵洞的中心线及轴线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安装时随管节安装进度在管底铺设一层2—3cm的1:2的水泥砂浆。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敷设。如管壁厚度稍有不同,敷设时应保证内壁齐平,管内清洁无赃物,无多余的砂浆及其它杂物.涵管之间的接缝不大于10mm,禁止加大接缝宽度来满足涵长的要求,水泥砂浆填缝及抺带接口作业时落入管道内接口材料应清除,管径大于或等于700mm时,应采用水泥砂浆将管道内接口部位抺平压光;管径小于700mm时,填缝后应立即拖平.

7、支墩

支墩应在坚固的地基上修筑,无原状土作后背墙时,应采取措施保证.

支墩在受力情况下,不致破坏管道接口,采用砌筑支墩时,原状土与支墩之间应采用砂浆填塞。

支墩应在管节接口做完,管节位置固定后修筑。

支墩宜采用砼浇筑,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采用砌筑结构时,水泥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7.5,当砖墩高度在2m以内时,砖墩宽度宜为240mm,当覆土高度不大于2m时,砖墩间距宜为2-3m。

四、安装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管节的装卸及安装用吊具进行,不允许用滚板或斜板卸管,在吊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人为的损伤和破坏。

圆管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防止碰撞,避免管节损坏或产生裂纹。

各管节应流水安装平顺,管节必须垫稳坐实,管道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

管节沉降缝与基础沉降缝的端面必须严格一致,不得有犬牙交错现象,非沉降缝的管节接缝,应尽量顶紧。

涵管接缝宽度不大于10mm,禁止加大接缝宽度来满足涵长的要求,并应用橡胶密封圈填塞接缝的内侧,胶圈直径为12mm。

五、检查井施工

砌筑前砌块应充分湿润,砌筑砂浆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拌制应拌合均匀,随用随拌。

排水管道检查井内的流槽宜与井壁同时进行砌筑.

砌收口时,每收进一层,变化一个直径,为保证每层直径准确,每一块砖收进尺寸都要均匀,每层缩小后的直径圆都要保持圆润.

砌块砌筑时,铺浆应饱满,灰浆与砌块四周粘结紧密,不得漏浆,上下砌块应错缝砌筑。

内外井壁应采用水泥砂浆勾缝,有抺面要求时,抺面应分层压实.有支、连管接入的井室,应在井室施工的同时安装预留支、连管,预留管的管径方向、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排水检查井的预留管管口宜采用低强度砂浆砌筑封口抺平。

井室内暂时不接支线的预留管(孔)应封堵。

踏步和井圈的安装:踏步材料应符合设计或标准图要求,使用前应涂刷两层防腐漆,不应使用钢筋弯制成的踏步,踏步应随砌砖、随安装,不得先砌砖后凿洞孔安装,安装的外露长度,水平间距。垂直间距符合设计或标准图要求。砂浆凝固前不得踩踏.安装井圈前,应将井墙顶面用水冲刷干净,铺砂浆使井圈与路面找平。

六、雨水口砌筑

开挖雨水口槽及雨水管支管槽,每侧宜留出300-500mm的施工宽度,槽底应夯实并及时浇筑砼基础。

管端面在雨水口内的露出长度,不得大于20mm,管端面应完整无破损。

砌筑时灰浆应饱滿,随砌随勾缝,抺面应压实。

雨水口底部采用水泥砂浆抺出雨水口泛水坡。

砌筑完成后雨水口内应保持清洁,及时加盖保证安全.

七、回填

经检验证实圆涵安装及接缝符合要求,并且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方可进行回填作业.

回填土要符合质量要求,涵洞处路堤缺口填土从涵身两侧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同时水平分层、对称地填筑、夯(压)实。用机械填土时,除按照上述规定办理外,涵洞顶上填土厚度必须大于1m时,才允许机械通过,且在使用震动压路机碾压时,禁止开动震动源。 

井室周围的回填,应与管道沟槽回填同时进行,不便同时进行时,应留台阶形接茬。

井室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

路面范围内的井室周围应采用石灰土、砂、砂砾等材料回填,其回填宽度不宜小于400mm.

    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和密实度,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检查频率每50m2检验1点,不足50m2时至少检验1点,每点都要合格,采用小型机械压实,回填土的分层厚度为0。1~0.2m。压实度全部要达到95%.    

八、安全保证措施 

    现场机械设备严格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杜绝违章作业,严禁酒后操作机械设备.

   开挖基坑时,应根据设计的边坡开挖,做好临时支护工作防止塌方。配备抽水设备,防止因水浸泡引起边坡坍塌、漏电事故发生。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配电箱,且进出电缆线要有套管,电线进出不混乱。严禁使用花线或塑料胶质线,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  

现场设置的照明灯具、护栏、围栏、警告标志经常维修,保持其正常使用功能,并在有危险地点悬挂规定的安全警示标牌.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