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分数的简单计算(一)
2025-09-27 21:56:50 责编:小OO
文档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4课时    分数的简单计算(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96页例1、2题及第97页“做一做”第1,2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1减几分之几的减法算理,初体会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2.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兴趣。

3.经历和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在动手操作及说理的训练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两个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分吃西瓜的情景:

哥哥和弟弟分吃西瓜,一个大西瓜平均分成8份,哥哥吃了两块,弟弟吃了一块。

师:看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哥哥吃了西瓜的,弟弟吃了西瓜的)

2.提问题:“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①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

②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多少?

③弟弟比哥哥少吃了多少?

……

3.选择第一个问题来解答:

师:谁能说说怎样列式?+=

二、探究新知

教学分数加法(例1)。

(1)生猜一猜:+等于多少?

学生可能出现多种答案,一种是 ,一种是,这里注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若出现 这种答案,教师不忙于下结论,而再询问:有没有不同的答案?

若出现这种答案,要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答案,到底哪个正确,谁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呢?

(若学生找不出方法,教师可建议学生在一张纸上折出18、28,看看它们的和是多少?)

(2)操作验证。

①生动手折出、并涂上颜色。

②观察并讨论:和是多少?为什么?

③汇报交流,思路可能有:

a、把圆形纸片平均折成8份,先涂了1份,又涂了2份,合起来涂了3份,也就是 ;

b、是3个 ,1个加2个是3个,也就是 (在学生交流的同时,课件动态展示加的过程)。

注意:如果学生只能想出第一种思路,可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分数知识来表达“涂了1份”、“涂了2份”的意义,引出第二种思路;如果学生想出了两种思路,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对两种想法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两者是统一的。(第一种思路停留在直观感知层面,第二种思路是根据分数的意义从抽象的加法关系进行分析的。显然,我们不能让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直观感知的层面,如何让用第一种方法思考问题的学生实现向第二种方法的飞跃呢?一是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二是要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比较,不要急于在此时的教学中就把学生的思路统一起来,可以在后面的练习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借鉴。)

④引导辨析:+的结果为什么不是 ?

可围绕问题:“西瓜分的总份数有没有改变?”来讨论。(西瓜分的总份数没有变,只是所占的份数增多,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三、达标检测

1. 把一张长方形纸连续对折3 次,展开后每份是这张纸的(       )。

2.算一算

3.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结:我学会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第4课时       分数的简单计算(一)

            例1: +=

2个加1个是3个,就是。

例2:—=

5个减去2个,剩下3个,即。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