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北京版四年级(下)劳动技术教案
2025-09-28 00:22:17 责编:小OO
文档

课题准备课课时
教学目标做好学习本学科的准备。做好学习规划。
认识自己的学习地点。
遵守专业教室的规定。
重点做好学习本学科的准备。做好学习规划
难点遵守专业教室的规定。
教学准备师:熟悉教学内容
生:教材

劳动技术

四个单元      1 纸工:剪刀

2 编制 :塑料,纸条

                        3 种植:土壤、花盆、种子

                        4  手工缝纫:针,线,布

重视,认真努力,细致。

教  学  过  程
环节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
开始宣布上课,师生问好!师生问好!

1、把学生带入专业教室,安排座位。

2、进行常规和专业教师基本要求教育。

3、进行常规训练。

⑴起立和坐下

⑵开始和结束

⑶进入和离开

4、介绍本学期学习内容

四个单元     

⑴ 纸工:剪刀

⑵ 编制 :塑料,纸条

⑶ 种植:土壤、花盆、种子

⑷ 手工缝纫:针,线,布

5、基本要求:

重视,认真努力,细致。

6、评选组长

服从安排

听,记忆。

熟悉常规

听从教师指导训练

随从教师介绍阅读教材

小组评选组长

结束宣布下课。收拾学习用品
课题纸娃娃用两课时
教学目标能看懂加工图样中的折线(山线、谷线)等符号。

能理解操作示意图,学会按示意图标明的方法、步骤进行纸工制作。

会使用常用工具对纸进行技术加工。达到完成“纸锥”的折叠

在操作中,养成认真、细心、有耐心的劳动习惯。

重点学会“纸锥”的折叠方法。
难点完成“纸锥”的折叠。
教学准备师:成品。材料
生:彩色纸张

纸娃娃——纸锥
教  学  过  程

环节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开始宣布上课,师生问好!师生问好!
导入(出示)

纸娃娃是由小“纸锥”组合而成。我们先学会小“纸锥”的折叠方法。

说出材料,大小,及用途
学小“纸锥”的折叠方法。1、同学们先用十分钟看书上步骤图,小组内讨论探究学习

2、在探究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

3、组织交流

4、教师示范讲解:12、13、14步

看书步骤图,小组内讨论探究学习
学生制作学生分组制作学生分组看书制作
作业
结束宣布下课。收拾学习用品
第一步第二步 第三步第四步

第五步第六步第七步第八步

第九步第十步第11步第12步

第13步第14步第15步第16步

课题纸娃娃用两课时
教学目标能看懂加工图样中的折线(山线、谷线)、粘贴面等符号。能理解操作示意图,学会按示意图标明的方法、步骤进行纸工制作。
会使用常用工具对纸质类及透明胶片材料进行划线、折叠、剪切、粘贴、插接等技术加工。在操作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和认真、细心的劳动习惯。自觉重视安全操作规范。
通过简单的纸工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活动,初步掌握纸娃娃制作的基本流程,体验劳动创造的愉悦。

重点
难点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和认真、细心、自觉重视安全操作规范的劳动习惯。

教学准备师:成品。材料
生:彩色纸张

纸娃娃——纸锥
教  学  过  程

环节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开始宣布上课,师生问好!师生问好!
导入(出示)

纸娃娃是由同一种元件依照不一样的数目和比例组合而成

说出材料大小及用途
认识材料纸娃娃从上到下所需要得纸大小与数目如下:(出示)

一个边长8CM正方形叠成的(帽顶) 

六个边长6CM正方形叠成的(帽檐) 

一只圆形得白色珠子,直径2CM(头) 

八个边长8CM正方形叠成的(上身得小斗篷) 

四个边长6CM正方形叠成的(左右各两个,手) 

1个边长15-20CM正方形叠成的(长裙) 

一个边长8CM正方形叠成的(洋伞)

依照要求准备纸张

纸娃娃制做办法指导:

1、演示示范

2、、帽檐和小斗篷得做法:在接近纸锥顶穿线,一根线上穿上6个或8个元件,接着将线收短、首尾打结,就能形成一个由元件组成得圆。再用乳胶将做成得斗篷与其他部件粘合就行了。

看图

分析制作部骤方法

学生制作学生分组制作学生分组看书制作
结束宣布下课。收拾学习用品
课题立交桥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制作立交桥,能制作出一座立交桥纸模型。
动手设计制作立交桥纸模型,培养创新意识。

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重点学习制作立交桥,能制作出一座立交桥纸模型
难点创新设计制作立交桥纸模型。

教学准备师:制作材料,剪刀,刻刀,胶水。

生:制作材料,剪刀,刻刀,胶水。

立交桥
教  学  过  程

环节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开始宣布上课,师生问好!师生问好!
看图片

观看图片,说出你的感受?

讲解立交桥的作用。

观看图片,说出你的感受?
学生设计立交桥1.复习正折线,反折线,剪切线和折剪方法。

2.学生分组设计一座立交桥,并画下草图来,

3.组织交流:教师展示一组立交桥的图片供学生参考。

学生分组设计一座立交桥,并画下草图来,

制作立交桥巡视指点,辅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让学分组自学,对照示意图,将剪下的制作材料的各部件粘贴并试着组合。发现有看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内提出,共同讨论,逐步完成立交桥的制作。
评价。展示作品,相互评价
结束宣布下课。收拾学习用品
   

课题装笔器具课时
教学目标在了解装笔器具的作用、样式、种类的基础上,设计制作简单实用的装笔器具。
认真观察、设计,进行体验性学习。

关注生活、有节约能源的情感和意识。

重点设计并制作简单实用的装笔器具
难点依据生活需求设计简单、实用、美观的装笔器具
教学准备师:各种样式的装笔器具,写字用的工具,图片课件。其它的辅助材料

生:彩纸、各种杯子罐子、泡沫、针线、松紧带

装笔器具

材料、用途、方法

简单、实用、美观

教  学  过  程

环节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开始宣布上课,师生问好!师生问好!
导入1、把你带来装笔器具的名字、用处和最大的优点说给同学们听听。

2、还有其它的吗?(可以让学生谈资料的来源)

出示图片讲解:笔架:笔架在上边比较稳当。笔枕:除了能搁笔还能压住纸。笔筒:造型新颖多样装笔还多。笔带:不但可以装笔还可以装小印章和橡皮。铅笔盒:功能越来越多。

原来你们介绍的笔架、笔洗、笔帘、笔筒和铅笔盒等都是装笔器具。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并制作装笔器具。(板书课题)装笔器具

学生举起来介绍

学生介绍其它种类装笔器具。

设计制作1、观看实物,体验装笔器具的材料特点和制作方法: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几个装笔器具,他们就在你们中间,想仔细看看吗?好那一会你就仔细瞧瞧它们有什么用途,用了哪些材料又是怎么制作出来的。比一比哪个组最先发现它们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板书;材料、用途、方法)

2、想一想利用你现有的材料,设计一个什么样的装笔器具,既简单实用又美观,还能为大家解决这些困难。自己静静的想,想好了把想法先跟你的同学说说。(板书:简单、实用、美观)

3、学生设计,教师巡视。

4、组织汇报:谁愿第一个说说你的设计方案。

5、总结:同学们利用组合、装饰对装笔器具进行了设计。其实,改造旧的装笔器具也是一种好的制作方法。我们看这个既能插笔又能装笔的铅笔盒就是简单的改造。

你能用改造增进你现在所用装笔器具的功能吗?

学生设计,教师巡视。

(第一个人汇报)

跟大家说说用了那些材料是怎么作的。

拓展天我们了解了各种各样的装笔器具 ,又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了一个自己需要的装笔器具。并且还做了一次老板,收获大吗? 

没做完的同学课下可以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继续完善并制作出功能更新的科技型装笔器具。
结束宣布下课。收拾学习用品
第二单元《编制》

一、教材介绍:

编制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劳动技术》的一部分内容。有塑料编织、绳带编制。安排在四年级。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与感受编制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对生活和社会的影响与意义,认识常见的编制材料,了解他们的特性。

2、会使用基本的编制工具。

3、初步掌握各种材料(绳、带、线)的基本编制方法,学会编制简单的生活饰品。

4、能初步掌握设计编制方案,学会用组合等方式进行创新编制,品味编制工艺的艺术魅力。

5、在编制探究实践中,体会发现与创新的愉悦,提高实践能力。

6、在编制自学的过程中,学习试图设计能力。

三、课时建议:

总课时安排14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与学校实际,适当调整。

四、教学建议:

《编制》的大部分教学内容适宜采用探究、体验、合作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项目为中心,通过观察、提出问题,自主尝试、解决问题、交流、验证等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参与到有趣、丰富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同时在合作探究的环境中,学生也很容易充分参与到活动中去,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觉悟,再通过交流和分享,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及品质的发展。因此,《编制》可以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探究,在每个学生都有初步的认识基础上进行交流,从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老师在课堂上要扮演好知道者、组织者、促进者的角色,真正成为平等中的“首席”。不要居高临下,要求学生跟你一起做,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当然,教师作为促进者,要真正起到点拨深化的作用,使学生的探究学习真正发挥实效。

课题塑料编制基本方法与技巧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常见的编制材料和工具,了解编制材料的特
初步学会十字结、八字结、环套结、双条头结和嵌入法的编制方法。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耐心细致的好品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重点初步学会十字结、八字结、环套结、双条头结和嵌入法的编制方法。养成仔细观察、耐心细致的好品质。
难点环套结和双条头结的编制方法。找到每种结的编制规律。
教学准备师:每种结的成品,各种材料。

生:塑料管、纤维带、塑料带或缎带、结艺绳、软管、剪刀等。

塑料编制基本方法与技巧
教  学  过  程

环节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开始宣布上课,师生问好!师生问好!
导入展示图片,谈话:生活中的许多器物、用品和小饰物是用塑料编制的。你还知道那些?

常见的编制材料、工具有哪些?

说一说,生活中用塑料编制的器物、用品和小饰物。

常见的编制材料、工具有哪些。

学习塑料编制基本方法与技巧

1、十字结、

2、八字结、

3、环套结、

4、双条头结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塑料编织的基本方法,以后会用这些方法编制一些物品。
结束宣布下课。收拾学习用品
课题小金鱼和小鸟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用八字结的基本编制方法来编小金鱼和小鸟.
在掌握八字结的编制方法后通过探究实践学会小金鱼和小鸟的编制步骤和方法.
在编制探究实践中体会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重点学会运用八字结的编制方法编小金鱼和小鸟.
难点八字结的起头和小金鱼与小鸟的组合方法.
教学准备师:塑料管、塑料带、玻璃丝、钥匙圈、玻璃眼、剪刀、尺子

生:塑料管、塑料带、玻璃丝、钥匙圈、玻璃眼、剪刀、尺子

小金鱼和小鸟

“8”字结

教  学  过  程

环节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开始宣布上课,师生问好!师生问好!
导入(出示投影图片)

观察下面图片,谁来说一说,这些塑料编制品与上节课所例举的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今天我们就要运用绕“8”字的编制方法来编制小金鱼和小鸟。(板书课题)

(估计:生可能从材料上、编制方法等方面进行回答。)
述:绕“8”字的编制方法在生活中经常用到。你们看(出示小金鱼和小鸟)这栩栩如生的小鸟和小金鱼就是运用这种方法编制而成的。

1、分组尝试探究

依据桌上成品和书中流程图分组进行探究。看哪组最先把两种全部学会。

2、师生互相交流:

请学会的“小老师”上前演示讲解。

教师重点示范。

3、继续动手实践

拓展1、播放有关小动物方面的课件,拓宽学生视野。

2、自行设计,小组讨论,填写31页内容。

3、动手创作一个喜欢的小动物。

成果展评1、组内评价,可以根据书中31页下表进行。

2、自愿推荐评议,提出优点和改进意见。

课堂小结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
结束宣布下课。收拾学习用品
 

课题仙鹤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编制所用的材料,学习小编制中的基本插接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制作一只小仙鹤。
课前搜集有关仙鹤的资料,并利用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观察与探究中找到仙鹤的制作方法。
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发现与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合作和探究的意识。
重点仙鹤各个部分的插接方法。
难点插口的剪法和插接方法。
教学准备师:剪刀  刻刀  塑料管   大头针

生:剪刀  刻刀  塑料管   大头针

仙鹤
教  学  过  程

环节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开始宣布上课,师生问好!师生问好!
教师示范讲解制作步骤与方法

1、斜剪出头、尾头和尾的长度不要太短,中间部分做仙鹤的 身体,不要太长,那样不美观。

2、 剪T形插头、插口,并将插头插入插口紧挨着尾部剪,插口的宽度要窄于插头的宽度。

3、 剪插翅口可用刻刀刻,用剪刀剪时要慢,用力不能过猛,切记不要将插口剪的太宽。

4、剪翅膀和插头插头的根部宽度要大于插口。

5、组合整理成形将剪好的翅膀插入,然后用大头针固定出仙鹤的嘴巴。

拓展总结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材料制作? 

用这种插接的方法可以编制出其他的小饰物吗?

结束宣布下课。收拾学习用品
小资料

丹顶鹤,又名仙鹤,羽色素朴纯洁,体态飘逸雅致,鸣声超凡不俗,成为高雅、长寿的象征。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头顶裸出部分鲜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颊和颈大部为暗褐色。次级和三级飞羽黑色,延长弯曲呈弓状。尾羽短、白色。嘴灰绿色,脚灰黑色。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湖泊、海滩及近水滩涂。食水生植物的嫩芽、种子、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和鱼类等。中国Ⅰ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

课题家猫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缠绕、打结的基本方法,掌握小猫的编制方法。
利用探究与尝试教学方法,使学生自己在拆拆试试中找到缠绕打结的方法,并能用这种方法编制一只可爱的小猫。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重点小猫耳朵的打结方法和组合方法。
难点小猫耳朵的打结方法
教学准备师:剪刀 、塑料管、塑料带、捆绑的细绳或 玻璃丝等

生:剪刀 、塑料管、塑料带、捆绑的细绳或 玻璃丝等

教  学  过  程

环节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开始宣布上课,师生问好!师生问好!
导入学生对小猫很熟悉,在制作之前,让学生交流一下他们所知道的小猫的一些习性特点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示范讲解步骤和方法

一 用剪刀将塑料管从中间剖开成单片。

二打结编制小猫的耳朵。注意打结时要让塑料绳展开,不要将结打扁。

三 卷小猫的眼睛。注意:要卷紧,最好是两个人合作进行。

四 捆扎小猫的眼睛。

五 卷小猫的身体并捆扎身体。方法和卷猫的眼睛一样。

五 修饰。卷一个小小的猫嘴巴,填在眼睛下边。用剪刀将剩余的塑料管斜剪出毛刺状,做猫的尾巴。

制作巡视指导学生制作
拓展总结可以将做好的小猫摆成不同的形状。还可以做出不同颜色的小猫。

可以用扁的纤维带或者塑料带编制。

结束宣布下课。收拾学习用品
课题编兔子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压一挑一的相关知识、感受编制工艺、学习简单的制作、掌握编制的基本技法。
对编制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初步探究,掌握基本的编制方法。体验生活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体验手工编制的乐趣,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细致的态度。
重点能够运用压一挑一的方法编制作品。
难点编制过程中编条弯折方向及搭接处的灵活处理。
教学准备师:剪刀,纸条,成品。

生:剪刀。

编兔子

压一挑一

教  学  过  程

环节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开始宣布上课,师生问好!师生问好!
编制时要平、要紧,弯折时最好弯成45°,

整理多余部分、剪制兔子耳朵

结束宣布下课。收拾学习用品
课题花  篮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压一挑一的相关知识、感受编制工艺、学习简单的制作、掌握编制的基本技法。
对编制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初步探究,掌握基本编制方法。体验生活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体验手工编制的乐趣,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细致的态度。
重点能够运用压一挑一的方法编制作品。
难点编制过程中编条弯折方向及搭接处的灵活处理。
教学准备师:
生:打包带,剪刀、彩条

教  学  过  程

环节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开始宣布上课,师生问好!师生问好!
结束宣布下课。收拾学习用品
课题蝈 蝈 笼课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自主探究“挑一压一”(压一挑一)的编织方法
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提高技能
根据自己设计创编出新颖别致的蝈蝈笼
重点掌握“挑一压一”(压一挑一)的编织方法
难点自己选择材料创编出新颖别致的蝈蝈笼
教学准备师:
生:

教  学  过  程

环节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开始宣布上课,师生问好!师生问好!
方法一:

一端固定,然后用胶条(白色部分)将材料固定在桌子上,再按“压一挑一”(挑一压一)的方法编织。

方法二:将一端用胶条固定,然后用手把一根向前搓成拱形,拿一根插入,用同样的方法每接一根插

方法三:将一端固定,每接一根用手全部拿起,然后开始穿编。

结束宣布下课。收拾学习用品
课题螃蟹课时
教学目标能用打头结、环套结的编制方法进行编制。
能在制作中积极思考,灵活编制。
在编制中了解动物,并从中建立废物利用的思想。
重点用环套结、头结技法进行编制。
难点头结切口的插入;环套结第二个结的编法及腿的成型。
教学准备师:打包带、纤维带、铁丝。剪刀、钳子

生:

教  学  过  程

环节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开始宣布上课,师生问好!师生问好!
编蟹体:打头结。打头结时可将第二根打包带两头作上标记,避免插错。

编螯:打包带各分成两条,内侧两条再分成两条(一窄一宽,即内窄),沿两窄条编环套结成蟹钳,剪去多余材料。另一边方法同前。

结束宣布下课。收拾学习用品
                       

课题蚂蚱课时
教学目标能用打头结、环套结的编制方法进行编制。
能在制作中积极思考,灵活编制。
在编制中了解动物,并从中建立废物利用的思想。
重点用环套结、头结技法进行编制。
难点头结切口的插入;环套结第二个结的编法及腿的成型。
教学准备师:打包带、纤维带、铁丝。剪刀、钳子

生:

教  学  过  程

环节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开始宣布上课,师生问好!师生问好!
准备:弯折铁丝,剪成翅膀。

编制:用环套结编制方法进行编制,编制中逐步加入腿与翅膀。

折腿:依据蚂蚱腿型折出前腿、中腿和后腿。

整理:剪去多余铁丝。

结束宣布下课。收拾学习用品
课题编手镯——平结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平结编制方法,利用平结编制“手镯”。进一步提高识图能力、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经历看步骤图、模仿感悟、思维分析的过程,学会平结编制方法。

2.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学生的示范演示,观看录像,找到编制规律,进一步熟练编制方法与技巧。 

体验使用平结法编制“手镯”的过程,获得成功的快乐。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行动及创新意识。
重点掌握平结编制方法,利用平结编制“手镯”。
难点掌握平结编制方法,利用平结完成 “手镯”的编制。有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师:制作ppt课件、准备好多媒体,体验编制方法,绘制编制步骤图,带孔珠子(能穿入两根编绳),打火机等。

生:剪刀、编绳 

编手镯——平结
教  学  过  程

环节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开始宣布上课,师生问好!师生问好!
导入1、出示图片,谈话:手镯是人们喜欢的一种饰品。图片中编制手镯你喜欢吗?你觉得自己能编制吗?谁想学会编制手镯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编制小手镯(板书手镯)

观察图片,回答教师提问。(通过教师语言引导,有跃跃欲试的表现。)
设计制作1、出示图片,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想一想:

编制这个手镯需要什么材料?需要什么工具?

2、组织交流,注意学生倾听状况。要点讲述:

材料:

①编绳40厘米——中心线。

②编绳100厘米——编制。

③带孔的珠子——连接。

工具:

①剪刀——剪绳。

②打火机——结尾。

3、下面先认识一个结

1、教师演示(系扣):谁会像老师这样系扣吗?(指两人演示教师系平结)

2、教师说明:两绳相交。挑(压)穿的编织技法可以用绳打结。展示对比,提问:仔细观察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讲(拿出其中一个)这叫平结。问:平结有什么特点?(环的特点,线的走向)

讲:

方法:左压右,右绕穿,右压左,左绕穿。

4、出示图片,我们编制的平结与编制的手镯有什么不同?

那么你会在编平结的时候,把一条线编在中间吗? 

(每组同向两人一张)编制步骤图,请同学们看图尝试一下:想一想,怎么编?有什么规律?(巡视观察发现问题)

5、汇报展示,指导学生边做边说方法:(左压中,右压后穿。)(右压中,左压后穿。)以后重复

6、指导学生观看。(错误举例:强调平结的特点)

7、讲解收尾方法。

①编制完成线头处理。(用打火机)

②手镯成环的连接方法。(中心线穿入珠子,线系扣。)

举手说出材料。工具

编绳,珠子,剪刀。

举手争取表现

仔细观察,比较。

汇报观察结果

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有半个环,两条线要么在环上,要么在环下)

观察,思考。组内说一说。汇报。

(每组同向两人一张)编制步骤图

组内看图尝试

汇报

实践操作1、提出实践操作要求:

小组内比一比,谁编制得又快又好。(松紧适度,排列整齐)

能互相帮助,主动学习。

2、安全(收尾方式的处理)

3、播放编制录像

分层指导,对于优秀学生指导创新加一些设计,

指导的同时帮学生收尾。

小组内比一比,谁编制得又快又好。

能互相帮助,主动学习。

编制完成举手示意请老师帮助收尾。

分享交流1、把做好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上展示。

2、挑选几个有特点的,让作者简单介绍。

(交流设计。技法)

组织学生交流。

老师帮助收尾后,送到展示台,然后帮助组内同学。

评议的同学要说出,优点。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拓展展示课件

1、小手镯还有其它编法。

2、用平结还能编制人物动物造型的小饰品。

知识拓展,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归纳总结提出讨论题: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了平结。会编制手镯。会用平结编制手镯)
结束宣布下课。收拾学习用品整理桌面

植物与环境

教学目标

1.知道环境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一些特性,知道植物具有和其中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对观察和研究进行记录。

3.保持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对身边的事物及自然有着探究的欲望,愿意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喜欢研究有关动植物的知识。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阴生植物区。

2.学生观察:在植物园阴生植物园里的植物,其叶子都是大而绿的,而仙人掌没有这样的叶子。

3.教师提问:仙人掌是种在这里的吗?

板书: 5  植物与环境

二、探究“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1.活动一:学生观察比较实物仙人掌和龟背竹的外形特征以及其生长环境。

教师提问:仙人掌的叶子在哪里呢?仙人掌和龟背竹这两种植物的外部形态的差异为什么会有这么大?

引导学生把他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观察记录 

植物名称仙人掌龟背竹
环境条件  
外部形态特征  
教师组织各小组汇报交流。

学生归纳:仙人掌的刺状叶子正是它适应生存环境的一种体现。

2.活动二:观察、比较罩在仙人掌和龟背竹茎叶上的塑料袋内壁的水珠的多少(放到阳光下)来分析它们的耐旱本领。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是一个对比实验,要控制什么条件?怎样做才公平?为什么要把塑料袋口密封起来?

提出实验的要求。

小组讨论:叶子小的植物比叶子大的植物耐旱吗?

观察记录 

植物名称仙人掌龟背竹
实验现象  
学生归纳:塑料袋内壁的水珠的多,说明这棵植物在相同的环境下散发的水分快,体内保水的能力弱,不耐旱

二、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你主要学到什么知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继续探究“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活动三:多媒体课件将沙漠、高山、草原、热带雨林、池塘植物群落投影出来。(学生分小组活动)

让学生去了解以上环境的气候特点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重点观察、了解、分析不同环境里植物的种类、植株的高矮、植物的器官(根、茎、叶)的形态。

教师提问:沙漠里很多植物的根都扎得很深吗?为什么很多水中生长的植物的茎和叶柄都有孔呢?

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

观察记录

环境植物及其形态特征
沙漠 
高山 
草原 
热带雨林 
池塘 
 组织汇报与展示,交流不同的意见和想法。

师生归纳:由于各种植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所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植物。

三、 课堂小结:请学生说说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掌握了那些知识?

第三课时

一、课堂延伸

1.野外考察注意事项。

2.组织实地考察(离学校500米处)高山森林植物群落。

观察比较植株的高矮,叶子的大小、厚薄等。

引导学生多思考:为什么这些植物的形态结构会这样?

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情况及时记录到观察报告单上

我的考察报告

地点--------------      环境特点--------------

日期--------------      报 告 人-------------- 

植物名称形态结构特征
  
  
  
  
  
  
 师生归纳:高山森林组成树种较贫乏,主要是冷杉、云杉、松和落叶松的一些种类。

二、课后作业

1.引导学生网上学习有关温室的知识

2.学生到县城附近参观蔬菜大棚。

3.动手做:与家人一起,冬天在塑料薄膜棚里种一点自己爱吃的蔬菜。

板书设计          

                                              5 植物与环境

阴生植物区             龟背竹

耐旱的本领             仙人掌

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   高山  沙漠  草原  热带雨林  池塘

高山森林植物群落

温室

植物 净化空气 弱噪声 美化环境 空气净化器 室内空气污染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可吸收 氟污染

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内容:北京实验版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植物的种植技术    第一课时

资源提供者: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知道植物生长需要的环境,以及植物繁殖的方式。

2 过程与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学会水培、扦插两种种植技法。

3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各项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水培、扦插两种种织技法。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不同植物,选择不同的种植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有关图片、资料,水培花苗、扦插花茎叶根等,以及繁殖花需要的器皿,水、土壤。

    学生:扦插法植物的根、茎、叶

教学方法:体验性学习法  讲授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 问题导入:

1 教师:如果让你种植一株植物,你会给它准备些什么?(学生答:水、器皿、土壤等)

二 探究研讨:

1植物生长需要的环境:

(1) 你们对植物的种植了解吗?你想知道关于种植的哪些知识?( 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如:植物可以用什么来繁殖?什么样的环境适于植物生长?都有哪些栽培技术?)

(2) 问:一株植物生长离不开什么?(水、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营养等)

(3)你见到的植物一般都生长在哪里?(田地里)问:你还见过植物被种植在那里?(水里、大棚里)

(4)师讲述:在传统的农业中,植物大部分种植在田地里。为了职务的生长不受季节影响大棚、温室也被广泛的应用。而且无土栽培和植物的克隆技术也应运而生。

2选择中制器皿:

(1)让你种植一株菊花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器皿?(花盆)

(2)你都见过什么样的花盆?(塑料的、陶制的、瓷质的、橡胶的、木质的、玻璃的等)

(3)师补充:要根据不同的植物选择不同的器皿种植。

(4)种植植物还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呢?(铁锹、肥料等)

3栽培技术:

(1)水培:

A水培历史:水培园艺是无土栽培的一种方式,它的历史由来已久, 早在1860年德国科学家将10大元素的无机盐制成植物营养液用于栽培植物并获成功。

B水培管理:水培花卉同其他栽培一样,也需要一定管理。

[1]合理施肥。对于水培花卉的及时合理施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管理措施。

[2]换水洗根。水培花卉的换水洗根,是保证水培花卉生长良好的重要一环。

[3]喷水洗叶。水培花卉特别是室内的水培观叶植物,其大多数喜欢较高的空气湿度,如果室内空气过于干燥,会造成叶片焦尖或焦边。

[4]适当通风。对于养有水培花卉的地方,应加强通风,以保持室内清新空气和花卉良好生长。

[5]及时修剪。随时剪去多余的,老化的,腐烂的根系,以利正常生长。

[6]保持卫生。不能随意将手深入水中,以保证所用水质不变质,不污染,使其清洁卫生,保证花卉生长。

[7]冬季保暖。一般掌握温度在8度以上,对于大部分水培花卉不至于受害。

(如果学生找到相关资料,可以让学生介绍,可以根据条件选择是否实践)

(2)扦插法:

a你知道植物的那些部位可以用来繁殖?(根、茎、叶子)

师介绍:用植物的根茎叶插入土壤或水中使其发出新根而成为新植物的方法叫扦插法。

b教师演示方法。(同时介绍枝插、芽插、根插、叶插等)

(学生尝试,没有条件可以分小组实践或布置为家庭作业)

三、布置作业:

回家试一试自己用适当的方法栽培一株植物。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内容:北京实验版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

资源提供者:尉

教学内容:   萝卜“吊篮”

教学目的 :1、通过实践掌握萝卜“吊蓝”的制作方法。

           2、能利用各种蔬菜设计制作,造型新颖的吊蓝

           3、实践中体现分工合作、团结互助的精神,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劳动态度。

教学重点:萝卜吊蓝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将萝卜挖成盆的形状

教具准备:材料:萝卜、白菜花、瓜果、蔬菜等

          工具:刀、勺、锥子、线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出示:  萝卜、白菜  师:这是什么?他们可以作什么?

                    生:可以做汤、炒吃、炖吃、吃馅

                    师:对,这是我们平时食用的蔬菜,除了可以食用,还可以做什么?

2、出示:萝卜“吊篮”师:象什么?

                     生:花、掉蓝

                     师:对,这就是用萝卜、白菜做的一盆吊篮,漂亮吗?想亲手制作一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制作方法。

板书课题:萝卜“吊篮”

二、        探究尝试:

1、        观察

过度:在每组的桌子上有一盆吊篮,同学们仔细观察,制作这样一盆吊篮都会用到哪些工具、材料。

估计:材料:萝卜(切开)白菜(培养成花)绳子

      工具:刀、勺、锥子(铁丝)

2、        讨论:

小组讨论,制作这样一盆吊篮需要哪几步?

估计:(1)先将白菜根培养成白菜花

将萝卜从中间切开,留上部备用

     (2)将萝卜芯用勺子挖去中间部分

      (3)把萝卜四周挖成孔,穿上绳子系好

      (4)将栽培好的白菜花放进去

3、尝试:

谈话:同学们刚才自己总结了制作萝卜吊篮的方法,下面同学就按自己总结的方法动手做一做,在制作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能够分工合作,遇到问题共同解决

强调:萝卜碗的壁厚2厘米,底厚约3-4厘米

      4、提问:在制作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解决的?

学生汇报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5、评价:

       你们觉得自己做得怎么样?把你做得吊篮拿起来让大家看一看,如果你觉得自己做得不错,请组长发给你一个小笑脸贴上。

三、        实践创新:

1、想一想:还有什么瓜果 蔬菜可以作成装饰家居的吊蓝

2、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吊篮”

四、拓展延伸:

1、        展示学生利用其他材料做的“吊篮”

2、        课件展示搜集到的不同材料,不同造型的各种“吊篮”,激发学生继续创作的欲望,拓宽学生的视野。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真聪明,手真巧,通过刚才的实践,我们发现做一个造型新颖、美观别致的小吊篮并不难,只要你肯动脑筋,善于动手,就会把我们的生活点缀的更加美丽,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够继续创作,老师期待你们更好的作品出现。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