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对连锁便利店与电子商务接轨的思考
2025-09-28 00:22:19 责编:小OO
文档
对连锁便利店与电子商务接轨的思考

连锁便利店是一种较为传统的经营方式,电子商务则是刚刚兴起并且有着很好发展前景的新的经营模式。如何为连锁便利店寻找新的商机,如何为电子商务寻找更好的支撑点?本文将重点探讨二者相结合的经营方式。

  一、连锁便利店与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

  (一)连锁便利店现状

  连锁经营这种形式历经百余年,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商业连锁经营企业的销售额一般都占市场销售额的三分之一,而美国则达到了三分之二。2002年我国连锁百强企业销售额24多万元,同比增长36%;连锁店数16986家,同比增长52%。可见,我国连锁业发展正强。

  便利店是连锁企业中一种较为普遍、灵活的经营形式。是以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主要经营食品、日用生活用品。便利店营业时间一般在16小时以上,有的甚至是24小时营业。店址一般设在居民住宅区及车站、码头、娱乐场所等消费者较为集中的地方,从而在时间、地点上都给消费者提供了极大便利。

  目前,我国已拥有了一批较有实力的连锁便利店,如上海联华、可的、良友、华联罗森、梅林正广和、深圳7-11等,且发展速度都很快。但是,我国现有的连锁便利店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便利店连锁化程度低,尚未形成一个有效的连锁网络。我国便利店的发展尚处于初期,便利店门店数量少,且不集中,连锁化程度低,远未形成一个有效的连锁网络。

  (2)“便利”特色体现不足。便利店以商圈范围在500米以内的社区居民为目标消费者,以“提供便利性服务”为经营目标,所以便利店应突出“便利”的特色,供应商品以副食品、农副产品、生鲜食品和其他日常用品为主,要求购物环境便利,购物程序便利,还可以向顾客提供其他便利性的增值服务。如7-11便利店同时还销售盒饭、报刊,向社区居民代收水费、煤气费、保险费等,真正融入了百姓的生活。而我国的便利店大多在经营品种、经营方式上没有体现出“便利”的特色,因而无法与目标消费者形成亲和力。

  (3)信息化程度低。发达的连锁商业以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特点。庞大的连锁网络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撑,无法实现高效运转。在国外,连锁商业被当作信息产业来看待,其信息化程度可见一斑。在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商业管理中的应用滞后,许多便利店唯一的信息产品就是一台电子收款机,在连锁网络内部完全没有形成信息网络。

  (二)电子商务现状

  电子商务是在Internet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企业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它和传统商务的本质区别是,它以数字化网络为基础进行商品、货币和服务等交易,以减少商业中间环节、缩短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目的。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电子商务的前景广阔,但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规模化地运作针对最终消费者的BtoC电子商务还存在着诸多困难,这也是目前各网上商场所要面对的普遍问题。

  (1)物流配送系统尚需改进。虽然传统商务中的商流、信息流、资金流都可利用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实现,但物流配送问题却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而成为电子商务的一个瓶颈。物流配送是完成电子商务完整交易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试想,消费者在网站浏览商品信息后,轻松点击完成了网上订购,但所购货物迟迟不能送到手中,甚至出现了送错商品的情况,那么电子商务快捷便利的优势何在?这是目前网上商店所要面对而暂时没有很好解决的实际物流配送问题。

  (2)我国信用消费的不发达和货币电子进程缓慢。从8848对消费者支付方式的统计,货到付款占到总比例的58.5%。从这不难发现:我国消费者对“隔山买牛”这种购买行为的不信任以及对信用消费的排斥态度。另一方面,我国金融系统对在线远程结算的保守态度,使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3)消费者仍大都保持传统购物观念。通过网上虚拟商城购物,不能像传统购物时那样亲自比对挑选商品,消费者对商品的价幅、质量、售后服务及商家的信用把握不足,导致其对电子商务的销售方式心存疑虑,敬而远之。

  二、连锁便利店作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主力军的优越条件

  首先,由于便利店24小时营业,它可以满足网上购物者的要求,提供全天候24小时服务,可以在一天中任一时间为顾客送货;由于贴近居民区,顾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到货物。这样,有效解决了B2C中送货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

  第二,地域分布广阔的商业网络,以及高效的物流系统,使连锁便利店能够为网上虚拟商场提供实际意义的配送支持。B2C网站一旦与便利店结合,即可真正享受到便利店巨大的商业网络给它带来的好处。人们通过上网订购商品,来到附近的便利店取货,或由便利店人员送货上门,就可十分便利省时地完成购物活动。另一方面,连锁便利店遍布全国的配送中心又为电子商务提供了有形的物流舞台,形成了电子网络对信息流进行“传输”、连锁便利店对物流进行“配送”的协作关系。

  第三,连锁便利店如果与B2C网站实现对接,可为网站运营商直接带来大量忠实顾客。对于所有零售商而言,用于扩大顾客群的花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据2000年波士顿顾问公司公布的研究报告,单纯的B2C网站运营商在这方面投入的平均成本由1998年每增加一位顾客支出42美元增加到82美元,而在同一时间段,能实现电子商务与连锁零售店融合的销售商则将这笔费用减少到了12美元。  

  最后,便利店不但可以帮助网上零售商完成实物交割,还可以帮助网站完成代收款,对商品实行“三包”服务,处理退货与纠纷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顾客对电子商务的许多顾虑。而这些都是网站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连锁便利店与电子商务接轨的意义

  将连锁便利店与电子商务接轨的新体系将真正实现消费者、实体连锁便利店和虚拟商场三赢的目的。

  (一)从消费者角度看

  1消费者可享受更多的价格优惠。网上商场运营上的低成本特点决定了消费者可从网上商场得到更大的折扣,以比其他实体商店更优的价格购得所需商品。

  2新型销售体系可消除他们有关售后服务的后顾之忧。电子商务企业可通过合同方式,并建立严格的“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制度,授权地方便利店代理反馈解决周边客户关于退货或其他售后服务等产品纠纷的问题。这种实物化的产品反馈方式,无疑会带给消费看更大的安全感与信任感。

  3消费者将不再受地域及时空的。新型销售体系充分地利用了互联网的便利性、无限性、交互性特点。它不仅可以二十四小时随时向世界各地无数的顾客提供服务,而且还可利用互联网很好的交互性特点,对目标市场进行无限地细分,以达到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实现与消费者进行高效的可衡量的双向沟通。

  (二)从电子商务的角度看

  1利用连锁便利店原有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解决电子商务中的物流配送问题。便利店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售货店,同时是电子商务的一个配送中心。消费者不仅可以到便利店采购货物,也可以网上定货,便利店或网上商店系统会通过互联网将订单送交总部,再由总部通知配送中心。这样不仅方便消费者,而且把商家的物流配送费用降到最低。

  2可避免网上支付所遇到的安全问题。受我国金融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制约,我国信用卡的普及率还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目前网络安全问题还十分突出,网站遭黑客攻击的事件还屡见不鲜。充分考虑我国国情,我们可向消费者提供多种付款方式,当消费者在网上选购完商品后,可使用信用卡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支付,也可到便利店取货的同时付款或货送到家中时,货到付款。

  (三)从连锁便利店的角度看

  1它扩展了原有便利店的业务,增加了商机。以前的便利店因受单店营业面积狭小的,销售商品种类和品种都极其有限。现在通过与网上商场结合,便利店不仅可以销售货架上摆的商品,而且还可以销售架上没有的商品,如大到汽车、大件家电,小到图书音像制品等以前无法在面积有限的便利店销售的商品。

  2便于管理。连锁便利店通过如Intranet(企业内部网)和管理信息系统如MIS(管理信息系统)、EOS(自动定货系统)、DSS(决策支持系统)、OAS(办公自动化)等的建立,不仅改善经营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竞争力;而且有利于科学化、合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使连锁便利店的管理水平跨上新台阶。

  连锁便利店的发展规律和国内外发展经验,已经证明它是最具竞争力的零售业态之一。电子商务是一项正在改变着全世界商务活动方式的重大新发展。将二者相结合,将会使二者优势互补,为连锁便利店找到新的商机,也为电子商务找到一个支撑点。联华连锁店现在就在按照这条路子发展,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在2002年中国连锁企业中排行第一,销售额达到了1833022元。由此可见,将连锁便利店与电子商务接轨是可行的、必然的一个发展趋势。(□文/韩 丹 张 巍)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