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1-2012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2025-09-28 00:20:22 责编:小OO
文档
2011-2012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真确选项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处.

  1.(★★★★★)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  

    

A.30℃B.33℃C.37℃D.39℃

  2.(★★★★)甲、乙两物体相互接触后不发生热传递现象,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  

    

A.热量B.比热容C.密度D.温度

  3.(★★★★)雕刻师将一块玉石雕刻成一件工艺品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石块的(  )  

    

A.质量B.体积C.密度D.重力

  4.(★★★)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冲程是(  )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5.(★★★)骑自行车下坡.不踩脚踏板也会越来越快.在这个过程中(  )  

    

A.动能增加,势能减少B.动能增加,势能增加

C.动能不变,势能减少D.动能减少,势能增加

   6.(★★★★)某人用扳手拧开某个固定螺丝,如果他按如图甲、乙所示两种方式拧开螺丝,则相对较省力的是(  )  

    

A.甲方式B.乙方式

C.两种方式相同D.无法判断

   7.(★★★★)如图(a)、(b)所示,用滑轮分别将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均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若所用的力分别为F 1和F 2,则F 1和F 2的大小关系(  )  

    

A.F1<F2B.F1=F2

C.F1>F2D.以上均有可能

  8.(★★★)已知水的比热容比铜大.质量和初始温度都相同的水和铜球,如果水和铜球分别放出相同的热量后,迅速把铜球投入水中,则它们之间的热传递情况是(  )  

    

A.铜球传给水B.水传给铜球

C.不发生热传递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在四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入相同质量的硫酸、水、柴油和汽油(ρ 硫酸>ρ 水>ρ 柴油>ρ 汽油),烧杯中的液面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示情景可知盛水的烧杯是图中(  )  

    

A.B.C.D.

  10.(★★)甲、乙两个实心物体,已知甲物体的体积大于乙物体的体积.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质量或密度之间的关系,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若密度相等,则甲的质量一定大

B.若甲的密度小,则甲的质量可能大

C.若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一定小

D.若甲的质量大,则甲的密度一定大

二、填空(共34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1.(★★★★)能够绕着某个固定点    转动   的硬棒叫做杠杆.当杠杆保持    静止   状态或    匀速转动   状态时,我们称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墨经》中记载:“加重于一旁,必捶--重相若也”,这里的“衡木”其实就是实验室使用的    杠杆   .  

  12.(★★★★)蜡的比热容为2.6X10 3J/(kg•℃),其单位读作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它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蜡,    温度升高(或降低)1℃   时,吸收的热量为2.6X10 3J.一支蜡烛燃烧掉一半后,剩下半支蜡烛的比热容    不变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13.(★★★)某种物质    单位体积   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    物质   的一种特性(选填“物体”或“物质”).4℃时纯水的密度是    1.0X10 3   千克/米 3.  

3

  14.(★★★)温度是表示物体    冷热程度   的物理量.某天长春市的最低气温为-12℃,读作    负12摄氏度   ;若该天的最高气温为8℃,则该天长春市的最大日温差是    20   ℃.  

   15.(★★★)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    做功   两种.在图(a)、(b)中,能说明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的是    (b)   选填“(a)”或“(b)”.图中,    气球   具有的内能减小(选填“气球”或“企鹅”).  

   16.(★★★)如图所示,将一根粗细均匀、长1米、重20牛的铁棒一端支起后,另一端通过细线拉住,使铁棒能在水平位置静止.若将铁棒视作杠杆,把细线对铁棒的拉力视作动力,则杠杆的支点是    M   点(选填“M”或“N”),阻力是铁棒的    重力   ,阻力臂是    0.5   米;细线对铁棒的拉力是    10   牛.  

  17.(★★★)一只空瓶0.1千克,装满水时的总质量为0.5千克,瓶中水的质量是    0.4   千克,瓶的容积是    4X10 -4   米 3.当该瓶内装满某种液体时的总质量为0.6千克,瓶内液体的质量是    0.5   千克,液体的密度是    1.25X10 3   千克/米 3.  

-4

3

   18.(★★★)在图(a)、(b)、(c)中,物体A的重力为1.2牛,轻质等刻度杠杆均在水平位置平衡.图(a)中,若拉力F 1的作用点为P点,则拉力F 1的方向应竖直向    下   (选填“上”或“下”).图(b)中,拉力F 2的大小为    2.4   牛.图(a)、(b)、(c)中,三个拉力中最大的是    F 3   (选填“F 1”、“F 2”或“F 3”).  

3

   19.(★★)如图所示,在整修寺庙时,甲和尚用较大的力将一捆木料匀速提高了3米高的庙墙上,乙和尚用较小的力将一篮瓦片匀速提到了8米高的房檐上.根据以上情景,小明和小红就甲、乙两个和尚所做功的多少进行了讨论. 

小明的观点:“甲和尚做功多,因为他用的力大”; 

小红的观点:“乙和尚做功多,因为他提起的距离大”. 

你认为小明的观点    错误   ,小红的观点    错误   (均选填“正确”或“错误”),根据现有条件,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准确比较两个和尚做功的多少.  

  20.(★★)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吸收的热量多少与液体的种类、液体的质量及升高的温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小组同学在四只相同的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或煤油,用四只供热情况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液体加热.每次实验时,液体的质量、加热所用时间及液体升高的温度等数据分别如图甲、乙、丙、丁所示. 

  

(1)在图甲、乙、丙、丁中,最能说明“液体吸收的热量与液体的质量有关”的是图中    乙、丙   ;最能说明}液体吸收热量与液体的种类有关“的是图中    丙、丁   . 

(2)分析、比较图中甲与丁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升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热量越多   .  

三、作图题(共6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请使用2B铅笔.

  21.(★★★)如(a)所示是脚踏式家用废物箱的结构示意图,它的实质由两个杠杆组合而成.请在图(b)中画出底部杠杆工作时的支点O、动力F 1和阻力F 2. 

   

  22.(★★★)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请作出力臂L 1和力F 2. 

   

四、计算题(共22分)请将计算结果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23.(★★★)对质量为2千克的铁块加热,铁块的温度从30℃升高到80℃.求: 

①铁块升高的温度△t. 

②铁块吸收的热量Q 吸.c 铁=0.45X10 3焦/(千克•℃).  

   24.(★★★)如图所示,小美用8牛的水平拉力,沿直线匀速拉动兔子灯,在50秒时间内使兔子灯前进了25米.求该过程中: 

(1)小美对兔子灯所做的功W. 

(2)小美做功时的功率P.  

  25.(★★★)已知冰的密度是0.9X10 3千克/米 3,有一质量为5.4千克的实心冰块. 

(1)求该冰块的体积V 冰. 

(2)若有2X10 -4米 3的冰吸热后熔化成水,求这些水的质量m 水.  

   26.(★★)实心正方体甲的质量为3千克,体积为1X10 -3米 3.实心正方体乙的边长为0.2米. 

(1)求正方体甲的密度ρ 甲. 

(2)若沿水平方向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各截下相同的厚度d(如图所示),并使截下部分的质量相等.为符合以上要求,请通过计算求正方体乙的密度ρ 乙.  

五、实验题(共18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27.(★★★)小红用温度计观察一杯水的温度变化,某时间段内,小红观察到温度计玻璃管中的液面从A位置降低并最终稳定在B位置(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是    2   ℃,这杯水所处的环境温度是    26   ℃,水的初始温度    高于   环境温度(选填“低于”或“高于”).在上述过程中,这杯水是在    放出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28.(★★★)小华同学做“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他应首先调节    平衡螺母   使杠杆在    水平   位置平衡.然后在杠杆两端分别挂上两组钩码(每个钩码均重1牛),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于是小华得出: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小华的结论    不具有   普遍性(选填“具有”或“不具有”),解决的方法是    改变力与力臂的大小,再多做几组实验   .  

  29.(★★★)某同学做“测定石块密度”实验,他用若干材料相同、大小不同的石块进行测量,下表是他设计用于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未全).该同学按正确的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进行测量,当他选择某石块测量时的数据分别如图(a)、(b)所示.请根据实验要求并结合图中数据,将表中的空项填写完整(数据只填序号1).    

3

  30.(★★)小张和小李同学为了探究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他们用甲、乙两种液体进行多次实验,测量得到液体的体积和质量的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的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对同种液体,    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与5的数据,他们提出了猜想:当体积相同时,    液体种类不同,液体质量不同   . 

①为验证上述猜想,在已有表一、表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小张重新预设了乙液体的体积,并测量出相应的质量(如表三所示).小李分析了小张的测量数据后,认为小张的测量数据有问题,他未经重新测量便修改了小张的数据(如表三修改所示),你认为小李修改数据的做法    不正确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数据应以实验测量为准,不能随便更改   .  

②为了达到验证上述猜想的目的,请结合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指出小张设计并预设表三中的数据存在的不足之处    应使表三所测体积与表一对应的体积相等   .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