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基础模板安装技术交底
2025-09-28 00:20:24 责编:小OO
文档

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基础模板安装
工程编号日    期年  月  日

交底内容:

一、材料

木模板(或夹板):其规格、种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二、作业条件

2.1模板设计:在会审图纸后,根据工程的特点、计划合同工期及现场环境,对各分部砼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木模板制作的几何形状、尺寸要求,龙骨的规格、间距,选用支架系统。绘制各分部砼模板设计图,操作工艺要求及说明。

2.2模板涂刷脱模剂,并分规格堆放。

2.3根据图纸要求,放好轴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2.4柱钢筋绑扎完毕,绑扎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

2.5模板设计: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进行施工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排列尺寸和穿墙螺栓的位置;确定支撑系统的形式、间距和布置,根据规范验算龙骨和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

2.6模板按区段进行编号,并涂好脱模剂,分规格堆放。

2.7根据模板设计图,放好轴线的模板边线,定好生口位置及水平控制标高,墙、柱模板底边应做水泥砂浆找平层。

三、操作工艺

3.1基础模板制作安装

3.1.1模板构造

基础模板:基础由侧板、平撑、斜撑等组成。侧板用长条木板加钉竖向木档,或由短木板加钉横向木档拼制而成。平撑和斜撑钉在木桩(或垫木)与木档之间。

3.1.2工艺流程:弹线→侧板拼接→涂刷脱膜剂→侧板安装

3.1.3施工操作要点

3.1.3.1基础模板安装

先在基槽底弹出基础边线,再把侧板对准边线垂直竖立,用水平尺校正侧板顶面水平后,再用斜撑和平撑钉牢。如基础较长,应先安装基础两端模板,校正后,再在侧板上口拉通线,依照通线再安装侧板。

为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变形,保证基础宽度的准备,在侧板上口每隔一定距离钉上搭头木。

3.1.3.2基础模板拆除

基础模板拆除时,先拆下搭头木,再拆除斜撑与平撑,最后拆除侧板及端模板。

3.2柱模板

柱模板由柱模板、柱箍和支撑系统等组成。模板支设特点是:布置零星分散,尺寸和垂直度要求严格,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强度和刚度;同时要求混凝土浇筑和拆模方便。

3.2.1工艺流程

找平、定位→组装柱模→安装柱箍→安装拉杆或斜撑→校正垂直度→柱模预检→浇筑混凝土→柱模拆除

3.2.2施工操作要点

(1)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找平层,按柱模边线做好定位墩台,以保证标高及柱轴线位置的准确。

(2)安装就位预拼成的各片柱模:先将相邻的两片就位,就位后用铁钉临时固定;用3形卡和短钢管将模板连接固定由于柱子净高大每根柱子采用五道3形卡和钢管固定每道8根钢管,然后将钢管与满堂脚手架固定。

(3)安装柱箍。

(4)安装拉杆或斜撑。柱模每边设2根拉杆,固定与楼板预埋钢筋环上,预埋钢筋环与柱距离宜为3/4柱高。

(5)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封闭清扫口,办理柱模预检。

(6)柱子模板拆除。先拆掉柱模拉杆(或支撑),再卸掉柱箍,把连接每片柱模的3形卡拆掉,然后用撬杠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

3.3梁模板安装

由于本工程梁跨度大截面大,所以要求梁下面的支撑更加牢固,要求支拆方便快速,尺寸要求准确。

3.3.1根据柱弹出的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安装柱头模板。

3.3.2按配板设计在梁下设置支柱,间距一般为600~1000mm。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取梁跨1‰~3‰。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3.3.3底层支柱应支在平整坚实地面上,并在底部加垫脚手板,并设对拔木楔楔紧,调整标高,分散荷载,以防发生下沉。支柱之间根据楼层高度,在4.5m以内设二道水平拉杆和斜拉杆,高于4.5m应适当增加拉杆或采用钢管脚手管扣件支顶模板。

3.3.4梁钢筋一般在底板模板支好后绑扎,找正位置和垫好保护层垫块,清除垃圾杂物,经检验合格后,即可安装侧模板。

3.3.5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托架(或三角架)间距应符合配板设计要求。当梁高超过700mm时,应采用对拉螺栓在梁侧中部设置通长横楞,用螺栓紧固。

3.3.6梁模板如采用木模板时,侧模要包住底模。

3.3.7梁侧模板应在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伤时方可拆除。

3.3.8拆模顺序为先拆侧模,后拆底模,当上层梁正在浇筑混凝土时,下层梁的底模板和支柱不得拆除。

四、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4.2基本项目

(1)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采取防粘结措施。

4.3允许偏差

轴线位移 基础:不大于5mm

         柱、墙、梁:不大于5 mm

         标高:±5mm        

截面尺寸 基础:±10mm

         柱、墙、梁:-5mm、+4mm

每层垂直度:不大于3mm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不大于2mm

表面平整度:不大于5mm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不大于3mm

五、施工注意事项

5.1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5.1.1柱模板:防止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砼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的现象。

5.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5.2.1支模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遇途中停歇,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联结稳固,不得空架浮搁。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防止坠下伤人。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