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大班绘画活动中人物画的教学指导策略
2025-09-28 00:24:25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大班绘画活动中人物画的教学指导策略

松江区新凯幼儿园  陈楠

幼儿绘画活动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它能提高幼儿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而绘画活动中的人物画,即以人物作为绘画主要题材的一种绘画活动,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绘画内容。大班幼儿已经掌握了一些绘画的技能技巧和表现形式,在人物绘画中,他们不满足于重复、呆板的简单人物形象,在同一水平线上表现各种物体的绘画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认知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 孩子们喜欢画自己、画自己的亲人、画自己的好朋友、画喜欢的动画偶像等,非常热衷表现各种人物的形态特征,因此较关注对人物绘画的指导,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梳理适宜的内容与要求是掌握人物画的基础

1、选择适宜的内容

选择适宜的学习内容与要求是幼儿掌握人物画,提高绘画兴趣与能力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我根据幼儿在中班阶段对人物绘画方面的学习情况,以幼儿的学习兴趣与需要为出发点,以主题活动为背景,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原则,将大班阶段人物画学习内容分为正面直立人物、侧面人物、情境中不同人物的动态画法三个部分,梳理了相关掌握要领、指导要点及内容要求,帮助幼儿在现有绘画发展水平基础上积累更多表现各种人物动态的经验。

详见下表:

学习内容掌握要领指导要点可尝试的主要活动
学习正面直立人物不同动态的画法。从表现正面直立人物的动态开始,将正面人物的四肢动态表现作为第一阶段绘画的重点。融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热点,选择幼儿喜欢的相关情景,鼓励幼儿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多想象,在绘画中大胆表现正面直立人物,学习正面人物的不同动作的画法。活动一:《我爱洗澡》

内容与要求:尝试表现幼儿洗澡时的各种动态,敢于有新的想法;

活动二:《我长大了》

内容与要求:大胆表现自己长大后的活动,体验到长大的快乐;体验在绘画活动中画自画像的乐趣。

活动三:《看烟花》

内容与要求:学画小朋友抬头看烟花的动态,并用线条和图形打扮背景;体验国庆节的快乐气氛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学习侧面人物的画法以及简单的肢体变化。重点是感知侧面人物的特征与表现在有趣的情景中,通过让幼儿示范动作或对正面人物和侧面人物范画的相同与不同进行比较分析,幼儿很容易就能掌握侧面人物绘画的基本技能。活动一:《拾落叶》

内容与要求:尝试表现人物侧面的动态,表现小朋友拣落叶的动作形象特征;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

活动二:《天天做操身体好》

内容与要求:通过观察做操时人物的正面、侧面等不同姿态,大胆表现做操时人物的各种动态 ;理解做操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愿意认真做操、锻炼身体。

活动三:《文明礼貌迎世博》

内容与要求:初步认识侧面人的简单透视,大胆表现侧面的人物特征,感受文明迎世博的氛围。

根据绘画题材,学习情境中不同人物的画法。与前两个学习内容向比较,这个内容更显宽泛和丰富,幼儿能在情境中充分发挥想象,在已有绘画经验的基础上有更丰富的表现和创造。

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提高构图能力,合理安排画面,综合表现正面、侧面活动一:《新年舞会》

内容与要求:尝试表现人物跳舞时的不同动态;用水油分离的方法打扮背景烘托新年的气氛,感受新年的快乐。

活动二:《快乐梦游记》

内容与要求:能表现侧面人物的不同动态,体验人物画的美感;大胆想象并感受梦境的神奇乐趣。

活动三:《参观世博会》

内容与要求:大胆表现观博人物的不同姿态特征,并添画世博园的背景;感受参观世博园的快乐与自豪。

2、选材注意的要点:

在选取绘画题材时,要着眼于孩子的现在和未来、孩子的需要和发展,既有趣味性,又有时代感,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技能水平,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样才能激发出幼儿表达表现的欲望,具体体现兴趣性、时代性、整合性、循序渐进性等几个方面:

(1)体现兴趣性: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因此选择人物画内容时,要根据孩子当前的关注热点和兴趣,选择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2)体现时代性:千变万化的社会动态中有众多教育的契机存在,如奥运会、世博会的召开,我们可以此为背景,开展《看奥运开幕烟花》、《奥运健将》等人物绘画学习活动,有助于幼儿感知新事物,学习新经验。

(3)体现整合性:将人物画学习与其它学科和幼儿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不仅使幼儿较好地掌握绘画技能,更促进幼儿情感与认知水平的发展。如《文明礼貌迎世博》,不仅让孩子掌握各种表现文明行为的动态画法,更使孩子懂得要做文明人。

(4)体现循序渐进性:循序渐进即要求我们做到安排内容时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例如,刚开始学习人物画时,开展《我的自画像》、《我长大了》、《我爱洗澡》等活动,让幼儿从简单的人物基本特征开始学习,掌握正面人物的画法;然后开展《看烟花》、《我和我的好朋友》、《采蘑菇》、《文明礼貌迎世博》等活动,引导幼儿观察仰视的、侧面的人物姿态,了解仰视、侧面的人物特征,掌握绘画;再安排《新年舞会》、《春游去》、《神奇快乐的梦》、《甜甜的回忆》、《参观世博园》等活动,结合以前学过的正面、侧面、仰视、倒立等人物造型的绘画经验,让幼儿画不同动态的人物,并添画画面背景,进一步表现人物画的内容与主题。

    二、运用正确的指导策略是掌握人物画的关键

1、游戏指导提高幼儿对人物画的兴趣。

有趣的活动内容,能真正调动幼儿对活动的表达欲望,会使幼儿在活动中保持注意力和愉快学习的心情。对幼儿来说,绘画本身就是一种游戏,游戏化的指导方式能让幼儿轻松地接受技能性的指导,变枯燥的技能练习为有趣的游戏。例如,在开展《大家一起玩跳绳》的绘画活动中,采用练习与游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即用游戏的方式进行人物动态画法的练习,在活动中不是急于让幼儿去画,而是让孩子分成若干小组,以观察同伴跳绳时的主要动态特征为目的,开展“我们来比赛”的跳绳活动,在轮流进行的跳绳练习和记录中,体验不同人物动态的画法。通过让幼儿的亲身体验,不仅提高了幼儿对人物画的兴趣,也将幼儿的生活经验融入于美术创作中。

2、操作与审美提升幼儿的人物画的经验。

绘画活动是手、眼、脑协调并的操作活动。一般幼儿都存在着“手低眼高”的情况,就是对绘画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在动手能力方面明显薄弱,要想达到一致,对幼儿有很大的挑战性。这就要求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进步和发展。在绘画过程中,带领幼儿多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积累相关经验,丰富幼儿的内心世界,使幼儿的审美意识从内到外的进行提升。如在开展绘画活动《春游去》之前,幼儿去植物园和锦江乐园进行了春游活动, 春游时引导幼儿观察与体验活动环境,感受春游的乐趣。在开展活动时,幼儿通过语言将自己春游的感受进行表达,有的幼儿还让爸爸妈妈拍了照片,用看图讲述的形式进行表达,因此,在幼儿的绘画作品中,不但表现出春天的景象,画面中的人物动态人物、组合更能表达出幼儿对春游的感受。

3、范例欣赏提升幼儿对人物画的表现力。

绘画是建立在幼儿生活经验之上的,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更是对幼儿最直接的艺术体验,幼儿从中不但可以提高兴趣,还可以从中增长一些绘画知识与技能。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产生认知体验,进而表现为精彩的绘画活动。因此,在选取欣赏作品时,哪些作品、哪种欣赏方式更适合大班幼儿等方面的思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在实践中让美术欣赏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幼儿对人物画的欣赏与美感体验相结合,引导幼儿更好地表现生动的人物动态,将欣赏内容划分为三类:

(1)欣赏艺术大师的作品,丰富幼儿的视野。如在给自己画自画像的美术活动中,让幼儿欣赏名画家梵高和毕加索的作品。在欣赏大师的作品中,幼儿能够联系实际进行观察想象,认为事物不能只观察它的表面,也要从观察作品的内在,在绘画时也要在画面上表现出画面上没有的内容。 

(2)欣赏幼儿自己的美术作品,分享幼儿的经验。由于每个幼儿的绘画经验不同,绘画能力也不同。因此,将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幼儿作品制成PPT,进行欣赏,并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创作想法,在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绘画成果中,提升了幼儿的绘画经验,起到相互借鉴的作用。同时,也激发了幼儿之间互相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活动《文明世博小主人》中,学习画侧面的人物,个别幼儿都是将侧面人物的手臂画在身体的两侧,而不是画在身体的一侧,通过欣赏观察,幼儿能够及时发现作品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幼儿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讨论,已经成为幼儿学习的经验,有时幼儿可以通过相互合作来完成作品。

(3)欣赏教学范例,引起幼儿的绘画兴趣和创作欲望。例如在活动《看烟花》中,教师出示范例,孩子们惊呼起来:“哇~~!好漂亮的烟花啊!我也想去看!”教师顺势引导:“小朋友要怎样才能看到烟花呢?”这样就引出了活动的主题,激发幼儿十分投入地将情感融入到内容情节充满丰富想象的表现之中。

4、创编儿歌促进幼儿掌握人物画的实效。

在活动中,根据人物的不同造型,可以编成简单的上口儿歌帮助幼儿记忆。教师可以一边示范一边说儿歌,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示范的内容上。

画正、侧面人物的顺序:  先画脑袋和身体,先上后下顺着画,

先画四肢手和脚,先左后右想想画。

画动态的人物的顺序:    画人动,先画头,搬身体,摆骨线,穿衣裤,

画手脚,饰头发,添五官,小朋友,动起来。

画人物五官的要领:      绘画五官要动脑,仔细观察最重要,

先画眼睛定方向,看前面眼睛画正面,

看上面眼睛画上面,看下面眼睛画下面,

看左面眼睛画左面,看右面眼画右面,

鼻子画在脸,嘴巴画在鼻子下。

画人笑,嘴角翘,画人哭,画拱桥,画人怒,眉毛竖。

5、提问引导挖掘幼儿掌握人物画的潜能。

作为教师,不但要学会自己提问题,而且教幼儿学会提问题。例如在开展《新年舞会》的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欣赏范例,从内容方面提问:“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有些什么姿态?”等等,从形式方面的提问:“画面的小朋友使用了什么绘画形式?看上去感觉怎么样?”等等。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直接观察,指导幼儿操作实践的最有效方式。通过对画面的情节内容、表现形式进行讨论,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运用开放式的提问,引导幼儿从多角度去考虑问题。在活动《快乐神奇的梦》中,提出问题:“你们做过梦吗?梦里有什么高兴的事情呢?”总结:“原来做梦是这么快乐的事情啊!”这样的问题不但可以引发幼儿的创作动机,还可以让幼儿在讨论中相互获得更多的经验交流。“猜猜看画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她在睡觉呢?” 这些填空式的问题可以让幼儿集体回答,这种由浅至深、由集体向个人的提问形式能够进一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善于用问题去引导幼儿思考,帮助幼儿总结,理清思路,从而进一步使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

6、表扬鼓励激发幼儿学习人物画的自信与成功感。

在绘画过程中,利用表扬、赞美等鼓励的语言评价幼儿的行为或者作品,给予幼儿肯定,激发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兴趣,树立自信。在一次画线描人物的活动中,幼儿卫卫将人的两个手臂画粗细相差的很大,旁边的雯雯见我走过去,赶快指着他的画说:“老师,你看卫卫画的这个男孩子,两只手长的一个粗一个细,太难看了!哪有手人臂长不一样的呀!”我看了看便说:“想一想,用什么样的方法给他变一下,让他的两个手臂变得一样粗,这样画出来的小朋友才漂亮、才健康!”在我的提醒下,卫卫将相对瘦的一个手又画上了长方形,这样就和另外的一只手臂差不多粗细了,把改过的那个手臂中的那条线进行线描装饰,变成了衣服图案的条纹。我及时表扬了卫卫是个善于动脑筋,善于想象的好孩子,卫卫的脸上马上呈现出了自信的笑容,其他幼儿也向他投来了羡慕的目光。在活动的分享阶段,卫卫的作品得到大家的肯定。所以说,在绘画活动中,让幼儿遇到问题不是给予重新一次的机会,而是在原有的问题上去解决问题,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幼儿克服困难,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获得成功感。

7、注重个体促进幼儿有目的地掌握人物画法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不同,幼儿的能力也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在画动态人物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绘画。能力相对薄弱的幼儿,可以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画正面、侧面的直立人物的造型;能力强的幼儿不但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的进行绘画,还能够发挥想象,在原有的基础上改变人物的原有动作,画出更多的人物动态,还能够添画画面的背景,使主题更加的鲜明。这样的绘画形式更富有弹性,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不但绘画能力得到了提高,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三、大班幼儿人物画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通过不断的尝试实践,我发现在大班人物画教学中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关注 :

1、人物画的绘画方法比较单一,可以将不同的形式和技法有机结合,这样可以激发幼儿对人物画的表现的欲望,提升绘画兴趣,发挥人物画在绘画教学中的作用。如:线描人物画、水笔人物画、水墨人物画、油画棒人物画等。

2、人物画的绘画内容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增加幼儿获得生活经验的机会,经常带领幼儿有目的地观察自然与社会,让幼儿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社会生活的丰富与多彩,激发幼儿的绘画灵感,鼓励幼儿运用自己学习到的绘画技能,创造性地表达。如:进行人物写生活动。

3、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可以有效的帮助幼儿进行经验的再现,准确地画出人物的形态特征,表现出绘画的主题。如:拍照片、拍录像,在活动中进行多媒体演示。

    总之,通过大班人物画的教学实践研究,我深深体会到:人物画对幼儿发展的意义,远不在于幼儿绘画技能的提高和幼儿愉快情绪的体验,而同时幼儿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自我表达和创新的能力也都在不断的发展。作为教师:要了解幼儿,就要用心去体会他们的情感;要引导幼儿,就要让他们靠自己的手和脑去营造自由的空间;要帮助幼儿,引领他们去充分表现和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李慰宜、林建华•著,《幼儿园绘画教学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慰宜•著,《2—6岁儿童绘画活动指导》,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李慰宜、侯小燕•著,《幼儿美术欣赏与表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