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湖南省常德市2004年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附参)
2025-09-28 00:24:33 责编:小OO
文档
湖南省常德市2004年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附参)

考生注意:1.请考生在总分栏上面的座位号方格内工整地填写好座位号;

          2.本学科试卷共四道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量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1.默写。(每小题1分,共2分)

    ①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

    ②                      ,斜晖脉脉水悠悠。(《梦江南》)

  2.按要求默写。(每小题1分,共2分)

    ①《桃花源记》中描写草和花的句子是:“           ,            。”

    ②新时代的中学生应志存高远,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努力保持一种“       ,        ”的良好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回答)

  3.古诗赏析。(2分)

谈谈你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理解。

                                                                               

                                                                               

                                                                               

  4.请写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两个人物形象:         、         。(2分)

  5.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2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告诉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面包,那是在告诉我们要齐心协力;                  ,                       。

  6.下面是两位同学的对话,其中有两处错误,请找出来并在原句上修改。(2分)

    甲: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英语?

    乙:要学好英语,是否认真听课是关键。

    甲:确实,我上课注意力总是不够集中,有时老师讲到哪里我都不知道。

    乙:是啊,我以前也存在这种情况,现在懂得了,必须认真用耳朵听,还要积极思考, 踊跃发言,作好笔记,这样才能学好英语。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死海不死(节选)

    ①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远远望去,死海的波涛此起彼伏,无边无际。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②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yì(    );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真是“死海不死”。

    ③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yàng(    )。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

    ④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A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B另外还有溴、锶等。C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7.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游yì(    )    安然无yàng (    )

8.在“死海不死”中,第一个“死”的意思是                       ;第二个“死”意思是                                 。(2分)

9.将第①段中的“大概”一词删掉可以吗?为什么?(2分)

10.第④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这段文字是抓住海水         的特征来进行说明的,其说明顺序是                              。(3分)

11.“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质量的23%-25%”是原文中的一句话,它应该放在第④段中的    处。(只填代号)(2分)

12.文中引用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的故事,其作用是什么?(2分)

(二)花开的声音

去看桃花的那天,我的心情很坏。满以为进入一个花团锦簇的“市”外桃源会给我的心灵一丝安慰,然而这里的桃花比我想像中的盛景却暗淡了许多,直到我爬上山顶,内心依旧难以逃脱那种忧伤的侵袭。看着山下泛着淡白的桃花和远处灰蒙蒙的天空,我似乎有一种倍受欺骗的感觉。

    至少那位美丽的小女孩出现以前我的心情一直如此。

    那小女孩是什么时候到山顶的,我没有在意。直到那女孩甜甜的声音出现在我的耳畔,我才对她有了感觉。

    “妈妈,到哪儿了?”她的声音美丽动听,就像鸟鸣那样清脆悦耳。

    “孩子,你走到山顶啦!你现在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妈妈的声音轻柔而充满爱抚。

    那小女孩听了妈妈的话,兴奋得跳起来拍着手。

    我这才发现她双目失明,我的心不禁有种被针扎的感觉。

    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她穿着一件粉红粉红的连衣裙,头上扎着两条羊角小辫,随着她兴奋的欢呼,那小辫子在肩上一起一落,就像春风里两只美丽的小燕予跳跃于花间。她的脸也是粉红的,这使她更像一株亭亭玉立的桃花了。我出神地盯着这位可爱的女孩,心中不觉慨叹起命运来——也许命运之神本身就是残缺的吧,再美丽的东西都会留下永恒的缺陷。

    “妈妈,这里有好多好多的桃树,有大片大片的桃花,是吗?”那小女孩高兴地问妈妈。从她兴奋的话语中,我似乎感觉到了她心中那片美丽的桃林。

    “是的,孩子。”妈妈轻抚着孩子的头。

    “啊!让我听听——哟,好多的花在开哟!妈妈,你听,到处都是花开的声音!这声音好美,好美,它轻轻的,柔柔的……”那小女孩真像一位陶醉在梦境中的诗人。

    看见她沉浸在这美好的诗意中,我不禁泪水涟涟了。我真想告诉她——这山顶根本没有成片的桃树,也没有繁茂的桃花。但是,我没有勇气也不愿去打破她心中那方完美的世界!

    小女孩的妈妈是爱她的孩子的,她轻轻地搂着自己的女儿说:“是的,孩子。这里好多好多的桃花正在开放,还有许多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小女孩的微笑更加灿烂了。

    我的心情一下子喜悦了起来,当我再看这山稀疏的桃花时,我发现它一下子变得鲜艳多姿了。

13.请写出两个与“亭亭玉立”“翩翩起舞”结构形式相同的词语。(2分)

                                              

14.第1自然段中,作者说“我似乎有一种倍受欺骗的感觉”,为什么?(2分)

15.作者对小女孩的喜爱,融进了具体的描写之中。请画出集中对小姑娘作肖像描写的句子并加以赏析。(3分)

16。景随心转,心随景移。纵观全文,具体说说作者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17.“再美丽的东西都会留下永恒的缺陷”饱含哲理,你能举一个例子谈谈你的看法吗?(3分)

(三)素质教育应从身边做起

    ①新学期伊始,考上市重点高中的儿子要去学校报到。根据学校的注册通知,各项收费总共800多元,我们让儿子带上一千元上路。不料,儿子放学回来说:“今天全班只他一人自己去注册,其他同学都有家长代办。他们都可以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这讲那,只有跑这跑那地交钱。”我刚表扬儿子“能干、自主”,儿子却一句话把我堵了回来:“就你这个妈妈不负责任!”

    ②无独有偶,我有个在北师大当教授的朋友,她儿子考上一所一流大学的理科实验班,全班也只有他一人是自己去报到的,其他同学全由家长陪同,学校还趁机开了家长会。

    ③一个不能忽视的细节是:学校的通知书上并没有要求家长陪同,说明学校认为这种事情学生有能力自己办。学校这样认为是正确的。高一新生十五六岁,大一新生十岁,交个几百元、几千元钱办理注册手续,以他们的年龄和知识应该绰绰有余。

    ④问题不在于孩子有没有能力去做,能不能做好,而是学校、家庭、社会是不是在给他们创造这样的条件,这样的氛围。如果大多数人还没有这种自觉,而有的孩子做了又得不到肯定和鼓励,那么这种氛围就很难形成。

    ⑤糟糕的还在于,得到鼓励的往往是另外一方:面对越俎代庖的家长,学校不仅不劝阻,还给坐享其成的孩子们“讲这讲那”,甚至趁机开起了家长会。有了这种举措,下次哪个家长还敢不陪孩子上学?当我们年复一年挖空心思,花样翻新地搞各种各样的“生存训练”的时候,为什么忽略了在实际生活中,用身边的事情锻炼孩子的生存能力呢?重点高中、一流大学尚有此瑕疵,可见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和迫切。

⑥笔者曾采访过北京石油大学李秀生教授。20世纪五六十年代,像他那样挑着扁担,一头是书包,一头是行李迈进大学校门的学生不是个别的;21世纪,没有爸妈陪着走进高中、大学校门的学生倒成了个别的。就连农村学生也不例外:这几年,农民家长就是借钱当盘缠,也要千里迢迢一路护送孩子到校的现象司空见惯。莫非这也叫“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观念的进步还是倒退?在全球科技、经济、军事全方位竞争愈演愈烈的时代,我们对孩子如此“呵护”,将来靠谁来呵护我们的国家?

 ⑦其实,孩子需要自强、自立,培养实践能力比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这并不是什么深奥的理论。可为什么一到实际当中就行不通了呢?这又一次告诉我们,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抓素质教育应当从身边的事做起。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19.第⑤段和第⑥段在列举和分析现象时,分别从        和          两方面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2分)

20.文章第②段的出现,使论证更为严密,行文更为顺畅,试从内容上分析本段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3分)

21.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3分)

    ①糟糕的还在于,得到鼓励的往往是另外一方。

    另外一方:

    ②我们对孩子如此“呵护”(甲),将来靠谁来呵护(乙)我们的国家?

    甲:                    乙:

22.统观全文,说说为什么应该让我们中学生自己去报到注册?(至少说出三条理由)(4分)

三、文言文阅读(18分)

    (一)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3.本文记叙的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交战双方是齐国和       国。(2分)

2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

    ②可以一战

    可以:

25.填空。(4分)

    ①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否定了“公”前两次的回答,这是因为“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第一次寄托于              ,第二次寄托于                      。

    ②用原文回答:曹刿认为有利于的时机是在           的时候;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是齐军               的时候。

26.《曹刿论战》可分战前准备、交战过程和战后总结三个部分,请在上文中用“//”划开。(2分)

    (二)

    王冕者,诸暨①人。幼贫,父命牧牛垄②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③田,父怒挞④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⑤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⑥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⑦。

[注]①诸暨:县名,今属浙江省。②垄:田边高地。③蹊:践踏。④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⑤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⑥韩性:绍兴人,大学者。⑦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2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去:

    ②琅琅达旦    旦:

28.“儿痴如此”中的“此”指代的是:                               。

    (用原文回答)(2分)  

2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译文:

    ②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译文:

四、作文(50分)

30.任选一题作文。要求字数在600字左右。

    ①我有一个梦想    

    ②读了前面的《素质教育应从身边做起》一文,你有些什么感触呢?请以“实践能力与书本知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常德市2004年初中毕业会考试卷

语    文

参及评分意见

一、(12分)

    1.错字不给分。①长河落日圆    ②过尽千帆皆不是

    2.错字不给分。①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②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3.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对商女的埋怨责怪,实际上是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世风,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晚唐统治者,寄寓着诗人无限的忧愤和辛辣的讽刺。

    4.保尔、冬丽娅、丽达、达雅、朱赫来等

    5.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那是在告诉我们要勤劳;江河日夜不息地奔流,那是在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等等。

    6.①删去“是否”    ②删去“用耳朵”

二、(40分)    

    阅读部分评卷时请注意:①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主观题只要答出大意即可考虑给满分;②要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对与参不一致但能联系原文、言之成理者,要慎重考虑,斟酌给分。

    7.弋    恙

    8.鱼虾水草等不能存活;人被淹死。    

    9.不可以。因为“死海”得名的原因并没有充分的依据,这里只是一种推测。

    10.死海海水浮力大的原因  咸度很高  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亦可)

    11.C

    12.一是印证了“死海不死”的特点,二是增添了说明文的趣味性。

    13.洋洋大观  楚楚动人  济济一堂等

    14.①“这里的桃花比我想像中的盛景却暗淡了许多”;②“山下泛着淡白的桃花和远处灰蒙蒙的天空”没有给我带来一丝安慰。

    15.①“她穿着一件粉红粉红的连衣裙……亭亭玉立的桃花了。”  ②要点:作者从服饰、神情、容貌等方面,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动静结合的手法,表现出了小女孩的天真活泼和美丽可爱。

    16.刚开始,作者“心情很坏”,承受着“忧伤的侵袭”,桃花是“泛白的”,天空是“灰蒙蒙的”,天真无邪的内心充满了“美好的诗意”的小女孩的出现使作者的“心情一下子喜悦了起来”,最后,当他“再看这山稀疏的桃花时”,“发现它一下子变得鲜艳多姿了。”

    17.断臂维纳斯,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看法”略。

    18.素质教育应从身边的事做起(素质教育应从身边做起)

    19.学校  家长

    20.第②段从内容上印证了第①段中提出的父母送大、中学生上学报到现象的普遍;同时还写到“学校还趁机开了家长会”,为下文论证学校对送子女报到现象的不正确处理方式提供了事实依据(做了铺垫)。

    21.①坐享其成的孩子们    ②甲:溺爱    乙:保卫,保护

    22.①凭我们的年龄和知识,自己上学报到注册绰绰有余;②这有利于培养我们自强自立的意识;③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实践(生存)能力;④有利于我们养成从身边做起,从而提高自身素质的良好习惯。等等。(理由3分,语言表述1分)

三、(18分)

(一)23.长勺之战  鲁

    24.①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    ②可以凭借

    25.①近臣的拥护  神灵的保佑    ②“彼竭我盈”  “辙乱旗靡”

    26.……战则请从。//公与之乘……遂逐齐师。//既克……

(二)27.①离开  ②早晨

    28.“暮归,忘其牛”,“已而复如初”

    29.①父亲很生气地打了王冕一顿,不久,(王冕)又像原先那样(痴心读书而忘了放牛)了。

    ②安阳人韩性听说(王冕痴心读书的事)后,认为王冕不同一般。

四、(50分)

    作文评分时应注意:①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下列四项突出者可评为一类卷:A.立意新颖;B.构思巧妙;C.感情真挚动人;D.语言富有个性。②切忌打保险分、及格分、印象分,要敢于拉开档次,敢于打高分。③一类卷和二类卷均应努力达到一定比例。

    30.分五类    

    (一)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切,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语言流畅,结构严谨,550字以上,可评45分直至满分。

    (二)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层次分明,语言通顺,可评36分至45分。

    (三)文章有中心,内容较具体,语言基本通顺,条理清楚,可评30分至36分。

    (四)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评20分至29分:①语句不通,明显的语病在5句以上;②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③条理不清;④不足350字。

    (五)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评19分以下:①文不对题;②有明显的观点错误;③文理不通;④结构混乱。

    另:①三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不计,扣满3分为止;②话题作文无题目扣2分;③字体端正、美观,卷面整洁,酌加2—3分;反之,酌扣2—3分。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