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天然药物学课程说课设计
2025-09-28 00:23:47 责编:小OO
文档
天然药物学课程说课设计

作者:刘大伟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6年第02期

        【摘要】说课是高职高专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高职高专学校教育的宗旨和在校学生的特点,文章主要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课程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特色和课程展望七个方面进行介绍,以期对其他医学类院校该课程的说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说课 天然药物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2016)02-0213-02

        说课是教师就其讲授的某一门课程向专家和同行进行陈述,陈述的重点在于所讲授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实施依据,在交流中、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改进教学工作的教育研究活动。天然药物学的说课分为如下几个模块。

        一、课程定位

        天然药物学是高职药学专业的职业技能课程之一,属B类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到学生毕业后进行中药相关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是在学习完基础化学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后续开设的课程有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

        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执业中药师,中药药剂员等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常用中药质量检验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据课程性质和定位,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五项专业能力、一项基本素质的培养。

        五项专业能力指的是:鉴定鉴别天然药物的基本能力;熟练使用天然药物工具书;认识本地区植物药100种,常用中药160种;熟悉医院、社会药房中药、中成药的管理工作;掌握药厂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工作。一项基本素质指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

        为了培养实用技能型药学人才,天然药物学共90学时,理论教学总计45学时,实践教学总计45学时。即保证了知识的必须、够用,又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课程设计

        1.指导思想

        在指导思想方面,由注重系统性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思想,逐渐过渡为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的行动导向职业教育教学理念。

        行动导向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即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职业活动,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验证并反思学习行动的过程,最终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也就是强调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2.内容整合

        《天然药物学》包括学科发展简史、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天然药物的质量保证、常用药材的性状鉴定等内容。按照行动导向的原则将课程内容整合成三部分:药用植物基础知识、中医药基础知识和中药质量检验,其中中药质量检验是重点和难点内容。

        3.传统学科体系课程介绍

        天然药物学传统学科体系以中药为对象,每讲授一种中药,都依次讲述该药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定、化学成分、功效应用、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定特征。教师注重讲授与示范,学生注重记忆与模仿。其结果是教师疲于灌输、学生累于接受。

        4.行动导向课程内容编排

        行动导向的课程以检验技术为对象,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将中药质量检验的教学内容分为取样、查阅药品标准、中药性状鉴定、中药显微鉴定、中药理化检定、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六个学习情境。在学习情境中,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师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为了“行动”来学习,并通过“行动”来学习,从而达到“手脑统一”。学习对学生而言,不在是外部控制,而是自我控制的过程。

        三、课程资源

        在课程资源方面,天然药物学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4人、兼职教师2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2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人。全体教师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技能培养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药学人才培养质量。

        教材方面,目前我们使用的是由艾继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天然药物学》教材。主要教辅材料是根据本课程的教学重点编写的校编实训指导。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还参照了2015年版《中国药典》,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药用植物学》等教材。同时教学团队也注重利用网络摄取新鲜的知识来丰富讲课的内容。

        校内实训环境方面: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校现有标准天然药物学理实一体室,中药标本室,中药炮制室和数码互动室。仪器室配备有各种精密仪器。同时我校在原有药用植物园的基础上,又重新组建药用植物园(在建),还有省内、外多家药品生产企业可以充分满足教学、实训的需要。

        四、课程实施

        1.教学模式

        以中药的性状鉴定学习为例,教师首先将常用药材性状鉴别要点传授给学生。随后在药学实训室为学生提供完成工作任务的药材与工具(放大镜、刀片、毫米刻度尺等),引导学生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的帮助完成鉴定任务。

        2.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本学科的教学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理论讲述、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知识链接等。

        五、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二是对学生成绩的评价。

        1.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可将课程评价分为社会评价、学生评价。我校药学专业近三年的就业率每年都超过95%。2015年我校13级药学学生参加吉林省中药传统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并有两名同学代表吉林省队参加全国大赛。对于评价结果中反馈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以期提高下一轮的授课效果。

        2.学生成绩的评价

        天然药物学按课程模块进行考核,课程考核内容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考核内容具体详细,符合职业能力要求。课程考核采取笔试、技能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

        六、课程特色

        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各方面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并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了一条主线,两个延伸的课程特色。

        “一条主线”,即始终以岗位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两个延伸”既将课程教学向“学前”和“岗前”两阶段延伸。

        在大一新生或课程开课之前,通过一周的课间实践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社会药店特别是销售中药材的药店以及生产企业见习。未进课堂,先进岗位,使得课程教学向“学前”延伸。学生通过认识见习,对岗位实际职业工作活动有了一个感性认识,带着岗位的职业印象和工作任务,再回到学校课堂接受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的学习针对性、专业的目的性、岗位的意识性和操作的主动性都有明显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职业素质和能力基础。

        课程结束后,学生进入顶岗实习和岗位实习阶段,我们结合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岗前,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考试,98%以上的学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学生毕业时同时具有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实现毕业持“双证”,毕业即可上岗。

        七、课程展望

        继续加强课程的教学研究,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不断改革、优化与完善。专职教师,教学科研两手抓,兼职教师定期参加学校理论培训,走产学研合作道路,引入一些企业的技术开发、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项目,真实了解企业、了解产品开发与生产过程,增强解决工作技术问题的实际能力,促进“双师”素质的提高。培养出一支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争取尽快把课程建设成为建设精品课程,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模范作用;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包括媒体素材、项目课程、典型案例、技能考核、文献资料等;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建设、充实、完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我们将继续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专任教师到企业学习,与企业进行课题合作、产品开发。

        参考文献:

        [1]高保英.《天然药物学》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1(9).

        [2]张寒明.论行动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09(11).

        [3]徐晓枫.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对实践教学的转化.《价值工程》. 2011(23).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