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3 单元检测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 Word版含解析.doc
2025-09-28 00:25:03 责编:小OO
文档
第四单元达标检测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弓弦/船舷 飞湍/揣摩 峥嵘岁月/铮铮铁骨

B.秦塞/边塞 贬谪/嫡亲 雕栏玉砌/沏茶倒水

C.扪参/参差 悲怆/创伤 羽扇纶巾/满腹经纶

D.吮血/流血 和蔼/暮霭 遗之千金/不遗余力

解析:读音分别为:A项,xián,tuān/chuǎi,zhēng;B项,sài,zhé/dí,qì/qī;C项,shēn/cēn,chuàng/chuāng,guān/lún;D项,xuè,ǎi,wèi/yí。

答案:C

2(2011·广东高考)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帙浩繁,蔚为大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涌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但就其主流看来,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蔚为大观       B.自顾不暇

C.鱼目混珠    D.诟病

解析:B项,“自顾不暇”意思是自己照顾自己都没有工夫,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可改为“目不暇接”。A项,“蔚为大观”形容事物丰富多彩,汇聚成一种盛大壮观的景象。C项,“鱼目混珠”指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D项,“诟病”即指责,指出他人过失而加非议、辱骂。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唐人尚牡丹,宋人崇梅花,前人爱花如此更替,折射出文化裂变与传承过程中他们的心态,展现了中国文化精神里辩证统一所构成的新境界。

B.2011年8月12日晚,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抵达北京。他在美国驻华大使馆会见媒体记者并做简短致辞。

C.投资者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他们需要对国内市场的透明度,包括对法规的效力、政治的稳定、整个经济生产的增长以及的支持抱有信心。

D.一个不会赚钱的企业家不是合格的企业家;而一个只会赚钱的、抛弃公众利益于不顾的企业家同样不是真正的企业家,最终会被消费者抛弃。

解析:A项,语序不当,“裂变与传承”应为“传承与裂变”。C项,语序不当,“法规的效力、政治的稳定、整个经济生产的增长以及的支持”应为“政治的稳定、的支持、法规的效力以及整个经济生产的增长”。D项,成分赘余,去掉“于不顾”。

答案:B

4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赤壁》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戏中的俊男美女自然是争夺眼球的法宝,但真正让人津津乐道的恐怕是那涵括在内的国人挥之不去的“赤壁情结”。    。  

①星移斗转,岁月飞逝

②在烽火硝烟的三国年代,赤壁是奠定魏蜀吴鼎立之势的“武赤壁”

③神州文武两赤壁,至今仍令人神往流连

④君不知赤壁也还分“文武”一说

⑤在云淡风清的北宋,赤壁则是旷世文豪苏轼笔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文赤壁”

A.④①③②⑤    B.①③④②⑤

C.④②⑤①③    D.④①②⑤③

解析:注意时间顺序和句子的总分关系。

答案:C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 

(杜甫《登高》)

7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8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 

(白居易《琵琶行》)

9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答案:5.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6.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7.蓝田日暖玉生烟 只是当时已惘然

8.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9.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三、(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2题。(14分)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10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4分)

解析:诗中作者着力描绘的形象是“竹”,第一联着力写竹子的嫩和新,第二联着力写竹阴的凉爽怡人,第三联写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以及竹子的清香,根据对诗句的这些理解,概括竹子的形象特点。

参: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11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4分)

解析:注意鉴赏具有刻画效果的词语,即要锤炼的字“侵”的动态效果和“晚”字的衬托效果。

参: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12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6分)

解析: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参: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14题。(12分,每小题6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3“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

解析:这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很能体现苏词的豪迈之风。词开篇由“狂”而起,从举止神情(上阕),到壮志豪情(下阕),皆由“狂”而来。

参:“狂”字是总起,且贯穿全篇。上阕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阕由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即“狂”)。

1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解析:此题重在鉴赏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可结合作者的身世经历来分析。

参:勾勒出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希望带兵征讨西夏、为国立功的心态。

(三)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第15~16题。(12分,每小题6分)

三月晦日偶题

    秦 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15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风格的比较,要结合具体诗句,抓住区别点“理”“情”入手。

参:秦诗之理趣:作者阐述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阴也足以怡人。

元词之情趣:作者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之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怅惘意绪。

16分析《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的艺术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一般地,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结尾点题。诗歌讲究含蓄的特点与两个句子结合起来分析。

参:《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浓,表明作者不思春逝,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正可见(现实世界中)春逝之无可挽回,起结回环,结句更凸显此词蕴藉的特点。

四、表达交流(10分,每小题5分)

17仿照例句,在文段的中间补上两句话。要求所写句子的句式和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爱沙滩擢贝子,扬帆击辑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

解析:内容上要用古典诗句,并扣住“意气”这个主旨;句式上要一致。

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飞扬的花瓣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成全他人的无私奉献。“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信心。

18将“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两句诗扩展为70字左右的语段。

解析:此题没有要求从哪一方面进行扩展,我们可以选取自己最擅长的来完成,可以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但要切合原诗句表现出的意境。

参:满天星斗,遥挂似垂,几乎与辽阔的平野相贴;江上的明月,在万里大江滚滚的波涛上翻滚,置身其中的诗人,面对这一阔大雄伟的境界,顿时产生了一种宇宙苍茫无穷之感。

五、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

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旅游专家)

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从话题类别上看,这是多头话题作文,可从三个角度写作:可写“生有所息”,生活中应该学会休息,提高生活的质量;也可写“生无所息”,一生都以劳动充实自己,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还可以兼及两个方面,将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工作与休息密不可分,有时候休息也是一种工作,工作也是一种休息。

  例文:

醉 乡

寒鸦掠过乱云去,咫尺茫茫是醉乡。一笑寂寥空万古,三分明月照大江。

红尘滚滚,名利滔滔,我们的心是人潮中旋转的羽毛,浮浮沉沉,飘飘荡荡,醉了吧,让我们抛开一切的喧嚣,在“高高秋月”下,在“琵琶美酒”中找到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醉乡。

世人多为名所累,有多少人“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有多少人“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又有多少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纷纷世上潮,有多少人在这充溢着酸甜苦辣的潮水中迷失了方向,迷失了心灵?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何不像李白一样,放一只胸中的鹿,在青崖间,在名山上?

在青山绿水中掬一潭清泉,揽一枝绿叶,拥一个最单纯、最香甜的梦。醉了吧,在这个天堂中醉了,再无纷扰,再无愁苦。在这一片醉乡中,我们将心灵放逐,看“晴空一鹤排云上”,看“野旷天低树”,看秋水长天,看天清云淡。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那是怎样的一个闲逸的张若虚啊?也许在那时,他徘徊过,迷茫过,失落过,但他终在江畔的一轮斜月下,在汀上的一滩白沙上,在空中的一阵流霜中偷得了欢愉。在“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日摇情满江树”中告诉我们,春江很美,花很美,月很美,我们又何不在这“春江花月夜”中大醉一场,赏个美景,做个好梦呢?

春日里柳枝青青,夏日里万树葱茏,秋天桂花飘香,冬天树树梨花,其实我们真的在追逐中忘却了许多。在那个心灵的角落里,我们都渴望看千里流岚,看皎皎月轮,看白露纷飞,水光接天,看漫山遍野的青草,看纷飞飘舞的雪花,然后,就醉在这一天一地的幸福之中,醉在这一片花红柳绿的醉乡里。

生活不是灰黑色的胶卷,不是熙熙攘攘的人潮。生活是花,是树,是草;是我们把心灵放逐,在悬崖间,在名山上;是我们对一张琴,一坛酒,一溪云,觅得的一个最快乐最自然的醉乡。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