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学校管理中如何促进教师发展和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2025-09-28 00:13:38 责编:小OO
文档
学校管理中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

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祁门县赤岭中心学校  胡济裕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关键在教育,而教育的成败又在于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是学校管理者必须探讨的重大课题。鉴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作为校长,应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呢?我认为应着力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以身作则,以自身的专业发展,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当前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作为学校校长,不应只是行政管理着,更应是业务上的行家里手,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成为专业发展的“排头兵”,才能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校长应关注以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核心内容。

1、关注专业化理论发展

新课程中蕴涵着许多全新的理念,诸如教育民主化、促进教育的国际理解、关爱自然、注重个性发展等,以及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科学本位向科学与人文整合转变、集体统一性教学向个别差异性教学转变、知识技能接受教学向知识的主动建构转变等中国基础教育的未来取向等。校长只有继续学习各方面的理论,才能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2、关注教师情感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发展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明确规定,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实际上给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应不断地得到强化。作为校长,应该关注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以自身职业道德的提升来促使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进而促进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

3、关注教师的人文知识和知识结构的发展

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已表明,教师的理论自觉和理论更新能力的缺失,成为新课程推进的一大障碍。因此,以教师专业化理论为指导、适应新课程的教学需要来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成为校长引导教师专业成长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校长队伍(特别是中小学校长)要加强人文知识修养,要具有跨学科的教学指导能力,关注教师的人文素养和多元知识结构的发展。

4、关注教师专业技能和研究能力的发展

课程改革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新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养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习方式的改变直接导致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引导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新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学创新能力、生成性资源处理能力、设计开放性作业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组织差异教学能力、评价学生行为能力、交往沟通能力和促使学生自我发展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长要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研究能力,必须在学校适时开展培训,组织必要的能力提升竞赛活动,推行有效课堂评估制度,申报相关的研究课题,让教师全部参与到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之中,在实践和研究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研究能力。

5、关注教师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和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终身学习。教师如果不进行终身学习,就很难胜任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校长,应该帮助教师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多方面努力营造教师终身学习体系:一是有步骤的派遣教师参加正规化培训;二是大力开展校本培训研修,构建学习型学校;三是制定相应的制度,激励教师个体的自主发展。

二、搭建平台,以教师全面发展的成就感,促进教师幸福感的提升。

1、尊重教师,依靠教师

人都渴望被尊重。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指出:“渴望被人赏识是人最基本的天性。”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也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一个学校管理者,在尊重的前提下不断褒奖和要求自己的下属,下属才能有激励奋进的勇气,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才能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才能在反思中不断地鞭策自己,完善自己。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我深信:学校管理的成功,取决于教师,教师是关键,学生是主体,只要教师好了,学生就好了,学校自然也就好了。让教师成为学校主人,学校一切工作都向教师公开,让教师们充分享有参与权、知情权。

2、关爱学生,欣赏教师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原点和皈依。受应试教育影响,不少教师只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智能,教育被抹上了一层功利的铁锈。针对这种情况,我打破传统观念,淡化考试分数,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育人观,增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意识,在教师中倡导“特别爱学习,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教书育人”的“四个特别”和“爱生严谨敬业的师德形象,朴素端庄得体的外表形象,扎实活泼精博的教学形象,文明有礼大方的社会活动形象”的“四方面形象”。和学生交往中对学生“微笑多一些,鼓励多一些,交流多一些,语言美一些”,在平时生活和活动中时刻牢记“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楷模”。

关心贫困生,关怀留守儿童,留守不孤独。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新课题,我要求每位老师和学生都要成为留守儿童的知心朋友。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开展“大手牵小手”帮扶结对子活动。处处体现教师对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关心爱护。学校管理者应以欣赏的眼光去认同教师育人的成功和本职工作水平的提升,这是对一个教师最好的肯定和奖赏,也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3、课堂教学,展示教师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历练成长和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也是孩子们快乐学习与发展的舞台,教师们为之孜孜不倦,乐而忘返。

推门听课,教师展现常态课堂的魅力。常态课是教师学生接受最多的课,教学基本是常态课进行的,上好常态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每次听课,都要发现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对授课教师予以充分肯定。如对我校江老师的课进行这样的评价 :“每次听江老师的课都是一种享受”;“课堂教学引入方式新、惊、奇,引人入胜;语言幽默风趣,干净利落;讲解点到为止,恰到好处;板书少而精,美观大方;课堂气氛有时静得一只蚊子飞过都能听见,有时却又像喧闹的市场一样,学生们兴奋不已”等。每每加上类似的评价,让授课教师很有成就感,从而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总之,教师职业具有潜在的幸福价值。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仅关系到教师的个人生活质量,而且也关系到教师能否热爱和主动奉献于教育事业、能否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过渡、教育质量是否能不断提高、教育改革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的大问题。教师幸福的获得离不开教师的能力发展,教师对幸福的理解、敏感、向往与追求,都是一种有待于发展的主体能力。作为校长,应该给教师搭建主动发展的平台,让教师在专业发展中体会幸福和快乐,为教师幸福感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促使他们主动发展。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