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八年级语文练习资料(二)
2025-09-28 00:14:55 责编:小OO
文档
语文练习(二)

一、课内阅读理解。

芦花荡    孙犁

夜晚,敌人从炮楼里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上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

(1)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2)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

(3)他……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2.文中为什么把老头子比喻成“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3.上面选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

 

4.“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这里的“愿望”指什么?

 

5.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6.怎样理解“在淀里,像一片苇叶,直奔着东南去了。”

二、现代文阅读。

(一)牵着母亲过马路

①周末下午携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点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啊!”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就买啥。”

②到菜市场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子,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里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而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市场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子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我上小学时,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20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不少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摸不去爱子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他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您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您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沉甸甸的鱼网……

1、①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第⑦段中写“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

      (1)母亲为什么喜不自禁?

    

      (2)母亲为什么眼里闪过惊喜?

 

 

 2、第4段中“我的心灵震颤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3、“我”周末回家做了些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分三点概括。(每一点不超过8个字)

 

 

  4、第6段叙说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惟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样写采用了什么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5、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这篇散文的重点是写“我”牵着母亲过马路,文中也回忆了小时候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的情景。

        B、文中的母亲,不仅仅是“我”的母亲,也是包括读者在内的大家的母亲,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C、这篇文章以叙事为主,精选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将炽烈的感情寓于字里行间,语言平白如话,质朴无华。

        D、文章早后一段连用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欣慰、满足和喜悦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6、这篇散文写得很感人,(1)你认为最使自己感动的内容是什么?(2)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

1、生字读音

  提防(dī)   疟子(yào)    寒噤(jìn)

  上蹿(cuān)  仄歪(zè)    飒飒(sà sà)

竹篙(gāo)     鲜嫩(rèn)

2、词语释义

  提防:小心防备。

  仄歪:倾斜、歪斜。

  央告:央求。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好。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