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力教案
2025-09-28 00:14:46 责编:小OO
文档
力 

—新授课

★整体设计说明★

本节课由生活中常见的力学现象引出力是什么的问题。然后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进一步认识力,明确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明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最后介绍力的三要素,明确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教材分析★

本节课由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五部分组成。这些内容是初中力学的基础,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重要性可见一斑。

★教法建议★

本节课的内容丰富,力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教材强调从力的作用效果去认识力、感受力,从而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因此要围绕“力的作用效果”这个中心组织教学。同时,让学生根据所熟知的生活中的事实,列举相关实例,充分利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去上好这节课。

★学情分析★

力学教材中很多内容学生已具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这对教学是有利的。但实践又证明,学生在学习力学时,头脑中存在着较多的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特别是关于力的概念以及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如:1.只有有生命的人或动物才能施加力,或认为只有某些物体才能施力;2.力的作用是单方面的,如认为“地球吸引人,人不吸引地球”;3.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4.只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运动等。这些已具有的“经验”在教学中会干扰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再加上初中学生的辨识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也给力的概念的形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学法指导★

阅读法、事例法,学生结合了生活经验后会有大量的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例子,所以完全可以通过学生举出例子来进行分析进而推出力的三要素,并结合光线的处理得出力的示意图这一处理抽象概念的方法。力学的知识看似比较容易掌握,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总是会出现一些小的失误,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N。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5)知道力的三要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录像或图片等能简单描述出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从而对力形成初步认识。

(2)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通过探究活动感悟影响力作用效果显著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科学中的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

(2)通过作力的图示,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力的概念。

难点:(1)形成力的概念时寻求现象的共性;(2)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教师:同学们,我们先做一个游戏,两人一组,做扳手腕活动。

学生:两人一组,做扳手腕活动。

教师:做完活动后,赢的一方请站起来;同学观察一下,这些同学有什么体征呢?

学生:个头较高,身体较壮。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说一个人个头较高,身体较壮,侧面反映这个人的一个什么特征?

学生:“劲”大。

教师: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劲”大,实质上就是我们物理上的力,那么在物理学中力到底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观察和讨论下课本上的图片。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学生:起重机,汽车等。

教师:这几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可以通过推、拉、举、压对物体产生力的作用,那么其他物体能否产生同样的效果呢?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二、新课讲解

1.力是什么

教师:结合上面的事例,我们分析下要产生力,至少需要几个物体?

学生:需要两个物体。

教师:而在物理学上,我们把推、拉、举、压等称为作用。下面请同学们总结下力是什么?

学生:在物理学中,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那么我们如何来区分两个物体呢?

学生: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师: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小实验,用力敲桌子,小车的作用,站在滑板上推墙。通过这些小实验我们发现什么?

学生: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甲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同时也对甲物体施力(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体育运动中的射箭、跳水、撑高跳高,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们发现弓、跳板和撑杆发生了形变。所以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教师:踢球的时候,我们经常发现球由静止变运动,由运动变静止,头球攻门时还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这些都说明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下面请同学们举一些生活中力的作用效果的例子。

学生:发点球、下落的物体撞在地面上、下落的物体越来越快、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乒乓球遇到球拍反弹回来。

4.力的三要素

教师: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下面我们来做个推门的游戏。首先在门的同一点上用大小不同的力沿方向推门,同学们感觉下两种情况下力的作用效果有什么不同。其次在门的同一点用大小相同的力沿不同方向推门,发现此时力的作用效果怎样。再次在门的不同点用同样大小的力沿相同方向推门,发现力的作用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通过以上演示实验,我们发现当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会有不同。

教师:物理学上,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5.力的示意图

教师:在任何科学技术读物中,图都是很重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图往往能够把有关现象或过程简单明了地表现出来,给人的印象有时比文字叙述更清楚。同样的为了表示力,我们引入了示意图,这样可以很直观明了把力展示出来。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画力的示意图吧。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上的图片,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们发现了力是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来表示。

教师:物理上我们就是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归纳这节课学到的知识。

四、课堂例题

例1.(多选)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人的推力

B.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C.用手捏一个空的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排球运动员扣球的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2.下列实例中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是(    )

A.紧急刹车

B.骑自行车加速前进

C.做直线运动的足球、碰到球员后,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D.两手用力扳竹条,使其弯曲

五、达标测试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单独完成学案达标测试题,对学生错误的题目进行讲解。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设计★

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力的示意图。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力的概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生活给学生介绍力,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明白力对生产生活的作用。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