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二十四节气在幼儿园运用的实践研究
2025-09-28 00:29:09 责编:小OO
文档
二十四节气在幼儿园运用的实践研究

摘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应利用传统节日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的民族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深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借助传统文化知识,从中汲取教育灵感以及教育资源,可以进一步促进幼儿的知识与情感的发展,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将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将之运用到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可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对于幼儿教育起到助推的作用,意义重大。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幼儿教育;幼儿园教学;实践

1 引言

新时期,幼儿教育也被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其工作的开展也有了更为具体和明确的要求。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引入,一直以来是幼儿教育的重点工作,“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被收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教育资源,学习“二十四节气”,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扬,将之运用到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二十四节气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仅供参考。

2 二十四节气活动在幼儿园开的背景以及意义

2.1 二十四节气活动在幼儿园开展的背景

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内容,运用在幼儿园中,可以良好的满足当前幼儿园教育的需求。要知道,幼儿的世界充满了未知和好奇,探索欲是幼儿所具备的能力,这也是幼儿阶段教学的内在需求。二十四节气活动在幼儿园开展过程中,其核心是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导幼儿去主动探索,让幼儿的学习本能显现出来。与此同时,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幼儿教育进行融合,也符合《指南》中提出的,幼儿教育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发展幼儿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的要求。总结来说,二十四节气活动在幼儿园开展的背景既有时代的教育背景,也有幼儿教育的教学背景,深挖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可以提升幼儿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幼儿学习的整体性发展。

2.2 二十四节气活动在幼儿园开展的现实意义

二十四节气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有着非凡的教育意义,要知道,二十四节气中所蕴含着的丰富的人文知识以及自然道理,可以给幼儿的成长以重要的启示,了解二十四节气,也是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中华文化背后的知识和古代人们的智慧[1]。而且,二十四节气作为传统文化渗透到幼儿园课程中,符合《指南》的幼儿教学要求,它所具有的延伸性可以拓展多方面的知识,也有助于幼儿教师围绕二十四节气挖掘出更多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课程活动,有助于创新幼儿课程,深挖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让幼儿园课程变得更加多样、充实。最后,二十四节气同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将其引入到幼儿教育工作中,有助于引导幼儿深入了解中国文化,这对于发展幼儿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幼儿爱国精神,提升幼儿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综上能够看出,二十四节气活动在幼儿园教学工作中的开展具有现实意义,教师必须予以充分的关注和重视。

3 二十四节气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3.1 创设二十四节气主题教育课程

二十四节气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二十四节气的季节更替变化作为着手点,创设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教育课程。在课程创设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以及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二十四节气设计各个主体相关的主题教育课程,对二十四节气教育内容进行优选。设计“春夏秋冬”四个板块的幼儿主题教育课程,“春之萌动”、“夏之蝉鸣”、“秋之丰收”、“冬之暖阳”,设计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内容,春分时节的春雨、春雷;立夏时节的蝉鸣、蛙叫;霜降时节的枫叶、秋风;冬至时节的雪花、冰霜等等,这些主题教育课程的设计必须充分发挥出教育功能,可以通过多彩的主题内容,实现二十四节气与五大领域的渗透教育,真正让幼儿感知二十四节气,从二十四节气中探寻世界[2]。借助多彩的主题课程,掌握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以及民俗民风,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以及历史演变和发展,从而让幼儿更好的学习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掌握二十四节气背后所蕴含的知识和经验。

3.2 学习二十四节气的作品以及节气文化

除了创设二十四节气主题的课程,幼儿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学习二十四节气的相关文学作品、歌谣、古谚语、古诗词等节气文化以及与节气相关的节日文化[3]。简单的节气谚语可以加深幼儿对于二十四节气的了解和认知。例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通俗易懂的谚语背后,所蕴含的是关于自然、播种的知识,指的是清明前后正是播种的好时节。幼儿教师可以将此类内容引入其中,让幼儿通过生动直观的歌谣、谚语,更扎实的掌握二十四节气的特点以及自然变化。以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为例,清明既是节气,同样也是节日,清明节有扫墓祭祖、插茱萸、熏艾叶的习俗,这些习俗的背后,蕴藏着人们对于祖先的追思和悼念,蕴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与此同时,通过深入挖掘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节日文化,也可以实现节气这一传统知识在幼儿教育阶段的渗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之间得到节气文化、节气知识、节气内涵的熏陶和影响,促进孩子的全方面发展。

3.3 家园联动拓宽二十四节气教育途径

最后,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在幼儿园中的教学实践,也可以从家园共育的角度研究和开展。家长作为教育孩子的第一人,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积极联系家长,做好与家长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工作,从家长那里获取教育支持,与家长朋友形成教育联动力,从而拓宽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例如:在“小满”、“芒种”时节,幼儿教师可以联系家长,为幼儿布置与家长一同完成的二十四节气实践作业。让家长朋友在家中与幼儿一起播种花卉、小柿子、小草莓等简单的农作物,拓展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育的空间和维度,更好的发展幼儿的传统文化核心素养。

4 结论

众所周知,二十四节气本身所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这其中所蕴含着的丰富的人文知识以及自然道理是多样的,也是全面的。而这一传统文化知识的引入恰好能够满足大班幼儿的教学和成长所需。与此同时,作为传统文化,将二十四节气知识渗透到幼儿园课程中,它所具有的延伸性可以拓展多方面的知识内容,也有助于幼儿教师丰富教学内容,创新幼儿课程。对此,本文主要论述二十四节气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提出相关建议,仅供参考。

5 参考文献

[1]盛宁宁,杨月婕.以节气为媒介的幼儿德育课程活动[J].山东教育,2021(25):14-15.

[2]洪明笑.浅谈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二十四节气活动——以“霜降”主题为例[J].求知导刊,2021(22):8-9.

[3]何莹,何璐瑶.幼儿园节气文化课程实践[J].好家长,2021(19):49.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