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SAT考试内容
2025-09-28 00:27:03 责编:小OO
文档
SAT考试总时长3小时45分钟(225分钟),共有批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数学(Mathematics)和写作(Writing)三个科目。每一次的SAT考试分为10个区(Section),时间分配如下:

Section 1到Section 7-各25分钟

Section 8和Section 9-各20分钟

Section 10-10分钟

三个科目的分配如下:

批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共70分钟,由两个25分钟区和一个20分钟区组成;

数学(Mathematics):共70分钟,由两个25分钟区和一个20分钟区组成;

写作(Writing):由25分钟的作文(Essay)和25+10分钟的语法选择题(Writing MC)组成。

每次考试时,各个区的科目顺序都会改变。

如需要申请考试报名,可参考[2]。

注意:为了使平均分保持稳定,每次考试中都会在第二区到第七区之间插入一个科目不定的25分钟试验区(即加试),这个区的题目不计分。但是,在做完整套题目之前,由于不可在区间跳跃,应试者无法知道哪个区是加试题目,所以,各个区都要认真对待。

批判性阅读

Critical Reading

一、题目分配结构

批判性阅读(下称CR)部分共67道题目,包括:19道完成句子(Sentence Completion,下称SC)和48道文章阅读(Passage-Based Reading)。

文章阅读中,共包含3篇长文章、1组长对比文章、2篇短文章和1组对比短文章,共5篇文章和两组对比文章。

二、搭配形式

25分钟区:5道SC+短文章(两篇/一组对比)+两篇长文章(一组对比文章算为一篇)

25分钟区:8道SC+短文章(两篇/一组对比)+一篇长文章(一组对比文章算为一篇)

20分钟区:6道SC+一篇长文章( 一组对比文章算为一篇)

三、完成句子

在一个句子中,抠掉1或2个词(词组),给出5个选项,根据给出的句子部分,选择最合适的填入,主要考察词汇量。

四、文章阅读

给出一篇或一组文章,阅读后回答问题。文章所涉及的领域有:社会科学、人文、自然科学或小说(每次必有一篇)。短文章每篇(对比阅读算两篇)大约100词左右,每篇文章会出2道题目(对比文章4道)。长文章或文章组每篇(组)总词数介于400到800之间。

数学

Mathematics

一、题目分配和结构

数学部分共44道选择题和10道填空题。

二、搭配形式

25分钟区:20道选择

25分钟区:8道选择+10道填空

20分钟区:16道选择

三、考察内容

对于中国学生比较简单,初中毕业水平即可。

四、其他

允许使用计算器,每个区最开头会给出一些公式。 

  每个数学区前的说明与公式

SAT数学做题时需要用到的公式

1.抛物线:y = a(x^2) + bx + c(y等于ax 的平方加上 bx再加上 c )a > 0时开口向上a 0 )

2.椭圆:

(1)周长公式:L=2πb+4(a-b)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

(2)面积公式 :S=πab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3.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4.三角形面积:

(1)已知三角形底a,高h,则S=ah/2

(2)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半周长p,则S= √[p(p - a)(p - b)(p - c)] (海式)

(3)已知三角形两边a,b,这两边夹角C,则S=absinC/24)已知三角形半周长p,内接圆半径r,则S=pr5.

5.扇形面积:圆心角为n°,半径为r的扇形面积为(n/360)×π(r^2)如果其顶角采用弧度单位,则可简化为1/2×弧度 ×半径平方。扇形还与三角形有相似之处,上述简化的面积公式亦可看成:1/2×弧长×半径,与三角形面积:1/2×底×高相似。

6.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 / 2

7.矩形面积:长×宽

8.梯形体积:V=〔S1+S2+√(S1*S2)〕/3*H )(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9.圆柱体体积:V圆柱=S底×h

10.长方体体积:V=长×宽×高

11.正方体体积:V=棱长^3

12.圆锥体体积:V=1/3×S底×h

13.三角函数:

(1)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cot(A-B)=(cotAcotB+1)/(cotB-cotA)

(2)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ot2A=[(cot^2)A-1]/2cotA

cos2A=cos^2A-sin^2=2(cos^2)A-1=1-2(sin^2)A

sin2A=2sinAcosA

(3)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sinA/(1+cosA)) =√((1-cosA)/sinA)cot(A/2)=(+&-)√((1+cosA)/((1-cosA))

(4)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cos((A-B)/2)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cotA+cotBsin(A+B)/sinAsinB -cotA+cotBsin(A+B)/sinAsinB5)

积化和差:

sinα·cosβ=(1/2)[sin(α+β)+sin(α-β)]cosα·sinβ=(1/2)[sin(α+β)-sin(α-β)]cosα·cosβ=(1/2)[cos(α+β)+cos(α-β)]BR>sinα·sinβ=-(1/2)[cos(α+β)-cos(α-β)]6)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7)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B是边a和边c的夹角)8) 基本关系式:·平方关系:sin^2(α)+cos^2(α)=1tan^2(α)+1=sec^2(α)cot^2(α)+1=csc^2(α)· 积的关系:sinα=tanα*cosα cosα=cotα*sinαtanα=sinα*secα cotα=cosα*cscαsecα=tanα*cscα cscα=secα*cotα·倒数关系:tanα·cotα=1sinα·cscα=1cosα·secα=114.勾股定理:a,b,c分别代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弦三边之长(a^2)+(b^2)=(C^2)其变形 b^2=c^2-a^2=(c-a)(c+a)a^2=c^2-b^2=(c-b)(c+b),c^2=2ab+(b-a)^215.某些数列前n项和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16.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a1+(n-1)d2)前n项和公式:Sn=na1+[n(n-1)d]/2或 Sn=n(a1+an)/217.等比数列:1)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n=a1·q^(n-1)2) 前n项和公式:当 q= 1时,Sn=na1当 q≠1 时, Sn=[a1(1-q^n )] /(1-q)或Sn=(a1-anq)/(1-q)18. 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ax+b=0(a、b为常数,a≠0)19.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ax^2+bx+c=0(a、b、c为常数,a≠0)20. 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 (a不为0)中设两个根为X1和X2则X1+X2= - b/aX1*X2=c/a21.阶乘1×2×3×……×n=x,x就是n的阶乘写作

Writing

一、题目分配和结构

这个科目是在2005年SAT改革之后才加进来的,共3个区,包含一篇作文和49道语法选择题。其中,作文大约占总分的30%,语法选择题大约占总分的70%。

语法选择题中包含25道改进句子(Improving Sentences,下称IS)、18道句子挑错(Identifying Sentence Error,下称ISE)和6道改进篇章(Improving Passage,下称IP)。

二、搭配形式

Section 1(25分钟):作文[;注:每次考试,第一个区肯定是25分钟作文];

25分钟区:11道IS+18道ISE+6道IP

Section 10(10分钟):14道IS[;注:每次考试,第十个区也就是最后一个区肯定是语法]。

三、作文

在25分钟内,按照给出的题目作文。若想拿到高分,词数一般要在400以上。作文会由两个评审批阅,除空白和跑题外,每个评审的赋分范围是1-6分,作文总分为2-12分。

四、语法选择题

全部是挑错改错,中国学生经过培训或自学后提高应当很快。

分数算法

每个科目分开计算。

阅读:正确个数减去错误个数乘以四分之一后,四舍五入到整数,得到原始分。再由原始分值通过换算表(根据考试难易度每次调整)换算为200~800分的最终成绩。

数学:选择题正确个数减去错误个数乘以四分之一后加上填空题正确个数,算法和阅读相似。

写作:选择题正确个数减去错误个数乘以四分之一后,四舍五入到,整数得到选择题原始分,再配合作文(0-12分)分值,通过换算表(根据考试难易度每次调整)换算为200~800分的最终成绩。

第一步:原始成绩:答对题数乘上1,减去答错题数乘上1/4,每道题是1分;数学部分的主观填空题做错不扣分。等于原始成绩。

事实一:SAT的每道题分数相等。再重复一次,不管题目的难易程度,SAT每道题分数相等。

事实二:答对SAT一道题,得一分;答错SAT一道题扣1/4分;没有答,没有分。

SAT考试数学部分成绩换算

Raw scoreScaled scoreRaw scoreScaled scoreRaw scoreScaled score
-6 and below20015400-46036550-630
-5200-21016400-46037550-630
-4200-23017410-47038560-0
-3200-25018420-48039570-650
-2200-27019430-49040580-660
-1200-29020430-49041600-660
0210-31021440-50042610-670
1230-33022450-51043620-680
2240-34023460-52044620-680
3260-36024460-52045630-690
4270-37025470-530460-700
5280-38026480-54047660-720
6290-39027490-55048670-730
7310-41028490-55049680-740
8320-42029500-56050690-770
9330-43030510-57051700-780
10340-42031520-58052720-800
11350-43032520-60053750-800
12360-44033520-60054800
13380-44034530-610  
14390-45035540-620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