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施工重点难点分析与针对性对策
2025-09-28 00:27:13 责编:小OO
文档
第一节、 施工重点难点分析与针对性对策

1、 工程影响大,工程重视度高

1.1、 分析

本工程是相关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完善地方道路的道路网络,完善区域的雨水、污水排放系统,改善区域内市政基础设施,为惠济区城中村改造及区域内企业的生产工作和居民出行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而建设,工程涉及范围广,影响力大。

1.2、 对策

在人员的选择、组织上,从工程实际特点出发,结合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历和丰富工程经验的优秀人才,科学、合理的整合,充分发挥我们的综合实力,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及主要岗位的人员,我们都将选派能力强,素质高的施工人员及有丰富类似大型市政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队参与本工程的施工建设,在工作岗位上具有拼搏、奉献和敬业精神的人员,人员技能过硬、作风过硬、纪律过硬的队伍进行工程的施工,为本工程保驾护航。

2、 施工环境及地方协调

2.1、 分析

根据设计图纸及沿线在建工程调查情况了解到周边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房屋及障碍物多、村民参与工程建设等问题多而复杂,协调工作难度较大。

2.2、 对策

应充分考虑此因素对施工的制约,加大协调人员和工作的投入,协调工作贯穿整个工程建设全过程,为保证工程按招标计划工期如期完成。针对此问题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1)协调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成立协调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总指挥,协调经理任副组长,各工区负责人协助、配合协调小组的各项工作;

协调领导小组负责与业主、地方、办事处、各村及当地村民积极主动的进行沟通、协调,推进工程建设。

2)深入调查摸底,摸清风俗民情

协调人员首先要对标段内涉及到的各级、村级组织和村民进行深入细致的走访调查,及时了解当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情民俗,从而做到知彼知已、心中有数。

及时地与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各类通讯光缆的管理机构和村级组织等有关单位取得联系、进行沟通,以取得他们对工程建设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做好相关的拆迁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

3)依托当地党政组织,与民为善搞好协调

我公司将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是要紧紧依托驻地县(区)、乡(镇)两级和村级组织,发挥他们在当地的政治地位和领导核心的作用,促进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二是妥善处理好与村级组织和村民之间的关系,要主动地、经常性地与村委会负责人保持联系,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他们及时解决村民提出的有关问题。

三是项目经理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给当地和村级组织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实事好事,如村庄与拟建道路有交叉时,对村民的生产生活道路进行硬化,并保证道路通行方便顺畅等等,增进友谊。

3、 沿线在建道路、现状道路的顺接

3.1、 分析

本项目道路繁多,与项目内道路顺接的现状道路比较多,包括城市道路、高架等,如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现状道路的影响是本工程的一大难点。

3.2、 对策

根据以上情况,我公司制定专项保通方案,确保与在建道路交叉施工的顺接及与当地生产生活道路的安全保通。

1)按照交通部门及业主相关要求,在平交路口段设置交通安全信号、警示、警告标志、标牌,夜间施工时,必须在施工区及平交路口设置照明灯和信号灯;

2)在各平交道路口设置道路施工作业控制区及警告区,控制区最小长度不得小于200m;

3)在各平交路口施工作业缓冲分界处设置施工作业警示标志;

4)在各平交路口设置公示牌、告示栏及相应的宣传、警示牌架,做好交通宣传工作;

5)在车辆出入频繁或视线不良的道路交叉出入口,配备交通安全指挥人员,以指挥车辆出入,施工运输车辆后部要粘贴醒目的反光标志,以提醒社会车辆注意;

6)在每个平交路口设置不少于2名的保通员,负责指挥、疏导交通。

4、 粉砂性土、轻微湿陷性粉土、粉质粘土地段处理

4.1、 分析

根据设计图纸及周边在建道路调查情况,本标段地处中原,曾经为黄泛区,沿线土质主要为粉砂性土、轻微湿陷性粉土、粉质粘土。

4.2、 对策

针对此土质对路基施工制定以下应对措施。

1)粉砂性

粉砂性土壤,土质保水性差,土体板结困难,在静置一段时间或车辆碾压过后,在表面容易形成3~5cm厚的粉土层,如果两层土层工序搭接不及时,极易在层间形成松散体,影响路基质量;遇到雨水冲刷,易形成切割性沟壑,对成型路基危害极大。

对于粉砂性土段落,处理措施如下:路槽下30cm(分两层各15cm铺筑)路基掺水泥进行拌合压实处理,施工时先做试验段,在满足路基压实度及验收弯沉设计条件下,确定最佳水泥含量,再进行全面施工,如果此措施仍不能满足压实度和弯沉设计要求,则采用换填60cm砖渣,砖渣上再填筑20cm素土至路床顶进行处理。

2)轻微湿陷性粉土

对于轻微湿陷性粉土,处理措施如下:填方段清表后土基下翻50cm分层压实回填,零填方及挖方段路床下超挖50cm分层压实回填。施工宜避免雨季施工,注意施工的分段处理和连续性,避免长期暴露,注意路拱成型时,采用相应的施工排水措施,并严格控制路基压实度要求。

3)粉质粘土

机动车道下有粉质粘土层的段落,处理措施为:路槽下超挖2-4m,并将粉质粘土清运,然后再回填砖渣(CBR及粒径等满足规范要求)100cm并分层压实处理,之后采用素土回填至路床顶。

5、 改性沥青路面质量控制关键环节

5.1、 分析

SBS改性沥青是一种弹性塑胶类改性沥青,正确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沥青面层的抗车辙性能,增加耐久性,增加抗老化能力,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提高道路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5.2、 对策

1)技术交底

有关技术质量人员以及项目经理部特别对现场施工人员、技术干部、设备操作人员、材料员进行技术交底,根据我单位摊铺SBS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经验及资料,现场结合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控制。

2)温度控制

SBS改性沥青施工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温度敏感性,降温速度快,成型温度高。拌和与摊铺的温度控制对确保施工质量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正常情况下,施工温度宜根据SBS改性剂的品牌及剂量、粘度、气候条件及铺装层厚度确定。如何更好地控制施工温度,直接影响路面的内在质量,外在质量和使用效果。实际施工中温度控制的经验数据,SBS改性沥青施工各个环节的温度控制见下表

SBS改性沥青施工温度控制范围(℃)

工序施工温度范围测量部位
沥青加热温度

改性沥青制作温度

改性沥青储存温度

拌和时沥青加热温度

拌和时集料加热温度

改性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

改性沥青混合料储存温度

推铺温度

初压温度

碾压终了温度

开放交通温度

禁止修补温度

160~165

170~180

160~170

170~175

不高于190

165~175

降低不超过10

150~165

不低于150

90以上

60以下

120以下

沥青加热罐

改性沥青车

储存罐

储存罐

热料提升斗

出料口及运料车

贮存罐及运料车

摊铺机

摊铺层内部

碾压层内部

碾压层内部

摊铺层内部

3)贮存质量控制

应尽量少储存SBS沥青,用时多存,不用时少存,存贮不宜超过24h。当一天的施工任务完成后,应尽量用完罐中的沥青,或者给沥青罐加满沥青,或把剩余的少量沥青抽到其它储存罐内,以减少沥青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从而防止沥青老化。为保证SBS改性沥青的均匀性,防止离析,应在贮存罐顶部安装搅拌器,或用贮存罐中自带搅拌器,搅拌器每3小时搅拌一次,搅拌时间每次20分钟。

4)拌合和运输

改性沥青混合料要求在较高温度下拌和,但不能太高,否则会引起改性剂老化而失去粘结力。在拌和过程中,除了温度计自动监测外,观测混合料放料过程中的冒烟情况非常重要,如果冒白烟则属正常情况,如果冒浓浓的青烟,就要注意检查是否超过了温度。

由于改性沥青合料的粘性较大,运料车的车厢底部要涂刷油水混合物,为了防止运料车表面混合料结成硬壳,运输过程中运料车必须加盖麻布或棉被,运料车的数量也要适当增加。

拌和好的混合料贮存时间不能太长,不得超过24h,期间温度降低不应超过10℃,且没有发生结合料老化、析漏及离析等现象,出现上述问题影响质量应予废弃。

5)摊铺与碾压

(1)改性沥青混合料粘度大,摊铺阻力比普通沥青混合料大。因此,本工程采用履带式摊铺机,采用两台摊铺机进行联合摊铺,2台摊铺机前后错开10m~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其余均采用一台大型摊铺机整幅摊铺,以避免和减少纵缝处理。

(2)为保证路面平整度,要求做到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般不超过2-4m/min,摊铺机停顿,摊铺机下存留的混合料温度下降,会使压实度受到影响;同时,如果速度不均,摊铺机熨平板的倾斜角跟着发生变化,对平整度有较大影响。为了减少摊铺机的停顿次数,拌和、运输与摊铺能力必须匹配,一般在摊铺机前至少有3-5台运料车,做到运料车等候摊铺。如果待料时间过长或混合料温度降低太快,尤其是大风天气下,表面会结成硬壳,严重时摊铺机内部混合料硬结,冷却或雨淋的混合料和硬壳必须废弃。如果不能连续供料,应将剩余的混合料摊铺完,抬起摊铺机,做好临时接头,进行压实,避免出现冷却结硬的情况。

(3)摊铺机必须具有良好的自动找平功能。为了保证路面的标高和平整度,采用“雪橇式”平整度控制方式,由于雪橇板和橡胶轮都能自由伸缩,可以消除平整对控制厚度的影响,既保证了厚度,又提高了摊铺层的平整度。

(4)碾压要把握“紧跟、慢压、高频、低幅”原则。以前静后振排成梯队进行碾压,低温下碾压,沥青面层将会出现裂纹,所以施工中严格控制碾压时机,摊铺后马上进行,碾压区段控制在20—30m,保证在90℃以上完成全部碾压操作。

(5)对于路面碾压设备,应采用刚性碾压,不宜采用轮胎压路机。改性沥青混合料在摊铺机铺筑后本身就已经有相当大的压实度,一般在85%以上。密切注意压实遍数与压实度的关系,作到碾压心中有数,合理安排。压路机的行驶速度不超过4-5km/h,高频低幅碾压,这对于提高压实度,保持石料良好的棱角和嵌挤作用很重要。

(6)由于混合料粘度大,施工温度高,保证路面平整度相对要困难一些。为了提高路面平整度,尤其应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①保证基层及下面层的平整度;

②碾压时尽量减少停车次数,碾压段一般为50-100m。同时,严禁在未碾压完成的路面上停车、停车起振、调头等;

③在路面与路缘石、弯头等相接处等摊铺机和压路机难以按正常施工工艺操作的部位,要辅以小型机械或人工操作,以免影响整个面层的质量;

④压路机紧跟在摊铺机后面一定的距离内碾压,随着摊铺机不断向前,压路机的折返点也向前移动,这样既保证碾压温度,又不影响平整度。

6)接缝处理

(1)采用两台摊铺机进行联合摊铺,2台摊铺机前后错开10m~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其余均采用一台大型摊铺机整幅摊铺,避免或减少纵缝处理。

若有纵缝采用热接缝的方法,将已铺部分留下50~8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作跨缝碾压,直到消除缝迹。上、下层的纵缝应该错开150mm以上。纵向接缝应该是连续和平行的,缝边应垂直并形成直线。在纵缝上的混合料,应在摊铺机的后面立即用一台静力钢轮压路机以静力进行碾压。碾压工作应连续进行直至接缝平顺而密实。

(2)每天施工前,要对已铺筑的路面进行切割、清扫、清洗,刷粘层油,用熨平板对已铺完的路面进行预热,在熨平板下垫起始垫木。摊铺后,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以保证路面在横接缝处的平整度。

6、 环境保护与扬尘治理

6.1、 分析

蓝天白云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最质朴的理解,本工程战线较长,土方工程量大,土方作业施工恰处于雾霾的高发阶段,且正值春节之后,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必须严格按照扬尘治理“八个百分之百等相关管理办法要求进行管控。

6.2、 对策

1)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与当地和环保部门密切联系合作,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环保设施和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环保知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施工污染、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2)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求,进一步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严格控制扬尘污染,有效解决工地扬尘污染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改善和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努力把郑州建成国际化大都市。为确保扬尘污染治理工作各项任务有效落实,我公司制度专项方案,做好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工作。

3)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区关于扬尘治理“八个百分之百等相关管理办法,落实国家、地区规定及业主文明施工要求。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