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环氧粉末复合结构防腐管及补口工艺规程
2025-09-28 00:26:14 责编:小OO
文档


编制:

审核:

审定

油建公司防腐保温分公司

2012年1月17日钢质管道复合结构熔结环氧粉末防腐管补口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环氧粉末作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防腐保温管线底层防腐以

及外缠聚乙烯胶粘带复合结构的补口施工。现场补口处的防腐结构及等级不得低于管体

防腐、保温层的防腐结构及等级。

2编制标准及依据

2.1《埋地钢质管道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防腐保温层技术标准》SY/T 0415-96

2.2《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带(套) 》(SY/T4054-2003)

2.3《钢质管道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14-2007)

2.4《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 23-1988)

2.5《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SY/T 0407-97)

2.6《埋地钢质管道外防腐层和保温层现场补口补伤施工及验收规范》(SY 4058-93)

2.7《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T 0401-98)

2.8《钢质管道单层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规定》(Q/SH1030 280—2010)

2.9根据(2011)45期河南石油勘探局工程技术处会议纪要内容要求,为确保环氧粉末防腐质量有效控制,特编写本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此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是对2010年编制的河南勘探局企业标准《钢质管道单层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规定》(Q/SH1030 280—2010)第11章节现场补口、补伤以及对第7章节环氧粉末复合结构

防腐层的补充和完善。

3补口方案的确定

3.1分两种情况::

3.1.1第一种用环氧粉末作为底层防腐聚氨酯泡沫防腐保温管现场补口,用聚乙烯胶

粘带替代底层厚度为150μm环氧粉末防腐层(不采用环氧粉末补口的原因,由于抛丸除锈设备、环氧粉末加热设备,施工现场条件所限,各种工艺参数不变控制等原因,造成环氧粉末补口质量不合格,因此采用聚乙烯胶粘带替代原底层环氧粉末补口)。补口结构为刷一层底漆----(底层防腐结构为普通级的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厚度为0.7mm)-----硬质聚氨酯泡沫保温层(和钢管主体结构防腐层一致)----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带(套)或聚乙烯胶粘带三层结构补口。

3.1.2第二种采用复合结构环氧粉末(在单层熔结环氧粉末防腐层外缠绕聚乙烯胶粘带)补口结构如下:(采用聚乙烯胶粘带补口的原因,焊口处除锈后,刷上底漆,干燥1~2分钟就可以进行胶粘带的缠绕,这样便于施工现场补口质量控制,且安全环保,易控制成本)。

a)普通级环氧粉末复合结构防腐层补口结构为:刷一层底漆----缠绕聚乙烯胶粘

带,总厚度≥1.0mm(比钢管主体结构的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厚度大0.5mm,

原因是少防腐一道环氧粉末,多缠绕一层聚乙烯胶粘带代替环氧粉末防腐层厚

度)。

b)加强级环氧粉末复合结构防腐层补口结构为:刷一层底漆----缠绕聚乙烯胶粘

带,总厚度≥1.4mm(比钢管主体结构的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厚度大0.7mm,

原因是少防腐一道环氧粉末,多缠绕一层聚乙烯胶粘带代替环氧粉末防腐层厚

度,)。

c)特加强级环氧粉末复合结构防腐层补口结构为:刷一层底漆----缠绕聚乙烯胶粘

带,总厚度≥2.4mm,(比钢管主体结构的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厚度大1.2mm,原因是少防腐一道环氧粉末,多缠绕一层聚乙烯胶粘带代替环氧粉末防腐层厚

度)。

4材料管理

4.1所有防腐原材料进厂时,要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质量证明书及合格证,否

则不得验收。

4.2防腐原材料进厂检查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使用:

4.2.1没在出厂质量证明书或检验证明;

4.2.2出厂质量证明书数据不全或对数据有怀疑,且经复验后不合格。

4.3防腐原材料应包装完好,包装上应注明产品型号、批号、制造商名称、生产日

期和储存有效期。

5施工机具5.1主要机具:客货车、柴油发电机、现场浇注机、毛刷、喷灯、烤把、液化气瓶、

涂层测厚仪、电火花检漏仪、钢板尺、游标卡尺等。

5.2所有施工机具设备要严格按设备“十字”保养规定进行维护保养。

5.3施工作业前对施工机具设备进行检查,确认完好的使用状态。

5.4检测实验设备要定期送有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校验,保证检测实验设备在校验

期内使用。

5.5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设备说明书的要求使用,保持设备的完好使用状态。

6现场补口工艺流程

图1钢质管道复合结构熔结环氧粉末防腐管补口施工工艺流程图7补口工艺过程控制

7.1补口部位预处理

7.1.1作业人员将补口部位(焊口处)的毛刺、焊渣、飞溅物、焊瘤、铁锈、泥土、

油污、水分等清理干净,按照SY/T0407-97的要求将附着在钢管外表面的油、油脂及任何其他杂物清除干净。

7.1.2环氧粉末防腐层的端部有翘边、生锈、开裂等缺陷时,应进行处理,直至防腐

层与钢管完全粘附。

7.2补口部位除锈(直管道防腐均采用此方法)

7.2.1结合SY/T0414-2007《钢质管道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技术标准》的要求,焊道

补口处除锈方式受现场施工条件,可采用动力工具除锈方法。除锈等级应达到《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23 规定的St3 级。

7.2.2焊道表面处理与底漆涂刷间隔宜控制在4h内,期间应防止补口处钢管表面受

潮,涂底漆前,如出现返锈或表面污染时,必须重新进行表面预处理。

7.2.3除锈后应清除焊道处钢管表面的灰尘。清除补口搭接处防腐层上的粉尘及灰

尘。

7.3底漆涂刷(直管道防腐均采用此方法)

7.3.1使用前,底漆应搅拌均匀。

7.3.2底漆可用毛刷进行刷涂施工。

7.3.2 用毛刷将混合好的底漆均匀涂刷在补口区域表面,可稍加烘烤。注意环氧底

漆随配随用,以免固化。

7.3.3待底漆表干后再缠绕胶粘带,期间应防止表面污染。

7.4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施工

7.4.1聚乙烯胶粘带施工(直管道防腐均采用此方法)

a)聚乙烯胶粘带的解卷温度应满足胶粘带制造商规定的温度,当温度低于5℃以

下时,应采用火源对其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避免聚乙烯胶粘带烧坏),便于聚

乙烯胶粘带的缠绕施工。

b)采用手动进行缠绕施工。在缠绕胶粘带时,如焊缝两侧可能产生空隙,应采用

胶粘带制造商配套供应的填充材料填充焊缝两侧。螺旋焊缝管缠绕胶粘带时,

胶粘带缠绕方向应与焊缝方向一致。

c)在涂好底漆的焊道处按照50%的搭接要求缠绕胶粘带,在保证厚度的基础上,

搭接宽度不应低于25mm。缠绕时胶粘带搭接缝应平行,不得扭曲皱褶,带端

应压贴,使其不翘起。

d)根据工艺要求,聚乙烯

7.5 防腐层质量检查

a)外观检查:应对补口处防腐层进行100%目测检查,防腐层表面应平整、搭接

均匀、无永久性气泡、无皱褶和破损。

b)对于补口处每100道口随机抽查一个部位,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四点进行防

腐层厚度测量。厚度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查,仍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不合

格的部分应进行修复缠绕。

c)电火花检漏:

T………………………………①当Tc<1mm 时V=3294c

T………………………………②当Tc≥1mm 时V=7843c

式中:

V—检漏电压;

Tc—防腐层厚度,mm。

按照上面公式计算,环氧粉末复合结构管线检漏电压见下表

d)剥离强度检验:用刀环向划开10mm 宽、长度大于100mm 的胶粘带层,直

至管体。然后用弹簧秤与管壁成90°角拉开,拉开速度应不大于300mm/min。

补口抽查1%。剥离强度值应不低于20N/cm。若一处不合格,应加倍抽查,

仍不合格,全部返修。

e)检查合格后,经监理同意,对于环氧粉末复合结构的防腐管,直接移交工程处

进行回填。需要保温的管线,进行保温工序施工。

7.6保温层补口施工

a)补口处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聚氨酯泡沫保温。

b)根据补口处管道的长度、保温层的外径制作适宜的补口模具。保温层补口工装

模具制作尺寸为,采用1mm厚的铁皮,长度为500mm,直径为补口处钢管直径加上保温层厚度的两个半圆弧壳体,一边用合页连接,一边用两个卡子固定来完成保温层的发泡。≤∮159的钢管,模具直径偏差为±3mm,≥∮159的

钢管,模具直径偏差为±5mm,在模具的上半圆部分开一个100×100mm的浇

注口,来完成焊道处的泡沫保温层的施工。

c)将模具紧固在焊道端部外防护层处,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mm,浇口向上,

向模具内浇注聚氨酯泡沫原料进行保温层发泡作业。

d)环境温度低于5℃时,模具、管道和泡沫塑料原料应预热后再进行发泡。

7.7 保温层质量检查

a)去除模具,检查泡沫保温层发泡质量。

b)保温层厚度≤∮159的钢管,保温层厚度偏差为±3mm;≥∮159的钢管,保

温层厚度偏差为±5mm。

c)补口处泡沫外观平整、应无空洞、发酥、软缩、泡孔不均,烧芯等缺陷,其性

能指标符合SY/T0415-96标准的规定。

d)和钢管两端搭接部分无多余泡沫体。

7.8热收缩带的安装

a)将补口搭接处100mm宽度范围的处外防护层打毛,以增强热收缩带和外防护层的

粘接力。

b)安装热收缩带(套):热收缩带(套)环向搭接不小于80mm,与补口处两端防护层

不小于100mm。

c)安装固定片:将热收缩带(套)两端胶层面适当加热,对准界限位置贴好,把固定

片放在管体上,用烤把或喷灯加热固定片的胶面,热熔胶充分融化后快速粘接,再用棍子压平,直至完全贴附,确保粘合牢固。

d)收缩:用烤把从中间部位沿环向均匀加热且注意调整烤把的火焰,使中间部位首先

收缩。然后再从中间部位向一边均匀移动加热,使热收缩带(套)均匀收缩,并排除空气,加热到端部时,火焰应放小,使热收缩带(套)慢慢收缩到端部使胶均匀溢出,一端收缩好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加热另一端。如果有两个烤把,就可以从中间部位同时向两端加热,使热收缩带(套)均匀收缩至两端底胶溢出为止。

7.9防腐层现场补口补伤质量检验a)逐个检查补口补伤处的外观质量。补口补伤处应无烤焦、空鼓、皱纹、翘边,接口

处应有少量胶均匀溢出。检验合格后应在补口补伤处作出标记。如检验不合格,必须返工处理直至合格。

b)对补口处进行破坏性检验,抽查率为0.2%,且不少于1个口,若抽查不合格,应加

倍抽查,仍不合格,则全批为不合格。抽查项目及内容应符合下述要求:

1)用钢直尺测量补口处热收缩带(套)与防护层及补口带搭接长度应满足7.规

定。

2)撕下热收缩带(套),观察热收缩带(套)与防护层的粘接情况,热收缩带(套)

与防护层表面应有一层胶均匀粘附,常温下的剥离强度应不小于35N/cm。

3)用游标卡尺检查补口套(带)的厚度,该厚度及偏差、性能指标应符合

SY/T4054-2007标准的规定。

9、安全注意事项

1)补口施工的安全、环境保护应符合GB7692的要求。

2)补口施工过程中各种设备产生的噪音,应符合GBJ87的有关规定。

3)施工用电器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爆炸危险场所设备的安全规定,电器设备应整

体防爆、接地,操作部分应设触电防护器,现场临时用电规范,做到一机一闸

一保护。

4)除锈机、砂轮机作业所有机械设施的旋转和运动部分均应设有防护罩等安全保

护措施。

5)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火防爆,现场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6)补口作业时,操作人员劳保穿戴要齐全,戴上必要的防尘口罩以及防护手套。

7)定期检查操作人员的身体,加强劳动和安全卫生教育。

8)施工废料应进行集中收集,集中处理,现场垃圾清理干净,做好文明施工及环

境保护。

9)雨、雪、雾及大风天气严禁露天补口作业。

10、施工记录表格

10.1聚氨酯泡沫保温管补口施工记录表格

10.2环氧粉末复合结构防腐管补口检验记录表聚氨酯泡沫保温管补口施工记录表格

钢质管道复合结构熔结环氧粉末防腐管补口作业指导书环氧粉末复合结构防腐管补口检验记录表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