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 号 | 
九 年 级 物 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大题,2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试卷中g取10N/kg。
| 题 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 分 数 | 
| 得分 | 评卷人 | 
1.下左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 cm。
2.汽车行驶过程中遇到了紧急情况,司机师傅采用急刹车的方法使汽车停止运动,小明发现从刹车到静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路程,这是由于 。
3.如下中图所示是运动员在撑杆跳时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包含一些物理道理,如:撑杆受到力的作用而弯曲,说明力的作用可以 ,运动员对杆施力的同时被杆拉起,说明力的作用是 。
4.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知识的应用。如上右图甲所示,用力将塑料挂物钩的吸盘向很平的墙面上压,排出里面的空气,吸盘才会紧贴在墙面上,这是因为 ;建筑工人在砌砖墙时常常利用悬垂重物的细线来检验所砌的墙壁是否符合要求,如上右图乙所示,这是利用了 的道理。
5.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的宇航员,在月球上重约 N;当他把月球上的一块矿石带回地球后,此矿石的质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如图甲所示,是空中加油机正在为受油机加油的情景,如果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 的;飞机的机翼做成如图乙的形状,是利用了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的原理,使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强差,为飞机的升空提供升力。
7.夏季炎热的午后,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勤劳的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以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在美丽的会盟路上。若这段道路全长2km,则洒水车驶过这段道路需要
min;若洒水车水箱容积为7m3,洒水车水箱最多能装 kg的水;在整个洒水的过程中,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如图所示,被塞子塞得很紧的瓶子里装有水,如果用管子向里用力吹气。你猜想停止吹气后会发生什么现象是:
;你猜想的依据是: 。
| 得分 | 评卷人 |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答案 | 
A.质量 B.密度
C.重力 D.体积
10.下列哪一个符号是浮力的单位?
A.N B.kg/m3
C.kg D.m/s
11.如图所示,小红和吴力教授两人同时开始爬楼,小红先到达楼顶。关于两人做功的功率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吴力教授的功率大 B.小红的功率大
C.两人的功率一样大 D.无法确定
12.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它受到的浮力将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13.小亮想为村里的养牛场设计一个牲畜自动饮水器,他画出如图所示的原理图。其中应用到许多物理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储水箱与饮水槽组成连通器
B.控制进水的自动装置应用了杠杆平衡原理
C.静止时浮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牛喝水时应用到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14.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
以下操作中会影响测量值的是
A.使用的玻璃管稍粗些
B.测量时玻璃管稍倾斜
C.把玻璃管稍向上提一些,但不离开水银面
D.往玻璃管中灌水银时没灌满
15.小强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分析可知
A.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B.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甲的密度等于乙的密度
D.无法比较
16..关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润滑油可以使接触面分离,从而减小摩擦
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
C.人走路时与地面间的摩擦属于有害摩擦
D.鞋底刻有花纹,是为了减少接触面从而增大摩擦
| 得分 | 评卷人 | 
17.如图所示是用起子开启瓶盖时的情景。请你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
18.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察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用舰艇。如图所示是它上浮和下潜时的示意图,请你任选一图,画出它此时受力的示意图。
| 得分 | 评卷人 | 
19.(1)如图所示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勇同学在同一块海绵上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进行研究。(所用每块砖的重力和型号大小都相同)
甲、一块砖平放在海绵上;乙、两块砖叠放在海绵上;丙、一块砖竖放在海绵上。
(1)小勇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甲、乙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比较图甲、丙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3)以上这种研究方法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法。
21.如下三项实验:①用刻度尺测细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50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线圈的总长度再除以50;②测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先测出100个大头针的总质量,再除以100;③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要保持小车由静止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到达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物体(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从而得出有关结论。
上述三项实验中, (填序号)两项实验的思想方法是相同的,这两项实验遇到问题的共同特点是 ,解决办法的共同特点是 。
| 得分 | 评卷人 | 
22.要把重100N的沙子运上三楼,体重相同的小红、小明和小亮三位同学用三种方法把沙子运上三楼。小红用桶提着上楼,小明用滑轮提升小桶的方法,小亮用滑轮提升麻袋的方法,如图所示。
(1)小明同学使用的是 滑轮(填“定”或“动”);
(2)根据图中数据算出三种方法所做有用功的大小;
(3)其中谁使用的方法做的总功最多,他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23.小亮在学习了“浮力”之后,动手做了八年级上册0.1-9观察鸡蛋悬浮的实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先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底面积为100cm2的圆筒形容器(厚度可忽略),向容器中注入10cm深的水,再取一个鸡蛋,称得其质量为55g,将它轻轻地放入水中,发现鸡蛋沉至容器底部,此时测得水面升高了5mm。然后,向容器中加食盐并不停地搅动,直到鸡蛋恰好悬浮起来为止,如图所示。请计算:
(1)容器中未放入鸡蛋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大?
(2)鸡蛋的体积为多少?
(3)当鸡蛋悬浮起来时,盐水的密度是多少?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九年级物理参及评分标准
一、1.3.40(3.41~3.43) 2.汽车具有惯性 3.改变物体的形状 相互的
4.大气压的作用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5.150 不变 6.静止 小
7.150 7000 变小 8.水会自动从管口处向外冒
向瓶内吹气使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答案 | B | A | D | C | D | D | A | A | 
三、17.如答案图1所示 18.如答案图2所示
答案图1 答案图2
四、19.(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压强相等
(2)换用不同密度的液体,比较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产生压强的大小情况
评分标准:本题5分,第(1)问占2分,第(2)问占3分。其中“换用不同密度的液体”2分,“比较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产生压强的大小情况”1分。
20.(1)海绵的形变 (2)压力的大小 受力面积的大小 (3)控制变量
21.①②;被测量太小,不易直接测量;把多个相同的被测量集中起来测量,再除以被测量的个数。
五、22.解:(1)动;
(2)三种情况下都是对100N的沙子做有用功,上升的高度相同,所以三种情况下的有用功相同,
W有=G沙h=100N×2×3m=600J;
(3)由于小红的体重为400N,在三种方法中,她不但要对小桶做额外功,还要克服自身体重做额外功,所以她做的总功最多。
W总=(G沙+G桶+G人)h=(100N+20N+400N)×2×3m=3120J,
η=×100%=×100%=23.8%(或23.81%)。
评分标准:共11分。(1)2分;(2)3分,分析1分,公式1分,结果1分;(3)小红做的总功多2分,计算出总功2分,计算出机械效率2分。
其它方法正确参照标准给分。学生算成三层楼高只扣0.5分。
23.解:(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ρ水gh=1.0×103㎏/m3×10N/kg×0.1m=1.0×103Pa;
(2)鸡蛋的体积V =Sh=100cm2×0.5cm=50cm3=5×10-5m3;
因为鸡蛋恰好悬浮,F浮=G且V排=V =5×10-5m3;
由F浮=ρ盐水gV排得,
ρ盐水=====1.1×103kg/m3。
答:容器中放入鸡蛋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1.0×103Pa;当鸡蛋悬浮起来时,盐水的密度是1.1×103kg/m3。
评分标准:共10分。(1)3分,公式2分,结果1分;(2)2分,公式1分,结果1分;(3)5分,说明鸡蛋悬浮时的情况2分,F浮=G1分,V排=V =5×10-5m31分。计算3分,写出F浮=ρ盐水gV排1分,计算盐水的密度公式1分,结果1分。
其它方法正确参照标准给分。(1)中加上增加的深度扣0.5分。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