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
2025-09-28 00:25:35 责编:小OO
文档
三年级数学上册《捐书活动》教学设计

课  题

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运算)

执教日期2014-9-17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第1课时   (17、18页)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连加计算,在二年级又学习了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法运算。本节课正是在这两个知识点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因而部分学生具备综合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从而正确地进行计算的能力。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需要更为广阔的思考的空间,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本课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捐书活动”为情境,恰恰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设计理念根据新课标,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在揭示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及探究归纳的能力。

教学目标1.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加法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

2.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

难点

重点  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  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

策略

教 法

引导、讲授、知识迁移

课件

来源

  自制

学 法

思考、讨论交流、展示

教学

准备

教 具

口算题卡、课件、

课型新授课
学 具

口算题卡
自主

预习 

1、三位数加法练习

382+594   419+2    78+782

2、提问:估一估43+21+28与50+17+321哪个算式的各大一些?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教学流程

设计

一、课前2分钟互动。

1、组内口算练习

2、口算抢答

+16    19+25    72+28    300+205

15+23+7     20+28+5

二、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西部贫困地区的图片

师:谈话:同学们,你刚才都看到了什么?

师:我们中国的西部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地方,很多孩子因为贫困交不起学费,买不起课本,为了让这些贫穷的孩子都能上学,许多人都伸出了援助的双手,你们想帮助他们吗?(想)看样子同学们都是比较有爱心的孩子。你们知道吗,我们学校就曾经举行过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书的活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在捐书活动中有哪些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捐书活动)

三、探索新知

1.出示三、四年级各班捐书情况统计表,这就是当时三年级和四年级捐书情况的统计表。谁能告诉大家你通过这张表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年  级

数量/本

三(1)班

118
三(2)班

104
三(3)班

95
年  级

数量/本

四(1)班

103
四(2)班

109
四(3)班

98
【意图: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

•请大家试着估一估,哪个年级捐的多?

•说说你估算的方法。

【意图:估算,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正确渠道之一。教师启发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

3、三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

•师:算一共捐了多少本应该用什么方法?(加法)怎样列式?三个数相加我们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就学过,只是加数都没有我们今天要相加的数目这么大,咱们今天要解决的是三位数的连加运算。(师补充课题----三位数连加运算)

•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算一算三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算完后把你们的好方流讲给小组内的同学们听一听。

【意图: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以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肯定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计算方法上体现出的自主选择。】

•黑板上板演的同学将自己的方法逐一讲给大家听一听。

•教师小结不同的算法及竖式计算法应注意的问题。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注意: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标好进位,下一步在计算时一定要加进去。

4、四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

【意图:设计情境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培养他们竞争意识。】

•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和过程讲给同桌听一听。

•口头展示自己的方法。

•教师在黑板上着重强调三个数连加的方法,

1 0 3      

            1 0 9     

         +  1 928

            3 1 0

师:哪一位上的三个数相加满几十,我们就一定要向前一位进几。

5、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多多少本?

6、师:其实向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捐书,不管捐的多还是捐的少,他们都是非常有爱心的,都值得我们学习。

四、当堂检测

1、P18页“练一练”第1题。

师:再过两天又是周末了,听说有个商场刚开张正在进行促销活动呢!买1000送大礼包。

谁能像售货员阿姨那样流利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每样商品的价格?

•出示问题,学生完成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727+114+86       397+304+120

475+260+149      292+450+108

【意图:本环节的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开放性,“用竖式计算”是专项练习,目的巩固新知,形成计算技能,然后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掌握相应策略进行估算、笔算、完整地再现一次“怎样运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巩固技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小结本课

师:在今天这节课中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成功和体验是学生情感发展的基础,师生在交流享学习的快乐】。

教法与学法
1、小组长拿出口算卡片,组织组内同学进行口算练习。

2、师出示卡片,学生迅速口算,并抢答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有选择地将数学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先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估算方法,再指名回答。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在小组内轮流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师巡视,选择几种典型的方法让学生写在黑板上。

教师在学生展示自己方法的同时,将其方法总结在黑板上。并适时引导学生注意竖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幻灯片呈现并让学生齐读。

1、学生完成,教师巡视批阅

2、同桌间交流方法

3、口头展示自己的方法。

学生综合比较,口算计算,得出结论。

学生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完成,集体订正,对于有简便算法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

板书设计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运算)

三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        四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

118+104+95=317(本)             103+109+98=310(本)

先算100+100+100=300    1 1 8       2 2 2              1 0 3      

再算18+4-5=17       +  1 014    +  1  9 5              1 0 9     

最后算300+17=317       2 2 2       3 1 7           +  1 92 8

                                                       3 1 0

118 + 104 + 95          1 1 8      

 = 222 + 95                1 0 4      

 =317(本)             +  1 91 5

                           3 1 7 

答:三年级一共捐了317本。             答:四年级一共捐了310本。

课后反思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