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2025-09-28 00:29:33 责编:小OO
文档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对生活中的物理量具有一定的估测能力是初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数据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凯里市年平均气温约为37℃

B.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D.老师正常讲课时声音的响度约为120dB

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发明了很多具有特殊力学性能的材料。有的材料不但很轻,而且强度很高,例如铝合金、碳纤维等。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替代传统材料应用于各类汽车结构件上,可以降低车体自重,减少能耗。这主要是由于该材料具有较小的(   )

A.密度    B.体积    C.弹性    D.硬度

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4.“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5.日晷利用其上面直杆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它的发明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下列现象中与日晷计时原理相同的是(   )

A.水中倒影    B.空中“桥”

C.小孔成像    D.镜中“路”

6.小张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规律。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装图甲装置应按从上而下的顺序

B.由乙图可知,实验时的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C.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为97℃,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D.丙图是水沸腾前出现的现象

7.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部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逐渐放掉容器中的水,容器底部的光斑将(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保持不动    D.无法判断

8.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离地球表面约400 km的“天宫”空间站上通过天地连线,给同学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科学课。如图为王亚平老师做“水球”实验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球”相当于凸透镜

B.“水球”对透过它的光有发散作用

C.王亚平远离“水球”时,她的像会变大    

D.图中通过“水球”看到王亚平的像是虚像

二、多选题

9.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甲和乙两物质的体积相同时,甲物质的质量较大

B.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1:4

C.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甲物质的体积较大

D.体积为的甲物质,质量为10g

10.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自东向西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

A.A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B.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以A为参照物,B向东运动    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三、填空题

11.如图甲为女子冰壶世锦赛,用刻度尺测量冰壶的高度AB如图乙所示,其高度为________cm。冰壶投掷出去后继续往前运动,以此时的冰壶为参照物,看台上的观众是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2.如图,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设海水中声速是1500m/s,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潜水器发射超声波信号,经过________s接收到来自9000m深的潜水器的回波信号。超声波声呐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

13.如图所示是黄昏时刻,水鸟在深度为1m的池塘上面飞行的美丽瞬间。若此时水鸟距水面2m,那么水中的“水鸟”距离鸟________m;水鸟远离水面时,它的像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将1个实心铜球和3个实心铝球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两盘中,然后调节游码,天平平衡时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每个金属球的体积均为V,则V=________。(,)

四、作图题

1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

16.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17.如图所示,请画出图中由发光点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五、简答题

18.智慧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石器时代就能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具体做法是:到了冬季,他们在 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会裂开。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水结冰后石头就会裂开”的道理。

19.冬天在浴室洗澡时,浴室内的镜子表面往往会附着些水雾,即使用抹布擦拭镜面后,依然会再次产生水雾。

(1)请你解释水雾产生的原因?

(2)若设计一款防止起雾的镜子,你会如何设计?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

六、实验题

20.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每次实验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________开始下滑;

(2)图甲中AC的长度是________cm,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停表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圈,每格1s)

(3)图乙中能大致描述小车从A点到C点运动情况的图像是________(填序号)。

(4)为了测量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B点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所用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这种做法正确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

(2)按图乙安装器材时,需要调节烛焰的中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处;

(3)移动蜡烛和光屏,当处于图乙位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为倒立、________的实像,应用了此成像特点的是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在图乙中,小明把一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他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

22.暑期,小伟在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他想知道所获奖牌的材质,为此,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测量过程中,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奖牌的质量为________g;

(3)在测量奖牌体积时,由于量筒口径较小,奖牌无法放入。经过思考,小伟采取了以下步骤测出了奖牌的密度。

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细线系住奖牌使其浸没在水中,并在烧杯壁上水面到达的位置作出标记,如图丙所示;

②把奖牌从水中取出后,将量筒中的水(体积是40mL)缓慢加入烧杯中至标记处,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奖牌的体积为________;

③算出奖牌的密度是________。

七、计算题

23.2023年榕江“村超”火爆出圈后,全国各地热爱足球的球迷朋友纷纷前来榕江观看“超级星期六”的足球比赛。小铭一家驾车到榕江看村超总决赛,在夏蓉高速路上看到一个交通指示牌(如图甲所示)。安全管理需要,就是在两个监测点安装监控探头,测出车辆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速度,以此来判断是否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8km。

(1)图甲中“100”的含义是什么?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指示牌所处位置到榕江最快需要多少时间?

(3)小铭爸爸的车在区间测速路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是否超速?

24.小明妈妈过生日的前一天,妈妈故意在脖子上用笔画一个吊坠让他爸爸看。爸爸顿悟,就在地摊上给妈妈买了一只金吊坠,如图所示。妈妈让小明拿到学校测一下吊坠的密度,测得这只金兔吊坠的质量为24g,体积为。

(1)请你计算这只金兔吊坠的密度为多少?

(2)如果这个金兔吊坠是纯黄金制成应为多少克?()

(3)若另一个相同大小纯金制成的空心金兔吊坠的质量为13.51g,则该吊坠的空心部分体积为多少立方厘米?

1.答案:C

解析:A.凯里市的年平均气温约16℃,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符合实际。故C符合题意;

D.老师正常讲课的声音的响度约为60分贝,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A

解析:由可得,可知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越小,质量越小。由题知,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替代传统材料应用于各类汽车结构件上,可以降低车体自重,所以这主要是由于该材料具有较小的密度。

故选A。

3.答案:B

解析:A.甲图中手按压古筝不同位置的弦时,是为了改变弦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

B.乙图中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多次被弹开,利用放大法,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B正确;

C.丙图中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丁图中的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故D错误。

故选B。

4.答案:D

解析:A.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B错误;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C错误;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凝华放热,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C

解析:日晷上直杆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空中的桥即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汽车观后镜中的路是凸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C

解析:A.实验时应该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温度计使用时,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但是不能碰容器底和容器壁,故组装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故A错误;

BC.由图乙可知,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水的沸点为97℃,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低,水的沸点低,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00℃,实验时的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故B错误,C正确;

D.水在沸腾前,气泡由下往上体积逐渐变小,水在沸腾前,气泡由下往上体积逐渐变小,丙图是水沸腾时出现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B

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保持入射光路不变,慢慢放出容器中的水,则折射点逐渐左移,容器底的光斑将向左移动.

8.答案:A

解析:ABD、王亚平前的水珠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此时的“倒影”是通过凸透镜成的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BD错误;

C、王亚平远离“水球”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故C错误;

故选:A。

9.答案:BC

解析:A.当甲和乙两物质的体积相同时,甲物质的质量较小,故A错误;

B.乙的密度为

甲的密度为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故B正确;

C.由图得,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甲物质的体积较大,故C正确;

D.由得,体积为的甲物质,质量为

故D错误。

故选BC。

10.答案:BCD

解析:A.由图甲知,在图像中,A的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3m/s,故A错误;

B.由图乙知,在图像中,B的运动图线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

故B正确;

C.A、B同时同地自东向西运动,A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以A为参照物,B向后退,是向东运动,故C正确;

D.B物体1.5s通过的距离

故D正确。

故选BCD。

11.答案:11.40;运动

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A在2.00cm位置,B在13.40cm位置,则冰壶的高度AB为

冰壶投掷出去后继续往前运动,冰壶与看台上的观众的相对位置不断改变,以此时的冰壶为参照物,看台上的观众是运动的。

12.答案:12;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声呐收到回波信号的时间

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地球与太空间有真空,所以不能用超声波声呐测太空的距离。

13.答案:4;不变

解析:水鸟距水面2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水中的“水鸟”即水鸟在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为2m,水中“水鸟”到水鸟的距离为4m。

水鸟远离水面时,其大小不变,则它的像的大小也不变。

14.答案:4

解析:

15.答案:见解析

解析:

16.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点光源S的像点,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像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即为点光源S,连接点光源S和两个入射点即为两条入射光线。

17.答案:

解析:对于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据此作图如下:

18.答案:见解析

解析:冬天夜间温度低于水的凝固点,水凝固成冰后,根据可得,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所以体积会变大,因此石头就会裂开。

19.答案:见解析

解析:(1)室内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变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镜面上。

(2)可以在镜子背面安装一个电加热器,给镜面加热使镜面的温度升高,此时水蒸气不易在镜面液化。

20.答案:(1)静止;(2)80.0;0.16;(3)③;(4)不正确;小车静止下滑时所用的时间不是下半程小车运动所有的时间

解析:(1)每次实验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以保证每次小车通过的路程和初始速度相等。

(2)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因此AC的长度为

停表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圈,每格1s,指针转过了5格,因此小车通过全程所用时间为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3)小车从A点到C点做加速运动,图像中,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只有③的斜率逐渐增大,说明物体做加速运动,图线③能正确的描述小车从A点到C点运动情况。

(4)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到达B点的速度并不为零,所以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的时间,并不等于下半程的时间,这样的做法不正确的。

21.答案:(1)10.0;(2)同一高度;(3)放大;投影仪;(4)远视

解析:(1)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就是焦距。由图甲可知,焦距为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需调节烛焰的中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大致在同一高度。

(3)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蜡烛放在35.0cm的位置,则物距为

在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此成像特点的是投影仪。

(4)图乙中,把一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光提前会聚了,该透镜对光起了会聚作用,是凸透镜,远视眼镜片是凸透镜制成的,所以该眼镜片是远视眼镜片。

22.答案:(1)水平桌面;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70.4;(3)8;

解析:(1)在使用天平时,应将其放在水平台面上。

图甲中,分度盘中指针向左偏转,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才能让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由图乙知,奖牌的质量

(3)②由图丁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32mL,加入烧杯中的水的体积为

奖牌的体积与加入烧杯中水的体积相等,为。

③奖牌的密度

23.答案:(1)见解析;(2)1.2h;(3)90km/h,没有超速

解析:(1)图甲中的100是此路段汽车的最高速度不超过100km/h。

(2)由图甲知,交通指示牌与榕江的距离为120km,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快时间

(3)小铭爸爸的车在区间测速路段通过的时间,平均速度

所以没有超速。

24.答案:(1);(2)28.95;(3)0.8

解析:(1)金兔吊坠的密度为

(2)如果这个金兔吊坠是纯黄金制成则

(3)空心金兔吊坠黄金的体积为

则空心部分体积为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