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理论学习专题一学习记录
2025-09-28 00:18:46 责编:小OO
文档
XXXX

理论学习专题一学习记录    

会议时间:2013年4月26日14点30分

会议地点:XXXX

参会人员:XXXX全体党员干部群众

主持人:XXXX党支部、XXXX

        XXX

记录人:XXX  

XXX

会议内容:

    一、XXX就《2013年第一专题学习内容—坚定道路自信,推进实践创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专题学习进行重要讲话,并要求党支部全体成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二、XXX:

报告中指出:“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段话告诉我们,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只有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渊源和科学内涵,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才能全面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只有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从近代以来的历史看,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经历了艰难曲折复杂的探索过程,先是改良主义的君主立宪,之后是初期的议会民主,之后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都没有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中国党成立以来,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新民主主义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判断,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显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与经典作家主张的道路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历史起点、现实基点、现实途径上具有特色,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的光明之路、伟大之路、成功之路,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们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越来越高。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受到世人的尊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受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和赞誉。因此,只有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这条道路,才能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

报告指出: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是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及时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科学社会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创造性地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创新之路,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动摇创新发展,决不能走到改革开放之前封闭僵化的传统社会主义的老路上去。

在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党人坚持自主、走自己的路,坚持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着眼于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着眼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形成了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外交、国防、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一整套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方针原则和制度。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具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现实土壤中的活生生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相反,如果否定改革开放的成效和功绩,拒绝开放、放弃改革,只会让中国走向僵化封闭的道路,只能扼杀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把社会主义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地推进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锲而不舍,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报告指出: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是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毫不动摇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决不能走到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社会主义的改旗易帜的邪路上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因而能够把13亿人民凝聚起来,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地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中国党在领导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清醒而又坚定地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党对整个国家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领导,坚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道路、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全方面。所有这些,都说明我们进行的现代化建设,“老祖宗”没有丢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姓“社”而不姓“资”。正因为这样,党的路线方针才能得到亿万中国人民的拥护,才能从本质上代表中国人民的利益,不断给人民群众带来福祉;我们才能从容应对各种风险考验,显示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伟大力量。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途径。我们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不走改弦更张、改旗易帜的邪路,才能实现国富民强的宏伟目标。相反,如果放弃社会主义旗帜,走上盲目照搬其他国家的邪路,就会导致经济停滞、政治衰败、民生凋敝、社会动荡,就会从根本上动摇立国之本、执政之基,最终会毁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基石。

总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的正确选择,我们要有充分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路正路、康庄大道。我们既不妄自菲薄,无端指责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也不妄自尊大,认为社会主义已经完美无缺。我们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蓝图。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