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Q-T-002-05-J通用塑胶件检验规范
2025-09-28 00:16:57 责编:小OO
文档
通用塑胶件检验规范

一. 检验方案:

全检项:一致性、外观(视具体部件良率情况可调整为抽检)

抽检项:尺寸:每送货批抽检3PCS;

性能:每送货批抽检1PCS;

二. 检验设备:

1. 游标卡尺(精度等级:0.02mm) 一把

2.平台 一张

3.高度尺(精度等级:0.02mm) 一把

4.甲基化酒精(≥95%) 一瓶

5.异丙醇(≥99%) 一瓶

6.专用橡皮 一条

7.百格刀 一把

8.砝码 一套

9.3M胶纸(600或者800) 一卷

10.铅笔(中华HB) 一支

11.耐磨仪 一台

12.色差仪 一台

13.标准点规菲林尺(PCC) 一张

三. 检验步骤:

1检验内容及标准

1.1包装方式检验

1.1.1工具:目测

1.1.2标准:按对应零件的《物料承认书》中的包装要求检验。包装必须完整,标识清楚,不得有混

装,散装。

1.1.3包装标识:合格产品交付时,每箱(袋)必须贴有包装清单,其上必须写明以下内容:客户名

称、物料名称、物料编号、数量、生产日期、制造厂商和检验合格印记、订单号等,在包装箱的侧面必须印有或贴有标明摆放方向、防雨、易碎的标识。

1.1.4包装箱毛重:每箱不得大于20kg。

1.2一致性检验

1.2.1工具:目测

1.2.2标准:同批来料外观、颜色、表面光洁度须保持一致,不同批次而用于同一机器的来料需与前

几批来料及整机的其它部分基本保持一致,其色度、光洁度与样板无明显差别。

1.3

材质证明资料核对

迈瑞塑胶件供应商的出货都需要提供产品的原材料(塑胶料)材质证明,材质证明的内容需包

括:原材料(塑胶料)的原厂制造商名称、材料型号以及使用此原材料生产出迈瑞产品的实际生产日期或批次(Lot No.)。该材质证明需有公司相关印章确认。

(注:针对供应商当次出货包含多种物料状况,可列清单统一在一份总表材质证明中。) 1.4 尺寸检验

1.4.1 工具:卡尺、投影仪或专用检测工装等

1.4.2 标准:根据该零件《物料承认书》中指定的检验尺寸检验 1.5 外观检验 1.5.1

目视检验方法:

--视力:校正视力1.0以上

--目视距离:检查物距眼睛40CM

--目视角度:45度~90度(检查时产品应转动) --目视时间:5秒/面

--灯光:大于500 LUX 的照明度。 1.5.2 颜色

1.5.

2.1 工具:目测(色差分析仪)

1.5.

2.2

标准:以目视检验为主,不得有明显色差。比对标准色板,以一致或极接近为合格。对目视有异常部分用色差仪检测, 1.0a ∆≤, 1.0b ∆≤, 1.0E ∆≤, 三者绝对值必须同时满足。

1.5.3 表面色斑、色点、色线 1.5.3.1 工具:目测、卡尺、菲林尺 1.5.3.2

A 面标准:

a) 不允许有深色条纹、分层、脱皮现象存在;

b) I 类产品每个面内只允许有不超过2个色点(斑)存在,面积不超过0.15平方毫米,点与点之间

距离不小于50毫米;

II 类产品每个面内只允许有不超过2个色点(斑)存在,面积不超过0.20平方毫米,点与点之间距离不小于50毫米;

色点面积在0.05平方毫米以下,个数忽略不计(成片状连在一起不可以)。

c) I 类、 II 类产品每个面内允许有不超过2个以上的水纹或纹状杂物存在,(宽度不超过0.20mm,长

度不超过10mm )。因模具结构导致的夹水纹和合模线不在此范围内,以模具工艺工程师签定的样品或该零件的物料承认书为准。 1.5.3.3

B 面标准:

a) 不允许有深色条纹、分层、脱皮现象存在;

距离不小于50毫米;

II类产品每个面内只允许有不超过3个色点(斑)存在,面积不超过0.30平方毫米,点与点之间距离不小于50毫米;

c)色点面积在0.05平方毫米以下,个数忽略不计(成片状连在一起不可以)。

d)I类、 II类产品每个面内允许有不超过2个以上的水纹或纹状杂物存在,(宽度不超过0.20mm,长

度不超过10mm)。因模具结构导致的夹水纹和合模线不在此范围内,以模具工艺工程师签定的样品或该零件的物料承认书为准。

1.5.3.4C面标准:

e)不允许有深色条纹、分层、脱皮现象存在;

f)I类产品每个面内只允许有不超过4个色点(斑)存在,面积不超过0.20平方毫米,点与点之间

距离不小于50毫米;

II类产品每个面内只允许有不超过4个色点(斑)存在,面积不超过0.30平方毫米,点与点之间距离不小于50毫米;

g)色点面积在0.05平方毫米以下,个数忽略不计(成片状连在一起不可以)。

h)I类、 II类产品每个面内允许有不超过2个以上的水纹或纹状杂物存在,(宽度不超过0.20mm,长

度不超过10mm)。因模具结构导致的夹水纹和合模线不在此范围内,以模具工艺工程师签定的样品或该零件的物料承认书为准。

1.5.4划伤、擦伤、碰伤

1.5.4.1工具:目测、卡尺、菲林尺(当用目测或卡尺测量有分歧时用菲林尺判断)

1.5.4.2标准:

a)I类、II类产品A面不允许任何有划伤、擦伤、碰伤及因碰撞而留下的白色斑点。

b)I类、II类产品B面和C面允许有无手感划伤一条,大小不超过5mm(长)*0.2mm(宽);不可有

任何有手感划伤。

若有其它特殊情况,以对应零件的<<物料承认书>>中规定的限度执行。

1.5.5镶件

1.5.5.1工具:卡尺、砝码

1.5.5.2标准:

a)塑胶件中的镶件不得有松动和腐蚀;

b)塑胶件中的镶件不得凸出于产品表面,若有特殊要求参照该零件图纸或物料承认书说明;c)镶件的力学要求按该零件的物料承认书要求检验。

1.5.6翘曲及变形

1.5.6.1工具:平台、直尺、高度尺

1.5.6.2标准:塑胶件不应有明显翘曲、变形等不良,但对于产品装配、功能、外观无影响的情况可

接受。

1.5.7缺胶及缩水

1.5.7.1工具:目测

1.5.7.2标准:塑胶件不允许有因成型条件不当而产生的缺胶或缩水,对不影响产品功能、外观的缺

胶或缩水可接受。

1.5.8喷油及印刷

1.5.8.1工具:目测

1.5.8.2标准:

a)丝印要求规整,字体端正,色泽均匀,字体清晰,无断线、毛刺现象;有轻微损伤时,其损伤程

度按对应的《物料承认书》中允许的限度检验。

b)喷油及丝印的性能检验请参照本规范的1.6项检验

1.5.9水口及其它缺陷

1.5.9.1工具:目测

1.5.9.2标准:

a)水口应修平整或以不影响装配、外观为限度允收。

b)披锋修整以不刮手为原则,且不可影响装配及产品功能。

c)塑胶件表面应洁净,不可有油污或其它污物。

1.5.10生产日期及版本:

塑料件上留有生产日期、版本标记位置的,应有相应的生产日期、版本标记信息。

1.6性能检验

性能检验分为物性及化性之检验(见附表一),下面分别阐述:

1.6.1物性包含光泽、硬度、百格、耐摩擦

1.6.1.1光泽:目测,依据样品或标准色板。

1.6.1.2硬度:

a)选择专用硬度铅笔(HB),使其笔尖为平状,将硬度铅笔插入硬度器孔中

b)调整硬度器准心,向前推6-8cm,使铅笔芯刮划涂膜表面c)拿开硬度仪,用橡皮擦去表面被划处

d)目视待测物,以不留痕迹无划破现象为合格

1.6.1.3百格测试:用百格刀在待测的涂膜表面用尺子以1mm的间隔划11根深至底材的切痕,然后

在垂直的方向上同样划11根切痕,形成100个正方形(1mmX1mm)。然后在100个正方形上

贴上3M 600#胶纸,用指尖充分按压排除里面的空气,一边以垂直表面角度瞬间剥起。观察涂

膜表面,允许一个格子里脱落面子小于这个格子面积的1/2。

1.6.1.4耐摩擦:用专用美制96#橡皮,直径Ф6mm,伸出长度1.5mm,加砝码350g,来回推动50个

来回,移动距离为25mm。喷涂以不掉漆及露底为合格,丝印以无断笔、擦花、褪色等缺陷为

合格。

按键表面丝印要求测试200个来回。

1.6.2化性测试:喷油做耐酒精测试,丝印要做耐酒精、耐异丙醇测试。

耐甲基化酒精(95%以上工业酒精):用棉花蘸酒精固定在耐磨仪上,调整记数器,用500g砝码,行程30mm,擦试50个来回,然后距离40到60CM处目视,产品表面喷涂以不掉漆及露底为合格,丝印以无断笔、无擦花、清晰可见为合格。

将试剂换为异丙醇(99%),在同一位置重复以上测试。

以上测试中,按键表面丝印要求用1kg砝码进行测试,擦拭100个来回。

1.7附表一

检验项目 检验时机 检验标准

光泽 供应商和IQC按生产批次检 目测

硬度 供应商和IQC按生产批次检(喷油件)HB或HB以上

按《物料承认书》中规定执行

百格 供应商和IQC按生产批次检(喷油件)允许一个格子里脱落面子小于这个格

子面积的1/2

耐摩擦 供应商和IQC按生产批次检(喷油件)

按键、丝印类按送货批检

喷涂以不露底材为合格,丝印以无断

笔、无擦花、清晰可见为合格

耐溶剂 供应商和IQC按送货批次检(喷油、

丝印件)

喷涂不得有掉漆及露底为合格,丝印以

无断笔、无擦花、清晰可见为合格

2术语和定义

2.1产品类别

根据本公司的产品实际情况,分为以下两种大的类别:

I类:整机A级面的投影面积小于等于30000平方毫米。

II类:整机A级面的投影面积大于30000平方毫米。 2.2外观面

根据产品外观要求的重要程度,将产品的外观面分为A、B、C 三种等级面,见下图: A 级面定义:在使用过程中总能被客户看见的部分(如:面壳的正面和顶面,后壳的顶面,手柄,透镜,按键及键盘正面,探头整个表面等)。

B 级面定义:在使用过程中常常被客户看见的部分(如:面壳的左右侧面,底壳或后壳的左右侧面及背面等)。这些表面允许有轻微不良,但是不致引起挑剔客户不购买产品。

C 级面定义:在使用过程中很少被客户注意到的表面部分(如:面壳的底面;底壳或后壳的底面)。此表面的外观缺陷应合理而且不至于给客户觉得该产品质量不佳。

3 职责与权限

3.1 IQC 根据本规范及相应零件的《物料承认书》执行来料的检验及判定 3.2 IPQC 根据本规范及相应零件的《物料承认书》执行在线产品的检验及判定 3.3

模具工艺工程师负责《物料承认书》的生成和样板的签定,样板为最终完整样(含结构,颜色),并负责相关技术支持 3.4 SQA 负责监督供应商执行此规范,并负责此规范在厂内及供应商处执行过程中的疑释 3.5

IQC 经理拥有最终的核决权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