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白盒测试及用例设计
2025-09-28 00:18:00 责编:小OO
文档
白盒测试51Testing软件测试网_D%P_R!]_c5P_^_U

51Testing软件测试网J f9V"w2p_l51Testing软件测试网#P_{_n4q/?_H_A_a

      白盒测试 (White-box Testing,又称逻辑驱动测试,结构测试)

是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利用白盒测试法进行动态测试时,需要测试软件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不需测试软件产品的功能。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和逻辑驱动测试。51Testing软件测试网_\\)F_KP_I&Gj

i

UC_o ug6D_Y393755      白盒测试法的覆盖标准有逻辑覆盖、循环覆盖和基本路径测试。其中逻辑覆盖包括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H G_j7i,s$L393755

_n_R4?&R_G_D1L"eJ_L393755      六种覆盖标准: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发现错误的能力呈由弱至强的变化。语句覆盖每条语句至少执行一次。判定覆盖每个判定的每个分支至少执行一次。条件覆盖每个判定的每个条件应取到各种可能的值。判定/条件覆盖同时满足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每个判定中各条件的每一种组合至少出现一次。路径覆盖使程序中每一条可能的路径至少执行一次。_A/^_e_K5^_e393755

5l"{ } }3{_F_Q+|&U393755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它是知道产品内部工作过程,可通过测试来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按照程序内部的结构测试程序,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有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而不顾它的功能,白盒测试的主要方法有逻辑驱动、基路测试等,主要用于软件验证。_g8v`_m/x_]_U$H(k39375551Testing软件测试网.@6W$G B_V

  "白盒"法全面了解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对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白盒"法是穷举路径测试。在使用这一方案时,测试者必须检查程序的内部结构,从检查程序的逻辑着手,得出测试数据。贯穿程序的路径数是天文数字。但即使每条路径都测试了仍然可能有错误。第一,穷举路径测试决不能查出程序违反了设计规范,即程序本身是个错误的程序。第二,穷举路径测试不可能查出程序中因遗漏路径而出错。第三,穷举路径测试可能发现不了一些与数据相关的错误。

白盒测试六种覆盖方法51Testing软件测试网_D%P_R!]_c5P_^_U

摘要:白盒测试作为测试人员常用的一种测试方法,越来越受到测试工程师的重视。白盒测试并不是简单的按照代码设计用例,而是需要根据不同的测试需求,结合不同的测试对象,使用适合的方法进行测试。因为对于不同复杂度的代码逻辑,可以衍生出许多种执行路径,只有适当的测试方法,才能帮助我们从代码的迷雾森林中找到正确的方向。本文介绍六种白盒子测试方法: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路径覆盖。

由于逻辑错误和不正确假设与一条程序路径被运行的可能性成反比。由于我们经常相信某逻辑路径不可能被执行, 而事实上,它可能在正常的情况下被执行。由于代码中的笔误是随机且无法杜绝的,因此我们要进行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透明盒测试、逻辑驱动测试或基于代码的测试。白盒测试是一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盒子指的是被测试的软件,白盒指的是盒子是可视的,你清楚盒子内部的东西以及里面是如何运作的。

白盒的测试用例需要做到:

●保证一个模块中的所有路径至少 被使用一次

●对所有逻辑值均需测试

●在上下边界及可操作范围内运行所有循环

●检查内部数据结构以确保其有效性

白盒测试的目的:通过检查软件内部的逻辑结构,对软件中的逻辑路径进行覆盖测试;在程序不同地方设立检查点,检查程序的状态,以确定实际运行状态与预期状态是否一致。

白盒测试的特点:依据软件设计说明书进行测试、对程序内部细节的严密检验、针对特定条件设计测试用例、对软件的逻辑路径进行覆盖测试。

白盒测试的实施步骤:

1.测试计划阶段:根据需求说明书,制定测试进度。

2.测试设计阶段:依据程序设计说明书,按照一定规范化的方法进行软件结构划分和设计测试用例。

3.测试执行阶段:输入测试用例,得到测试结果。

4.测试总结阶段:对比测试的结果和代码的预期结果,分析错误原因,找到并解决错误。

白盒测试的方法:总体上分为静态方法和动态方法两大类。

静态分析是一种不通过执行程序而进行测试的技术。静态分析的关键功能是检查软件的表示和描述是否一致,没有冲突或者没有歧义。

动态分析的主要特点是当软件系统在模拟的或真实的环境中执行之前、之中和之后 , 对软件系统行为的分析。动态分析包含了程序在受控的环境下使用特定的期望结果进行正式的运行。它显示了一个系统在检查状态下是正确还是不正确。在动态分析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是路径和分支测试。下面要介绍的六种覆盖测试方法属于动态分析方法。

白盒测试的优缺点

1、优点

●迫使测试人员去仔细思考软件的实现

●可以检测代码中的每条分支和路径

●揭示隐藏在代码中的错误

●对代码的测试比较彻底

●最优化

2、缺点

●昂贵

●无法检测代码中遗漏的路径和数据敏感性错误

●不验证规格的正确性

六种覆盖方法

首先为了下文的举例描述方便,这里先给出一张程序流程图。(本文以1995年软件设计师考试的一道考试题目为例,图中红色字母代表程序执行路径)。

1、语句覆盖 

1)主要特点:语句覆盖是最起码的结构覆盖要求,语句覆盖要求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程序中每条语句至少被执行一次。

2)用例设计:(如果此时将A路径上的语句1—〉T去掉,那么用例如下)

XY路径
15050OBDE
29070OBCE
3)优点:可以很直观地从源代码得到测试用例,无须细分每条判定表达式。

4)缺点:由于这种测试方法仅仅针对程序逻辑中显式存在的语句,但对于隐藏的条件和可能到达的隐式逻辑分支,是无法测试的。在本例中去掉了语句1—〉T去掉,那么就少了一条测试路径。在if结构中若源代码没有给出else后面的执行分支,那么语句覆盖测试就不会考虑这种情况。但是我们不能排除这种以外的分支不会被执行,而往往这种错误会经常出现。再如,在Do-While结构中,语句覆盖执行其中某一个条件分支。那么显然,语句覆盖对于多分支的逻辑运算是无法全面反映的,它只在乎运行一次,而不考虑其他情况。

2、判定覆盖 

1)主要特点:判定覆盖又称为分支覆盖,它要求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程序中每个判定至少有一次为真值,有一次为假值,即:程序中的每个分支至少执行一次。每个判断的取真、取假至少执行一次。 

2)用例设计:

XY路径
19090OAE
25050OBDE
39070OBCE
3)优点:判定覆盖比语句覆盖要多几乎一倍的测试路径,当然也就具有比语句覆盖更强的测试能力。同样判定覆盖也具有和语句覆盖一样的简单性,无须细分每个判定就可以得到测试用例。

4)缺点:往往大部分的判定语句是由多个逻辑条件组合而成(如,判定语句中包含AND、OR、CASE),若仅仅判断其整个最终结果,而忽略每个条件的取值情况,必然会遗漏部分测试路径。

3、条件覆盖

1)主要特点:条件覆盖要求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判定中的每个条件获得各种可能的结果,即每个条件至少有一次为真值,有一次为假值。

2)用例设计:

XY路径
19070OBC
240OBD
3)优点:显然条件覆盖比判定覆盖,增加了对符合判定情况的测试,增加了测试路径。

4)缺点:要达到条件覆盖,需要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但条件覆盖并不能保证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只能保证每个条件至少有一次为真,而不考虑所有的判定结果。

4、判定/条件覆盖

1)主要特点: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判定中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结果至少出现一次,每个判定本身所有可能结果也至少出现一次。 

2)用例设计:

XY路径
19090OAE
25050OBDE
39070OBCE
47090OBCE
3)优点:判定/条件覆盖满足判定覆盖准则和条件覆盖准则,弥补了二者的不足。

4)缺点:判定/条件覆盖准则的缺点是未考虑条件的组合情况。

5、组合覆盖:

1)主要特点:要求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每个判定中条件结果的所有可能组合至少出现一次。

2)用例设计:51Testing软件测试网%z*N_M,j \\-k_H_p_B

XY路径
19090OAE
29070OBCE
39030OBDE
47090OBCE
53090OBDE
67070OBDE
75050OBDE
3)优点:多重条件覆盖准则满足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和判定/条件覆盖准则。更改的判定/条件覆盖要求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判定中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结果至少出现一次,每个判定本身的所有可能结果也至少出现一次。并且每个条件都显示能单独影响判定结果。

4)缺点:线性地增加了测试用例的数量。

 

6、路径覆盖

1)主要特点: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覆盖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

2)用例设计: 

XY路径
19090OAE
25050OBDE
39070OBCE
47090OBCE
3)优点:这种测试方法可以对程序进行彻底的测试,比前面五种的覆盖面都广。

4)缺点:由于路径覆盖需要对所有可能的路径进行测试(包括循环、条件组合、分支选择等),那么需要设计大量、复杂的测试用例,使得工作量呈指数级增长。而在有些情况下,一些执行路径是不可能被执行的,如:

If (!A)B++;51Testing软件测试网!O_{5V_r-j7RV_j7\

If (!A)D--;

_C

~_g5n_c'h39375551Testing软件测试网_U-O A2N/U_M 这两个语句实际只包括了2条执行路径,即A为真或假时候对B和D的处理,真或假不可能都存在,而路径覆盖测试则认为是包含了真与假的4条执行路径。这样不仅降低了测试效率,而且大量的测试结果的累积,也为排错带来麻烦。

总结

白盒测试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逻辑测试方法,是由程序内部逻辑驱动的一种单元测试方法。只有对程序内部十分了解才能进行适度有效的白盒测试。但是贯穿在程序内部的逻辑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无穷性,尤其对于大规模复杂软件。因此我们不能穷举所有的逻辑路径,即使穷举也未必会带来好运(穷举不能查出程序逻辑规则错误,不能查出数据相关错误,不能查出程序遗漏的路径)。 

那么正确使用白盒测试,就要先从代码分析入手,根据不同的代码逻辑规则、语句执行情况,选用适合的覆盖方法。任何一个高效的测试用例,都是针对具体测试场景的。逻辑测试不是片面的测试正确的结果或是测试错误的结果,而是尽可能全面地覆盖每一个逻辑路径

用例设计

一、白盒测试

  根据软件产品的内部工作过程,在计算机上进行测试,以证实每种内部操作是否符合设计规格要求,所有内部成分是否已经过检查。这种测试方法就是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把测试对象看做一个打开的盒子,允许测试人员利用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及有关信息,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通过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的状态,确定实际的状态是否与预期的状态一致。

  不论是黑盒测试,还是白盒测试,都不可能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都拿来进行所谓的穷举测试。因为可能的测试输入数据数目往往达到天文数字。下面让我们看两个例子。

  假设一个程序P有输入X和Y及输出Z,参看图10-4-1。在字长为32位的计算机上运行。如果X 、Y只取整数,考虑把所有的X 、Y值都做为测试数据,按黑盒测试方法进行穷举测试,力图全面、无遗漏地“挖掘”出程序中的所有错误。这样做可能采用的测试数据组(Xi,Yi)的最大可能数目为: 。如果程序P测试一组X、Y数据需要 1毫秒,且一天工作24小时,一年工作365天,要完成2组测试,需要5亿年。

图 10-4-1 黑盒子

  而对一个具有多重选择和循环嵌套的程序,不同的路径数目也可能是天文数字。设给出一个如图 10-4-2所示的小程序的流程图,其中包括了一个执行达20次的循环。那么它所包含的不同执行路径数高达 条,若要对它进行穷举测试,覆盖所有的路径。假使测试程序对每一条路径进行测试需要1毫秒,同样假定一天工作24小时,一年工作365 天,那么要想把如图 10-4-2所示的小程序的所有路径测试完,则需要3170年。

图 10-4-2 白盒测试中的穷举测试

  以上的分析表明,实行穷举测试,由于工作量过大,实施起来是不现实的。任何软件开发项目都要受到期限、费用、人力和机时等条件的,尽管为了充分揭露程序中所有隐藏错误,需要针对所有可能的数据进行测试,但事实告诉我们,这样做是不可能的。

  软件工程的总目标是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地完成软件开发项目。在测试阶段既然穷举测试不可行,为了节省时间和资源,提高测试效率,就必须要从数量极大的可用测试用例中精心地挑选少量的测试数据,使得采用这些测试数据能够达到最佳的测试效果,能够高效率地把隐藏的错误揭露出来。

  二、逻辑覆盖

  逻辑覆盖是以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为基础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技术。属白盒测试。这一方法要求测试人员对程序的逻辑结构有清楚的了解,甚至要能掌握源程序的所有细节。由于覆盖测试的目标不同,逻辑覆盖又可分为:语句覆盖、判定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及路径覆盖。

  1.语句覆盖

  语句覆盖就是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每一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这种覆盖又称为点覆盖,它使得程序中每个可执行语句都得到执行,但它是最弱的逻辑覆盖准,效果有限,必须与其他方法交互使用。

  2.判定覆盖

  判定覆盖就是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程序中每个判断的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经历一次。判定覆盖又称为分支覆盖。

  判定覆盖只比语句覆盖稍强一些,但实际效果表明,只是判定覆盖,还不能保证一定能查出在判断的条件中存在的错误。因此,还需要更强的逻辑覆盖准则去检验判断内部条件。

3.条件覆盖

  条件覆盖就是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的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

  条件覆盖深入到判定中的每个条件,但可能不能满足判定覆盖的要求。

  4.判定-条件覆盖

  判定-条件覆盖就是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判断中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同时每个判断本身的所有可能判断结果至少执行一次。换言之,即是要求各个判断的所有可能的条件取值组合至少执行一次。

  判定-条件覆盖有缺陷。从表面上来看,它测试了所有条件的取值。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往往某些条件掩盖了另一些条件。会遗漏某些条件取值错误的情况。为彻底地检查所有条件的取值,需要将判定语句中给出的复合条件表达式进行分解,形成由多个基本判定嵌套的流程图。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检查所有的条件是否正确了。

图 10-4-3(a) 复合判定的例子

图 10-4-3(b) 改为单个条件判定的嵌套结构的例子

  5.多重条件覆盖

  多重条件覆盖就是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每个判断的所有可能的条件取值组合至少执行一次。

  这是一种相当强的覆盖准则,可以有效地检查各种可能的条件取值的组合是否正确。它不但可覆盖所有条件的可能取值的组合,还可覆盖所有判断的可取分支,但可能有的路径会遗漏掉。测试还不完全。

  6.路径测试

  路径测试就是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覆盖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这是最强的覆盖准则。但在路径数目很大时,真正做到完全覆盖是很困难的,必须把覆盖路径数目压缩到一定限度。下面我们做一分析。

  三、关于控制结构测试的一些讨论

  1.分支结构的路径数

  当程序中判定多于一个时,形成的分支结构可以分为两类:嵌套型分支结构和连锁型分支结构。如图 10-4-4所示。对于嵌套型分支结构,若有n个判定语句,则需要n+1个测试用例;但对连锁型分支结构,若有n个判定语句,则需要有 个测试用例,去覆盖它的 条路径。当n较大时将无法测试。

(a)嵌套型分支结构

(b)连锁型分支结构

图 10-4-4 分支的两种类型

  为减少测试用例的数目,可采用试验设计法,抽取部分路径进行测试。由于抽样服从均匀分布,因此,在假定各条路径的重要性相同,或暂不明确各条路径的重要性的情况下可以做到均匀抽样。如果明确了各条路径的重要性,还可以采取加权的办法,筛选掉部分路径,再用如下的措施进行抽样。具体步骤如下:

  (1) 设耦合型分支结构中有n个判定,计算满足关系式 的最小自然数m;

  (2) 设 ,取正交表L4,并利用它设计测试数据。

  例如,一个耦合型分支结构中有三个判定语句P1,P2,P3。它全部路径是23=。先计算 的t,得t= 4。取正交表L4,如图10-4-5(a)所示,把每一列当做一个判定,每一行当做可取的测试用例,则正交表L4最多可取三个判定,分别代之以P1,P2,P3。判定P1,P2,P3的取假分支和取真分支分别记作S1、S2;S3、S4;S5、S6,用各个判定的取假分支取代正交表L4中的“0”,用取真分支取代正交表中的“1”,就建立起一个测试路径矩阵,如图 10-4-5(b)所示。这样,测试路径数目从 条减少到3+1=4条。

图 10-4-5(a) 正交表L4

图 10-4-5(b) 路径抽样矩阵

  2.条件测试的策略

  程序中的条件分为简单条件和复合条件。简单条件是一个布尔变量或一个关系表达式(可加前缀NOT),复合条件由简单条件通过逻辑运算符(AND、OR、NOT)和括号连接而成。如果条件出错,至少是条件中某一成分有错。条件中可能的出错类型有:布尔运算符错、布尔变量错、布尔括号错、关系运算符错、算术表达式错。

  如果在一个判定的复合条件表达式中每个布尔变量和关系运算符最多只出现一次,而且没有公共变量,应用一种称之为BRO(分支与关系运算符)的测试法可以发现多个布尔运算符或关系运算符错,以及其他错误。

BRO策略引入条件约束的概念。设有n个简单条件的复合条件C,其条件约束为 ,其中 是条件C中第i个简单条件的输出约束。如果在C的执行过程中,其每个简单条件的输出都满足D中对应的约束,则称条件C的条件约束D由C的执行所覆盖。特别地,布尔变量或布尔表达式的输出约束必须是真(t)或假(f);关系表达式的输出约束为符号>、=、<。

  (1) 设条件为 。其中 是布尔变量, 的输出约束为 ,在此, 和 或为t或为f。则 是 可能的一个约束。覆盖此约束的测试(一次运行)将令 为t, 为f。BRO策略要求对 的可能约束集合 中的每一个,分别设计一组测试用例。如果布尔运算符有错,这三组测试用例的运行结果必有一组导致 失败。

  (2) 设条件为 。其中 是布尔表达式, 和 是算术表达式, 的输出约束为 ,在此, 或为t或为f; 则是<、= 或>。因此,只有 与 中 的不同,可以修改 的约束集合 ,导出 的约束集合。因为在 中,“t”相当于“=”,“f”相当于“<”或“>”,则 的约束集合为 。据此设计4组测试用例,检查 中可能的布尔或关系运算符中的错误。

  (3) 设条件为 。其中 都是算术表达式, 的输出约束为 ,在此, 和 的约束均为<、=、>。 中只有 与 中的 不同,可以修改 的约束集合 ,导出 的约束集合。因为在 中,“t” 相当于“>”,"f"相当于“<”或“=”,则 的约束集合为 。根据这个约束集合设计测试用例,就能够检测 中的关系运算符中的错误。

  3.循环测试

  循环分为4种不同类型:简单循环、连锁循环、嵌套循环和非结构循环,见图 10-4-6。

  对于简单循环,测试应包括以下几种,其中的n表示循环允许的最大次数。

  (1) 零次循环:从循环入口直接跳到循环出口。

  (2) 一次循环:查找循环初始值方面的错误。

  (3) 二次循环:检查在多次循环时才能暴露的错误。

  (4) m次循环:此时的m<n,也是检查在多次循环时才能暴露的错误。

  ·最大次数循环、比最大次数多一次的循环、比最大次数少一次的循环。

  对于嵌套循环,不能将简单循环的测试方法简单地扩大到嵌套循环,因为可能的测试数目将随嵌套层次的增加呈几何倍数增长。这可能导致一个天文数字的测试数目。下面给出一种有助于减少测试数目的测试方法。

  ·除最内层循环外,从最内层循环开始,置所有其他层的循环为最小值;

  ·对最内层循环做简单循环的全部测试。测试时保持所有外层循环的循环变量为最小值。另外,对越界值和非法值做类似的测试。

  ·逐步外推,对其外面一层循环进行测试。测试时保持所有外层循环的循环变量取最小值,所有其它嵌套内层循环的循环变量取“典型”值。

  ·反复进行,直到所有各层循环测试完毕。

  对全部各层循环同时取最小循环次数,或者同时取最大循环次数。对于后一种测试,由于测试量太大,需人为指定最大循环次数。

  对于连锁循环,要区别两种情况。如果各个循环互相,则连锁循环可以用与简单循环相同的方法进行测试。例如,有两个循环处于连锁状态,则前一个循环的循环变量的值就可以做为后一个循环的初值。但如果几个循环不是互相的,则需要使用测试嵌套循环的办法来处理。

  对于非结构循环,应该使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重新设计测试用例。

  四、基本路径测试

  如果把覆盖的路径数压缩到一定限度内,例如,程序中的循环体只执行零次和一次,就成为基本路径测试。它是在程序控制流图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控制构造的环路复杂性,导出基本可执行路径集合,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要保证在测试中,程序的每一个可执行语句至少要执行一次。

 1.程序的控制流图

  控制流图是描述程序控制流的一种图示方法。基本控制构造的图形符号如图10-4-7所示。符号○称为控制流图的一个结点,一组顺序处理框可以映射为一个单一的结点。控制流图中的箭头称为边,它表示了控制流的方向,在选择或多分支结构中分支的汇聚处,即使没有执行语句也应该有一个汇聚结点。边和结点圈定的区域叫做区域,当对区域计数时,图形外的区域也应记为一个区域。

图 10-4-7 控制流图的各种图形符号

  如果判定中的条件表达式是复合条件时,即条件表达式是由一个或多个逻辑运算符(OR,AND,NAND,NOR)连接的逻辑表达式,则需要改复合条件的判定为一系列只有单个条件的嵌套的判定。例如对应图 10-4-8(a)的复合条件的判定,应该画成如图 10-4-8(b)所示的控制流图。条件语句ifaORb中条件a和条件b各有一个只有单个条件的判定结点。

图 10-4-8

 

  2.计算程序环路复杂性

  进行程序的基本路径测试时,程序的环路复杂性给出了程序基本路径集合中的路径条数,这是确保程序中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所必需的测试用例数目的上界。所谓路径,是指包括一组以前没有处理的语句或条件的一条路径。如在图10-4-9(b)所示的控制流图中,一组的路径是

  path1:1-11

  path2:1-2-3-4-5-10-1-11

  path3:1-2-3-6-8-9-10-1-11

  path4:1-2-3-6-7-9-10-1-11

  路径path1,path2,path3,path4组成了图 10-4-9(b)所示控制流图的一个基本路径集。只要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能够确保这些基本路径的执行,就可以使得程序中的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每个条件的取真和取假分支也能得到测试。基本路径集不是唯一的,对于给定的控制流图,可以得到不同的基本路径集。

(a)程序流程图

(b)控制流图

图 10-4-9 程序流程图与对应的控制流图

  通常环路复杂性可用以下3种方法求得。

  (1) 将环路复杂性定义为控制流图中的区域数。

  (2) 设E为控制流图的边数,N为图的结点数,则定义环路复杂性为V(G)=E-N+2。

  (3) 若设P为控制流图中的判定结点数,则有V(G)=P+1。

  因为图 10-4-9(b)所示控制流图有4个区域。其环路复杂性为4。它是构成基本路径集的路径数的上界。可以据此得到应该设计的测试用例的数目。

  3.导出测试用例

  利用逻辑覆盖方法生成测试用例,确保基本路径集中每条路径的执行。

51Testing软件测试网_d_m M,s

w0Y_M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