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小学语文如何进行有效复习
2025-09-28 00:17:44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小学语文如何进行有效复习

##小学  ###

期末检测将要来临,要想使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做好复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语文学科知识辐射面广,知识点零散,考查的方式灵活体型多变,所以复习过程不容易把握。为了让老师的辛劳不至于付诸东流,避免做无用功而浪费了我们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我归纳了一下,复习时关键是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以教材为主, 整理、归纳、加工复习内容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了一个扎实的根基,才能筑成稳固雄伟的大厦。语文复习必须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展开拉网式的既顾及全面又突出重点的拼音、字、词、句、段、篇的系统复习,并凭借拼音、字、词、句、段、篇进行听、说、读、写的系统训练。

因此在复习开始之前,教师必须依照《新课标》的要求,借助教参再次细致认真的钻研教材,从教材整体性出发,按知识体系或按单元,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调整,归类重组;找全知识点,抓出重难点;明确那些知识必讲,哪些知识可讲可不讲,然后由主到次,由易到难排好序;根据平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制定出复习的重点,有针对性的复习,万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得当的训练,提升综合能力。

期末复习,离不开试题训练,但不能搞“题海战术”。习题训练是集“加强记忆、加强理解训练技巧、培养能力”为一体的复习方法。新课程考试形式常变、多变,以不变应万变的有效方法就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熟练掌握试题解答过程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

在练习时,要把住一个原则:内容要“全”,习题要“精”,方法要“活”,时间要“足”。做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让学生有常学常新之感,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这就要求:

(一)要精选、精编试题。

兼顾常规题和新颖题型,侧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获取新知能力的考查。

(二)要精讲、精评。

首先做好试卷的分析工作,掌握学生失分情况及原因;讲评时不求面面俱到,而是就典型性问题举一反三、合三为一。

(三)要通过一题多变的形式加强能力的训练和方法的指导。

通过改变书中的原有体型,多角度深层次的强化训练的辐射面。

(四)要注意练习的多样性,试题的开放性和答案的不唯一性。

复习也和平时一样,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训练。如诗句的理解,可以让薄弱生对照注解来说;可以让优秀学生展开来生动的描述;可以在本上默写;可以同桌间相互提问;还可以和老师比赛看谁讲的更精彩。

(五) 培养学生良好的错误纠正习惯,使练习真正落到实处。

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订正习惯,订正一定要用不同的颜色的笔,订正完后,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纠错本”记录自己错过的题目,重新做一做。定时将错误归结,有针对性地整理复习。

三、关注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学生在学习上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每个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所谓的薄弱生。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对他们要多一点耐心和爱心,正视他们掉队的事实,能看到他们的进步,并给予适当的鼓励,避免让因过分的紧张而造成反应能力下降。对待薄弱生不能一筹莫展,坐以待毙,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耐心从简单的知识开始,逐渐的加深难度,开通学生的学习思路,使之掌握学习方法自主的投入精力学习;逐渐养成勤记笔记、整理错题集、从简单题入手等好习惯。

四、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小学语文复习的内容主要有:1、积累方面的:包括单元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要求背诵的课文及语文园地中的读读写写、读读记记、日积月累等;2、阅读方面的:包括课文内容、课文的中心、重点课文的重点段、重点课文文后的重点题目等; 3、有关习作方面的:主要包括口语交际和习作。对于不同的内容,所采取的复习方法肯定也不一样:

1、积累方面主要采用读、背、默的方法。

“读”可采用齐读、自由读、默读、同桌之间合作读、边读边思、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方式。

“背”主要采用师生合作、学生之间合作等方式,要充分利用小组长。也可以和默写相结合。

“默”可采取全默、分层次默写(如生字的默写,可采用多次,一次过关几人,要特别关注差生)、学生之间互相默写等方式。

2、阅读方面主要以讲、练的方法为主。

3、口语交际和习作方面采取归类复习。以强化和指导为主,不要进行过多的写的练习。

总之,我们在紧张的备考期间主动为取得好成绩多找出路,寻找办法,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信付出有多少回报就有多少。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