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框架结构厂房施工方案
2025-09-28 00:18:19 责编:小OO
文档
23.2 框架结构厂房主要施工方案

1.框架结构柱模板施工方法

柱模板采用全新木夹板(规格为1850mm×915mm×18mm、150mm×2220mm×18mm 的九夹板),背楞采用50mm×80mm 木枋,柱箍用φ48×3.5钢管。模板根据柱截面尺寸进行配制,柱与梁接口处,采取柱模开槽,梁底及侧模与槽边相接,拼缝严密,并用木枋压紧,柱模加固采用钢管抱箍,每450mm 一道,如下图所示。

2.梁板模板支设方法

梁底摸、侧模、板模的配置要考虑压边顺序,一般为梁侧模压梁底摸,板模压梁侧模。楼板模板采用散装散拆,模板编号定位,楼板上开洞的,先在底板模上放出洞口线,再在底模上支设洞边模板,并用木枋作内撑,用以加固模板,防止洞口模板在打混凝土发生偏移。板底模的标高要严格控制,模板拼接允许偏差控制在规范许可范围内。

平台模板、梁模板安毕后,应留设清扫口,以利于模板上杂物的清扫。

模板的支撑与加固采用满堂脚手架支撑,脚手架的立杆间距1500mm,横杆间距1200mm,扫地杆离地200mm,双向隔二跨设置剪刀撑。

梁板模板支设方法如下图所示。

    梁、板模板支设   

3.模板安装注意事项

3.1 竖向模板和支架的支承部分,当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夯实并加设垫板,并且基土设有排水措施。

3.2 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并多次对成形模板的垂直度及平整度进行检查与校正,保证其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3.3当梁板的跨度大于4m 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3.4模板的支撑必须稳固,确保几何形状,模板拼缝须严密,保证混凝土浇捣不漏浆。

3.5 施工过程应多次检查轴线位置,几何尺寸、标高等,施工完毕后须全面复核。

3.6 模板施工时须注意预埋件和预留孔,不得遗漏,且安装要牢固,位置准确。

3.7 模板的拆除须注意不得硬撬硬砸,以免损伤混凝土结构,拆下的模板应进行清理修整,并涂刷脱模剂。装拆模板轻拿轻放,防止模板变形。

3.8 当构件跨度不大于4m 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50%的要求后,方可拆除;当构件跨度大于4m 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的要求后,方可拆除。

3.9 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4.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考虑下列各项荷载:

4.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

4.2新浇注混凝土自重;

4.3钢筋自重;

4.4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

4.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4.6新浇注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4.7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5.模板施工工法

5.1模板材料:全部采用全新木夹板(规格为1850mm×915mm×18mm、150mm×2220mm×18mm 的九夹板),采用50mm×80mm 木方加固以保证混凝土横平竖直、表面平整度,梁、柱几何尺寸和梁、柱接头棱角方正。

5.2模板制作、裁剪和拼装:在施工方案图中必须有模板拼装大样图,根据模板大样图制作模板。为保证支模进度和降低模板损耗,优化模板拼装和裁剪大样,做到模板损耗最小、标准化和通用性最高,对模板进行统一编号、统一管理。

5.3 模板刷脱膜剂:所有模板均应刷无色脱膜剂,均匀、连续、无漏刷。

5.4严禁脱膜剂沾污钢筋。

5.5模板湿水:浇注混凝土前所有木模均应湿水。

5.6模板接缝处理:

a. 模板接缝必须光滑平整严密,并用电刨刨平。

b. 用水平靠尺检查其平整度。

c.在接缝处刮石膏腻子,对刮腻子困难处用粘胶带粘接,保证接缝不漏浆、光滑。

d. 在刮腻子处或粘胶带上再补刷无色脱膜剂。

e.每块模板接缝处至少要钉三个钉子,并且第二块模板的钉子要朝向第一块模板方向斜钉以使拼缝严密。

5.7模板瑕疵处理:

模板上有节疤、缺口等瑕疵部位应放在混凝土的反面或采用刮石膏腻子补平,直至达到清水混凝土的要求。

5.8梁、柱接头控制措施:

a.梁、柱接头常出现模板模数不配套时,必须在地面上将异形模板整体成形,加固连接成整体,严禁用小块异形模板在脚手架上临时加补。

b.所有梁均拉通长线控制(尤其是和柱相交处),每根梁的两端均投放平面和竖直控制线。

c.采用直角尺控制检查,以保证梁、柱正交。

d.梁、柱相交处,梁、柱起始端均设加固箍。

e.接头处刮石膏腻子,以防漏浆。

f.柱模板直接支到梁底标高,以防错台漏浆。

5.9模板加固:

为保证清水混凝土的外观光滑、无疤痕,严禁采用对拉螺栓加固梁、柱,必须采用密肋木方加固和钢管箍加固,并在成形后用垂球或拉通长线精调,以保证平整度和垂直度。

5.10柱模板的开窗和加固:

a.每根柱下部一侧应留清扫口,开口一侧应留在模板的长边一侧,每层柱浇注混凝土前和每层梁板浇注前,应在接缝处先浇注50mm 厚的1 1 水泥砂浆,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同混凝土用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

b.因柱中箍筋较多,为保证浇注柱子混凝土时,混凝土不离析,在柱侧模距地面每2m 应留窗洞以便混凝土的灌入和振捣,柱模开窗的方向应在长模板一边,以便于外模板加固时定位准确和加固牢靠,并上下设两道加固钢管箍。

5.11柱模、梁底模拼装完后,其几何尺寸、平整度、光滑程度以及梁、板、柱接头部位的细部处理,必须经公司内部四级质检体系检查达到省优标准,最终报业主和监理公司认可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5.12混凝土的浇注和振捣:

a.每层柱应在其接头施工缝处先浇注50mm 厚和结构同强度等级同品种的水泥砂浆(1 1),以保证施工缝处混凝土结构质量。

b.必须采用机械振捣,振捣时间为10~15s,以混凝土开始冒浆和不冒气泡为准,严禁漏振、久振和超振。

5.13拆模:

a.拆模时间:混凝土强度达到30%设计强度时才能拆梁板侧模,混凝土强度达到75%设计强度才能折柱模及梁板底模。

b.拆模时应注意保护棱角。

c.拆模时应文明施工,严禁将模板乱丢乱放,应按统一编号,分类堆放,以防影响下次周转使用效果。

d.拆完模后,应立即对少量残留在模板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并立即刷无色脱膜剂。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