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2025-09-28 00:34:32 责编:小OO
文档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三大点:一、知识与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应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抗日战争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重要素材,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所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战争。抗日战争极大地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力量,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下面五个方面。

第一,团结一致,同仇敌忾 。

    

抗日战争是由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旨在把整个中国变为日本殖民地的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危险。1937年7月8日中国党在通电中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在生死存亡之际,中华民族空前觉醒,中国的各种社会力量出现了空前团结的局面。指出:"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共识。抗战爆发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民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全力抗战。前线战士浴血奋战,英勇杀敌,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工人阶级参军、参战、罢工、,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救国斗争。中国农民是中国的主要来源,未参军的农民也以各种形式积极参加抗日斗争。知识分子和青年爱国学生在中国党的领导和影响下,英勇地站在了时代前列。他们以笔代,或投笔从戎投入抗战。全国各地的大中学生纷纷走上街头,集会,声讨日寇的侵略罪行。更有万千青年,长途跋涉,历尽艰难奔赴延安。

抗战的胜利离不开少数民族的贡献。著名的东北抗日联军,有很多少数民族指战员,如白族周保中和满族赵尚志等。河北马本斋领导的冀中支队,在与日本侵略者奋战中战果累累。的高山族人民组织了抗日义勇军。全国其他少数民族也都组织了抗日游击队,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颂歌。 

    

抗战期间,广大海外侨胞怀着对中华民族的热切期望,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海外华侨组织了各种救亡组织9个。据不完全统计,抗战头三年,华侨捐献的款项能够购买各种飞机200多架、救护车1000多辆。华侨中有4万多热血青年,毅然回国奔赴抗日战场。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成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为动员和组织华侨参加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海外侨胞用自己的行动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许多爱国人士组织抗日团体,为抗日战争作出积极贡献。宋庆龄利用自己的影响,于1938年6月在成立"保卫中国同盟",为争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广泛同情与支持中国人民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抗战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主流都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之中。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胜利。

  

第二,顾全大局,共同对敌。

    

抗战时期,中国党人作为最忠诚、最热烈的爱国主义者,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把与的十年血海深仇放在一边,与其携手抗敌。早在1935年8月1日,中国党就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35年12月,在瓦窑堡会议上通过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力主和平解决,随后,把“反蒋抗日”口号改为“联蒋抗日”和“拥蒋抗日”。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承认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承认了党和边区的合法存在。至此,中国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说:“这在中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将给予中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

    

中国党始终团结全民族抗战,这是中国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亲英美派虽继续抗日,但开始推行消极抗日。中国党仍然以民族大义为重,提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继续争取同的合作。各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都赞成和支持国共双方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拥护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团结抗战,全力投入到抗日洪流之中。国共两党以大局为重,抛弃前嫌,团结合作,共同抗日,这成为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第三,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抗战中表现出了与日军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中国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民兵武装以及区人民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他们在极端艰苦困难的不利条件下,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以"小米加步"的劣势装备,英勇杀敌。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这是卢沟桥事变以来中国对日作战中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八路军120师在雁门关伏击日军,切断了日军由大同到忻口的补给线。129师奇袭山西的阳明堡机场,炸毁敌机24架,给日军以沉重打击。1940年进行的百团大战,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余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东北抗日联军长期对敌作战,使日军寝食不安。1940年2月,抗联第一军军长杨靖宇壮烈牺牲,残暴的日军割下他的头颅,解剖他的遗体时,发现他的胃里连一粒粮食也没有,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第三军二团政治委员赵一曼负伤被捕,忠贞不屈,慷慨就义。第五军妇女团的8位战士被敌军包围,弹尽粮绝,集体投江,壮烈殉国。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主力撤退,与日军血战到底,最后毅然跳下悬崖。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誓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

在八年抗战中,正面战场的许多爱国官兵,他们以高度的爱国主义激情,英勇杀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中日双方进行了多次大的会战。  如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等。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在姚子清营长率领下,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守卫四行仓库的800名官兵,他们为掩护主力撤退,孤军奋战4昼夜,大部分壮烈牺牲。在台儿庄战役中,坚守台儿庄的勇士与敌展开巷战,守卫滕县的师长王铭章亲自督战死守,为国捐躯。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民族牺牲的结果。据不完全统计,中民在抗战中伤亡3500万以上,其中380多万人。中国伤亡的总数占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1/3还多。中国经济直接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损失5000多亿美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民族精神的胜利。

第四,自主,自力更生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得到了许多国家和人民的支援,这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最主要、最根本的还是依靠了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基本上得不到外援,说:八路军、新四军在数年中"没有得到一个铜板一颗子弹的接济"。区还受到了日、伪军的严密封锁和围困。在抗日的艰难岁月里,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边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上至党的领袖,下至普通的老百姓,人人开荒种地,织布做衣。党、政、军、民、学、商都参加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带领下,开赴荒无人烟的南泥湾,经过全旅指战员的艰苦奋斗,昔日蒿蓬塞路的荒原,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边区广大军民热烈响应党和的号召,积极垦荒生产,开展劳动竞赛,最终不仅克服了困难,而且使区不断扩大。中华民族就是以这种自主、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战胜了抗日战争时期的艰难困苦,迎来抗战的最后胜利。

第五,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广泛参与的一次全面抗战,中国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弘扬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正因为中华民族有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才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形成全民族空前的觉醒和团结,抗日战争不仅取得了胜利,而且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起点。增进对抗战胜利民族精神的认识和把握,必将成为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