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试题
2025-09-28 00:33:20 责编:小OO
文档
三下语文课内课外阅读练习

《美丽的南沙群岛 》片段

      南沙也是一个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天水相接,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 。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  龙虾  燕鱼  海龟五彩缤纷  令人心旷神怡  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 旅游胜地。 

  1.用波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给划波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俯看(      )    仿佛(   ) 将来(    )    挥舞(   ) 

  4.照样子再写几个词。 

    一簇簇 、一团团 (     ) (       ) (       ) 

  5.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大作家的小老师(片段)

      事后,萧伯纳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师□□

1、在文中的“□”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她是我的老师”中的“她”是指_______;“我”是指______。 

3、小姑娘成为大作家的老师的原因是什么呢?用“____”画出有关句子。

4、读了这段话你明白了                                                 。

恐龙(节选)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梁(liáng  niáng)龙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一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这样的脸型(xín  xíng),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1、 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 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在文中划出来。

3、 短文写了哪几种恐龙?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 抄写文中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再填空。

比喻句:                                        

这句话把                比作                    

              

《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1、这段话是围绕                           来写的,突出了句子中“          ”这个词语。

2、文中运用了好多打比方的方法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             的特点。

如句子:“                               ”,把         比作          ;又如句子“                               ”,把         比作         。

3、仿照这样的方法,你也来写写

傍晚,西边的天空出现了千奇百怪的云彩。                         

                                                                   

                                                                   

                                                                   

《荷花》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

1、用直线画出文中写荷花的句子。

2、用你的笔简单地画一画文中的这些荷花。

3、这段话除了写荷花还写了        ,用曲线画出句子。你知道它的特点是       、          、        、         ,是从这些词语中看出来的       、        、        、              。

              

《海底世界》(片段)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                           。

2、仔细阅读这段话,完成下面表格

    

动物名称活动特点
3、为了说明它们的活动特点,作者采用了“作比较”、“列数据”等方法。请你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句子                                     ,方法            ,这样写的好处是                  ;句子                                     ,方法            ,这样写的好处是                  

                                          

在一株大树下,乌鸦碰到了一只浑身长满黑毛的猪。

     哈哈     这个黑家伙     多难看呀    乌鸦说

     猪向四处看了看,发现说话的是乌鸦,也就说:“讲话的,原来是一个黑得可怜的小东西!”

     “你说谁?你也不看看你算自己!”乌鸦气愤愤地说。

     “你也看看你自己吧!”猪也很气愤。

     它们争吵了一阵,就一道去池塘边,证实谁更黑得难看。它们从水里照了自己,又互相端详了一下,谁也不开口了。但乌鸦忽然高兴起来:“其实,黑是漂亮的。”

     “我也以为黑是很好的。”猪也快乐地说。

1、给短文加个题目 (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2、给第2自然段加上标点。

3、解释下面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端详:                                                                                      

4、把句子补充完整。

1)乌鸦很气愤,那是因为                

2)因为              ,所以猪感到很快乐。

5、用波浪线划出表示地点的词,再用双竖线“‖”把短文分成两段。这样分段,是根据(      )的变化来分的。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吗。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可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个字的词语,并填在括号里。

①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 

②一下子明白过来。                      (        ) 

③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        ) 

2、写近义词。

品味(     )

3、造句。

不仅……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写出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划出怎样“煮书”的句子,用“~~”划出写“煮书”好处的句子。 

6、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个  朋  友

有三个朋友,他们从小就在一块,挺要好的,长在以后,分手到外地去工作了。其中有一个朋友,在一个hánlěnɡ(        )的冬天里,生活碰到了困难,他迫切需要一件棉衣。那两个朋友知道了,一个尽快把自己身上的一件旧棉衣寄去,免得那个朋友áidònɡ(          )。还有一个朋友只寄去一封信,说了一大堆好听的话,信里还说:“我只有一件棉袄,自己要穿,等以后再想办法吧。” 

后来,这个需要棉衣的朋友生活变好了,什么都不缺了。他请来两个朋友,到家里做客。当时没有送棉袄的朋友,这回带来一件zhǎnxīn(        )的狐皮袄,那个原来需要棉袄的朋友说:“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现在什么也不缺少。我当时就有一件比狐皮袄更宝贵的棉袄。” 

说完,他拿出了那件旧棉袄给这朋友看。 

1、读拼音,在括号里写出词语。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朋友    一(   )书信      一(   )巨石 

一(   )棉衣    一(   )好话      一(   )松林 

3、填空。 

当一个朋友迫切需要一件棉衣时,两个朋友知道后,一个       

                   ;另一个                              

4、读读想想。 

“我当时就有一件比狐皮袄更宝贵的棉袄。” 

(1)宝贵是什么意思?“宝贵的棉袄”指的是哪件? 

---------------------------------------------------------------------------------------------------- 

(2)为什么说那件旧棉袄比这件崭新的狐皮袄更宝贵呢?

我 爱 美 丽 的 大 草 原

这里的天格外蓝,空气也特别清新。白色的羊群在绿草地上悠闲地散步,就好像绿地毯上诱着的白色大花。牧羊人骑着飞驰的骏马,挥舞着羊鞭,唱着动听的牧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歌声嘹亮,传向四方,啊,美丽的草原上到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1、在自然段中找出两个意思相近的词。 

--------------------------------------------------------------------- 

2、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3、为写出草原上生机勃勃的景象,文中写了草原的天,草原的空气。还写了草原上的(     )色的(    ),(     )色的(   ),又写了牧羊人骑着       ,挥舞着        ,唱着         。写出了草原上                       。

指  鹿  为  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想篡(cuàn)夺皇位。但他不知道大臣有多少人反对他。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式式、试试)自己的威信。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 下,我献给您一匹(pī、pǐ)好马。”秦二世想: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de、dí)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说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的(确却)是一匹千里马!”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于满门抄斩。 

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故事引出成语“指鹿为马”,用来比喻          

                              。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或读音。 

2、你知道那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为什么都不敢说话吗?请你用“——”画出来。 

3、读了这则成语故事,你知道它的喻义吗?请在文中的横线上写下来。 

                           

                                        

我的名字叫大树,是森林家族中的一员。我们的大家族是人类的特别“卫兵”。为了保护人类的环(境 镜) ,我们特别“卫兵”像(魔 磨)术师一样,有时要变成“工厂”,有时变成“机器”,有时又变成一种“特种板”…… 

我们大树的第一个本领,就是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要是没有我们这个规模巨大的氧气制造工厂,地球上的氧气,早就被人类和各种生物吸完,生命也就不存在了。 

我们大树的另一个本领是消音。噪(zào)音是人类的大敌,不仅干拢人们的谈话、通(讯 迅)影响人们的休息,而且长期受噪音影响,还会使人听力减弱,使心脏、血压、神经等出现异(常 长)。而我们大树,却站在抗噪音的第一线,我们手拉手,组成一道道“隔音板”,随风摇摆,声波刚来就被驱散了。你看我们的本领大不大? 

1、给课文加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2、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特别——(      )保护——(      )干扰——(      )本领——(      )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保护——(      )吸进——(      )敌人——(      )减弱——(      ) 

5、读句子,回答问题。 

①“我们大树的第一个本领,就是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为什么把“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称为大树的“第一本领”?这句话把大树当作什么来写? 

---------------------------------------------------------------------------------------------------- 

②“噪音是人类的大敌。”噪音对人类有哪些害处? 

---------------------------------------------------------------------------------------------------- 

---------------------------------------------------------------------------------------------------- 

6、找出文中含有“有时……有时……有时……”这组词的句子,画上横线。说说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 

----------------------------------------------------------------------------------------------------- 

7、读了本文,你对大树的作用有了进一步地了解,除了大树,你还知道什么事物也有这样的作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