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课堂
2025-09-28 00:32:37 责编:小OO
文档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课堂

当前,初中新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实施的主要环节是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就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创新备课理念,因为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新课程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都与旧课程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学目标上,从“一维”目标转变为“三维”目标;在教学内容上,从繁、难、偏、旧和注重书本知识转变到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在教学过程上,从发挥教师一个积极性转变为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要扩展启发式教学的内涵,从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转变到既启发学生的思维,又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为体现新课程理念,初中英语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备课模式,实施正确的备课策略。

1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牢固树立“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在旧课程下,英语教师在备课时,强调“知识与能力”目标。但是,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新课程下,英语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确定“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每一单元的知识结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难点,明确某一知识点的“一会”、“二会”或“三会”、“四会”的要求,以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备课时设计栩栩如生的简笔画;思想性强、悦耳动听的音乐或英文歌曲、具有形象性、启发性、导向性的多媒体课件等,以激发学生的情意因素和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备初一英语“Fashion Show”时,教师设计了我国不同年代时装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使他们体会到改革开放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要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不能简单通过传授来获得,还要靠自身的“内化”作用,即靠学习者自身的体验。为实现这一目标,备课时可设计师生互动的环节,使学生“了解和体验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掌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真正学会学习。”3[]设计师生互动环节的方法很多,例如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小组辩论、竞赛、做游戏、教师提问等。其中教师提问是师生互动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为此,备课时要精心设计问题,使提问具有艺术性,以增强有效性。例如,讲授初二英语“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时,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skateboard/read/watch TV…?Do you think you have ahealthy lifestyle?Why or Why not?”经过层层深入的提问,使学生逐步学会并掌握了频率副词的用法。增强提问的艺术性,一是选准时机,在教学重点、难点、新旧知识衔接处或纠正学生偏差、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时提问;二是难易适度;三是灵活多变,形式多样;四是具有思考性。

2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注重教师的教转变到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在旧课程下,由于注重单一的“双基教学”的教学目标,英语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更多考虑的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教师的施教活动,较少思考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新课程下,为全面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从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通过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这一理论强调学生与外界信息交流的重要性。可见,教学中师生之间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合作活动。为此,备课时对教学过程的设计,除注重教师的施教活动,还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中采用的案例教学、探究性教学等都是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是运用案例开展教学活动。搞好案例教学的关键是备课中精心设计教学案例。例如,进行“How do you get to school?Section A 2C”听力练习前,教师设计了绍兴至象山的旅游线路图,并指出乘坐的各种交通工具,及到达余姚、宁波、象山所花费时间的案例,提出如下问题:“How do you get to Xiangshan?How long does ittake?”学生踊跃发言,经过师生互动,顺利进入听力练习。一个好的教学案例,一是围绕教学目标;二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三是富有启发,且教师具有独到的思考。探究性学习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和体验。搞好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备课中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例如,讲授“What's the matter?”时,教师展示了一位医生给病人看病的场景,组织学生讨论:“医生怎样询问病人病情的?病人如何告诉医生病情的?医生了解病情后会告诉病人哪些应对措施?”经过讨论,使学生掌握了用What's the matter withyou?询问病情,用I have a fever/stomachache/sore throat…描述病人的病情,掌握You should lie down and rest/drink hot teawith honey…You shouldn't…等应对措施,使学生学会用情态动词Should/Shouldn't提建议。设计教学情境,一是生动新颖,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二是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使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知识;三是与问题引导相结合。因为只有情境没有问题,学生无法进行探究。

3在课内外关系上,从注重课堂教学转变到既重视课堂教学,又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在旧课程下,从“一维”目标出发,英语教师在备课时,注重课堂教学环节和课堂活动的设计,忽视课堂活动的安排。在新课程下,从“三维”目标出发,备课时既重视课堂教学的组织,又要设计课外活动。通过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享受过程的愉悦,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课外活动的形式很多,如阅读英文读物;组织英语听力、作文、书法、朗颂、演讲、歌曲比赛等;各种调查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等。一些教师建议让学生收集英文典型句子、给朋友或老师打英文电话、讲一则英文幽默故事、自制圣诞和新年贺卡、编英文报、写配图短文、设计英文晚会活动、收集崇拜的名人资料、编英文短剧并进行表演,写英文日记和周记等,[4]都是课外活动的好形式。

另外,组织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外活动。如讲授“Lost and Found”让学生书写寻物启事和失物招领;讲授“Family Photos”时,让学生用英语介绍照片中的家庭成员;讲授球类时,让学生接触各种球类,熟悉它们的名称,并用英文讲述各自的球类爱好;讲食品类词汇时,让学生买菜、做菜,从而记住各种食品的单词;教数字时,让学生收集火警电话、急救电话等应急电话,从而熟记数字单词等,这是值得倡导的。组织课外活动,一是活动的量要适度,否则欲速则不达;二是先简后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三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形式多样;四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摘要:新课程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与旧课程有很大的不同。为体现新课程理念,初中英语教师要改革旧的备课模式,创新备课理念,实施正确的备课策略。首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从“一维”目标转变到“三维”目标。其次,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从注重教师的教转变到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再次,在课内外关系上,从注重课堂教学转变到既重视课堂教学,又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岗李中心校:沈明革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