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我的人生哲学读后感
2025-09-28 00:32:50 责编:小OO
文档
《我的人生哲学》读后感

十一假期看了王蒙老师的《我的人生哲学》这是我读的王蒙老师的第一本书,陈列在书架上许久,因为父亲让自己多读点书便把他取下来,一来过去稍有些了解王蒙老师的经历,想想读一读他的书也显得自己很有档次,而来我也确实需要一些自身调节的书好好读读了.

在书中第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王蒙先生所说的身同之学与身外之学。记得曾有老师说过,有很多知识分子,读了很多书却像是垃圾篓,只是把自己读过的一本本书变成废纸扔进垃圾箱去,是多了知识而并非是多了文化,毛也曾说过“有些人书读的越多越蠢”其意我想并非是反对读书,反对进步,而是脱离实践性的死读书,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掉书袋和书呆子。

只是背的再多也是一台电脑,也形同于小学生背课文的形式,整天游荡在名次与名词之间,游荡在概念与概念之间书本到书本脱离了实际,不明理,而又自我循环,偏执乖张,浑天昏地却不可一世。

是说,我们并不反对道与技的混合搭配,也并不反对纯技术类的知识长进。然而关乎文化素质,关乎人生境界,关乎道德修养,却绝非是只闷头读书却能达到的。况且很尴尬的是我们的书上大多的正义凌然,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然而很多社会性的东西对于恶的东西由于文化体系的问题不会上了大雅之堂,然而这又是生活中难免不了的一些事情,那么该怎么办呢?

王老先生告送我们“要勤于琢磨,为琢磨方能入化境”。就是说入化境的最大特点就是身外之学化为身同之学。善于实践,善于区分,善于思索,善于概括,从不同的成败中找出规律找出学问来,捉摸出点玩意来,一切知识信条化为本能,化为生性,化为本色,化为爱好与习惯,化为快乐与内在要求,化为审美的快乐与满足。肯苦读肯实践肯琢磨肯思索肯探寻才能寻得几分希望。

在生活的处处点滴之间,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都要思考,勤于思考,勤于琢磨,午间休息躺在床上能琢磨,下课休息间隙能琢磨,走路到达目的地之前也能琢磨,当然我想这里所说的琢磨并非是人际关系方面,曾经我就犯过这样一个错误,也被学长告诫想的太多,读了王老先生的书我知道关乎人际关系最好的是忘却,是宁可失至于疏忽失至于粗心,也不可失至于精打细算,失至于处心积虑。从另一个方面说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浪费,时间这个东西是最该值得珍惜的,而我们却时常忽视,人际纠纷的思考时间王蒙说只想30秒就够了,多了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并且在无为的方面来说,所谓无为就是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不能把时间把生命浪费,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做的。难关在我的师哥当中,在他们还在学校的时候,每每看到他们去吃饭去打水去地铁站还是到达别的什么目的地,都是用跑步前进的方式,忽然看到某位师哥走的很慢,问他原因,他说走路也可以用来思考啊。

说回来王老爷子所讲的身同之学又包含这方面的因素,身同之学与身外之学的统一性。任何方面的学习既有使用的意义,又有从根本上提高智力提升境界的作用。实事求是,宽容大度,生气勃勃这些所有的自身素质放到专业的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当我们心情不好当我们遭人诽谤,遭人误会遭人嘲笑时,当我们学业无果事业无成时,我们又如何还能耐下心来琢磨呢。作者也详细的给我们做了解释。在逆境中,不断的学习给予作者力量,自尊,快乐,生的希望;在顺境时,不断的学习让作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即使有所建树,也不自命精英,自我膨胀。

王老爷子用杂文随笔的艺术形式从各种角度感悟生的艺术,诠释道与德,诚与诈,智与愚,真与伪。谈人生哲学,其实不容易。而王蒙却从其历尽沧桑之后道出了“无术、无谋、无名、无功”的真谛,让我们耳目一新。在为自已的工作,职位,职称,住房等活动中,争取有影响力的支持自已,结果远远胜过有真才实学但羞于活动羞于为自已启齿的,这样的事例作者对其作出了深刻的区别分析,活动也是有高尚与你下的区别,而正是有这些别,才体现恶心与鲜花的区别。在这里,作者完全充当了一个普通的来分析,让我们通俗易懂,新意昂然。在叙述这些人生哲学时,没有空的说教,也没有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而是以亲经历现,一切从面对人生不可回避的实际问题阐述自己对生活的看法,真实的力量透彻纸背,发人深思。

最后想结合自己身边的事情说一下大德无名与大勇无功。加入了一个社团,就是去献爱心,帮助孤寡老人,帮助无家儿童,兴奋的参加进入社团之后的第一次会议,确定到这样的事项,以后参加爱心活动要点到,要记考勤,学期末会评奖会发奖学金,哈哈,当然能参加这个组织的都是为善的都是好心的,于是我就想到了王老爷子讲到的大德无名与大勇无功了。

先说大德,是对于旁人的关切与帮助,是不期待任何回报的助人为乐,是为大局而不惜蒙冤受屈,把荣誉让给旁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这些都是不能出风头不能登报宣传的。

也就是说老子说世人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皆知美之为美,斯不美矣,因为心里想着做善事要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因为做善事能显得自己是个好人,得到好处,这样或许就夹杂了不善的动机了,就不纯粹了。皆知善之为善,就会因为为了去争夺善的解释权或以善标榜自己,成为了善的秀,就会有去争夺善的竞争心嫉妒心表现欲好奇心等等,甚至讨伐异己等等。

王蒙先生告送我们,对一切争名夺利,对一切因为善事上传媒,要弊之唯恐不及,永远不是自己成为被称颂的中心,不被自己被歌颂被膜拜,不享受过分的名声,若果有了则一定要希望求全责备的有恶言恶语指向自己,以求找齐,以求事态平衡正常,永远保持清醒不要忘乎所以。

写这篇文章之前,偷懒性质的看了看网上对于这本书的评价,有人批评道,书里大段大段运用不知所以的排比,很多词义相同的名词重复等等,运用官方语言,例如“不矫情不抬杠不矫情不可死读书读死书”又例如“学识是高山,是大海,是天空与大地,是包容,是参天的大树,是弥漫无边的风,是青草与花朵,是永远的郁郁葱葱,是永远唱不完的歌。”等等,批评之太官方太空太假等等,我却在想这些乃此官方而非比官方,词语词之间看似意义相近却有大不相同,却有各有深意,各个情况,所以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这本书窃以为是真正要必须要绝对要把它读“厚”的书,是王老先生一生得经历所换回来给读者听得话,或许某些处稍有不妥之处,但是耐心的能够把这本书吃透,简直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啊。

这篇读后感很多地方用了书中的原文,因为学生实在是年少无知,除了作者所表达的人生感受之后不能太多的总结自己关乎这方面的感受了,当然感受到的书中的内容也是真正的想要亲身去实践的想要去琢磨的想要去仔细再去理解的内容了。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